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100000013

第13章 平面上的“建筑”(1)

——绘画欣赏

绘画是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及透视、构图的手段,在二度空间的纸、布等材料的平面内塑造视觉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的艺术。

绘画从画种上分,可以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等,而在这些画种里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下去。如从使用的物质材料、工具或表现的技法不同上说,中国画就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等。从绘画表现的题材内容来看,绘画又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等。不论绘画种类和形式多么丰富多彩,从地域文化和表现形态上,一般认为绘画分为两大体系,即从古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东方绘画与从古希腊、古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

不管是东方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有着绘画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它是通过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它的主要特点:

可以广泛、直接地描绘客观事物。绘画所表现的题材是十分广泛的,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纤草蚁虫,不论是想象中的世界,还是客观的景物、动物、人物,大凡大千世界中可以见到的、可以想到的东西,都可以成为绘画描绘的对象。这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的。

善于表现事物的“瞬间”和“象外之旨”。由于绘画静止性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静中含动,突破画框的限制和静止性的限制,表现更丰富的东西。于是绘画十分重视事物瞬间状态的捕捉和把握,把最有典型意义、含容量最大的形象瞬间凝定在笔下,以概括和表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表现人物和事件的过去和未来,让欣赏者通过生活经验和想象活动,领悟到象外之旨。绘画因此便咫尺而有千里之视,静止而有蓬勃的生命。

表现具体而逼真。绘画存在于二度空间,由于其色彩、光线、线条、透视等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因而更能真实地表现对象的形貌和神情,使欣赏者产生如临其境、如对其物的感觉。如中国画中的工笔,其毫发逼真的描绘,能把花鸟画活,像齐白石笔下的蜻蜓、知了、蝈蝈等,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西方油画,特别是古典时期的油画在再现事物上更是结构、质感、体积感及光线、空间感等无不活灵活现,让人几可触摸,人物呼之欲出,风景如在身边。古希腊时流传过这样的故事:画家宙克西斯和巴尔拉修互不服对方的画艺,争执不下,便找到他们的老师裁判。老师让他们各画一幅画,改日现场比较。

两位画家各去精心准备。这天,两位画家的画都放在架子上供老师评判。只见宙克西斯画了一幅葡萄,色彩、光线、透视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逼真得欺骗了麻雀的眼睛,引得它们来琢食;而巴尔拉修则让宙克西斯到画架前揭去蒙着的布。宙克西斯上前欲揭,却发现画布原来是画上去的。宙克西斯心服口服地说:“我骗过了麻雀,但你骗过了我。”

人们在佩服画家构思精巧外,更为他画技所折服。两人的高下自然也就分明了。这个故事证明了油画表现技巧的高超,它可以达到的逼真程度是其他绘画难以匹敌的。

前面我们说过,绘画的品种分类丰富多彩,我下面仅想就发展最成体系的、与我们生活接触面最广的中国画和油画做一次审美的观照。

一、传神写意中得心源——中国画欣赏

中国画是指中国传统的民族绘画,它是用中国特制的尖峰毛笔、黑墨、植物与矿物颜料,在中国特制的宣纸、绢、帛以及墙壁上描绘形象的画种。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画的类别极其丰富,从题材内容上说,有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从画法上说,有重彩、浅绛、水墨、白描等样式;从画幅形式和装裱形式上说,有壁画、屏障、卷轴、册页、扇面等。

千百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画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史。著名画家潘天寿作过这样的划分,他认为“自三代至唐,为人物画时期,唐至宋,为人物画转入山水、花卉时期,元至明清,为山水、花卉时期”。诚如所言,我国人物画始于夏、商、周,后有东晋顾恺之,到唐出现了阎立本、吴道子等画家,人物画进入鼎盛时期,人物形象丰富圆润,线条流畅自如,色彩富丽浓艳,一派盛唐气象,特别是仕女图相当盛行,风姿绰约,体态丰美的仕女形象在唐代画家笔下俯拾皆是,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趣味。到宋代,人物画开始走向衰败,山水画得到空前的发展。

我国的山水画始于隋唐,以展子虔的《游春图》为滥觞,隋唐以前,只在人物画的背景中看到山水画的雏形。到唐中期,山水画才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王维是典型的代表。进入北宋,山水画独领风骚,画坛名家辈出,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元、明、清山水画逐步走向完善,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李成、范宽、黄公望、倪瓒、八大山人、石涛等,都是当时画坛翘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中国画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使其卓然于世,可以与西方绘画分庭抗礼。如中国画中线条的运用。线条在中国画中有无穷的作用,可以以勾勒来表现形象的轮廓,可以以起伏转折来表现明阳向背,还可以以“皴”来表现物象的质感。还如墨的使用。自古以来我国的画家就把墨看做是主要的色彩。“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并可以衍化出无穷的色彩,表现所有的物象。水墨画就是运用墨的干湿浓淡来表现复杂的颜色,表现事物所具有的光线和色彩,黑白可以表示明阳明暗,浓淡可以表示凹凸,干湿可以表示苍翠秀润。这是中国画独有的,也是西方画家难以理解的。还有中国画的构图中虚实、空白、疏密、藏露等的运用,诗、书、画、印在画幅中的统一,以及营造的气韵、意境等,使中国画具有了巨大的审美空间和非凡的艺术素质,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功效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千百年来,中国画在艺术领域里灼灼生华,枝繁叶茂,享有独特的艺术地位,而且越来越受到西方的青睐和认可。

那么怎样欣赏中国画呢?

1.整体看是画分开看是书法——中国画的笔法美中国画注重用笔,是由中国画的渊源和性质决定的

中国画是由工艺纹饰进化演变而来,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审美特性,就是只满足于以轮廓线为主的平面造型法。因此,线条造型重于色彩,如彩陶纹饰,青铜礼器纹饰等。长期的发展,使线条变化丰富,表现力强,能够简练、概括地表现物体的结构、动态和质感。如我国绘画中的白描和工笔画,完全或主要以线条来表现对象的形态、神情和质感,显示了线条的作用和表现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其实自然界中客观物象本身有体和面,而没有轮廓线,画中的轮廓线是透视压缩成线的面或是面与面的交界线,是画家从对象中抽取出来的,是画家抽象和想象的产物。画家利用线条表现物象,体现了画家抽象、想象以至概括的能力,特别是在抽象的高度,绘画的线条和书法走到了一起。这就引出了又一个问题:中国画是以毛笔和宣纸为主要的作画工具,这也是书法的当然工具,因此,书法的线条必然会进入绘画。我国自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而且古来很多书法家都擅长绘画。反之“工画都多喜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画单线勾勒的平面性造型既缺乏体积感与重量感,线条又细弱,使形象平薄轻飘。怎样使轮廓线挺起来,支撑平面形象,使其有力而浑厚,获得慑服人心的魅力呢?人们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使书法的线条具有了骨力、气韵等内在生命力和审美效果,于是绘画家眼前一亮,以书法的用笔线条来做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来勾勒绘画的物象,用有力度的线条来弥补前面的问题,使绘画借势获得了气韵生动的审美效果。还有一点就是书法千百年的发展使其笔法线条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以抽象的形态进入绘画,丰富了绘画的审美内涵,扩大了绘画的审美空间,获得了绘画和书法、形态和线条双重的美。

既然中国画以笔线为构架形象的主要手段,那么笔法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绘画“写”的特性。画法通书法是人们的共识,而且在一定境界写字和绘画是不可分的。正如郑板桥所说:“山谷写字如画竹,东坡画竹如写字。”因此,画竹谓之“写”竹,画梅谓之“写”梅,画兰谓之“写”兰,足见绘画同书法的相通、绘画线条的书法属性。在中国画的写意画中,“写”表现更为突出,写意画的“写”包含着写的意义,比工笔画更强调书法笔法的介入,在用笔敷色时也同样要求具有书写性。难怪画家陈子庄说,“如果笔笔是画,就不是画;笔笔不是画而是书法,那才是画”。“一幅画如能做到分而观之笔笔是书法,合而观之则是一幅画,就算好作品了”。这是因为中国书法在千百年的实践中,使笔下的墨线不单纯是墨线,而是书家思想、情感、见识、审美观的抽象,线条中饱含的气韵、骨力,使线条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和勃勃的生命力。绘画要借助这样的线条“写”出所要描绘的物象,自然将书法线条所拥有的生命力和审美气象转移到绘画中,大大地助益于对对象的描绘,也会使绘画作品倍加有审美价值。

唐张彦远谈到绘画时说:“笔力未遒,空善赋色,谓非妙也。”近代画家黄宾虹也说:“各家历代真迹,以古人之精神万世不变,全在用笔之功力。”清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里说:“用笔之迹,务欲去罢(通疲)软而尚挺拔,除钝滞而贵轻隽,绝浮滑而致沉着。”历史上这样的画论很多,共同指向中国画的运笔方法。如主张笔锋要藏而不露,即落笔横行要“无往不复”;竖笔要“无垂不缩”,即“一波三折”。这样画出的线条,才能沉着不浮,力透纸背。同时,提倡线条一要枯而能润,二要刚柔相济,三要有质有韵。说绘画犹如在说书法,对绘画线条的书法诉求孜孜矻矻,溢于言表。他们共同揭示了中国画的艺术真谛,指向了绘画线条应“写”,而不应“描”或“画”的本质特征。

如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就是“以书人画”的典型代表。他是元代的书法大家,其画名被其书名所覆。他是一位早熟的画家,山水、人物、马、花竹木石皆精。从小即学李思训、王维、李成等,追摹唐代和北宋画风,形成了工整而又豪放的风格。董其昌称其“有唐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矿”。尤其是他长久的书法历练,功夫了得,其笔下的线条功力深湛,并全然展现在他的画幅之中。

《秀石疏林图》可以说是各种书法技巧、笔法意趣组成的交响乐,其画石头时,行笔较快,横拖竖抹仿佛在写行书或草书,线条方扁而又涩迟,不时有飞白之笔,坚挺茁硬,充满骨力;画树木的线条却粗细均匀,圆劲厚实,笔笔中锋,似乎在写篆书;而那些竹叶、兰草,又十分挺拔劲美,好像楷书。我们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不只是看到了画家描绘出的巨石、古木、篁兰的形态美,还感受到了组成这些形态的线条中所蕴含的书法的骨力、气韵和意趣,以及这些笔墨韵味附加给画作的精神、气格、情怀和意境之美。

在画后赵孟頫题了一首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意思是画石头像飞白(书法术语,指枯涩而露白的线),画树木像写大篆,画竹子与楷书的八种笔法(指“永”字八法)相通。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说出了书画同一的道理,很有说服力。这首诗也因此著名,被屡屡引用。

近代书画大师齐白石也是一位画中有书的大家。齐白石以画著名,但他的书法也独有风标,自成一家。齐白石在书法上长期学习以碑书名世的何绍基,熟临《天发神谶碑》,晚年又喜秦权而取其“纵横平直,一任天然”,形成了富有笔墨个性的视觉平直感的艺术风格。白石作画多得力于金石、书法功夫,绘山形、舟桥、房屋乃至人物衣纹等,鲜有顿挫曲折,但求爽利畅快;画松、梅、桃、杏、玉兰、牵牛花以及蛙蟹等,总是挺拔有力,从不柔弱纤细。齐白石曾说“作画须有笔力”,齐白石正是把书法用笔硬直刚健、笔墨外张、率真遒劲的笔法运用到绘画之中,形成了自己简括疏朗、率真雄健、颇有笔墨意趣的画风。我们看他的这幅《红梅八哥》,其石头、梅花枝杆干湿相间,枯润相衬,浓淡有序,颇有笔墨节奏,深显书法骨力。特别是梅花枝杆沉实饱满,劲健挺力,时见枯涩之笔拖出飞白之处。尤其是右外一枝,一笔拉断,再起一笔,而且笔中尽白,全无梅花枝之相,尽是书法之美。正应了著名画家陈子庄那句话:“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都不是画,是书法。”

写意画的线条更有书写性,在文人画家的努力下,书写性写意画到明清后日臻完善,书写性笔法使画家笔下形象进一步简化,并推动了笔墨的进一步独立。

同类推荐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影视表演教程

    影视表演教程

    本书分“表演概说”、“表演技术训练”、“课外延伸阅读”三章。内容有:关于表演、演员的素质、表演的基础训练、表演艺术术语等。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热门推荐
  • 无罪之一曲清歌

    无罪之一曲清歌

    【时空缘之一】“她只是一颗棋子!”当这句话从他口中道出之时,她似被剥离了所有,重病之下不堪重负;时过境迁,当她倒在他怀中,用仅剩的力气问“我这颗棋子是否发挥了作用”时,他用力地搂着她,生怕她离去,“不,不,还没有!”她笑了,回道:“你爱你!”
  • 腹黑少爷请接招小姐请出招

    腹黑少爷请接招小姐请出招

    她冰山他冰山腹黑,她可爱她温柔,她暴躁他花心。她们会有则样的爱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前妻不好惹

    前妻不好惹

    结婚一年,她如何也想不到老公竟然睡了自己的妹妹,还怀了孩子。直到他们步步紧逼把离婚协议摆了出来,她才知道应该死心了。本就骄傲的她在离婚当天便把临时男朋友带了过去,想要挽回尊严。却不知道这个一面之缘的临时男友竟是美国第一游戏公司的新总裁。一边是前夫钟鸣的回头猛追,一边是腹黑萌宠自由转换的陆天霄的示好。她该如何选择?当她准备接受他的时候,却发现两家恩怨又岂是表面这么简单……她的亲生父亲忽然出现,告诉她……
  • 这个女将不好惹

    这个女将不好惹

    晨麟27年黎国发生战乱,世间开始群雄征战的时期。起初共有十余个国家,经过了70多年的战争现今只剩下5个国家,分别是麒国、夏国、晓国、晋国和黎国。云曦5年晓国有一位女子带军出征,打败了当时最为强大的晋国,并取而代之。而也因为这名传奇性的女子各国开始招女子入官,到了云曦14年时女子的地位几乎与男子平等。
  • 我宁逆天

    我宁逆天

    曾几何时,剑指苍天,敢问一句,天可逆否?
  • 始于归墟

    始于归墟

    四个字!简单粗暴!意外单穿算什么,我们召唤群穿!性别界定种族繁衍?NoNoNo,那是普通人的事。艰苦修炼层层突破?不需要,我们有天生buff,重塑筋骨血脉提纯,等级蹭蹭蹭。拯救世界大爱无疆?想多了,凭什么啊,我们要的是壮大种族报仇雪恨!谁说主角必须以大局为重,以德报怨,伤害过我们的人我就决不让他好过!
  •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有句古老的谚语: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凡是有所作为而又延续繁茂的家族无不在教育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比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西方国家著名家族同样有如此的家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比如布什家族、比如罗斯福家族等。
  • 诛破九天

    诛破九天

    神域,神皇至尊坐镇,无人敢犯神威。魔域,魔君笑傲苍穹,独霸一方天下。冥界,冥帝俯视天下,谁敢高声放歌。阿修罗界,无数强者林立,通天彻地的大帝们各执掌一片无垠世界。……孤儿千盛自困境中迅速崛起,战天才,杀列强,拥美女,以血红的双眸望穿三界,缔造无尽绚烂的传说。
  • 替身仙妃:炉鼎大翻身

    替身仙妃:炉鼎大翻身

    腹黑公主逆袭,装傻卖萌坑死歹人!夺舍在了平胸小萝莉身上,什么,还是别人的家养小炉鼎?炉鼎也要竞争上岗?不行就会惨遭淘汰?不怕,仙苗在手,炉鼎翻身,平胸也能变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