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高效办事的必要保证,从小让孩子形成强烈的时间观念,养成做事果敢、不磨蹭、不拖拉的习惯,对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延续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谁能够把握时间,谁就会充分利用时间,早点儿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在时间和金钱之间,还有效率和财富。换言之,争分夺秒可以提高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可以说,时间比金钱还重要,珍惜时间不仅是珍惜财富,更是珍惜生命。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做事喜欢磨蹭,没有时间观念。主要表现为找借口拖延或三心二意,根本谈不上效率。拖延是一种恶习,孩子越拖延就越不想做事,渐渐地陷入恶性循环,变成一个懒虫。懒虫的显著特点就是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三心二意,一边做作业,一边玩玩具,这样既做不好作业,也玩得不痛快。相信下面这种情况是很多家长见过的。
“妈妈,我回来了!”振华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从房间里拿出几个玩具,坐在沙发上准备玩。“儿子,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妈妈问。振华说:“没有,急什么,我先玩玩再做也不迟。”妈妈觉得孩子说的也没错,就没有再说什么。因为她平时也是这么干的,她下班回家后经常上网偷菜,而不是做饭,经常是老公回来了,她还没“开火”。
事实上,老公也是这样的人,他见厨房冷冰冰的并不生气,而是跑到妻子旁边,对她说:“你做饭去吧,我来玩玩。”妻子去厨房后,他就开始玩游戏。妻子一边做饭一边看老公玩游戏。振华经常看到父母这样三心二意,做事磨蹭,也就很自然地染上了拖拉的不良习惯。
一个小时后,妈妈发现振华依然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有些生气地说:“你还没写作业啊?这样拖下去,拖到什么时候啊?难道要拖到明天早上做吗?”振华不以为然地说:“妈妈,急什么,作业不多,吃晚饭后两下就做好了。”妈妈是一个爱拖延的人,因此不觉得儿子的话过分就不再催促他写作业了,再说马上就要吃饭了,吃完饭再让儿子写也可以。
吃完饭后,振华很自觉地坐在电视机前,妈妈催他做作业,他不耐烦地说:“急什么啊,动画片这么精彩,错过了多可惜啊!作业可以等下再做,动画片等下就没了。”这时振华的爸爸发言了,他大吼道:“马上去做作业,不许磨蹭!”振华见爸爸发火了,乖乖地去做作业了,尽管他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
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如果孩子把这个时间段浪费掉了,那么不但完不成这个时间段里应该完成的事情,还会影响下个时间段内的事情,这种恶性循环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造成一连串不良的后果。
因此,父母绝不能让孩子拖延,应该让孩子明白: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又有新功课。在处理学习和玩的关系时,父母应尽量引导孩子先做作业再玩。当然,也可适当满足孩子玩的需要,但要掌握一个限度。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玩得过分,以至于忘了做作业。此外,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还有下面几种方法。
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
如果父母是一个做事勤快的人,平时尽可能今日事今日毕,生活节奏快而不乱,那么孩子自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相反,如果父母在家中经常表现为懒懒散散,做事慢腾腾的,或耗费大量的空闲时间,那么想让孩子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是很难的。父母是孩子活生生的榜样,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平时做家务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也可以把当天未完成的工作带到家里做,“充电”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也可以通过练字、画画来打发空闲时间。总之,父母是否珍惜时间,行动最能说明问题。
让孩子意识到拖延的后果
当你发现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时,应该及时提醒他。比如,晚上9点了,孩子还在抱怨作业没做完,这时候你可以认真地对他说:“如果你放学回来就赶紧做作业,我相信你现在可以悠闲地坐在电视机前面。”这句话一定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经常这样提醒孩子,告诉孩子拖延的后果——浪费时间,把事情搞砸,孩子就很容易改掉拖延的习惯。
让孩子尝尝磨蹭的恶果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磨蹭,父母不用太担心。当孩子磨蹭着不肯起床时,父母提醒孩子一两句,然后不再理会孩子,让孩子去睡懒觉。如果孩子慢腾腾地起床,父母不要给孩子穿衣服,让孩子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被老师批评,下一次为了避免被批评,孩子就会自觉地按时起床。
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做任何事都要合理安排时间,孩子年幼,不懂得安排时间,就可能做事没效率。因此,父母应该针对孩子的习性,教孩子制订一份时间表,按照时间表去做,形成一种规律、习惯,这对孩子充分利用时间是有一定好处的。同时,有了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孩子的干劲儿会更大。值得牢记的是,当孩子表现不错时,父母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给孩子一些赞扬,这会激发孩子高效办事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