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400000034

第34章 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5)

这么美好的地方,有没有?真的假的?这是佛经记载,是有圣言为根据,自然不会假。其实,这样的世界在哪里?在极乐世界净土的地方,也在我们心里!所谓“心净国土净”,我的心胸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敦厚,心中欢喜自在,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就是西方净土。所以,人不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往生极乐世界,现世就能建设人间净土。

过去我看到很多信徒到寺院去添油香,做功德,做善事,寺里的法师就告诉信徒说:“你这么发心,阿弥陀佛一定会保佑你,将来一定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觉得这种说法很不负责任,因为信徒供养我,跟我结缘,我却跟他说“阿弥陀佛会保佑你,会接引你”,我自己不能回报信徒,却叫阿弥陀佛来代替我报答,这是放弃责任,实在说不过去。

因此,我在1967年创建佛光山,就着手推动养老、育幼、教育、文化等种种事业与设施,目的就是要让信徒的一生都能在佛光山完成,我要让他们生前就能“往生”佛光山,不一定要等将来才到极乐世界去。我觉得这样才能报答信徒的护持与发心。

此外,现在有很多人念佛,我觉得也有一些问题。例如,问他“你今天到哪里去?”“我去道场念佛共修。”“你念佛为了什么?”“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能够莲花化生,入不退转……”假如现在阿弥陀佛真的就要来接引他去,他一定说:“No,不行,我的儿子还没有娶太太,我的女儿还没有嫁人,我的孙子还没有长大,我的先生(太太)还需要我的照顾……”

可见你在这里求生极乐净土是假的,不是真心的。不过没有关系,你也可以坦白说:“我现在先训练,先培养福德因缘。”就不必说得那么冠冕堂皇,说得那么好听。学佛要真实,不能虚伪,你的道德,四两可以充半斤。学佛,四两就是四两,半斤就是半斤。学佛的功力也是一样,是多少就是多少,不必装模作样,也不必蒙骗虚晃一招。实在、坦诚,直心就是道场。

总之,我们常想念死去的亲人,不知道他们死后的情形如何,所以逢年过节就替他们诵经超度,祈求他们的安宁。这种超度、祭祀如果是表示慎终追远的孝心,当然很好,可是一般人因为常有错误的观念,以为亲人去世后就会到地狱去,因此要请法师来替他诵经超度,给他念上几声“南无阿弥陀佛”,让死者的神识可以安息。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对父母长辈也太不恭敬了。因为堕入饿鬼地狱的,都是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的众生,难道父母亲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人间的大恶人吗?为什么我们不想:父母亲人去世,是到天界去享乐,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呢?

一般人的错误观念,总以为亲人死了一定会变成鬼,或下地狱。佛教虽然承认鬼的存在,但是佛教认为人死并不一定变成人见人怕的鬼。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前往的地方不仅仅是地狱而已,也许是往生净土安养,也许是到天堂享乐,也许再降生为人。只要我们生前行善做好事,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还可以做个更好的人,甚至还能成为圣贤,成为诸佛菩萨,乃至如愿往生极乐世界。只是其结果如何,自然是看自己平时如何照顾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而定了。

请问大师,佛陀到底住在哪里?他的身高多少?他吃什么,用什么,如何生活呢?

星云大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跟大家说一则公案。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到这里,终于若有所悟,从此对禅师益加尊重。

常有人问,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诸佛,到底哪一尊佛最大?佛教讲“佛佛道同”,佛、菩萨并没有前后的名次及功德多寡的分别,也没有谁大谁小,彼此“光光无碍”,都是一样。甚至刚才提到孔子、耶稣、穆罕默德等,他们也都是信者自己心中所规划出来的“本尊”,名称虽有不同,意义却是一样。

此外也常有人问:“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儿呢?释迦牟尼佛现在住在常寂光土,那么常寂光土又在哪里呢?”

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无心,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无心就是禅心,唯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灭不是生灭的灭,而是涅槃的境界。佛陀现在是进入了涅槃世界,涅槃世界在哪里?涅槃世界无处不偏,无处不在。当一个人修行成道,生命完成了,就能进入到宇宙大化之中,就能与佛同在。

如何知道自己与佛同在?当我们吃饭时,他在我们的口边;当我们睡觉时,他在我们的枕边;一天二十四小时,行住坐卧,他都在我们的旁边。如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如果你懂得,潺潺的溪水,都是如来的化身;如果你懂得,鸟叫莺啼,都是如来的说法。我们“朝朝共佛起,夜夜依佛眠”。甚至诸佛在哪里?他在我的心中,我心中有佛,眼睛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我心中有佛,耳朵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我心中有佛,口中所说的都是佛的语言;我心中有佛,手中所做的都是佛的事情;心中有佛,三世一切诸佛都与我同在,真是妙不可言。

其实,佛教并非要我们信佛,你信与不信,与佛有什么关系,他要我们信仰做什么?佛也不要我们拜,佛要我们拜他做什么?求佛,可能也很难有求必应。佛要我们做的是“行佛”,行佛之所行。佛慈悲,我就待人慈悲;佛给人欢喜,我就给人欢喜;佛有大忍耐、大勇敢的力量,我也能有忍耐、勇敢的力量。我心中有佛,佛所有的一切,我都能奉行,如此即使不求,自有无量的恒沙妙德!

我经常在各地主持皈依典礼后,总要信徒说“我是佛”。你们敢讲吗?你们敢说“我是佛”吗?(大众回答:我是佛!)这下很好,你们回家去,夫妻不可以吵架,吵架的时候,想想,我现在是佛祖,怎么可以吵架骂人?如此可能就不吵架了。假如你喜欢抽烟、喝酒,当烟瘾起来,或是想要喝酒的时候,你就想,我已讲过“我是佛”了,佛有抽烟、喝酒吗?如此一想,自己可能就不抽烟、不喝酒了。所以,只要你肯承认“我是佛”,你的人生立刻就会不一样。

佛在哪里?佛在我们的心里,二六时中,都跟我们同在。当我们与佛在一起,真是美妙无比。一个人即使拥有万贯家财、显赫家世、高深学问、崇高权势……都不能长久,也不一定能安心;唯有佛在我们心中,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

佛,不能从形相上来看,如《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华严经》也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你要认识佛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吗?那就先把你的心净化得像虚空一样,你就会知道佛的世界了。

人生有很多的缺陷、不圆满。请问大师,如何才能圆满生命,而不要留有遗憾呢?

星云大师:人生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所谓“缺陷美”,缺陷也蛮好的。例如,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人生要能不忌残缺,懂得欣赏残缺之美,就是圆满。

平时我们追求人生的圆满,什么叫圆满?红颜薄命圆满吗?英雄战死沙场圆满吗?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圆满吗?有钱的人被人倒闭,能干的人遭遇不幸,圆满吗?

世间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往往只能拥有一半,不能拥有全部。比方说,有的人很有钱,但是他没有健康;有的人拥有爱情,却没有金钱;有的人房屋田产很多,但是没有儿女;有的人有智慧、学问,可是找不到工作。所以说“人生由来多缺陷”。在充满缺陷而不圆满的人间,我们应该寻求精神世界的圆满、悟道世界的圆满、信仰世界的圆满。例如,你认分就是圆满,你知足就是圆满,你接受就是圆满,你包容就是圆满。乃至现在讲究同体共生、尊重包容、互助友爱、共享共荣,都能有助于人生的圆满。甚至学习佛陀的“自觉觉他、自度度人、自他两利”,就是圆满。

圆满的世界不是靠别人来为我们创造,圆满的世界要从平时做人处事开始学习,一步一步去建设。例如,有的人做人非常偏激,左右两边,不是左就是右;有的人上下两极化,对于高低、大小、阶级分得非常清楚;有的人非常方正,多一点、少一点,一点也不肯含糊、苟且,这些都不够圆融。反之,有的人做人很中道,只要正派,只要有公义,只要大家欢喜,多一点,少一点,他都能随顺,这就是圆融,就是圆满。

宇宙间,太阳是圆形的,月亮是圆形的,地球也是圆形的!世间万物,如果是方形的,不管是正方形、长方形,或是四角形、六角形,一样都是有棱有角,有了棱角就容易产生摩擦。反之,只要是圆形的,即使是长形圆、椭形圆,都是“圆”,只要是圆,就容易为人所接受。不圆,就有残缺;有了残缺,就不容易被人接受。

人间什么最好?真、善、美、净!我们要达到至真、至善、至美、至净的人生境界,就要从圆融开始。平时与父母、家人、朋友相处,要重视圆融和谐。做事能圆通,说话能圆融,做人才能圆满。

追求圆满,必得经过努力付出,才能享有。修道者,为什么要苦苦修行?因为他感觉得到有一个圆满的世界。禅者要参禅悟道,为什么要悟道?悟了道又怎样?因为他体证到一个清净、自在、解脱、圆满的世界。所以美满世间处处求,重要的还是要求诸自己的心。心中开朗、通达、扩大、升华,就是圆满的世界。

现在举世推崇自由民主,然而只有民主还是不够,还要能幸福快乐,才算圆满。面对现实的人生,我们不一定要追求荣华富贵,只要能“满足”,就能圆满。

其实,世间本来就很圆满,但是因为我们不能悟道而有所缺陷。例如,有人问:“人从哪里来?”答:“人从生来,生因死而来,死因生而有。”再问:“先有鸡?先有蛋?”答:“蛋因鸡有,鸡因蛋生。”在不断的循环中无始无终,即是圆满。只不过世间有很多人因为无知、无明,所以有痛苦、烦恼,因此沉沦在生死轮回之中。佛学,就是开展智慧之学;通过学佛,借此把痛苦、烦恼等转化为经验、智慧,以提升自己、扩大自己,才能圆满。因此,在有缺陷的时代中,信佛、学佛、行佛,心中有佛就是圆满。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热门推荐
  • 魔禁之日常

    魔禁之日常

    渣同人缓慢更新中……吾辈的希望就是能让大家看的开心!~群号:二四零九一零三三七~欢迎感兴趣的各位呐!入群请打书名~多谢支持了!!
  • 系统你想干啥

    系统你想干啥

    资深宅男一朝被拐,从此一入腐门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骚年,表大意,勾搭美人去。
  • 薰恋:恶魔王子的拽公主

    薰恋:恶魔王子的拽公主

    6岁的相遇离别,直至10年后,众人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众神文明

    众神文明

    众神陨落,文明崩塌。一切都走向了终结。这是文明的末世,也是文明的重启!总有一天,我会带领众神回归,那时必定万物匍匐,顶礼膜拜!ps:本书偏向半硬科幻。
  • 爱情——定格

    爱情——定格

    鸾鸟夫妻在人间游离被人类捕获!被一个老者解救修得仙身!老者一家被驱逐出部落流离失所!鸾鸟为报答恩德承诺保护恩公后代平安康健......赤色是鸾鸟最高贵色!拥有七色圣光护体的会更加尊贵,鸾鸟以这样尊贵色泽选择王位继承人......赤鸾与人类有着不解的红线牵绊!一个痴心男儿一直守护着自己的誓言,终于等到一世姻缘的碰撞......
  • 不一样地精

    不一样地精

    地精曾经的大陆主宰,智慧的化身。妄图以凡身制造神灵,惨遭神罚,灵智闭塞变成了如今肮脏恶心的代名词。我是地精,我要抗争,我要重现地精曾经的辉煌。
  • 明唐

    明唐

    明唐是一个国,明唐是一个家,明唐更是一个时代、一个世界。十年前,这个皇室亲手斩了自己的左臂右膀,唐家。仅仅留下一名叫做唐林的遗孤。十年后,明唐遭遇史前大劫,存亡危机之下,唐林挺身而出。……一个时代的更迭。天下姓唐,有个皇帝,名为唐林。
  • 华山仙宗

    华山仙宗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长叹,一生为一人!
  • 拯救时空

    拯救时空

    叶星辰,林耀,彭彩儿,时洛,星月。五个不同性格的天才,经过选拔。一起进入ST特别行动小组,到底会擦出怎样火花呢?时空混乱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