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600000129

第129章 为了实现那个美好的心愿

这是一个被不断续写、越写越精彩、越写越感人的故事。写这个故事的,不是记者,而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

2004年4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的通讯《她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写的是西安的隋晗(这是她几十年不用的旧名。尊重本人意见,记者没有用她现在用的名字)退休后,在自家办学并计划将教学所得全部捐献给宁夏贫困学生事迹。在这篇通讯的最后,记者充满深情地写道:“看来,她与宁夏山区那些孩子的故事还得续写。”

半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又有了续篇:11月9日,银川一中20多名来自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贫困学生,不仅得到了这笔资助,而且见到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奶奶。

这笔资助,犹如浇灌干渴禾苗的及时雨,使这些一度为学费而紧锁眉头的学子露出舒心的笑容。从此,他们可以一身轻松地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奋力攀登了。

让这些学子们眉头舒展的老奶奶,就是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65岁的退休女高级工程师,她的真名叫王戍平。她这次捐出的是1万元。

一位在陕西省工作、生活,以往从未到过宁夏的老人,怎么会想到为宁夏山区的贫困学生捐钱呢?

其实,这并不是她第一次为宁夏的贫困学生捐款,她捐献的钱和物也不止这1万元。近10年来,她的心一直牵挂着宁夏山区那些素不相识的孩子,她的捐助活动一直没有停止!

王戍平与宁夏山区贫困学生结缘,源自《光明日报》的一篇长篇通讯。

1995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没有苗圃的园丁》的通讯,记述了多病缠身的回族女代课教师陈富莲,拿着极为微薄的“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将自家的两间房腾出一间坚持办学十余载的感人事迹。

陈富莲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像雪片一样飞到这个穷乡僻壤,陈富莲和当时的59名学生的命运因此而改变。第二年,18间砖瓦校舍便在距陈富莲家仅百米的地方诞生。原来的教学点也变成了一所完全小学。有了“苗圃”的园丁,她干得更欢了。

在这众多的捐助者中,有一个人有点与众不同:她不仅很快寄来了自己的数百元捐款,而且在不久又为陈富莲和59名学生每人制作了一套新衣。紧接着,她又发动亲朋好友和科室同事捐款捐物。

跨越万水千山的爱心纽带就此联结。那充满爱心的故事,从此被不断续写:

1997年,陈富莲患肺包虫病急需手术,王戍平对此十分挂念,多次动员陈富莲到西安去做手术,并承诺由她办理住院手续、帮助护理。当得知陈富莲在银川做手术没带够医疗费时,她积极筹款并将2000多元钱寄给记者,再由记者转交给正在医院治疗的陈富莲。这是雪中送炭的钱,再一次帮助陈富莲渡过难关。

不久,为了给贫困学生筹集衣物、学习用品,王戍平盛情邀请病愈不久的陈富莲到西安,她在亲朋好友中为那些贫困学生筹集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将3个编织袋装得满满当当。为了省下托运费,满心欢喜的陈富莲肩扛手提,不辞辛苦地随身带了回去。

1998年,听说陈富莲要办一个针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救助班”,王戍平又筹集1000元寄去,同时还寄去两包衣物。她还在信中叮嘱陈富莲:一定要治好病、养好身体,千万不能倒下!你如果倒下,那些孩子怎么办?

2002年年初,陈富莲带着女儿应邀第二次来到王戍平的家,这是王戍平听到又有一些孩子面临失学困境而采取的进一步行动。她让陈富莲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和一些学生家长介绍办学的情况,发动新一轮募捐活动。这一次,陈富莲从西安带回了六大包200多件衣物。

……

王戍平与陈富莲,非亲非故:一个在陕西西安,一个在宁夏海原;一个是汉民,一个是回民。但她们却亲密无间,比一般亲戚走动得还要频繁。是共同拥有的爱心,将她们联系在一起。

2002年5月,记者参加中宣部组织的一个采访活动来到西安,第一次见到通过书信、电话联系了七八年的“老熟人”王戍平。在此之前,她在信中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心中酝酿了很久的一个想法。这次,借与记者见面的机会,她又进行了当面协商。记者当即对此表示支持。

王戍平有个什么想法呢?原来,王戍平退休后不愿在麻将桌前打发时光,便运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在自己家中办了个“奥数”班。由于办学质量高,要求来学习的人特别多。到记者见到她时,这个班她已经办了三个学期了。不过,她这个班完全是免费的。许多家长多次要求她收费,她就是不肯。

这时,不断有渴望救助的信息传来。面对贫困学生越来越多、自己年龄越来越大、捐助活动难以为继的情况,她想了很多。现在,这些学生家长们让她收费,倒激发了她的一个想法:如果把收上来的钱,捐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岂不是很好吗?如果被资助者在成人之后如数归还资助款,然后再用这笔钱资助他人,始终有一笔钱能循环使用,岂不更好?她准备先为此筹集1万元。她对记者说,我能力有限,能做一点是一点。

自记者离开后,王戍平根据家长们的意见将“义务教育”改为“有偿教育”,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努力。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王戍平义无反顾。她对记者说,这是我的承诺。我说话是算数的。

2003年11月5日,王戍平在来信中兴奋地告诉记者:“帮贫助学”款已经筹集到4150元,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她本计划到宁夏来一趟,让这笔钱先发挥作用。但因为要给老母亲治病、自己身体也不好,就无法动身了。信中,她详细列出了助学者名单,希望记者确认一下。记者以《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的名义对此给予了确认。

2004年10月,王戍平给记者打来电话:“1万元已经筹齐。近期就可以全部捐献出来了!”经过多次协商,王戍平决定把这笔钱捐献给在银川一中就读的宁夏山区贫困学生。11月8日,王戍平踏上了开往银川的火车。临行前,她告诉记者,这件事办好了,我的心就放下了。因为这个心愿在我心中已经装了三四年了,只有实现了,我的心才会踏实。

1万元,听起来不是个大数目,但它来之不易。王戍平为此办了几个层次的班,每周五晚上和周六、周日上课,每次要上两三个小时。这比一个正常上班的老师还要累,每次上完课,她都感到嗓子疼。偏在这时候,她80多岁的老母亲来西安治病,生活难以自理,必须要她抽时间照料。而她本人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也落下一身病:关节炎、气管炎,心脏也不好……大夏天的,她不得不穿着厚厚的内衣内裤。

王戍平并不富裕。她上有奔90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下有30多岁的儿子需要买房。为了尽量不影响家里人的生活,她的捐助活动总是尽可能使用自己的“额外”收入。

这位65岁的老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筹集了这1万元的。这1万元,可以改变多少贫困学子的命运!这么多年来,王戍平已经帮助很多人改变了命运!除了前面提到的,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位贫困女大学生也依靠她的资助,不仅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而且考上了研究生。在成都,也有一个研究生曾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过她的资助。在四川,有一对没有父母的兄弟俩先后得到过她的资助。现在,哥哥已经高中毕业挣钱供弟弟读书了……当记者对王戍平进行采访时,她却一再告诉记者,不要说出她的真名实姓。但是,记者再也不能让她老这样“隐姓埋名”了!而那些借助于她改变了命运的人,将永远会记住她的名字!

她对记者说,我的能力很有限,但我会不遗余力。如果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能筹集、捐献一笔钱,那可以改变多少穷孩子的命运啊!

(原载2004年12月6日《光明日报》二版头条)

同类推荐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热爱

    热爱

    1950年,新中国刚刚解放,留苏归来的热血青年苏明涛与身份不明的沈寒秋在桥上相遇,一刹那,爱情的种子已在苏明涛的,心中深深地扎根。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即将掉入一场劫难!苏明涛与沈寒秋再次相遇,可为什么沈寒秋冷若冰霜,恍如陌生人?为什么沈寒秋行踪诡异,对自己的过往遮遮掩掩?又为什么会忽然离开他,与他亲同手足的兄弟许军走在一起?到底她是谁?这是一个情节曲折、充满悬念的反特爱情故事,剧中的主人公秉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在动荡的年代尽情抒写他们的青春故事,当一切褪去,唯有热爱被人铭记。
  •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献给还在畏惧改变的你。有多少人如此将就着过着每一天?总是看着很忙碌、总有借口、总能自我安慰、总会安于现状不去改变。“明儿再说吧。”“时间还早,我再睡一会儿。”“世界那么大,怎能看得完?”“我们两个能凑活着过。”……《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让我们:面对生活,拼尽全力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面对理想,要永不言弃而不是随意放弃。面对婚姻,是因为爱情才在一起,而不是因为合适。面对一切未知,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撑起坚强。其实一世并不长,既然来了,就要活得漂亮。
  • 音乐短章

    音乐短章

    音乐好似诗歌绘画,表达人的不同状态,描绘心中的掠影,阐述灵性的幻象,把意念中巡游的东西铸制成形,对肉体最美好的愿望加以说明。
热门推荐
  • 少年魔王是冒险者

    少年魔王是冒险者

    打败并继承魔王沃德尔力量的少年黑羽修,希望过上和平的悠闲生活,但现实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 丹溪手镜

    丹溪手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爱人(兄妹恋)

    我的爱人(兄妹恋)

    天使的性格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温柔体贴的有搞笑开心的有虚假的也有对事情漠不关心的;还有凶悍得可怕的,但也有凶悍中带有内心善良美好又可爱的。每种开端未必就有一定令人满意的结局:其实,悲伤的结局是美好的结合结局是美满的。美好的,是留给观者们动感的流下真诚的泪水,令人们知道珍惜;幸福的,是给观者们感到自己的心情也能开朗露出温欣的笑容,分享一份温欣。不管是哪种结局,我们应该带着幸运的笑容去尝试。像我的天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美女校花赖上我

    美女校花赖上我

    放弃争王之位,为红颜毅然回归都市,只想做她的守护者。任叶凡没有想到是,校花爬上身,昔日知己找上门,更有俏皮萝莉缠绕,赶都赶不走,非要赖着他。
  • 网上开店创业与智富方法大全

    网上开店创业与智富方法大全

    本书是一本帮助初学者和有一定电脑使用经验的用户学习网上赚钱基础知识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创业的准备、在网上开店赚钱、网上赚钱的概念与方法、网上赚钱必备工具、网络经商基础知识、在网上炒股赚钱、当威客赚钱、利用博客赚钱、开展网络服务赚钱、做拍客赚钱、做淘客轻松赚钱、做网络调查赚钱、玩网游赚钱以及网络写手赚钱等知识。
  • 郑李锦芬职场日志

    郑李锦芬职场日志

    郑李锦芬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从香港政务处行政主任到安利香港的一名职员,再到执掌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区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其职业生涯华丽无比。同时,她还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家庭和睦,堪称职业与家庭平衡的模范。本书分为十二章节,每月一主题。从职抉择、职业习惯、做事与做人、领导与家庭事业平衡等方面解读郑李锦芬的职场经验。书中背景分析较为精练,便于阅读。行动指南则较为励志,具有感染力。适合忙碌的职场人士阅读。
  • 恶魔追爱记

    恶魔追爱记

    简介:“学神,可不可以做我女盆友”“伊熙辰,有时间在这问这种问题,不如我教你二次函数,如何?但我可以告诉你三个词语,这就是答复墙壁,眼睛,膝盖,好好琢磨吧
  • 替我去死

    替我去死

    三岁那年,有个算命先生给我算命。说我天生命薄,活不过三年。爷爷问他有没有办法破解,他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替我去死!
  • 漆黑的目录

    漆黑的目录

    这本书我准备重写,可能要很久之后了,起码得等到我另一本书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