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要随和,但绝不是无原则地迁就。——佛陀
“释义”
在日常工作中或生活当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跟你很熟,经常打交道,办事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迁就对方,当我们没有原则地迁就别人时,的确为对方带来了方便,但却为自己制造了麻烦。待人随和,但不作无原则迁就,在与人友好交往中,无疑需要彼此适应,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比较随和的态度,但是,决不可做无原则的迁就、附和,否则,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毫无独立性格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建立和增进人际关系的一条途径,就是保持交往双方本身人格的完整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有自己特有的自我意识、思维方法和行为风格。因此,在与人相处时,既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也要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性。有时固然需要迁就别人的需要,对人持比较随和的态度,但应是有限度的。随和不是放弃一切原则,迁就也不是让人随取随求的意思,如果没有原则地迁就别人,根本就不会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尊敬,而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轻视的看法,自然也就无从与对方建立平等、健全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要获得他人的尊敬,首先必须尊重自己的立场、观念,坚守自己公正的原则,对自己的自我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风格持积极的态度。即使因此不为少数人所喜悦,也应该坦然置之。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过了火,事情就走向了反面。老实可以,但太老实就要不得了。太老实是一种木讷,一种保守,一种顽固。太老实的人往往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规划自己的人生,太老实的人只知道按部就班地生活,没有创新没有突破,从来不去想要主动干什么,只知道按照别人的吩咐去做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样的人,一生能有多大的成就?太老实的人一生都处于被动中,也注定一生都会平庸,不是没有机遇青睐他,而是机遇来到他的面前他也看不见,更不用说主动去创造机遇了。
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自古以来,老实就是一种弱势。老实人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怕”字当头,不“敢”为先。怕受伤害,怕担责任,不敢突破常规,不敢表述情绪,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有良好的计划不能实施,有正当的利益不敢维护,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躲避退让、被动挨打的地位。尽管我们提倡,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但在实际生活中,过分老实并非是明智之举。
与人相处,有时有些情况的确不易处置。比如,有人提出某项请求时,依照你的行为准则或标准,是不能应允的,可是又担心会损害彼此的交情。这时,你就应当将事情重新考虑一下,再做决定。若是他的请求所牵涉的只是些细枝末节,你不妨考虑迁就对方的要求,给予他适当的应允;如果事情是和你的基本行事原则相违背的,那就应当坚持立场,以不伤害对方尊严的态度,婉言说明,以取得他的谅解。
拒绝别人的请求时,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不可向对方强调自己道德或行为的标准,标榜自己的公正品质而使对方感到难堪,甚至觉得你是在间接地责备他。通常只需说明自己不能满足他的愿望的理由,特别是指出无益于对方的情况,以诚恳的态度讲之。对方若是明理的人,就不会责怪你。如果这样做仍不为对方所谅解,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要明白,“万事岂能尽加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能祈求也不可能为每个人所改变,成为一个失去为人标准的人,这样就无健全的人际关系可言。想要保持本身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学会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了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别人知道你的作风、自我观念、思想方法、行为风格的特点,就不会过分勉强你去做你所不愿做的事情。这就可能使他人不会向你提某些过分的要求,而你也就避免了拒绝别人的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