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檐式唐塔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15级方形砖塔,高约40米,周长28米,塔体壁厚2.13米,黄泥砌缝,外涂白灰。塔身密檐层层外迭,迭出塔身最宽者约90厘米。另外,塔身的高度和宽度由下而上递减,呈抛物线形。
塔南面辟一塔门,可直入塔心室。塔心室为方形,上部是空心建筑,从底层可视塔顶。塔心室内供汉白玉佛像一尊,是后来周王为生子所送,称南无阿弥陀佛,玉佛之右下角和双手已残损。
单层唐塔在密檐式唐塔的东边百余米,共3座,均为四角形单层砖塔。虽然铭记已丢失,塔刹和塔基有所剥落,但仍可看出它的造型和制作手法。
南面一座塔高约10米,周长17.5米,壁厚1.3米。塔刹上置覆钵,一半球形砖砌台墩,四周镶砌8块雕花石。为覆钵之上有仰莲式石刻圆盘绶花,绶花之上轩置鼓镜式相轮,最上端为一石雕宝珠。塔刹一周雕刻有莲花卷草、飞天等浮雕,图案精美,为嵩山古塔中之仅见。
这3座唐塔皆用黄泥混溶凝固,千百年来,虽历经沧桑,但仍傲然屹立,并保持着初建时面貌,为研究唐代的建的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元塔是一座六角形七级砖塔,高约6米,周长7.2米,全部用水磨砖垒砌,饰有多种砖雕图案。塔身第一层南北辟假门,饰雕扇门,迭涩檐下置砖雕斗拱一周,以上各层均为迭涩出檐。
塔身嵌塔铭一块,高0.98米,宽0.5米。据寺前《月庵海公道行碑》记载,该塔建于1316年,为月庵海公圆净之塔。这是嵩山地区雕刻最为精细的一座元代砖石墓塔。
清塔名曰弥壑澧公和尚塔,六角形七级砖塔,高约11米,周长7.8米。塔身刻有各种花卉图案,嵌有青石塔铭1块,塔刹为青石雕刻,高约1.2米。
与此同时,明帝刘庄为了使佛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特许阳城候刘峻落发出家。刘峻出家是嵩山度僧之始也,从而为佛教在嵩山乃至全国的传播与发展拉开了帷幕。
此后,在佛教传入我国的最初数百年里,随着禅宗初祖达摩在少林寺传法故事的渲染及禅宗的广传,嵩山成为了佛教的繁荣圣地。
[旁注]
印官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京畿是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这一词出现于唐朝,当时将唐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和畿县,京城所管辖的县为赤县,京城的旁邑为畿县,统称京畿。
密檐式为我国佛塔主要类型之一,完全用砖依照木结构的形式在塔的外表做出每一层的出檐、梁、柱、墙体与门窗,在塔内也用砖造出楼梯可以登上各层;也有的砖塔、塔内用木材做成各层的楼板,借木楼梯上下。因屋檐呈密叠状,檐与檐之间不设门窗,使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3个部分,因而称为密檐式砖塔。
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阅读链接]
嵩山大法王寺相传建于公元71年,名称在后世一再变更。魏明帝青龙年间改为护国寺,西晋时于寺前增建法华寺,隋初造舍利塔,改名舍利寺。
唐太宗贞观年间,敕命补修佛像,赐予庄园,改为功德寺。玄宗开元年间,改称御容寺。代宗大历年间,重修殿堂楼阁,改名文殊师利广德法王寺。至五代时废坏,而分为五院,仍沿袭护国、法华、舍利、功德、御容等旧称。
北宋初,合称五院。仁宗庆历年间增置殿宇、僧寮,重造佛像,改称嵩山大法王寺。后存毗卢殿、大雄殿及方形十五层塼塔等。寺据嵩山之胜,为天下名刹之一。
着名的儒教圣地嵩阳书院
嵩阳寺创建于484年,为佛教活动场所,寺僧多达数百人。605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弘道元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辟为行宫,名为奉天宫。五代周时改为太乙书院,宋仁宗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和道教的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
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5进,廊庑俱全。
经历代重修,书院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占地面积9900多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
先圣殿内祀孔子及四大弟子像,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在讲堂之后有泮池,为儒家弟子中举之后回来绕行怀念宗师孔子的地方。
中轴线两侧的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纵观嵩阳书院的建筑,古朴典雅,蔚然壮观。
此外,嵩阳书院内还有《汉封将军柏碑》、北宋黄庭坚的《诗碑》、明代的《四箴碑》及《汉封将军柏图碑》、《石刻登封县图碑》等50余通。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棵,西汉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穿过二进院,又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还要高大,因皇帝是金口玉言,大将军已经封过,无奈只好封其为二将军。
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
有诗曾赞叹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这两棵柏树的树龄可追溯到周代以前,堪称我国古柏之冠。
随从的官员觉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敢直讲,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说: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
汉武帝固执己见,说:什么大呀小的,先入者为主!随从官员一时无语。汉武帝继续向后走,又见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他便一错再错,封之为三将军。
由于汉武帝不公,封的三个将军都有情绪,大将军感觉自己名不副实,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衰腰树;二将军心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变成了空心树;三将军更为恼怒,于是自焚而死。
为此,登封县内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更为生动地阐明了这事:
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自焚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笑倒墙头上,自觉有愧头低下。是非颠倒两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
嵩阳书院还留有明代的石刻登封县地图,刻于1593年,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是登封唯一的一块登县石刻地图。
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位置准确,一览此图,对登封县的全貌和分布一目了然。明代石刻登封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登封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在嵩阳书院大门外南侧,有一高大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也就是唐碑,碑高9米,宽2米,厚1米左右,为嵩山地区碑刻之冠。
碑是在唐玄宗时期的744年刻立的,主要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唐着名书法家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其字态端正,一笔不苟,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书法之珍品。碑的背面和两侧有欧阳永叔跋文和游人题词。
相传,这通石碑原来并不在这里,原址在西北大约35米靠近悬崖的地方,那里的一通小石碑就是为纪念原址而留的。
传说当年石碑立起来之后,老百姓由于十分痛恨李林甫的为人,纷纷指着石碑上面的文章痛骂,时间长了,惊动了玉帝。他便派一条神龙下界来摧毁石碑,不让他的文章立在嵩山下。
可是神龙来到石碑跟前,却发现上面的字写得太好了,不忍心下手。左思右想没办法交差,就在没有字的背面击下了一条痕迹。在背面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雷击痕迹,上面的碑帽也被毁坏了一半。
据说当时因为难以将碑帽移到石碑上,连续耽误工期,负责监工的大臣实在无奈,就对所有工匠说:我又向皇上争取了100天时间,不能再延期了。
就在大家一个个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身背木工工具,笑眯眯地来到工地,对领工师傅说:师傅,念我年迈可怜,给份活干干,以便混口饭吃。
领工师傅心地善良,他对老头说:大爷,我们都拿这个石碑没办法,眼看要延期了,您还是赶紧到别处发财吧!
老头问清了情况,指点他们用黄土把石碑围起来,从石碑的脖子处向下做一道斜坡,将碑帽拉到石碑上面不就可以了。他们就这样完成了这个任务,石碑的帽子终于戴了上去。
后来,人们都说那个老头就是鲁班,为救一帮工匠的性命化身来点化他们的。
大唐石碑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细,是我国唐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各有一只卷尾石狮位于宝珠两边。
石狮前爪把持宝珠,后脚盘蹬于宝珠的基座上,嘴唇吻于宝珠,堪称奇妙。这不仅是装饰,使碑首不至于显得单调,而且起着平衡碑顶重心的实际功用,使碑身牢固稳当。
碑首的中层比上、下层和碑身都要宽大,四面较碑身突出,从上往下逐渐收缩,略带弧形,上边有大朵云气图案的浮雕。碑首的第三层上下平直,正面中间篆刻有额文,额文两边有双龙飞舞的浮雕,两侧是浮雕的麒麟。
这种碑首较那种盘龙式或半圆顶的碑首要别致得多,象征着升腾的云气和天上的巨龙,气势特别宏大。
嵩山碑刻作品多达2000余件,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等历代的大书法家,都在嵩山留有墨宝。
整个石碑不仅在书法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从石碑的造型上也可以看出唐代建筑大气、雄伟、壮观的风格。下面的碑基雕刻有很多精美的造像,雄厚稳重,更衬托出碑身的挺拔流畅。上面的碑帽端庄飘逸,尤显整体的灵动和浑厚。
[旁注]
周公为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硬山式常见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民谣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我国民谣的缠绵悱恻,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2000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阅读链接]
儒学在嵩山地区取得真正的正统地位是在宋代,宋代极力想恢复儒学的权威地位,以儒家的伦理纲常为核心内容,为封建统治服务。
宋明理学自称是孔孟后学,但在其哲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不仅有儒学的正统思想,而且也有佛道思想的痕迹;韩愈的道统说、李翱的复性说是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宋代嵩山地区儒学传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书院教学,嵩阳书院是以私人创办为主,教学、研究、藏书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
大乘禅宗传入和嵩岳寺塔
南朝梁武帝年间,达摩祖师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于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温洽。
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因而,嵩山又成为了佛教的繁荣圣地。
关于达摩祖师,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些故事。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的嫡传弟子。
有一天,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
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
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我国。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两人观点不同,话不投机。达摩不辞而别,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去。
走到长江岸边,看到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没法渡江,见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位老婆婆,身边放着一捆芦苇,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
老婆婆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十分诚恳,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