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400000018

第18章 现代中国的学生生活

我结束学生生活已有二十多年了。在此只想以我的体验和观察所涉及的范围向异国的青年们简单地谈一下“现代中国的学生生活”。

中国的学生是应该重建的国家公民,而且只要是生活在需要改革的文化中的国民,就应该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向现代国家这个目标努力的奋进责任。为此必须过某种特有的“生活”。

因此从某方面观察的话,现代的学生不仅比以前的学生进步而且可以说比他们幸福。古代的教育制度比较简单,应该学习的知识也只限于诗书经文。到了现代,世界新式教育制度的机构、方法和教材被引进,经过数十年的洗练,许多人通过努力打下了现代教育的基础。不仅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地方达到了逐步建立高等教育课程的水平,在各个府县也落实了中等教育的设施。即使是偏僻的乡村,初等教育也得到了发展。目前,中国的教育普及并非理想,在这种人口众多、国土辽阔、交通简陋的国情中,达到现今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现代的中国学生有团体研究、思想的自由而且进行着科学的训练,不得不承认他们比过去的人们幸福。

经过一个大变革的历程,全国人民对青年学生未来的贡献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学生在中国属于一种特殊的阶级。现代史中明确记载着不少学生为民族革命而奋战的史实。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干扰,青年学生们肯定会对民族革命和复兴的大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幸的是,这种新兴的力量因为遭受侵略者的摧残,所以没有机会把所有力量集中到建设中去。中国青年在跌倒再爬起的长期考验中,从狭隘的家族观念扩大到了国家观念和世界观念。

失去自由与和平的人们越发不断地憧憬着自由与和平。直面这个混沌的世纪,我们必须越来越增强适应能力。经验就是力量。我想大胆强调的是,中国的学生对民族与人类前途的关心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都强烈。

不可否认,中国因为有了这些青年学生而拥有前途的光明。

首先谈一下在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最应该注意的事项。

中国的教育至今仍未普及,国民经济薄弱,政府的补助也不充分。学习至今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学生们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并且在考虑选择课程时非常慎重。

自从中国致力于科学救国和工业救国后,学生的反响极为强烈。重视科学的倾向在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不仅仅是男学生,女学生也一样。中国的教育没有男女之分,爱国运动也一样。但现在由于学校的设备、实验仪器的数量以及实验材料的不足,学校不得不限制学生。因此,许多立志学科学的人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种缺陷。

知识是为了实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各种问题。在一切问题都受到压迫的时局下的中国学生再也不能默默地读“死书”(没用的书)了。从他们关心国家变迁、注意世界形势、讨论政治、埋头研究这些关系来看,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运动的发展是必然的。站在国民的立场,拥有政治观念的青年学生觉醒到自己有从侧面监督政府、向政府提供意见的权利和义务。

毫无疑问,中国学生的政治思想是有分歧的(分歧不是弱点,而是自由的证据)。虽然有分歧,但与此同时他们拥有一致的共同目标,即民主与建国。他们在这个目标下忍辱负重、持续努力,拥护一切和这个目标一致的思想,同时对不相符的加以反对。学生没有武器,唯一的力量就是团体的意志。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对中国的学生来说正是最好的课题。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政治思想既不偏向一个主义也不固执于坚持一个主义。他们始终研讨着为献身中国所应走的路。

关于中国学生的社会生活,首先会想到的是学生的家庭生活。过去中国的家族观念非常浓厚,父兄向子弟提供求学的资金,但这是为了其家族的繁荣。而在现今学校的团体生活中,青年之间已形成了友爱与互助的习惯,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亲属观念,家族的团结也变得松弛了。学生通常是家庭希望的所在。学生的新睿智、新思想和新习惯成为变迁家庭生活的动力,也促进了家庭生活的变迁。所以,可以说学生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他们使社会有了进步。婚姻关系便越发清晰了。现代的学生对婚姻的观念与方式的看法与过去有非常大的差异。过去的婚姻,父母居主导地位,很多都是买卖式的婚姻。与其相比,现在的学生的婚姻几乎都是自主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学生确实经历了痛苦的经验,并且现在还在继续奋斗。

现在的婚姻关系是相当自由的。在男女同校的学校中,社交具有系统性,而且很有纪律地进行,水平也很高。东洋固有的谨慎和礼仪与从西洋传来的自由和活泼相融合形成了开放却不趋于放荡的恋爱,这种恋爱自由绝非荒唐。

在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学生间的两性关系。虽然中国的教育设施还没被普及,但是教育精神的革新相当彻底。两性是平等的,都拥有自由竞争的权利。学生间的性别意识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相当淡薄。不用说这是因为受到了西洋文明的影响。过去中国的妇女与儿童的政治地位虽然被忽视,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家庭妇女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靠男子是她在有孩子的家庭中的劳务所应得的报酬。中国的妇女不像西洋的妇女那样傲慢,也不像日本妇女那样采取盲目服从的态度。社会如果对两性关系不持任何偏见、赋予他们均等机会的话,那么两性肯定会自然地做出最相宜的组合。我们没有必要强行提倡妇女至上主义,也没有必要把妇女捧上特殊的地位。

除此之外,中国存在着特殊的乡土关系。因为中国国土辽阔,所以语言和风俗的差异容易引起地域性的观念。但是随着交通渐渐发达,这种地域关系将逐渐减少。当今的学生由于从各地汇集而来,所以通过在学校的彼此磨合,不仅形成了思想和语言的统一,而且在生活习惯上也出现了不断融合的倾向。

中国学生的礼仪礼节既不像美国学生那么“动”,也不像日本学生那么死板。此外,中国学生喜欢聊天。这会引起一种讨论,通过讨论可以接受他人的意见、培养发挥自己的意见的能力、增强团体生活的融合性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常识。

中国社会没有统一有力的宗教思想。在民间,最普遍的“敬天祭祖”只不过是集结神、道、佛、各种宗教思想和仪式的一种信仰模式。中国学生因为受到新思想的洗礼,所以他们不轻易地接受旧的信仰方式,但也没有对其进行过分的排斥。父母是佛教徒而子女是基督教徒的情况很多。在外不拜偶像,但在家里的偶像前磕头烧香的人很多。敬祖是联系家族感情、增强宗族观念的一种表现。当然我们不必赞扬却也没有必要去责备它。

外国人建造的教会学校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会学校制造了一种宗教生活的环境,它们以在青年的心魂中播种宗教的种子为目的。但是,虽然许多学生毕业于教会学校,但不能说他们都信仰基督教。合理的宗教生活确实可以教授学生们高尚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对指导很有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学生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摆脱了所有传统的束缚。

从经济方面来说,青年学生当然不从事生产,而是消费性的在现在的中国,支付子女学费的家庭等于是在为国家社会尽义务。从整体上来看接受家庭支付学费的学生大致是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级。学费支付困难的学生不是半工半读就是靠奖学金,所以如果他们不加倍努力,是无法达到勤学目的的。

抗战以来,由于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级的没落,大部分学生的经济补助成了问题,所以政府在具体的计划下帮助学校,设置了所谓“公费生”的制度。这个制度延续至今。也就是说,所有国立大学学生的吃和住全部由政府承担,青年的教育责任从家庭转到了国家。

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阀的侵略,中国学生不得不进入所谓非常时期的生活。首先,东北地区(满洲地区)的学生向内地流浪,接着华北的学生向南移动。战火向全国延伸,各地的学校被毁坏,图书被焚毁,实验仪器失散。中国近代教育的结晶是被日军的炮弹摧毁的。应该说这种摧毁文化的野蛮暴力行为是日本军阀最大的罪恶。

但是,中国学生虽然遭受迫害也没有放弃勤学的志向。数十万的学生不畏艰辛迁移到荒凉、偏僻的地方,他们利用古庙古寺建造教室,席地而坐听老师的口述讲义。这是为了获得思想的自由、保全中国的文化,他们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维持了教育的宗旨。

同时,在被占领区确实有许多学生被关人监狱、怀(环)遭杀害。这种毒辣的手段不但不能扑灭学生们的斗志,反而越发坚定了他们前仆后继的精神。那些学生即使迫不得已接受了日军的监督,却还是坚持上课。但是,他们的课程中英语减少、日语增加、历史和地理被篡改,学生们接受了大东亚的理论、新民思想的宣传。如果学生做出日军不中意的举动,马上就会有危险,因此他们积蓄自重进行勤学,忍辱负重,等待着胜利的那一天。

在获得胜利、交通没有恢复、治安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数十万的学生殷切期望早日回到眷恋的故乡,开始复员,千里迢迢长途跋涉,经历了辛酸的旅程。无法忍受这种苦难的学生们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强忍苦难返回故土的学生在已成为一片废墟的自家前无不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想到中国的学生生活,自然会浮现出一幅悲惨多年的景象。现代中国学生史上到处都留有遭受侵略的痕迹。胜利两年后的今天,这个伤痕还没有被抚平。有理解心的日本人不会否认这一点吧。在以往伟大的变革期中,日本的执政者们不但没有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对中国进行了极度破坏。由此中国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被进一步曲解,压迫增加,致使这两大民族的悔恨之痕遗留至后世。虽说日本战败了,但日本学生一定没有中国学生那样悲惨的经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也就是说,像“忘记过去,展望未来”这句话那样,中日两国的学生正是建设两国未来关系的工程师。我们必须为建设东亚民主、和平的大道而制定计划。在勾画这个蓝图时,特别希望日本学生进行反省,以具体的行动表现真实的亲善。坚信中国学生也会对有这种诚意的日本学生随时伸出合作之手的。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是刘春的“诗歌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沿袭前两部的整体风格,精辟地论述了近二十个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孟浪、王寅、陈东东等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举成名的诗坛高人,有伊沙、蓝蓝、张执浩、杜涯等90年代引人注目的骁将,还有朵渔、江非、余地等新世纪异军突起的“70后”新秀。全书文风鲜活,见解新颖,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现场性和资料性。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黑蝙蝠行动

    黑蝙蝠行动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起义军打开国库,库内仅存少许银两。十多万大军断了粮草,如待哺婴孩嗷嗷直叫。李自成下诏,追赃助饷。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热门推荐
  •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专门打造的色铅笔精品,适合不同熟练度的画手参考学习。这本《色铅笔的静物手绘》中加入了专门针对静止事物的手绘技法,以及如何把静止的事物画得充满生命感,又惟妙惟肖,还富有古风的味道。比起画移动的事物,其实画静止的事物更难把握,因为移动的事物有轮廓曲线,而静止的事物需要体现生命感来,所以对线条和上色都增加了难度。这本书从线描开始,到具体的素描构图,再到完美的上色,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教你画出有质感的事物,让你真真切切掌握色铅笔的技巧。只要你动动手,轻轻松松就能画出想要的感觉来。
  • 总裁的温柔恋人

    总裁的温柔恋人

    “沈尘,你……你要干什么!”“袁浩,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你身边,你交了多少女朋友,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从现在起,我不会再让任何女人有接近你的机会,你,只能是我的!”
  •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为唐代孟诜所著,后经张鼎补充而成,是具影响的食物疗法专著之一。享年93岁的孟诜曾师从药王孙思邈学习,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其长寿与精通食疗等养生方法不无关系。为了使这部食疗经典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使其精华内容能够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我们选取了其中目前常用的药食同源中药条文和食物条文进行注释、翻译,配合精美的实物图片,并结合现代的医学和营养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
  • 人心有鬼之基督山伯爵复仇记

    人心有鬼之基督山伯爵复仇记

    从郭为母校的一位老师所收到的一颗人心而引发的案件。
  • 今世还生

    今世还生

    缘,不过是人们为彼此间的相遇、相识、相爱,最后相守或分离编造的一个谎言,不甘心于平淡的存在......艺琳欣喜与高夏的久别相逢,却不曾想会是命运纠缠的开始。梦非梦。情生情,她该如何面对......
  • 全能狂妃

    全能狂妃

    “吆,这不是丑八怪蓝大小姐吗”“对啊对啊,你看她,比猪还胖呢”于此同时,上海最大的游泳馆里,“该死,居然抽筋了”再次睁开眼睛,“靠,自己好歹也是黑道的老大,居然TMD穿越了”
  • 重走人生之路

    重走人生之路

    意外的重生了!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谁也不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发生。如果你想知道李哲明的未来人生,那就来书中寻找答案吧......建个书友群:369869003(重走人生)
  • 妖孽邪帝霸道妃:绝美神医

    妖孽邪帝霸道妃:绝美神医

    她,小小一厨娘,被人陷害,异世重生,本着乐观的心态,重回大业,结果......前一秒他还是呆萌的小跟班,后一秒他就成了万人瞩目的邪王殿下。某女直呼:不带这么坑的!
  • 放大你的优点

    放大你的优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你就是一个优点;在人际交往中游泳;好心态是笔宝贵的财富;自信是你不败的优点;一生驾驭一个好习惯等。
  • 那年——青春

    那年——青春

    女主角在大学的美好相遇!大一加入轮滑社,在社团里遇到了自己理想的男生,然后相遇,相知,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