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李家巷不再只有石头了吧?”
离开长兴玻璃公司,镇经济发展办主任董永强一边说笑,一边和我们走进了邻近的“博奥铝业”。
这是一家最近刚刚建成投产的铝合金型材制造加工专业生产厂家,总投资8000多万元,立志要“走国际标准,选精美铝材,创中国名牌”。董事长朱锦康是吴兴区织里镇的“羊绒老板”,已届知天命之年的他开始了二次创业,与其他几位股东拿出全部家当来到李家巷。有趣的是,老朱在演绎“转型故事”的同时,还创下了长兴县至今唯一一家大型铝型材生产企业的新纪录。
“这里的环境和服务,没得话说,一切OK!”实在的老朱道出了他们选择这里创新业的缘由,“我们也是看中了这里三省交汇的市场空间。”
与老朱一样,“新大力”今年成功变脸实现二次创业。这是一家曾经辉煌的纺织企业,在遭遇今年纺织行业效益普遍下滑的新形势下,虽然没有出现亏损,但是企业管理层在经过慎重考虑后最终决定退出纺织业,做出了跨行业的选择———生产节能灯。
今年5月,新大力电光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引进国内先进的节能灯芯柱生产线52条,目前已全部投产。同时,在李家巷工业集中区征地50亩,投资7000万元引进2条节能灯管生产线的新项目,现正在抓紧建设中,主体厂房和窑炉已建成。据介绍,新老厂区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万吨优质电光源管和5亿支节能灯芯柱。“我们必须这么做,不转型我们这个企业就是死路一条。”“新大力”副总经理孙新荣说。
企业纷纷加入转型升级的行列,让李家巷镇工业经济全面升级成为现实。近年来,该镇通过老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坚持不懈的招商选资,取代石头、石子、石灰等“石”字号建材的是新材料、新光源、玻璃、铝材、钢构、装饰材料等,拉长了产业链,初步形成了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规划面积4畅93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与长兴经济开发区相呼应,成为该镇新型建材和新兴产业的新平台。到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59家,其中投产企业87家,总协议投资额超39畅2亿元,轻纺工业、玻璃制造、新型建材、高新产业4个功能区块已经成形。尤其是今年以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得以加快推进,完成了园区厂房设计、厂区布局和绿化亮化等配套规划,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相继完成,日处理污水3万吨能力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今年6月建成投产,改善了园区水环境质量。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尝到了发展现代工业的甜头。”走在整洁、宽敞的园区道路,董永强介绍着一家家企业,一边对记者说,“一靠政策,二靠服务,三靠企业家的创业激情,还是一条同样重要,那就是依靠自主创新创品牌、争市场,这可是产业升级、经济升级的动力源。”
该镇“宏业高科”是一家生产高温耐火材料的企业,前年与韩国客商合资后,在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与科技院校合作,向高科技要市场、要效益,一跃成为一家电子电磁行业配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企业老总陈新年介绍,他们企业新研制生产的无膨胀石英纳米矸锅等产品已完全替代日本、韩国进口产品,产品价格每吨2万美元,而过去老产品仅为2000元,产品附加值因此翻了6番多。“高科技才会有高效益,这是我最切身的体会。”陈新年说。
依靠自主创新让企业实现飞速发展的中科兴机械有限公司,同样让我们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企业没有什么影响。”一见面,“中科兴”副总经理叶其明告诉记者,“因为我们的产品都是专利产品,公司拥有定价权。”
1997年创办的“中科兴”于2002年入驻李家巷工业集中区,坚持多年致力于环境、节能装备的开发及制造,是目前浙北地区一家专业从事垃圾处理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百余名员工的这家企业,拥有25名工程技术人员,是一个善于攻关的团队,2005年以来完成9项省级新产品开发,有2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9项发明专利处于实质性审查,还获得国家火炬计划1项,其中他们新近研制完成的高性能自控双无轴螺旋喂料机,前几日刚刚获得了国家创新基金立项。
叶其明告诉记者,公司产品一半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卡塔尔、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我们这两年的销售收入实现100%的增长。”他说,“这主要是前几年种下的科技树,今天都到了采摘期。”
走出“中科兴”,回望李家巷镇工业集中区,该镇连续多年的调结构、促转型,事实上也同样进入了新的采摘期。
(原载2008年12月10日、12日枟湖州日报枠,获2008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重大工程的决定权由政府转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