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400000025

第25章 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5)

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病痛,但我从不以为意,不曾因死之将至,而烦忧懊恼,也未曾因生之复得,而庆幸欢喜。我认为不管是天赋异禀也好,是诸佛护佑也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世寿的长短,色身的强弱,而在于利用有限的生命,为众生谋取福利,为世间留下贡献。

佛教讲“因缘”,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如同世间器的成、住、坏、空,季节的春、夏、秋、冬一般。对于身体的管理,应该是“当闲,要让它闲;当忙,要让它忙;当老,要让它老;当病,要让它病”。我们要求“长生不老”“永远没病”,是不可能的,就像要求“东西不坏”,也是不可能。因此不必太过介意自己的身体,即使病了,有时还能“久病成良医”呢!

所以有病不要紧,只要我们能正视疾病,对症下药,就能迅速恢复健康。最怕的是逃避现实,讳疾忌医,如此,则纵使华陀在世,佛祖降临,也难有治好之时。佛陀是大医王,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有关身体保健、医疗方面的记载,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痔病经》《治禅病秘要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和心理的疾病,更能“识病”,“知病因”。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外感六淫(寒、暑、燥、热、湿、风)。七情是五脏之主,“喜和恐太过激烈,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惊悲则伤肾”。中医从内外因来谈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佛经阐述有颇多相似之处。例如《佛医经》中说,人得病有十种因缘:“一者久坐不卧;二者食无贷(饮食无度);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佚;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忍呼吸);十者制下风(忍放屁)。”《摩诃止观》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种,即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所扰、恶业所起。前三种因素引起的病,只要改善饮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后三者则与患者自身的业力相关,必须借由拜佛礼忏修福,才能减轻病苦。身体有病,要找医生治疗;心灵生病,除了靠善知识劝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来医治。我曾仿效石头希迁禅师的“心药方”,开了一帖药方:

慈悲心肠一条,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点,感恩三分,言行实在,守德空间一块,惭愧果一个,勤劳节俭十分,因缘果报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结缘多多益善,信愿行通通用上。

此药用“包容锅”来炒,用“宽心炉”来炖,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要柔和一点),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作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浊、损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舌语、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纵、自我约束、心性有道来对治。

除此,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养成运动的习惯,多动脑筋,让自己有活力、有动力;饮食上少肉多菜、少盐多淡、少食多嚼、少细多粗,也是生活保健之道。

人生的种种病痛,大都是对外来事物牵挂太多,以致心不能静、气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嗔不能制、苦不能耐、贫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释、矜不能持、惊恐不能免、争竞不能遏、辩论不能息、忧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种种都是因未淡未空所致。若能以般若空慧观照,不执着有病、无病,健康、不健康,一切随顺因缘,随顺自然,相信就能生活欢喜,身心皆自在了。

大师常常提到,佛教的最高管理学是因果,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因果会成为最高的管理学?请大师开示。

星云大师: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事实上,法律仍有漏洞,有时还会受到人情左右,未必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世间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唯有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业报如影随形,谁也逃不了;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才是最高明的管理学。

过去经常有人问我:“佛光山的财务如何管理?佛光山的钱怎么个用法?佛光山又是如何记账?”记得在1991年兴建如来殿时,我特地在四楼大会堂的外墙,把佛光山功德主的姓名,全部镌刻在高温烧成的艺术陶壁上。当时我就说:“功德芳名墙就是佛光山的账簿,而替佛光山管账的则是‘因果’。”

信徒捐给佛光山的钱财,如果指定用来出版书籍的,不会被挪用来购买香烛;指定用来买水果供佛的,不会被挪用购买日用品;指定用来作为僧众道粮的,不会被挪用作为建筑款项;指定用来添置车辆的,不会被挪用裁制僧服僧鞋。佛光山的大众,对于信徒的每一分钱都能俯仰无愧,不会错置“因果”。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果,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处、信仰、道德、健康、经济等,都各有其因果关系。譬如肚子饿了,吃饭就能解饥;吃饭是因,腹饱就是果。一个人勤勉不懈地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是因,赚钱就是果。凡事有因有缘才有结果,有的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发生困难,遭遇挫折,不去检讨原因,只在果报上计较,于是怨天尤人,愤恨不平。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般凡人只能认识“果”,不能认识“因”。殊不知“以果推因”,必定是“因”地不正,才会遭此结“果”。例如有的人责怪父母不慈之“果”,却不知父母不慈是缘于儿女顽劣的“原因”;有的人责怪儿女不孝之“果”,但不知道“因为”父母失德,才会造成儿女的不孝。所以,凡事不去“推果寻因”,怎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怎能有公平、公正的管理呢?此外,也有人对因果认识错误,而对信仰产生不正当的要求,比如吃素为求身体健康,拜佛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发财,这都是错乱因果的谬见。其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财富有财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体健康,必须调心行善,多作运动,注意保健,心安自然体泰;若要财源广进,必须多结善缘,勤苦耐劳,信守承诺,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后天助。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财富上的果,那就错乱了因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果。

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听到因果,便斥为迷信。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

《三世因果经》言:“有吃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高楼大厦为何因?

前世造庵起凉亭;福禄俱足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门;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

所以,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华的都市里,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穷乡僻壤营生,日月穷劳。这不是命运不公平,而是因缘果报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来到乡下,正是又热又渴时,一位农夫盛情地奉上一杯茶水,明太祖如饮琼浆。回京后,马上差人到农夫家,封了一个官衔给他。一位落第秀才得知,心中不平,于是在庙前题字道:“十年寒窗苦,不及一杯茶。”数年后,朱元璋再度出巡该地,见到此句,问知原委,于是在旁边加了两行字:“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如果一个人懂得“因果”法则,明白行为能决定自己的幸与不幸,就会谨言慎行,行善积德,广结善缘;而对于过去的不幸,也会不断地努力改进,使它转变为幸福。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吗?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千金方》中的美容养颜经:调理女性阴阳五行的国医宝典

    《千金方》中的美容养颜经:调理女性阴阳五行的国医宝典

    本书以女性养生养颜为出发点,秉承古代中医经典孙思邈《千金方》的养生理念,注重女性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从精神到生理,到身心灵一体的协调统一等。
  • tfboys之静静的守候

    tfboys之静静的守候

    她们是一个不起眼的粉丝,还是富商,也可以说只有一个头衔的存在,没有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差别,面对冷嘲热讽,粉丝的不满,她们会陪tfboys走到最后吗??他们会在一起吗?
  • 罚雷传记

    罚雷传记

    罚雷!见证一个懦弱,弱小的他圆他昨日的梦想!第一本小说,更新很忙,我也不多求,只求各位多提一提意见和建议,这小说会融入我个人的心情,和对人生的认识,可能有点悲剧情节,但是绝对会过去的……
  • 勇士与快乐鸟

    勇士与快乐鸟

    黄城大男孩邱大作,网名勇士。不久前,他的女友朱丽丽抛弃了他。朱丽丽闪婚嫁给了一个亿万富豪。朱丽丽欢天喜地地出嫁了,邱大作却陷入了一种极度痛苦的失恋悲哀之中。恰在这时,邱大作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千手观音”的女孩。女孩说,能帮助邱大作找到一份薪水极高的出国工作。邱大作信以为真,便跑去了女孩的居住地梅城。邱大作到梅城后才知道,自己落入了一个传销公司为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在危急时刻,一个叫黄莺的梅城女孩解救了邱大作。邱大作这才侥幸逃离了虎口,和砍刀手的追杀。之后,邱大作虽然在逆境之中,但却做出了许多见义勇为的事来。邱大作也因此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成为很多女孩敬慕的勇士。
  • 腹黑帝少:99次说爱你

    腹黑帝少:99次说爱你

    他,是冷酷无情的帝少;她,是名副其实的糊涂虫……有一次,她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她,他轻点了她的额头说:“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嘛,我就是想要知道。”凌雪嘟着嘴,在欧阳宇怀里撒娇,欧阳宇见怀里的人儿撒娇的模样,心都快融化成一滩水了,用着柔柔的声音说道:“记得第一次我们相遇的时候,你借我挡了你的男朋友,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你,爱的无法自拔,你就像毒药一般,侵蚀着我的大脑,我身体的每个器官里,无法自拔……”芸儿是新人,若书刊有什么不妥或错字,发错章节,请大家见谅!
  • 盛华欢:木棉花开

    盛华欢:木棉花开

    永尙皇帝逝世,太子继位,荒废朝纲,沉迷美色,而造成这一切的凶手就是我!影妃!影妃这职业,我做得得心应手。
  • 宇宙战场(兽王系列)

    宇宙战场(兽王系列)

    告别了地球,兰虎、柳远藤、苏尔三人前往宇宙深处的守护者联盟。守护者联盟是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以守卫宇宙为己任,汇集了诸多星球的超级强者。守护者联盟每五十年选拔一次,兼具勇气、智慧和运气的强者才能通过考核,成为守护者联盟中新的守卫者。当兰虎他们三人抵达守护者联盟时,离下一次的选拔还有一年的时间。靠塔塔鲁特的资助,三人暂时在守护者联盟中住了下来,并抓紧利用这仅剩的一年时间和各星球的强者们一块在联盟中学习,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吸收一切知识。对众人来说,竞争在选拔前已经开始。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民女无心

    民女无心

    她,带着两世的记忆重生为人,发誓此生不再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