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200000021

第21章 梦境

李敏

一间房子,黑暗潮湿。靠墙摆着一张床,地中间平放着一块木板,方方正正。有人蹲在木板上,低着头,吸烟锅。有人在墙角站着,手里拿着东西吃。我悄悄溜进房子时,没人搭理我。借着昏暗的光线,我认出蹲着的人是三姨奶奶,奶奶的三妹妹。站着的人却全然陌生。三姨奶奶并不曾抬头看我,自顾吸着烟。我站在门里靠墙的地方,打量着屋里,除了那张床,那块木板,两个人,再无他物。老旱烟的气味越来越浓,有些呛鼻。三姨奶奶就那么蹲着,另一个人一直站着,我也站着。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被什么追赶的人,猛不丁看见了这样一所房子,就跑进来了。跑进来的我,就这样呆呆站着,打量着房子里的一切……

我是被什么追进了一所房子?

嘈嘈嚷嚷的,不知是梦里还是梦外。好大一会儿,清醒过来,听清是楼下有人在吵架,女人的声音不绝于耳,又是哭又是骂的,男人偶然骂几句,嗡嗡的。是楼下超市的夫妻。他们习惯于深夜吵起,好多次了。争吵也需要时间,白天他们里里外外忙于生计,顾不得的。

使劲回想刚才梦里吸烟的三姨奶奶,也想起奶奶了。我小时候,三姨奶奶经常来家里。小脚,高颧,梳着发髻,一嘴黄牙,那大概是常年吸烟的结果。三姨奶奶家日子过得紧巴,她一来,奶奶就忙着收拾一些东西,比如晒干的几把菜叶,半袋秕谷,两碗杂面,几件旧衣服,装起来,留给三姨奶奶回家时带着。三姨奶奶往往是一手紧紧提了给她的东西,一手拿着她的旱烟袋,嘴里唠唠叨叨说着一些不满意的话,大概就是奶奶家日子好过,还这么不大方,尽给她一些没用的东西。奶奶总是不吱声,跟在一边送她出门,还不时抬手帮她整理衣衫。那时,我们姊妹几个都不大喜欢三姨奶奶来家里,她不像大姨奶奶二姨奶奶,来了就会从大襟衣兜里给我们掏出糖果之类的好东西,还说些逗我们开心的故事。三姨奶奶却不是,她总是一副像谁欠了她什么的样子,拉着脸,说话也没个好口气。我们也懒得搭理三姨奶奶,她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奶奶对我们说,你们都不知道啊,日子把你三姨奶奶过成那样了,一堆孩子,没个攒劲男人,换了谁,说不上还不如她呢,以前多好的一个人,好脾性,爱讲究,穿啥都好看,一手好茶饭,比我们谁都强,看看,现在成啥样子了,白天黑夜离不开个烟袋。奶奶说着,摇着头叹气……

楼下女人的哭声停了,骂声变得尖利,在静夜扩散开来。我想着那时的三姨奶奶是不是也有很多次这样尖声喊着骂着,发泄着心中的烦闷?好多年不曾见过三姨奶奶了,知道她已经很老了,不再经常到几个姐姐家走动。听奶奶说过,因为家底不行,孩子多,这么多年过去了,三姨奶奶家的生活境况并没有多大改善,仅是吃饱穿暖而已。奶奶还说三姨奶奶就是个心强命薄的人。

梦里,昏暗的房子,三姨奶奶蹲在木板上吸烟锅,不曾抬头看我,她可是因为记着当年我不怎么待见她?

中午吃饭时,父亲闷闷地说昨天庄里的一个人没了。停了好大一会儿又接着说,好好的,坐在杏树下拣杏核,突然间栽倒在地就去了,太可惜了,应该是好好再活几年的。我们默然。父亲又说,自村后的北山被挖开后,庄里就不太平了,年轻的年老的,好几个突然间就没命了。我想起了村前的南山村后的北山。前两年,说是北山上有丰富的矾石资源,外面的大车小车就开到了北山下,还有几个大腹便便的当官模样的人也来了,说着石山可以造福村庄的话。炮声隆隆响,北山被炸开了……村里的老人摇着头叹息,却没能力阻止,反映到上面也没人管。后来,炸开的山就那样赤裸着,也没见开采出来什么矿石,村民压根就没得到什么实惠。父亲说的就是北山被炸开这档子事。

父亲吃得不多,放下饭碗,并不像素常那样半躺在沙发上歇息,他开始在客厅走动。走了好大一会儿,父亲又闷声说他前几天做了个不好的梦,梦见村头的大柳树突然从树干中间断裂了,还有南园子里那些长起来的榆树,全被洪水冲走了。那么粗壮茂密的大树,怎么会从中间断掉呢?父亲像是在对着我们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安慰父亲说那只是个梦,别往心里去,大柳树肯定安然无恙,南园子几年前就已经衰败不堪,再不用记着了。

父亲坐下,点起了烟。缠绕的烟圈升起,我看到父亲在瞬间变得苍老,鬓角的白发那么多。我感觉父亲还希望听到我说话,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我想,明天就陪父亲回村子去,让他看看老院子,和几个老邻里拉拉话,摸摸村头的大柳树,在上坪地走走,还有木头沟口的老坟地,他肯定记着要去修修的。

她就那么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说,奖状我给你拿回来了,你看。她抬头示意我往墙上看,我侧脸,果然就看到张贴在墙上的奖状了,不过不是一张,而是好几张。当然我的目光很快就扫到属于自己的那张了,是二等奖。再看,还有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奖状上的名字都是我所熟知的。我心里一下就不高兴了,想着自己应该是一等奖的,怎么成了二等。再看她的脸,还是笑盈盈的,似乎很满足的样子。她开口道,你就高兴着吧,明年得一等奖。继而,是她伸手套衣袖的样子,衣服是那件灰底蓝花的中袖衬衫。我嘀咕,你满意我还不满意呢,你大半辈子都是这样容易满足着过来的,我可不像你,该争的还想争……

就醒了。

怅然若失。再无睡意。眼前老是她盈盈的笑脸,还有那件去年夏天我为她买的灰底蓝花的衬衫。

近来想她想得厉害。

对于她的匆匆离开,我们不能接受,思念越积越多。

黑暗里,思绪飘回那一天。

我们赶回去时,她已经被村人按照乡间习俗穿上了生前就缝制好的衣物,端端正正摆放在地上。那一瞬,我想,这样被放着的姿势应该是她愿意的,她活着时是喜欢一应物事具备端正的态势的。她的身体下面铺着一层麦草。我们乡间有人出生和死去都叫做落草这样的说法,现在,她是走完一生,躺着,落草了。她的脸上、身上覆盖着白纸,绣花的紫红鞋子隐隐露出了一部分。我轻轻揭过她脸部的白纸,透过迷蒙着的泪水,静静看着这个熟稔的面孔,泛青,有些浮肿,却仍是彻彻底底的慈善,因为虚肿,面颊显得圆润了,额际的皱纹也不太显眼了。用手轻轻抚摸那面颊,冰凉如水。真想用点劲,拍拍,看她能否翻身而起,如以往一样喜滋滋为回家的我们忙乎。

没有奇迹出现。没有。是妄想。

从白天到黑夜,我一直守候在她身旁。没有更多的泪水,只是在无尽的惶里想得更久远,关乎她的很多很多。她就那样静静躺着。如深深睡去一般。那么多人在。在她近旁,在她周围。房子里是人,院子里也是人。人头攒动,人影摇晃。有人大哭,有人低泣,有人烧纸,有人燃香,有人喝茶,也有人玩牌。不管有多少人,她是主角。尽管她只是躺在那里,不动,也不说。那么多人都是为她而聚在一所乡村的院子里。那些人,亲近的,疏远的,都希望她是知道大家都在的。她大概从来没想过会有那么多人是为自己而聚在一起。那样的场合,她参与过,但别人是主角,她不是。

那天,那座乡村的院落里,所有的人和事都与她生发着关系。人是她的亲人、亲戚、乡邻,事是她的吗?她还能知道这事是她的吗?之前,她经历过多少事啊!每每说起,多得她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红白事,一桩桩,一件件。

大年里。她是多么热爱并尽情享受着那份喜庆。一家人都被她感染了。生活中的,工作中的烦心事都赶跑,欢欢欣欣和她一起过年。

年不是还没过完吗?她何以走得如此匆忙?

恍惚里,看见她才站在场院里那棵老榆树下送我们回城。我们走远了,她还手搭在额头,眯着眼看我们。才过去一天,我们却以另一种方式送她离开。她的路上,不知道有没有寒冷和饥饿?锅台上,还放着她亲手烹制的食物。土炕,还被她烧得热腾腾。红灯笼,还被她高高挂起……

她定然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离开孩子们,离开人世离开家。没有了她,就不是家。从小,儿女们都这样认为。她守着家,守着一个盈满暖意的家。有家,就有着落。

蒙中,似乎看见她穿紫红条绒上衣,蓝色条绒裤子,甩着大辫子,挑水走在村道上,扁担咯吱咯吱……夏日,老榆树下,婆娑的枝叶被晚风吹响。她给我讲着这些过往。时光,就在无限静美中流逝。没有某些时刻的焦灼和担忧,只觉得活着可以如此从容。

我在小城的居所,她来过几次,或长或短住过一些时日,却是极为不习惯。常常是开了门,拿了小木凳坐在楼道里。惹得邻居上楼下楼一脸疑惑地看,她也不解释什么,一脸笑意。有一次来,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东西,告诉我,那是个好玩意。我盯着她一层层将包着的纸拆开,看见是根长约十厘米左右、宽有一厘米过一点的木片,中间用刀子刻出了一小绺,一头连着,一头刻开,顶端还系了根红丝线。我不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看我纳闷,她放嘴边边吹,边用手抖动丝线,竟然能听到好听的曲调。她告诉我,那叫口弦。说出来,我倒是知道,但没见过这样子的,也没听人弹过。我让她再弹,她盘腿坐床上,给我弹了《绣金匾》《南泥湾》。我接过来想试试,却是没声音,她一脸得意,说她自己做的口弦音质极好,但得会吹才能响。以前村子里的小媳妇都找她做,这几年没人弹这个了,就不做了。这是早年自己用过的一个,一直放在箱底,来时记着拿了给我看看。

我坐在她身边,看着冰凉的她,想着这些事,那些调子好像在心底响起了。那个小东西,我还放着,我不会弹响,谁还能盘腿坐在床上给我弹响?

她这样躺下了。从此,世间所有的喧嚣与她无缘。她在人生的舞台上上演完属于自己的节目,之后,来不及给我们说半句话,匆匆谢幕。

她是我的婆婆。一个慈眉善眼的女人,名叫张兆花的女人。幼年时,缺吃少穿,受过很多苦。婚后,侍奉老人,抚养孩子,历经艰难困顿。待儿女都长大成人,日子刚刚好转,却在这个新年的头上,没有任何征兆,以心梗的结果猝然离世。

送她去墓地那天,一早漫天飞舞的雪花,霎时银白了山峦和村庄,并不觉得冷,空气反而潮润温和。村里的老人说,老天爷也吊亡呢。

她内心充满爱,以自己固有的热情守望着生活。

慢慢活着,慢慢老去,这是寻常规律,她却违背。生命,戛然而止……

这个夜晚,还想回到梦里,看她笑意盈盈的样子,还有为我带回的奖状,而那件准备穿上身的衬衫,她曾告诉我,她真喜欢,感觉把自己穿年轻了。

那时还住老院子,跟母亲在一起。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母亲变成了石头,一块青色的石头,我拍打着石头哭喊母亲,可她就是不应声,后来就把自己喊醒了,满脸的泪水,身上很多汗,心跳得厉害,不敢睁眼,也不敢喊醒睡在里屋的母亲,我忍不住低声抽泣。夜正酣睡,母亲也是,白日的劳作让她沉沉睡去。母亲听不见我的低泣。我流着泪醒了好长时间又渐渐睡去。天微亮,母亲站在炕头喊我起床,一边还安顿着喂鸡扫院的活计,听见母亲的声音,我的泪水不由又流了出来。我能听见母亲还忙着咀嚼的声音。农忙的日子,她总是这样,早起,擦把脸,急急忙忙吃点饼子,就要上地。我没告诉母亲夜里做的梦。母亲顾不得听这些,顾不得我低落的心情,出门走了。那一天,我几乎一直想着梦里的那块石头。哥和姐都在远处,院子里空落落的。大人都去地里忙乎,也带走了能干活的孩子,整个村子显得寂静而空旷,没人喊我出去玩,没人给我说些什么。天空那么高远,我望着它发呆,眼睛也开始犯困,眼前偶尔掠过的鸟雀惊着我,我才记起母亲安顿的活儿还没干……

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这个梦,它就在心里,悄悄放着。我觉得自己做的梦,很对不起母亲,我那样爱着母亲,却在梦里把她变成了一块石头。梦里,我为什么不把母亲变成清闲高贵拖着长裙的公主?

很久以后,我在爷爷的小木书架上看到《周公解梦》一书,拿下来急忙忙翻找着,书中有关于梦见石头的注解,说梦见石头是吉祥的象征,但没有详说梦见人变成石头的意思。我说不上完全相信,但对于这个梦,心里总归是轻松了一些。

我想,要说梦所带来的吉祥,就是母亲和我们都在一起,大家都健康地生活着。

渐渐长大,跟母亲是分多聚少。相聚的日子,我都刻意跟母亲睡一起,有时,还紧紧拉了母亲的手入睡。母亲没了年轻时的忙碌和操劳,性子也柔和了很多,她总是慢声轻言:都这么大了,睡觉还像个孩子。母亲嘴上这么说,其实她最清楚,我们在她眼里,一直没长大过,一直都是孩子。有几次,我想告诉母亲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个梦,但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细思之,那个梦带给了我那个年龄的无限感伤,我没有将梦说与别人,只任慢慢扩大的一种叫忧伤的东西覆盖自己。

当年,老院子南墙根下有一棵李子树,那是由一棵杏树嫁接的,还没长大。每到春天,绿意葱茏。为了防止它柔嫩的枝干受到侵害,父亲从河道里拉来几块石头,给那棵树垒砌了一道防护墙。多年以后,我回到荒芜的老院子,李子树已长大,树冠像撑开的大伞。不知是谁拆掉了父亲垒砌的石墙,那几块石头堆在树旁。我看见有一块石头,淡淡的青色,倏忽,我回到了那个自己梦见母亲变成一块石头的夜晚,那种忧伤的气息渐渐袭来,一如当年,让我束手无策。抬头四望,天空的寂寞比当年更甚,侧耳倾听,村子静得沉郁。伸手抚摸那块石头,我在心里喃喃道:梦中的可是它?而当初,我没在意过这样一块混在其他石头和泥土里的石头。费了很大劲,我把它搬到老屋门前,去河道里提了水来冲洗掉上面的浮尘,它看起来光滑多了,轻轻坐在上面,不是冰凉,有种温热的感觉。芜杂的草木掩盖了小院里那些白色的小路,如今,我们都不曾踩着小路走过。我似乎看见多年之前母亲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从卧房到灶屋,从鸡舍到羊圈,她总是忙得风风火火……

经年的岁月啊,溜走了那么多那么久,多得无从拾起散落在院子里的点点滴滴,久得时光漂白了母亲的黑发,也慢慢沧桑了她的孩子们的容颜。母亲和我们,带着自己的影子,在时光里穿梭,彼此有偶尔的忘却和长远的牵挂。

梦里青色的石头再次明晰如初。

《六盘山》2012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杨万里集

    杨万里集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结构包括原文、译文及注释,注释详实,通俗易懂,让读者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代文学的渊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是以《四部丛刊》影印宋钞本为底本,参校王琦珍整理的《杨万里文集》。除作参校《全宋诗》,择善而丛。作品大致按年代先后为序,限于《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体例篇幅等方面的要求,作者选注了杨万里有代表性的诗作百余篇,全部词作八篇、以及文十余篇,以馈读者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书中的古迹和地点,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一般读者从来都没有留意和思考的。这就使作品和普通读者能够沟通,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和心理关照。2009年、2010年 《文明的远歌》中有两篇文章连续两年被湖北、江西高考作文赏析选中,是当今中国最“古香古色”和“原汁原味”的“纯正美文”。多位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文化教育官员联合推荐。
  • 人间爱歌

    人间爱歌

    本故事集以爱为主题。儿子误伤致死,正当肇事者的女儿准备终止大学读书,嫁给丧偶包工头,以此筹集赔偿款时,受害者的母亲在亲与仇,情与法的碰撞中,毅然拒绝赔偿;一对冤家因地震被困在废墟中,共用乳汁渡过难关;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一位姑娘,但在不能给心爱的人带来幸福时,采取的是避让;丈夫领来全组的工资后,受伤成了植物人,工资款不知去向,妻子将错就错,把准备汇回老家的造房款抵上……社会的爱,同志的爱,亲属的爱,朋友的爱,夫妻的爱,大爱无疆,我们这个社会处处充满着爱,唱响了一曲曲人间爱歌。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热门推荐
  • 他心她城

    他心她城

    [谨以此文献给当年深深爱过狠狠哭过的女孩]两情相悦,不过他心她城。初见颜御城的时候,顾心正被闺蜜拉在奶茶店里坐着,不经意间撞进了他清冷的视线里,饶是年少,错把清浅当作深沉,彼时的顾心,只觉心里的废墟开出了花。后来,时光漫漫,朝夕拾荒,她却始终都记得,明媚阳光下,他笑得温柔,“顾心,我会陪你,一直到年华荒芜。”青春之至,也不过盛爱如此。纷争年华里的刀光剑影,荒乱了兵马青春,当岁月开始斑驳,当谜底一个个被揭开,终于承认,曾以为能永久的情谊,还是比不上人心的复杂。【我陪你看尽世间风情,终不及他唇角寂寞桃花。】
  • 回头走向你

    回头走向你

    上一辈子,胡晓静为了所谓的真爱,抛弃了父母,放弃了学业,毅然决然地跟着渣男走了,她以为她有了他就能拥有整个世界,殊不知他和她在一起没多久就和其他的女人在床上翻滚。她的自私不仅伤害了爱她的父母,毁了她的前途,更是辜负了那个一直傻傻的站在她身后渴望她回头的邻居家小哥哥......重来一回,她一定要好好爱她的父母,爱生活,更要爱那个傻傻的男人。
  • 樱蝶澜贵族学院

    樱蝶澜贵族学院

    她,他,到底前世今生,谁是谁的谁,两世的纠纷何时清除?朋友还是敌人?
  • 现在我有钱了

    现在我有钱了

    一个家里不过有些小钱的学生突然有钱了会怎样?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
  • 庶女之争之冷酷杀手夺继承

    庶女之争之冷酷杀手夺继承

    庶出怎么了?照样可以是一把报仇的利器--“父皇,你若是这样待我,那我也会加倍的还给你。”
  • 一夜不凉

    一夜不凉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那么的美好的,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甜蜜的,也许,你的爱情是凄凉的也许,你所爱的人不是你而是爱着别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送一支银莲花给自己吧!
  • 莫一兮

    莫一兮

    我莫一兮,只争天下第一!道有何用?不减哀愁。如果入道要忘情,我宁可平庸至死!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逐玉

    逐玉

    神魔复苏,祸乱天下,唯上古六兽血脉可平!“这世间皆可抛,却不可忘你半点情!”“我刀染血可屠天地,为何斩不断轮回,救你灵魂于深渊!”
  • 懵懂的青春遇见最美好的你

    懵懂的青春遇见最美好的你

    某潇喜欢某熙,在初中的时候,某熙跟某潇在一起,在初三毕业的时候,某潇对某熙说“等我十七岁,我把初吻献给你!”某熙邪魅的笑着在某潇的耳边说“现在给好吗?”某潇红着脸摇头对某熙说,之后因为某熙的帅气招来了很多的桃花,而某潇身边的闺蜜在高中也有了自己的另一半,因为某潇和闺蜜们的另一半都太帅了,导致为她们招来了三个桃花,也来了三个比三个男生都帅的男生!最后某潇和某熙都用尽‘浑身解数’来对坑着!到了最后三对都有了美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