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200000002

第2章 灰袍子

石舒清

我们这样的村子,不知为什么,神秘人物总是从来都不会少的。像我的叔叔,就可以算得一个。叔叔其实是一个生意人。但他觉得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外皮而已,按叔叔的说法,只是一个表皮皮子,是度世的人不得不有的一个扮相。人好像一辈子都是花费在了这个扮相上,其实这个扮相是假的。为人都有个扮相呢。因为假,看起来才那么多。真的就不会多。真的就一个。叔叔说,为人都有个内里呢。叔叔也还有着一个通俗的说法,和他所谓的外皮皮子相对应相区别,叫内瓤瓤子。叔叔说,为人都有个内瓤瓤子,但多数人都忙乎了表皮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内瓤瓤子,不知道这个内瓤瓤子有多贵重,只有少数受到造物主特别挑选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的这个内在。认得了真的就轻看了假的。因此只要是明白了自己内里的人,会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自己里头的这个东西更贵重的了。叔叔说,人都是抱着金饭碗当讨吃呢。人一辈子亏吃大了,亏得最厉害的就是自己本身,把一疙瘩黄金当废铁卖着呢。卖得个废铁的价钱还沾沾自喜呢,得了多大的便宜一样。人倒像是好在了这个不明白上,因为不明白,就还能昏昏沉沉高高兴兴地活着。今儿捡了个麻子,明儿得了个西瓜,都是高兴得很,得到啥都像是得到了宝贝一样,把啥都要像宝贝一样得到了才能安心,就是不知道这世上就只有一个宝贝,这宝贝就在自己的里头。得到了自己的人还要什么呢?什么也不要了,得不到自己的人才哇哇哇地叫着缺那个少这个。其实你就是把整个阿兰(世界)给他,他还觉得缺着呢,觉得不满足,觉得像是空的,实际这就是个空的嘛。为什么把整个阿兰给你你还不满足呢?就是说明整个阿兰跟你本身比起来没有你好,没你贵重嘛。就是这么个理。你还以为人是贪得无厌的,不容易给满足的,其实不是,其实人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尝到他自己的内瓤瓤子的味道,没有一个不满足的。叔叔虽然是一个生意人,但是比起生意经来,他是更喜欢与人谈论这些。

村子的坟院里,修有拱北,里面曾经葬埋过宗教领袖。叔叔只要从市场上回来,就钻到拱北里去,长时间不出来。也不知他在里面干什么。也许是跪在里面想表皮皮子和内瓤瓤子的事吧。叔叔对我这个知识分子是很小看的,认为我所学得的那点知识,不过是和他的做买卖一样,都是混口饭吃混几片片衣裳穿而已。经他一说,我也觉得的确不过是如此。但人生不就是这样的么?吃穿里面也有着很大的学问和人生要义的。人并非只是有那么个内瓤瓤子就罢了,就什么也不需要了,也不稀罕了,其实连叔叔也不是这样的,他不是也吃吃喝喝了几十年么?不是也想吃点可口的,穿点好看的么?说了这么多年,除了吃吃喝喝贵贱之人无时或免外,那个贵重得不得了的内瓤瓤子究竟在哪里呢?它到底对我们有个什么作用呢?既然它确确实实就在我们身上,又一辈子不为我们所见,那么它的存在与否有什么关系呢?叔叔也还是愿意和我争论的,因为我在他的眼里还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好像是可以代表一方,因此他觉得对我的说服是必要的。他说有些有知识的人,还不如没知识的,为什么这么讲呢?譬如一面镜子,上面蒙了一层污垢,看起来就不清晰了吧,有些人的知识正像是这镜上的污垢,不是增加这清晰度的,反而是蒙蔽了镜子原有的光亮。再譬如一条口袋,空着是最能装东西的,就好像没知识的人容易学知识一样,可是你已经装了半口袋废铜烂铁,你又舍不得往外倒,还以为自己已经装满了,还以为自己装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再往里头装一些金银珠宝你也不愿意装,认为没有你的废铜烂铁好。就是装,你已经装了那么多东西了,已经是有那么个底底子了,再装能装多少呢?装进去和你的那些废铜烂铁一混,说不上是些什么东西了。叔叔讲起这些来是很自信的,似乎我怎么讲也只是在他的范围内。我觉得他的态度比他的辩才更能激怒我。我说老爸(我叫他老爸),我觉得那个内瓤瓤子并没有你说得那样重要,它并不是生活的必须,譬如我一天不吃不喝就不得行,受不了,可是一辈子没这个内瓤瓤子,我还是可以活得好得很。

叔叔大度地看着我,似乎一个知识分子说出这话来真是没水平的,但我这样的知识分子说出这样的话来又不使他意外。他说,这个道理简单得很,一,你要是真的知道你的内瓤瓤子的贵重,你就不说这个话了;二一个,你虽然不知道你的内瓤瓤子,可是你的内瓤瓤子无时无刻不在你本身,你说你一天不吃不喝就受不了,可你要是没这个内瓤瓤子一秒钟,你就不是个你了。其实你也是离不开它的,就像镜子上的光亮离不开镜子一样。这种奥妙凭嘴是说不清楚的。我真是想不清叔叔究竟觉得自己有多贵重。叔叔说,我贵起来是一疙瘩金子,贱起来不如一疙瘩土。能明了自己的贵贱,就明了啥是个人了。我给你说,有时候可以说我比一个猪还贱。这话是让我大吃了一惊的。但叔叔神态平和地说着,就像在说他比一疙瘩金子还要贵重一样。说贵说贱都是一样的表情。我想叔叔要是用这话说我,说我比什么什么还贱,我一定会恼羞成怒了。我有时也跟叔叔胡说,我说老爸,你有这样的认识,那么我觉得你要是脱了裤子在大街上走,也不会不自的是吧?叔叔笑起来,说那也没什么,脱了裤子在大街上走算是个小事情。谁在那里走呢?又不是个我嘛。就算是个我,走了也就走了,就看你心里头咋想呢。你要考虑着这是个羞耻事情,就走不出去了。实际上这个时候,你就是在表皮皮子上了。人是容易活到表皮皮子上的,为人都是这么个。就像一个修炼的人,在静坐,坐得有些浑化了,已经是没有这个表皮皮子的我了,已经像是合一了,可是给一个蚊子咬他一下,就把他一下子咬回到表皮皮子上了,不管你走多远多深,都会把你给咬回来。比如你花费了好几个月工夫,好不容易一步一步走到了北京,但是给蚊子咬一下,一下子你就回到了原处,就像你没有去过北京,没有花费这几个月工夫一样。所以说修炼是很难的,不要说别的大灾大难,一个蚊子就能考验你呢。我还是想揪住叔叔不放,我说,老爸,你不要绕那么多弯子,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说你敢不敢脱了裤子在大街上走,还笑呵呵的。叔叔严肃了一下,很快说,关键是没这个必要。要是有这个必要的话,那还是走呢,走的时间那当然是笑呵呵的。我说你还是绕弯子。确实是没那个必要,叔叔说,不但是没必要,你这样的一走,叫那些见识浅薄的人看了,还起坏作用呢。必须是能起到好的作用,才可以做一些反常的事情。反常的事情最好还是不做的好。

总的来讲,叔叔这个人活得还是不错的,他也不与人多往来。但大家对他的评价也还不错。尽管一些人也说一些风言风语,说不要看那个人低头进低头出,其实心里是有野心的,他是想当老人家(宗教领袖)呢,但老人家是想当就能当上的吗?他的传承呢?他的凭据呢?他是哪一条线上的哪一个环节呢?地方上的一些有名望的宗教人士也对叔叔颇有微辞,定性他不过是个生意人,由嘴的胡说呢,要不可以试一试,让他不要再做生意,让他回到家里来专门坐静修炼,专门静修他的内瓤瓤子,他会这样做么?不要听人的说,说还不容易啊,谁的嘴皮皮子薄一点都会说呢,重要的是做,他就会做个生意,做生意是啥,就是过来过去的变着方子哄人嘛。叔叔做的是布匹生意,说闲话的就举例子说,你10块钱进的布,10块钱给人卖出去,一分钱都不挣?你还是在挣嘛。这样的话好像是很具有说服力。我说老爸干脆你就不做生意了,反正你也是发不了什么财。叔叔说你也跟上人胡说呢,不做生意我咋得活?一大家子人谁来养活?光念书的娃就四个,都得花钱啊。我还想说什么,但是话在口头没说出来。我想着对我的叔叔不能太过分,他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不错了,至少是他没有给别人带来什么不便或不利。一个不给他人带来不便不利的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都是无可厚非的。

我是在说什么?我不该这样总结叔叔的。然而叔叔也是不需要我来总结他的吧。

村里还有一个老人,当过阿訇,口才不大好的缘故,使他的阿訇当得不怎么顺利,有时候看见他当阿訇去了,有时候又可以在村子里看到他,在田地里犁地拔麦子什么的,这就说明这段时间他不在当阿訇的。他要是穿起灰袍子来,就说明他是在阿訇的任上。他的仪表还是不错的,生得面目清峻,眼神幽邃,即使不熟悉的人,也容易猜测出他阿訇的职业来。甚至比阿訇的位置还要高一些的,譬如老人家(教主之意)什么的,至少也像是老人家的一个贴身跟随者。他穿了灰袍子在村巷里走过的时候,会给村子里带来一种神秘甚至是古怪的气息。他倒像是一个影子,而且他自己也愿意成为一个影子似的。也许这和他在坟院里住久了有关系吧。他的女人去世后不久,他就从阿訇的任上回来,阿訇也不当了,就在乱麻麻的坟堆后面建起一座小房子,他就搬去那里住了。一住就是许多年,起初几个儿子们都去哭着劝谏过的,一个活人,教门上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理解的,活着是假的,人总归都有一死,这个也没错,可是既然一口气数还没有断,就还是住在人伙伙里的好,就是经典上也不鼓励一个活人住到坟地里去吧。另外你撇下东垭(尘世)到这里图清省,知道的人说你一心在教门上,在化浊为清,修己归主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这些当后人的不孝顺你,我妈前脚刚无常,后脚你就到这里来,我们做儿女的脸上也不光彩啊。不为你自己着想,也要为我们这些当后人的想一想啊。说不动老人,就又请了村里一些有脸面的人,陪同了去劝,这也是儿女们的一个手段,是做给村里人看的,让街坊邻居们看到,到这里完全是因为老人心在教门,不贪东垭了,并不是他们做儿女的不孝顺。老人坚决得很,咋劝也是不回去了,后半辈子就在这里住定了。这样他就在坟院里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多年。村里人他也好像是不认识了,有去给老人走坟的,他看见了像没看见一样。搞得走坟的人也没办法给他打招呼。

然而对叔叔他还是有些热情的,若是叔叔去拱北上,他就会邀请叔叔去他的小屋里坐上一坐。两个人一坐会坐上很久,也不知他们两人谈的是什么。因为我们村子的坟院里有拱北,而且是两个拱北,就是说,有两个圣徒墓在我们村里,这在方圆数百里可谓仅见。因此各道四处的人常来我们村子上坟沾吉,渐渐地也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有些上坟的人不知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心理或举意,会到那老人的屋子里去,给他散点乜贴(有宗教意味的钱物),很快又退出来。有时候他的门却是自里面闩着的,他的窗玻璃厚厚的,不甚透明,看来那是他特选的玻璃,从外面隐隐能看到他就在里面的,静静地坐着或是在做礼拜。要是不在礼拜,就不怕打扰的,上坟的人就会轻轻地敲门,但门一般不会开的。上坟的人就把乜贴钱从门缝里塞进去,或是放在窗台上,拿一个什么压住,然后悄然离去。这就引出一些闲话来,说这个老人,原以为他是撇开了东垭,一心办教门呢,却原来心机是这么的深,好运气终于是来了,看多少人在给他散乜贴呢。那么多的乜贴钱都上哪里去了呢?唾沫星子能淹死人,老人的几个儿子坐不住了。他的几个儿子光阴都不错,其中的一个这几年更是挣了大钱,养着好几辆运输车呢。弟兄几个碰头一商量,不行,不能任人家这样说,咱们又不是缺那几个乜贴钱,咱们也不是能随便接受乜贴的人,乜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得的不正当了反过来伤人呢。弟兄几个私下里商量好了,就连哭带劝地把老人的那个小房子给拆了,把一脸不情愿的老人给背了回去。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个儿子又给老人张罗着找了个老婆。大概其中也有过老人和儿子们的较量和谈判吧,后来几个儿子又在坟院外面的田地里盖了两小间屋子,让老人带了新娶的女人住过去。总之老人看来还是喜欢在坟地里住的。儿子们的做法也可谓两全其美。在给老人盖房子的同时,老人的儿子们又把坟院里归他们教派的那个拱北修葺一番,四围加了护栏,看来是花了不少钱。哪里来的钱呢?原来就是老人这几年得的乜贴钱,一分钱也没敢私沾,全部花在了老人家的拱北上。儿子们还倒贴了一些进去。当然这种倒贴他们是乐意的。现在老人虽说是毗邻着坟院,但毕竟不是住在坟院里了,毗邻着坟院的也不只老人一家,这样也免去了前来上坟的人再给老人散乜贴。

但是听说老人这几年的坟院里是没有白住,前世后世的事情老人都知道一些呢。于是一些人就去打听自家的亡人在后世的情况,都可以打听到的。父亲的一个朋友,去年一时想不开,跳到水窖里淹死了,这就算是自杀了。自杀者在教规上是遭谴责的,在后世里也会不大好过。父亲的这个朋友忠厚了一辈子,也没有享过什么福,又是这样的一个结局,父亲对他还是有一些牵念的,很想去找那老人打听一下朋友在后世里的情况,动念也久,却迟迟没去,不知道父亲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另有一个值得一说的人叫努尔。是父亲的一个堂舅。我叫他努尔舅爷。已是年过花甲。关于父亲的这个堂舅,我在好几篇文字中都已经写过他了。他生有十个儿子、一个女儿,引得村里人都替他发愁,说这么多的儿子,哪来的钱给他们说媳妇啊。想着媳妇娶到一半,努尔舅爷就可能撒手归去,不再管这些愁人的事的。毕竟他家的光阴从来就不是很好。儿多的母苦,当父亲的其实也是松活不了多少。努尔舅爷家一直是村里的一个话题。努尔舅爷的苦性是很好的。按村里人的说法,就算是一头牛也未必苦得过他。村里人都会说到他的走。那是走么?那不是走了,那只能说是跑了。努儿舅爷一辈子都在跑着。就像他是在大风里头,不得不那样跑似的走。村里人会学努尔舅爷的见人打招呼,在村巷里碰到了,不要指望他站下来跟你打招呼,没这个事的,他是边走边斜了身子和你招呼着,说着话,人已经从你身边过去了,已经跑到前面去了,跑到远处去了,就像后面有人在追着,前面也有人在喊着那样。努尔舅爷的腿不怎么好了,像两根假腿勉强地给他利用着。可是他竟然可以用那样的两条腿走得那么快。而且一走竟走了那么多年。村里人学努尔舅爷的走取乐子。不管模仿技术多么差的人,只要他模仿努尔舅爷的走,都可以一眼被看出来。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努尔舅爷并没有中途不负责任地撒手,他就那样一路小跑着给10个儿子陆续都娶上了媳妇。有人给他算过账,娶一个媳妇,少算,花两万,10个就是20万了。啊呀,这样子一算,原来你是村里最富的人嘛。算账的人会当了努尔舅爷的面表现出这惊讶来。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子。努尔舅爷被这样的算法搞得很茫然。好像他并不清楚10个儿媳妇娶到家里他究竟花了多少钱。有这么多吗?有20万么?乖乖,20万,那是多少钱?但他还是很高兴被人这样说的。都说从此他们老两口可以享福了,10个儿子,一人一次买二两肉,就是二斤肉了,老两口天天吃肉都是有可能的啊。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树大分枝,10个儿子,一一分出去了,老院子里只余了老两口,也完全不是在享什么福的样子,倒似乎是更忙碌了,更不得消停了。一大堆孙子啊,张开口来会有多少嘴?在别处不大可能集中张嘴的,但集中到爷爷奶奶家来张嘴却是常有的事,每一个嘴里多少都得填一些食啊;而且儿子们还要出去打工,一打工地就撩下了,谁来给犁呢摆呢?弟兄们即使有闲,也是靠不住的,说来能指靠,能靠得稳的,还是努尔舅爷,就常常看到努尔舅爷在犁地、在摆耧,一时在这个儿子的地里,一时在那个儿子的地里,一看就好像是看明白了,要那么多的儿子干啥呢?有多少儿子老子也得受苦。

我先前写努尔舅爷的时候,就曾写过这些的,说来也是旧话重提,没多少意思的。但是想不到努尔舅爷突然间神秘了起来,竟是能给人看病了,这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听说努尔舅爷某次去上拱北时,有了感觉,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成天成夜地跪在拱北里不出来。这也算是在修行吧。说是努尔舅爷跪在拱北里,把膝盖都跪出血了。任何事只要下工夫都会有成效的,许多事都是怕吃苦给坏了的。尤其干教门方面,那更是不得了的苦啊,比六月天拔麦子还大的苦啊,即使不是修行干教门的人,也知道那是世上顶苦的事,一般人都受不了那样的苦,知难而退。

渐渐地就听说努尔舅爷给人看病了,看过病后,人们随心散他一点乜贴,也算是彼此得益。不知哪个儿子有孝心,给努尔舅爷也做了一身灰袍子。我们这里,凡干教门的人,即使很年轻,二十郎当岁,也会一袭灰袍在身,似乎穿上灰袍这一身份才能得以确立。人们对努尔舅爷的穿灰袍也是议论不少。灰袍也不是人人都能穿的啊,有些人即使穿上灰袍子也不像,可以给人一眼识破似的。像努尔舅爷,那就更不像,他命定就不是穿灰袍子的人。于是有人又开始学努尔舅爷的穿灰袍子。即使是小娃娃来学,也会一眼看出是在学努尔舅爷。但是人家已经穿上了,你总不能给人家强脱下来吧。时常能听到努尔舅爷给人看病的话,首先是他把自己婆姨的病给医好了,婆姨有头晕眼花的病,有关节炎,走起路来的样子大家都是见过的。现在看起来,明显是有些不一样了吧?那就是让努尔舅爷给看好的。都在说努尔舅爷怎么给人治病。眼睛怎么闭着,嘴里怎么念念有词,怎么从一碗清水里捞出几粒麦子来吹几吹,让病人吃下去。要求病人闭牢嘴巴,不要说话。说来这也都是些传统医法,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搁到努尔舅爷身上,不知为什么,就使人觉得有些异样。就像原本是一头牛在拉犁,忽然间给换成了一只羊似的。

有病的人总是容易被这样一些消息所动。一天,父亲在犹豫很久之后,还是让母亲偷偷地把努尔舅爷叫了来。父亲的前列腺病已有多年,痛不可言,银川的大医院里查过多次,只说是炎症,不打紧,吃一些药便好,然而吃了多少药也不见好,反而是越来越重,父亲真是自绝的心都有了。没想到这个病竟会如此麻烦。百思无计,想到了努尔舅爷,传说医院里也看不好的一些病,去寻努尔舅爷,努尔舅爷就给医好了。

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努尔舅爷就来给父亲治病了。我当时在银川,并没有见到治病的过程。据母亲说,努尔舅爷的治病是很费工夫的,他先是要到坟院里去坐着,等星星出齐,他就掐几根坟草来给父亲治病。母亲说,先不说有效无效,努尔舅爷在父亲的病上真是下了大工夫的,他常常把自己折腾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每一次给父亲看罢病,要离开时,鸡已经叫过了三遍,寺里的喇叭里也响着唤礼声了,努尔舅爷这才擦了满头的汗,穿着他的不大合身的灰袍子,一瘸一拐地离去。也就是说,努尔舅爷看病的时候,需彻夜不眠,他还得使出本事来对付病魔。听了是让人感动的。就这样给父亲治了近一周,努尔舅爷才离去了。他还要尽力的,但是父亲却不愿意再配合了。父亲背地里埋怨说,简直是往刀口上撒盐呢,不但是不见管用,倒是越治越痛了,痛得厉害了父亲就大骂他的堂舅,倒好像这疼痛是努尔舅爷给他带来的。母亲小心地劝说着,说你的这个病,大医院里花了多少钱都治不好,咋能指望努尔舅舅呢?再说努尔舅舅没明没夜地给你治了一个礼拜,瞌睡耽搁了多少?汗珠子掉了多少?反过来说,咱们又给人家散了多少乜贴呢?努尔舅爷给父亲看了一场病,得到了三十块钱的乜贴钱。听母亲讲拿到这三十块钱的努尔舅爷是很惭愧的,毕竟把病人的疼恸没能去掉,这样子拿人家的乜贴钱总是有些不舒坦的。他说父亲的这个病,的确是很复杂,他还有一种治法想在父亲身上试一试,不知道父亲配合不配合。努尔舅爷感慨地说,治病的时候,病人的配合是很重要的,他就举出例子来,说谁谁谁是多么的配合,让抬脚就给你抬脚,叫吐舌头就把舌头给你吐出来,不是叫他给治好了么?

然而看来父亲是不再愿意配合他的了。

一次回村里来,中午闲得无聊,我就到村后的梁顶上去转悠,就看到努尔舅爷在远远的塬上犁地,日头都已经到了天顶,四际的山低矮下去,显得虚茫起来,努尔舅爷还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看不出来卸地的意思。他扶住犁把,跟着一对乏牛一步步走远了,听不到牛叫声,也听不到他的吆喝声,虚日下的塬上,一切都显得茫无声息。我觉得他要是再走得远些,会忽然消失了似的,连同他的犁铧和牛。犁地的时候,由于牛脚步的沉重与迟缓,使得努尔舅爷也不能像平日那样快走。时间在这里好像一动不动又无穷无尽。我向远处看。我还没有见过努尔舅爷穿灰袍子的样子呢。我忽然觉得冲动,真想回去就劝说父亲,让他再配合努尔舅爷一次。

《人民文学》2008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散文集,本辑收录了刘战英的多部散文作品。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水样年华

    水样年华

    《水样年华》是2005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浩,讲述了快乐是自己给予的,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和自由,这里所需要的不仅是智慧、环境,更需要方式、方法中的技巧与资本。本书收集的文章,语言像散文诗,内容充满时代感,且都富含生活内涵和底蕴,并富有诗情画意,是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心灵鸡汤,也是当今图书市场上少有的另类读物。
  • 愿你被世界幸福相待(天下美文幸福卷)

    愿你被世界幸福相待(天下美文幸福卷)

    本书以幸福为主线,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幸福的美妙画卷。篇篇美文挖掘世界中常被忽视的美好,使身处逆境中的人们,学会如何生存,如何陶冶自我的幸福情操。人生多磨难,学会幸福,这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程。很多人抱怨不幸福,其实幸福无处不在,但愿这些文章,可以让你对这世界永存美好情怀。
  •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本书所选的名句均为我国历代名诗人、名词人和名散曲家的名作中的名联,共三百联,书中既有对名句的鉴赏内容,又有对原作的分析讲解及相关文学知识的介绍。
热门推荐
  • 仙魔横空

    仙魔横空

    仙魔世界,玄门秘法。封神遗泽,旁门异术层出不穷。钉头七箭书,辰州赶尸术,五虎断门刀,借尸还魂法,五脏俱焚术,撒豆成兵神通,五鬼搬运穿梭,太阴炼形之道,黄巾力士召符,扶乩天兵神降法,点石成金指,呼风唤雨经文,定符斩鬼咒……彼时,大殷王朝镇压中土世界,四方外夷虎视眈眈,东海散仙海外炼剑,蜀山赤城飞仙辈出。天下之大,正是群龙逐鹿之势,奇人异士层出不穷。练气士者,分为内家和外家。内家,以龙虎交汇为尊。外家,以金刚不坏为圣。至高者,破碎虚空。泸州行省四神宗天下无妄宗之中,一个卑微小人物,捡到一具从天而降的焦尸。天下之大,仙魔横空!
  • 御剑雪山

    御剑雪山

    御剑雪山*花神的七个梦。神仙有炼丹者,有守护日月者,也有如花神碧汐一般掌天下花期,在风情旖旎中不食人间烟火者。她的想要体验凡间爱恋,却从未下凡实现夙愿。直到她嫁与离映雪,为他生下七个公主,她盼着她们替自己记录凡间的故事,体验其中悲欢离合,这样生命才不至于如同死水。她赐给她们绝技防身,她想让七位公主活得潇洒而刻骨。她的七位公主,化身凡间女子,投入伊人清梦。她们的历练是一种成全,成全本该夭折的爱情,成全女子心里的信仰。她们放下自己的身份,在这烟火红尘里,体验荡气回肠的爱情。眼角流下花神的泪水,灼热了一生的轨迹。雪山冰冷,她们愿围在尘世炉火前,直到岁月吹白发梢。
  • EXO之十二个亲哥哥

    EXO之十二个亲哥哥

    她,恨他们但她也爱他们。她叫婧楚,她有十二个逗比哥哥。他们对她没有亲,只有爱。
  • 魂炼天下

    魂炼天下

    一个超级大盗,在找到女娲炼石补天所用的炼魂鼎时,一道紫雷,把他劈到了一个缘器的世界,炼魂鼎成为了他的缘器。炼丹!有炼魂鼎在,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炼器?炼魂?那是炼魂鼎的秘密,不能说!不可说!
  • 姐妹逃

    姐妹逃

    她们是闺蜜,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为她们,他们可以倾尽世间所有,只为博得一笑
  • 最强女婿

    最强女婿

    大小姐蒋倩平淡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个男人,一个土的掉渣的男人,可是就是这个男人,掀起了无数的波澜,让蒋倩小姐应接不暇的各种“小三”。少妇、警花、校花,怎么全都来了,他是我的男人,是我们蒋家的女婿!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这个男人,他是一个修仙者,一个在都市的修仙者传人!
  • 好吧我是恶棍

    好吧我是恶棍

    在一场“杀戮竞技”中,一个名为卡修斯的恶棍被同伴杀死,男主白晨与一股神秘力量同时融合进了他的身体,由此以“恶棍”的身份开始了一段跨界的,自由、爱情与正义的战斗。一个身背棺材,少女相伴,带着两把“大家伙”的肮脏英雄徘徊在竞技场中、权利的眼中、姑娘们的心中以及天上地下仇人的追杀中!“这又怎么样呢?怪我喽?——卡修斯
  • 云嫣然

    云嫣然

    万卷山东南,有女叫嫣然。落处有馨花,闭目云成端。情动婆娑起,鸿蒙是劫难。舍魂舍神身,墓碑留神山。
  • 在路上:心向宁静

    在路上:心向宁静

    患上抑郁症,退学,回归乡村,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寻找内心执着的答案,思想在路上,心向远方
  • 青锋三尺醉红颜

    青锋三尺醉红颜

    有一种相遇,未及言语,双目相对之时,已然暗生情愫。有一种相守,无需多言,双手相执为始,白头相偕为终。吾有青锋长三尺,护卿天地任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