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300000019

第19章 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2)

首先我们要开佛法之源,佛法就是我们智慧和财富的源头,有佛法就有慈悲,就有智慧。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会变得充实、富有。所以我们要有佛法,要点亮一盏欢喜的灯,点亮一盏信仰的灯,内心有了欢喜、信仰,比世界上有形的财富更为重要。

节流,节什么流?我们要节省我们的用钱,节制我们的贪心,不要好买。我一生自觉自己不要钱,我也不好买;因为我不要钱,我不好买,所以我有钱建设世界,建设佛光山。我“以无为有”,淡泊就是我的节流,爱惜时间就是我的节流;每一个信徒的发心,我珍惜它、宝贵它,就是我的节流。

开源节流其实不一定只朝金钱上看,每一个人的生涯规划里也都不能少了“开源节流”。创新一种事业,先要评估,在这项事业上我能开源节流吗?甚至国家政府一年高达千万亿元的预算,也不能只是把它当成纸上的数字,而是需要有人在实际情况里分析、施行。例如负责审计室和经济部的人,要能确实有一套开源节流的方法,政府的各个部门才能顺利运作。

开源节流的方法很多,有的人在家中的庭院里,种上几棵菜蔬,偶尔锅中所煮,不必花钱购买,这是他“开源节流”的所得;有的人从山边引水到厨下,无须动用自来水,一年也能节省不少开支。甚至制造家庭的和谐、热情、幽默、赞美,使全家的每一份子都乐于工作;乃至人人奉公守法,不浪费社会成本,平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节约用水,这都是开源节流。

现在家家几乎都有空调机,懂得把冷气设在一定的室温下,不要经常动用开关,这也是节约能源的方法。团体里人多,每日垃圾量大,如果能够加以分类,不但减少处理垃圾的搬运费,还能资源回收,增加一笔额外收入呢。

开源节流也不一定只限于经济能源上,平时多结交一些朋友,多发心担任义工,多培养与别人互动的因缘,这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开源节流。

购买东西,分期付款,这是开源节流;不用的物品,能省则省,少了堆置的拥挤,多了空旷的简朴,这也是开源节流的良好习惯。甚至于对自己不当看的东西不看,免得视力疲倦;不当听的语言不听,免得听出是非烦恼;不当做的事不做,免得造业;不当想的不想,免得心烦意乱。节制我们的贪欲、嗔恨心,节制我们的口德,不要乱说话,这都是身体的节流。

此外,身体也可以开源。当看的人,不但要看,还要行注目礼,而且要看出个中的所以然来;当听的,不但听懂,而且要听出别人话中的弦外之音;应该想的,不但要思维前后、左右的因果关系,而且要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把宇宙万有、世界人生,都想在自己的心中。每天所思所想,都是道,都是德,都是学,都是扩大,都是普遍,这都是开拓自己能量的源流。

开源节流是管理财富的原则。在佛光山理财的人,不但有因果观念,更可贵的是不贪不私,点滴都为常住。佛光山从开山来,在经济方面每天都是“日日难过日日过”,常常是明年的预算今年就用完了。所以常有人说佛光山很有钱,其实佛光山不是很有钱,只是很会用钱,懂得把钱花在弘法事业上。所以我曾说:“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钱用了才是自己的”;“用智慧庄严,不用要金钱堆砌”。不过我希望未来佛光山还是能在有计划、有制度的财务体系下,量入为出。

其实,开源节流固然是与资本、能量等外在的因缘条件有关,例如没有高山,又何能开采出金银宝藏;没有沙漠、海洋,又怎能开采出原油?但是也有许多的修道者,他们不看外界,专看内心;不想他方,只是思维本性。卧榻之上,一书在手,可以周游天下;蒲团之间,未尝不能开辟心中的天地!

说到开源节流,外在的天地,内心的世界,都可以开源节流。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智慧、信仰、毅力、能量,乃至通达因缘所成,明白共有关系,这些都是开发能源的条件。尤其佛教讲“发心”,就是要开发我们的“心田”。我们的心田广大,心里的能量就会无穷。只要我们开发心里的惭愧,惭愧就是我们的财富;开发心中的感恩,感恩就是我们的财富;开发心底的勤劳,勤劳就是我们的财富。乃至开发人缘,开发感动,开发自己的真如佛性,开发我们的佛法大海,开发我们信仰的宝藏。最重要的,我们要开发“无”的世界,不要只从有形有相上去开发。“有”是有限有量,“无”才是无穷无尽。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大都重视城市,轻忽乡村,造成“城乡贫富差距大”。请问大师,如何改善这种现象?

星云大师:一个国家的经济萧条,人民所得偏低,国家太穷了,固然是社会制度不好;过分的贫富不均,也是社会制度有了问题,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都是不完善。这样的社会形态,国家难以长治久安。

贫富不均,其实是古今中外存在已久的问题。根据经济学家米拉诺维奇为世界银行进行的一项“世界贫富分化形势”研究显示,全球贫富分化情况有急剧恶化的趋势,从1988年到1933年之间,全球贫富差距又增加了5%。目前全球人口中最富裕的1%(5000万个家庭)的平均收入是24000美元(约16000英镑),他们的总收入要高于收入较低的60%全球人口的总收入。全球贫富差距比人们以前所想的要大得多,当中最大的贫富收入差距出现在世界五个经济大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人口,与印度、中国和非洲的农村贫困人口之间。

这项调查还指出,84%的全球人口只有16%的全球收入,全球最富裕的10%人口的收入是最穷的10%人口收入的114倍,而这些差距可能还会扩大。

贫富不均是国家的隐忧,尤其城乡的贫富悬殊,一直是多数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根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调查完成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显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是世界最高。中国的城市,除了上海、北京、南京等几个大城市外,一般的乡村经济落后,尤其西部地区先天的自然环境限制,加上人才外流严重,更难有所发展。

经常到大陆考察的台湾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曾说,每次他到大陆西部城市,都会听到当地人民抱怨,西部的人才都跑到沿海地区去了。而到了农村一看,农村好不容易培养的少数人才也大多离开农村。这是西部和农村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温先生也观察到,在整个社会由农业转型到工业时代的过程中,西部农村一开始就没有来得及搭上“工业化的列车”。尤其现在举世已经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更令农民们望尘莫及。农民因为没有机会、能力获得各种信息,与城市相比,在知识、信息和机会上不对称,这也是造成他们继续贫困的原因。

对此,温先生想出了走信息技术培训道路的方法,着手培育当地“知识工人”,发展网络经济,让“农业社会”转型为“网络社会”。于是他投资5000万美元在大陆西部开展“千乡万才”计划。首先他以甘肃河西走廊最东端的山村黄羊川作为这个计划的第一个基地,赞助他们计算机,教他们如何利用计算机销售产品,因为互联网是与全世界联网,只要一上网,即可打出销路,很快把产品卖完,慢慢就能改善经济,达到城乡均衡发展。

这项计划从2000年7月开始实施,三年来,黄羊川靠着电子商务,已成功卖出三万美元的农产品,成效斐然。这在千百年来贫穷而宁静的小山村,可谓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黄羊川地区因为网络而走出贫穷,成为知识经济下乡的成功实例。2002年秋在墨西哥举办的APEC会议上,温先生将这项成果公诸于众。随即引来泰国政府表示,希望有20所泰国学校加入“千乡万才”计划。

温先生一手发展的“千乡万才”计划,旨在把信息网络科技引入农业社会的乡镇,促进当地发展知识型的经济,达到“就地创造财富,就地改善生活,就地发展文化”的目的。他认为硬件设施的改善,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落后、偏僻地区所遇到的问题。唯有把最新的观念和信息给他们,辅导他们掌握适应信息社会的方法,才能让他们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另外,他觉得开发落后地区,建设的重点应该在“道路”与“网络”两方面,因为“道路”可以把有形的资源送到落后的地区,而“网络”则可以把无形的信息快速传到落后地区,让学习过程更加快速。温先生的见解与做法,值得参考。

针对中国贫富悬殊的问题,多年研究中国社会和政治经济的意大利学者周博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更多平等机会,比如让农村的孩子都有机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就是在西部大量投资,发展当地的经济。

过去台湾因为地主与佃农贫富差距太大,所以政府实施“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等措施,因而改善了经济。佛教有所谓“利和同均”的观点,也就是僧团中如果有施主财施供养,不可私自独享,要交由常住集中处理,大众共有。只有在经济上的均衡分配,大众才能过着“利和同均”的经济生活。所以在佛光山,个人不要有钱,点滴归公,让团体有钱,才能有所发展。

这种利益共享的观念,现在企业界也普遍有此共识,不少企业主也懂得把利益分享给员工。例如依公司盈余发放年终奖金,甚至有些公司让员工持股,员工自然以公司为家,发奋工作,努力经营,自能提高效率,创造利润,彼此共享。

“利和同均”的思想运用在社会上,让有钱的人帮助穷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如此在没有经济的垄断、劳资的对立、贫富的悬殊等社会问题下,人人得其所应得,自然可以建立一个民有、民享,而且均平、富足的社会。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为了保有自然的山水环境而拒绝发展工业,造成经济落后。请问大师,环保与开发,两者孰轻孰重?如何才能取得平衡发展?

星云大师:现在是个环保意识抬头的时代,也是个民意高涨的时代。关于环保与开发,两者孰轻孰重?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多年前,毗邻佛光山的擎天神公司,因为以制造工矿炸药为主,有一天不慎发生爆炸,波及附近农宅。大树乡的乡民基于居住安全,群起围厂抗争。数日后,代表厂方的郑健治经理及代表大树乡民的黄登勇乡长等人,在前高雄县长余陈月瑛的出面邀请下,到佛光山协商。

当天黄乡长提出,希望擎天神公司三年内能全部迁厂,但郑经理表示有困难,因为新的厂址觅地不易,谈判因此陷入胶着。我了解情形以后,主动向黄乡长表示,迁厂从评估、买地、开发、规划到建厂,其中还要经过“营建署”“环保署”等政府单位审核,三年期限的确太过仓促。之后我又对郑经理说,允诺迁厂就应该有实际行动,否则别人无法相信厂方的诚意。最后,我提议双方以五年为期,并且可以附加保证书:若五年未能如期迁厂,则每延后一年,由厂方提供一定金钱回馈乡民,如此逐年增加回馈金,直到迁厂为止。

至于厂址的选择,有人主张“产业东移”,但是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高雄要求迁厂,其他县市也不会欢迎。因此我向余陈(月瑛)前县长建议,不如就在高雄县的甲仙、六龟、桃源等偏远山区另找地方建厂。虽然这样的建议也许让高雄县陷入环保与开发的两难,但凡事无法求得完美,只要对全民有利,将伤害减到最低程度,就是最好的方案。当时承大家不嫌我饶舌,一席话下来,三方面都欣然同意,欢喜而去。

我的意思是,世间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有和空都是执着,都不合乎“中道”。这个世界,自然环境固然要保护,但人类也要生存,如果为了保护大自然,限制人类文化进步,也是一大挫折。不过由于过去人类过度滥垦滥伐,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对未来的子孙不利,因此人类进步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大自然生态的保护,每有所作,要详细、周全地评估利弊,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在此原则下,视情况不同而作抉择,并且尽量找出替代、补救之道,才是明智之举。

例如,有“人间净土”之誉的新西兰,海洋、湖泊、森林、山岳、河流、火山、冰河、峡湾,以及广大的绿色草原,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世界上很少有这样地理景观多彩多姿的国家。新西兰为了保护如此天然美景,环保措施得力,几乎是零污染。尤其政府规定,人民不得任意砍伐树木,若有需要,必得先行申请通过,并且每砍一棵树,同时要另种一棵树代替。因此有人说,“绿”是新西兰致命的吸引力,不但天空格外蔚蓝,湖水特别澄清,即便连呼吸都觉得清新愉快,因为空气中隐隐约约飘散着绿草的清香。新西兰保有天然美丽的环境,每年也能靠着观光而赚取不少外汇。

植树造林,这是国家的珍贵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根据统计,1棵树1天可以蒸发100加仑的水量,它所调节的温度,等于5个空调机开动20个小时的功能。而林木对降雨有截流作用,能减少洪水,增加土壤孔隙,使水分容易渗透,补注地下水。但是种一棵树要花10年的时间,砍一棵树却只要几分钟。甚至一名婴儿从出生到两岁,所用的纸尿布,必须用掉20棵树;而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长8米直径14厘米的原木20棵。若能以再生纸代替木浆造纸,每月可以少砍约40万棵原木。

因此,现在的开发固然不能不做,开发之余,如何节约更是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揉,就是在浪费大地资源。在不可避免的消耗下,若能积极配合“废纸回收”,让可用的资源再生,除可减少砍树量,亦可间接救水源,也是功德一件。再者,如果大家都能节约用水、用电,就可以少抽一些地下水,少建几座发电厂,不但避免地下水超抽,也可免去发展核能发电带来的污染问题。

总之,环保与发展,孰轻孰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重要的是,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水土保持及河川的疏导,如此才不会每逢雨季来临,乃至台风过后,往往一雨成灾,甚至造成泥石流的严重灾情。防范大自然的天灾之外,人为的战争更要避免,因为战争对环保的伤害最为严重。因此,维护世界和平,才是对人类生存空间最有力的保障。如何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唯有人人心中有佛,世界才有和平可言。

国际之间,常见所谓的“金钱外交”“关税互惠”等友好交流,但有时也会发生“经济封锁”“经济制裁”等交恶情形。这些对国计民生都会造成很大的冲击,请问大师对这种政策与手段有何看法?

星云大师:一个家庭里,儿女不受教育,品行不良,行为偏差,父母无法管教,有时就用经济制裁,以减少或不给零用钱来惩罚他。国家的领导人,对慈善团体的补助、公益事业的奖励、大学建校的补贴,也要求其循规蹈矩,合乎法律。如果不合作,无法用武力对付,也会用经济制裁。另外,国家与国家之间,有时利益冲突,有时因为某一国违反国际公约,例如怀疑伊拉克发展核武,美国不但发动战争,用武力对付伊拉克,并且用经济封锁来制裁它。其他如古巴、缅甸、叙利亚等国,也都曾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

同类推荐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热门推荐
  • 怒武

    怒武

    群魔乱舞,武道疯狂,一步杀十人,激起千层浪……怒发冲冠,少年乖张,铁拳起风雨,我心自坦荡……一怒奋争,是我心有不甘……一怒杀人,想为兄弟挡当……一怒问道,天下谁与争芒……一怒嘶吼,为我一生荣光!
  • 破碎之路

    破碎之路

    繁华了万古的宇宙,不知何时开始破败!曾经的康庄大道、成神之路,支离破碎!多少荣耀一时的天才昙花一现,这样的世界,这样的虚空,谁又能超脱而出?
  • 一毒倾天下

    一毒倾天下

    她,是21世纪金牌女杀手,只因前世受到欺骗而含恨转世,却成为了任人践踏的青楼女子;他,东阳国宁王殿下,世上唯一一个没有能力去无人敢惹的“废材”……两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武侠仙侠大兑换

    武侠仙侠大兑换

    曾经的豪情壮志早已没有,我清楚了自己的界限。写书并不是看的书多了就行的,仅凭一腔热血就行动的永远是无法成功的莽夫。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将这本书静静的写到完本而已,完成当初对自己的承诺。作为作者的我还是亲自说吧:这本书就是小学生流水账,如果不是真的闲得无聊,请去看点娘的首页推荐好了。
  • 爱上他的替代品

    爱上他的替代品

    她步步为营,为他争权夺利,为了让她爱的将军登上皇位,不惜一揽罪责被赐死。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终究只是利用她。谁知,她并没有死,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和将军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历先生,你完蛋了!”她说。今生,她定要她的将军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等她与将军的替代品恩恩爱爱时,将军却摇身一变成为九五至尊的皇上来求她回去,她该何去何从?是回去陪那个高高在上,运筹帷幄的男人君临天下?还是留在这里与这个在幼稚与成熟之间徘徊的男人相亲相爱?
  • 20区

    20区

    十五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一个普通男孩变成20区组织一员十五年后,弱肉强食的世界,一个悲剧的产生是忘记还是继续要友谊还是组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好青春有路过

    还好青春有路过

    曾经我们渴望长大,傻傻的认为长大了我们就可以伸出双手拥抱一个美好的世界,可以跟随自由的脚步走遍天涯海角。可只有长大了才知道,这如同灰姑娘完美到窒息的梦,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自由原来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开始在记忆力庆幸,还好青春有路过。
  • 刺心之铁树之国

    刺心之铁树之国

    一个凡人处在一群绝世天才中是什么感觉?一个不是孤儿的孤儿,一个被主角包围的配角,在他的生活中“除了坚持什么都做不了”。后地球时代的传奇正在缓缓拉开帷幕,这里有幻想也有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