登陆注册
8047900000014

第14章 学术批评琐谈

严肃的学术批评是促成学术研究规范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学术批评本身也应有规范。这两点,已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是,究竟应当如何进行规范化的学术批评,学者之间尚有分歧。为了推动对此问题的讨论,兹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请教于同行学者。

一、学术批评并非“找茬儿”的代名词

所谓批评,依照一般的理解,虽然包括“批”与“评”,但通常以前者为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批驳”和“批判”有相近之处,尽管程度较后者要轻得多。但严格地说,现代汉语中的“批”字有多种含义,并非都指“批驳”和“批判”。例如从我手头仅有的1979年版《辞海》所作的解释来看,“批”也可作“评定”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1979年以前的几十年中,“批评”一词似乎专指对缺点谬误的批驳或批判。在学术论争中的“批评”也不例外,往往成为“整人”的一种方式。戚本禹、姚文元之流对罗尔纲、吴晗先生史学著作所作的“批评”,至今还使经历过“文革”的学人谈虎色变,不寒而栗。但是当学界的极左思潮随着“文革”的结束而退去时,人们也逐渐发现“批评”并非只是“批驳”或“批判”。1979年《辞海》修订版刊出时,编者已察觉这一点,但尚未便公开表明自己的新见解,因此对“批评”一词避而不下定义。但到了1992年,新华出版社与远东图书公司联合出版《远东汉英大辞典》时,已明确地将“批评”一词定义为“to criticize,criticism”和“comment”两个内容。而据1995年版的《剑桥国际英语词典》(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criticize”意为“to express disapproval of something or someone”;而“comment”则意为“to express an opinion”。前者仅是“表达不赞同”,并不一定有“批判”或“批驳”之意,而后者更完全是中性化的,仅只是对某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已。在学术论争中,即使是前者,也并非都具有否定的意味,因此在《远东汉英大辞典》中“批评”词条下才会有“He was pleased to read the favorable criticisms of his new book”(他高兴地看到对其新著的有利的批评)的例句。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学术范围内,批评指的是读者对某一学术成果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作评论。至于这种意见是赞同或是否定,则并无一定。既然学术批评是读者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把学术批评一概视为“批判”、“批驳”甚至是“找茬儿”或“整人”,只能说是一种“政治运动思维”的后遗症,而并非学术批评之本意。

二、学术批评是互惠的

为什么要进行学术批评?换言之,为什么读者要对某一学术成果发表评论?如果我们谈的是严肃的学术批评,那么应当是因为我们读了一部学术成果后,对其中一些东西产生了特别的感受,觉得有必要将这些感受写出来,与其他读者分享。有些东西我们觉得特别重要或特别有意义,希望其他读者也能体会,并对之发扬光大,用于各人的研究。也有一些东西我们自己读后觉得不很清楚,把它们写出来,希望作者能够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从而加深或纠正人们对有关问题的理解。还有一些东西我们认为有错误,则希望作者加以更正,并希望其他学人能够引以为戒,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力避免。因此,通过这种批评与反批评,一部学术著作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昭然显现,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从而起到推动学术进步的作用。如果我们读了一部学术著作后毫无感受,当然也就不会想要发表什么体会了。不过一般而言,这样的著作大多是没有特色的大路货,所以读后难以使人产生感受,自然也值不得拿来讨论。

这种批评无论对于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是有益的。从批评者的角度出发,由于个人学识、学养、功力有限,所看到的优点和缺点未必都正确。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出来,听听作者和其他读者对于这些感受的看法,对于批评者来说是提高认识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从被批评者的角度而言,通过对批评的答辩,可以澄清自己成果中不够清楚的地方,阐明被误解的观点,从而使得自己有机会进一步改进原有的研究。因此一篇批评文章出来,不论它对所评学术成果持肯定或是否定的态度,于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同样有益,因而也是互惠性的。当然,广大读者也会从这样的批评和反批评中受益。因此把学术批评视为“杀伤性”的或导致“两败俱伤”的行为,不是对学术批评的正确看法。

三、“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历来被认为是一种武夫竞技的手段,非文雅君子所宜。但在严肃的学术批评中,这却是应当大力提倡的做法。韩愈早已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在学术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情况更是如此。既然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当然也不可能再出现通晓一切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同时,不同学科的交汇和融合,在今天也愈来愈显著。一部真正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大多涉及到不同的研究领域。因此不同的读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学术批评,乃是必然之举。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所限,各位批评者的批评总是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而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他们当然也最有发言权。换言之,也就是以其所长对该成果进行批评。

由于专业眼光的不同,各位批评者所看到的情况自然也难有一致,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意。打个比方,当“包装”界专业人士对一个模特儿进行评论的时候,发型师注意的是该模特儿的头发,美容师注意的是面部,时装设计师注意的是衣着,而鞋匠(或许应称为鞋类设计师)注意的则是鞋子。如果不让这些专家“以己之长,攻人之短”,那么这场鉴评会就只会是走过场,而受害者将是被批评者即模特儿。设想一下,要是这些专家都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也就是说请发型师批评鞋子样式是否“体现最新美学观念”,美容师判断裤子风格是否“领导时代新潮流”,其结论必定不会被人们所重视,也不会有哪一个厂商会召开这种荒唐鉴评会。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由不同专业的学者以其所长对某一学术成果进行批评,那么这种批评又有什么价值呢?

也正因如此,在学术批评中,“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是不宜提倡的。一个批评者强不知以为知,对他自己尚未真正了解的东西作武断的肯定或否定,必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四、“外行”与“内行”

由于一个重要的学术成果往往涉及不同的学科,因此对此成果进行批评的人士也常常出于不同专业领域。在此情况下,“外行”与“内行”的界限,也就难以划分了。譬如一位经济学家写了一部经济史著作,虽然他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但是既然已经涉及了历史学科的范围,那么历史学家对该著作所作的批评就不能说是“外行”的批评了,尽管这种批评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所用的方法和分析构架乃至批评的内容可能与作者全然不同。在此时候,作者不能以“批评者不懂经济学,因而其批评是外行话”为由而拒绝批评。相反,认真听取历史学家的意见,以改进自己的研究,才是明智的办法。在此方面,安古斯·麦迪森就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他是当今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当代世界经济研究中享有盛誉。他近年来对中国经济史产生了兴趣,撰写了一部名为《中国长期的经济实践》(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的著作。由于该著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围,他数易其稿,每稿都送请历史学者(包括本文作者)批评,征求意见,加以修改。虽然有些历史学家对经济学家写经济史著作怀有成见,但他依然真正虚心地请历史学家批评指正。我认为麦氏此举确实非常明智,不愧为大家所为。

此外,即使是真正的外行(即非专业人士),他们的意见也并非没有价值。正如一位从未下过厨房的人,也可以对某位名厨的作品发表重要的意见。如果只有烹饪界内行的意见才值得重视,那么世界上恐怕也就没有“美食家”这类人士了。而在国外的高档饭店,美食家的意见一向是名厨最希望听取的。

五、有无“旁枝末节”?

对于来自本领域以外学者的学术批评(或曰行外人士的批评),行内人士常认为这些批评往往看不到所批评成果的主要方面,而是仅仅纠缠于细节问题。用过去大家曾经都很熟悉的话来说,就是只见木而不见林,见“旁枝末节”而不见主干。“旁枝末节”据说都是无关紧要的,所以这种批评没有多少意义。然而情况果真是如此吗?

严格地说,在科学研究中,并没有什么对象是无关紧要的。就是标点符号,也不是可以忽视的“旁枝末节”。过去国家曾组织了一批第一流的学者,从事一项历时长久的集体工作——标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标点本刊出后,全世界的中国历史研究者都从中受惠无穷,所以这项工作可谓功德无量之举。这些学者都是文史各领域中成就昭著的大师,他们甘愿穷多年之力从事标点,可见标点符号绝非“旁枝末节”。

由于各个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同样一个事物,某一学科的学者视为不重要,对于另一学科的学者却十分重要。例如对于一部经济史研究著作,一些经济学家可能会认为最重要的是运用了什么理论,提出了什么模式。至于对所用具体史料的订正,似乎可以说是“旁枝末节”。在科学研究中,任何理论和方法的运用,都只能以翔实充分的事实为基础。就经济史研究而言,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确实非常重要,但正如凯恩斯所说:“经济学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构想技术”。马克思更明确地说:经济学理论是从历史的和当时的经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提供某些方便”。因此吴承明先生下的结论是:经济史研究“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方法再好,如果依据的史料不可靠或不准确,也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可见史料的考订绝非“旁枝末节”。对于这一点,西方学界并无很大歧见。我在一篇文章里曾提到过1980年代轰动美国学坛的“亚伯拉罕案件”(David Abraham Case)。该公案的主要当事人亚伯拉罕在其所著《魏玛共和国的崩溃》(The Collapse of the Weimar Republic:Political Economy and Crisis)中,采用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两次大战之间德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作了颇为深入的分析,从而对纳粹的崛起作出了新的解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该书确实颇有新意,因此出版后颇受好评。但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该书所引用的史料却多有失误。尽管有的学者指出这些错误并不影响全书的结论,但这些错误终使亚氏为学界所不容。

总之,我个人认为不应把学术批评视为“找茬儿”,而应视为被批评者、批评者和广大读者都可从中受惠之事。学术批评要守规矩,但不应有定式。在学术批评中,应当提倡“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对待学术批评,不应心存“外行”和“内行”的畛域,也不应将其他学科学者所重视的批评内容视为“旁枝末节”。对于从其他学科引进的新理论方法“求全责备”,是学术批评的重要内容,应从积极的方面予以理解,而不应加以拒绝。以上这些,都只能说是开展学术批评的起码条件。如果我们在学术批评中连这些也做不到,那么要指望能够热烈而健康地开展学术批评,恐怕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

同类推荐
  • 被遗忘的盛世

    被遗忘的盛世

    本书为历史作品,主要描写了大明王朝中的明孝宗朱祐樘,以及他开创的伟大盛世。明孝宗朱祐樘三十八年的短暂生命,造就了一个繁华灿烂的十八年盛世。而这段历史是一段被历史遗忘的盛世,它夹在大明成化朝黑暗岁月与正德朝荒唐年代之间,却带给了中国人一段足够幸福与怀念的生活。
  • 再造红楼

    再造红楼

    极尽而衰,大厦将倾,看荣宁二府繁荣兴盛,叹众人命运,感离殇悲欢,愿用孱弱之身躯,挽红楼之悲歌,且看再造红楼。
  • 征服世界的轮回王

    征服世界的轮回王

    “哎呀!真是的不小心玩坏了,真可惜啊”大概是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回荡在虚空中,“喂喂喂别玩了,快点改造好就赶快开始”,好了准备开始这只手握着光球猛地投了出去,“去吧皮卡丘!”“什么秦国要与我国分赵?”“乃个我真叫伯颜啊!”“吾乃少昊之后,哪个渣渣干动?!”“报幕府将军,维京人又来了!!”
  • 泰拉瑞亚年代记pe

    泰拉瑞亚年代记pe

    泰拉瑞亚年代记(*/ω\*)作者自创不喜勿喷
  • 穿越吧我的王妃

    穿越吧我的王妃

    被渣男欺骗,面临死境,作为22世纪特工的白夕毅然决然地选择坦然面对死亡,与渣男共赴黄泉路,可谁知这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给了她一次带着异能穿越的机遇,白夕的未来会怎么样呐................
热门推荐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

    2008年美国“次按”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和机制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商业银行作为地位独特的企业,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具有比一般企业更大的影响力,它除了直接影响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外,还可以通过绿色信贷政策和其他社会责任战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观,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大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压力理论观点构成了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独特的内涵,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标准也理应与一般企业具有差异性。
  • 邪王盛宠妻废柴逆天五小姐

    邪王盛宠妻废柴逆天五小姐

    她,是21世纪华夏帝国古武界第一家族卿家少主,练武奇才,亦是全球第一集团——夜魅集团的幕后总裁,却在最虚弱的时候被最亲近的爱人和最信任的闺蜜背叛,只为抢夺那一本《上古丹方》,最后,她失望自焚而死。她,是希尘大陆北月国萧丞相府七小姐,亦是唯一的嫡女,却因无法修炼,成为人人厌弃的废物草包白痴七小姐,却被庶姐凌虐致死。再次睁眼,她不再是废物,天才的崛起,让那些嘲笑过她的人追悔莫及……天阶丹药?不好意思,我当糖豆嚼了。灵器?不好意思,圣器我用来切肉了。灵宠?不好意思,我有神兽在侧。他,是北月国人尽皆知的废物
  • 那座空城.

    那座空城.

    如果说,我们注定是空城,那么,为何当初还要纠缠在一起。。。。。。我叫安空翎,他叫季希城,合起来,空城。想起曾近在一起的时候,那滴倔强不肯掉落的眼泪终究落了下来。“空翎啊,她是值得别人用一生去爱的女子,可惜我终究让她落下了眼泪”季希城这样形容空翎。“他啊,我配不上他。”空翎这样形容希城。“他们两个天造地设的一对,不知道后来怎么了。”这是同学眼中的他们。当那座楼房倒塌,那座空城,也消失了。误会终究分散了两个人。“那么,安空翎,祝你幸福。”
  • 恶魔总裁求放过

    恶魔总裁求放过

    她是穆家爹不疼娘不爱的三小姐,他是莫氏唯一的继承人。她性情寡淡,他嗜血冷酷。偶然相遇,他却一下子让她万劫不复。“做我的女人。”“我宁愿死!”
  • 遇见你认栽

    遇见你认栽

    机场的相逢,到底是谁的劫?难得的心动,却遇上了种种障碍,谁能告诉我,怎样才能看到美好的未来?
  •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及之爱

    未及之爱

    洛暧是大都市中一名小医生,初恋和别人走进了婚姻殿堂,恋人在一夜之间失踪,经历了最困难的时间,相亲时又遇到的近乎完美的男人,所有的一切都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可是失踪的恋人又出现了,告诉她这一切的美好都是假象,未及之爱,一回首,那人已走远;再回首,相视一笑泯恩仇;三回首,无悔爱过你。活到人生的拐点,回头看看来时的路,要说无悔,着实心中有愧。
  • YingMeng贵族学院

    YingMeng贵族学院

    当活泼公主遇到霸气王子,当火爆小姐遇到冷酷少爷,当文静高材生遇到花心少爷,当冷酷公主遇到
  • 魔鬼训练营

    魔鬼训练营

    成功者曾经走过的路。一定不是鲜花锦簇、荡荡坦途,这条路洒满了成功者的心血与汗水。综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他们相似的东西很多,但绝不是偶然。这其中一定有规律可循。那就是潜能开发!只要我们认真探寻成功的规律。我们也能做一个成功者。本书是著名特训师鲁仁先生最新力作,提供潜能特训教程教练,为你探索成功者的成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