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300000015

第15章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3)

自杀也是犯了杀生戒,即使如愿自杀成功,死了以后仍免不了要受杀生的业报。杀生乃天地所不容之罪,即使阎王老爷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看,所谓“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自杀者有什么面目见人?所以,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死,不是痛苦的结束,死并不能“一了百了”,生命是随着个人的善恶业报而一再相续不断的。所以佛教讲“善终”,唯有善终,才能往生善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有人说,忧郁症是21世纪精神疾病中的头号杀手,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因忧郁而自杀。请问大师,如何防范因忧郁症而萌生自杀心理?

星云大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忧郁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15000万人遭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平均每四个健康有问题的人,某中就有一个是有精神疾病的。而在所有精神病患者中,忧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最高,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因忧郁而走上自杀之途。忧郁将是21世纪人类的第三大死因。

人为什么会忧郁呢?有一篇名为“卸下忧虑”的文章说:“读书人为考试忧虑,年轻人为前途而虑忧,父母为孩子而忧虑,老人为来日不多而忧虑,穷人为钱不够用而忧虑,富人为保持财产而忧虑,病人为疾病而忧虑,忙的人为事情做不完而忧虑,无所事事的人为无聊而忧虑,孤独的人为孤独而忧虑,热闹的人为不能永久热闹而忧虑,未成名的人为默默无闻而忧虑,成了名的为名声不再显赫而忧虑。甚至有的母亲单单为孩子离开去远足几个小时而忧虑流泪。试问天下人,谁无忧虑呢?”所以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人无近虑,必有远忧,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他形容:“忧虑是人的影子,走到哪里,它一样跟到哪里,不因地方和环境变化而消失。”

诚然,现代人似乎都活得很苦闷,活得很不快乐,尤其功利主义挂帅,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互助、互尊、互谅,彼此冷漠,互不关心,造成心灵的疏离感。加上现代年轻人普遍养尊处优,缺乏抵抗压力及接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容易罹患忧郁症。在台湾罹患忧郁症的就有百万人之多,因为忧郁症而自杀的个案也愈来愈多。虽然并非每个自杀的人都是精神病患者,但精神病患自杀比率约20%,比一般人高出2000倍。

根据精神科专科医师郑泰安在199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针对台湾东部113位自杀成功的个案的家属进行访谈,了解自杀者生前的生活史及精神状态,结果发现有九成以上的个案都有精神科方面的疾病,其中最多的包含重郁症及轻郁症(约九成),以及酒瘾、药瘾(四成以上)和人格疾患(占六成)。而在国外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结果,83%~100%的个案在自杀前都罹患了某种精神科疾病。

因此,专家表示,降低自杀率的一个可行的方法,应该把自杀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而不是仅仅把自杀看作是个人意志力薄弱,或是对生命不尊重。他们认为,将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当作是“意志力”“态度”或是“道德”上有问题,可能会使他们有更强的罪恶感,反而更不愿意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忙。

在台湾,许多忧郁症患者初期时没能及时求诊,或是没有看对科别,失去了向亲友或是医生求助的最好时机,自杀意念高涨,因而导致自杀死亡的比率越来越高。其实有情绪上的困扰时,如果能及早观察、分析并寻求正确的治疗,将可减低自杀的几率。有鉴于此,像台湾新营医院已开办忧郁症特别门诊,并且提供忧郁指数量表,让民众自我检测,降低自杀的意念。

目前世界各国预防自杀的重点,都放在精神疾病需要接受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的倡导上。因为许多研究显示,50%~60%以上自杀的人,在死前三个月都曾经看过包括内外妇儿科或家医科的医生。因此20世纪80年代瑞典在哥特兰曾进行一项计划,教导家庭科医师认识并治疗忧郁症,结果的确使得国民的自杀率下降。这可能是目前被证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忧郁症的产生,一般人认为是外在的生活环境动乱,例如政治不稳定、社会治安不好、经济低靡、失业率高、生活压力大,感觉人生活着只是受苦,干脆以死自我了脱。但是根据专家研究,有的人出生富裕家庭,一生顺遂,无须为生活打拼,照说应该活得很安然,但其实不然,这样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觉得人生了无生趣,不知生命所为何来,也会患忧郁症而产生自杀的意头。

就以澳大利亚来说,在这里不仅有优美的居住环境,而且还有医疗、养老金、免费上学、失业金等优厚的社会福利。但是此地的人照样忧虑难解,仍然吸毒,自我麻醉,甚至放弃生命,以致此地成为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其实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吸毒、酗酒,长期戕害自己的生命,也等于是在慢性自杀;有的人冒险玩命,例如有些特技演员经常玩命地表演,乃至于青少年飙车、酒醉开车等,无形中也是在自我谋杀。另外也有人则是活在虚拟的幻境中,例如把情侣自杀殉情认为是很凄美的事,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也有的时候是一种幻觉,幻想死亡,结果弄假成真。更多的是因为挫折、忧郁而自杀。

因忧郁或者受到挫折想不开而自杀,这都是由于自己没有力量抵抗外在的压力。要抵抗外在的压力、挫折,平常就要增加自己内心的抗拒能力。比方说用欢喜去抗拒,用明理去抗拒,用为人设想去抗拒,不要凡事只为自己着想。也就是平常就要培养很多实力,要开发自己的智慧,要多读书,多亲近善知识,多参加社团活动或是各种宗教活动,在宗教里得到鼓舞。

甚至现在的心理咨询、面谈,乃至通过旅游、运动、药物治疗、音乐治疗、动物疗法、技能训练、人际沟通、培养兴趣、鼓舞信心、找人倾诉、创造希望、融入大众、打开心田、走出去、忙起来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如果在自杀前,或是面临各种压力时,自己能够备妥各种战斗武器,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也不怕压力的魔鬼打击我们,因为我们都有办法应付、化解。

因此,一个人平时要接受挫折教育,要增强抗压能力。因为从古至今,天地万物要想生存,谁没有挫折?很多成功的伟人,都是从挫折中突围而出,才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一定要有力量,不要因为一件事就烦恼,或是被别人一句话就打倒。很多时候我们听了一句不高兴的话,说的人早已忘记,自己却几天几夜气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实在是很吃亏、划不来的事。或者有的人遇到一点不如意,乃至经济陷入困境,就想要自杀。其实总会有办法可以解决,不要一下就闹自杀,实在是不理智。

人除了要有挫折教育,要有抗压能力以外,还要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目标,路就会走得远,走得长,因此要防范自己萌生自杀念头,唯有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活出生命的尊严与欢喜。

人的一生只能活一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代替不了。所以要正视“生命的一次性”与“不可替代性”,对自己的生命给予重视与尊严。当你懂得尊重生命,知道生命存在的难得与可贵,就会珍惜生命,而不会因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甚至丧失生存的意志而自杀。

虽然专家说,21世纪将是忧郁肆虐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要停留在忧郁的泥淖里,要思考如何超越。例如对佛法真理有深入的认知,能够了解生命的真相,就有力量去忍受、接受、化解。所以,希望想要自杀的人都能勇敢、发心,把生命用来服务、奉献大众,这不是比寻死要好得多吗!

根据专家研究,每当国家社会发生重大灾难,例如台湾“9·21”震灾后,灾众常有相继自杀的现象。请问大师,自杀也会成为风气吗?

星云大师:现在的社会乱象纷陈,不但赌博、吸毒、窃盗、绑票、家暴、性侵害等问题丛生,自杀也成了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自杀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以台湾地区为例,根据“卫生署”在2003年的统计,一年共有3053人自杀,平均约每3小时就有1人自杀。其中男性自杀死亡人数约为女性的2倍。若以年龄层来看,24岁以下的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181%,25至44岁增加171%,自杀已经成为青壮年人口的第三大死因,仅次于意外死亡和癌症。

另外,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城市的自杀比率远比乡下高,中产阶级自杀者也比其他社会层级的人多。从年龄的分布来看,15至25岁的年轻人以及7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率也愈来愈高,尤其老年人自杀已遂的比率很大。但近年来小学童自杀的比率也日渐升高。以性别而论,男人自杀成功的几率比女人高出3倍,但是女人尝试自杀的频率却比男人高。

由文化的角度观之,西欧先进国家的自杀率远比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国家和地区高。原因可能包含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宗教的逊位,以及支配自己生命的现代意识高涨等。至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比较,则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自杀率上升的速度快过西方。例如匈牙利,1978年每10万人中就有411人自杀,名列世界之冠。总之,经验统计的结果显示,自杀之分布与年龄、性别、职业等似乎不无关联。

此外,国家社会的发展步调愈快,人民的自杀率也会愈来愈高,这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尤其当碰到经济不稳定,或者遭逢剧大变故,都会让自杀率明显上升。如台湾“9·21”地震发生后几年间,南投县的自杀率高居全台湾之冠。

自杀会成为惯性,据美国的一项研究统计,平均每位自杀成功者约尝试自杀16次。不仅如此,自杀也会成为风气,因为世间的人都是有样学样,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就如瘟疫一样,有传染性。加上媒体对自杀的报道过分渲染,不但给了社会大众负面教育,对当事人更是造成二度伤害。因为自杀已造成身心的伤害,再加以大肆报道,等于又杀了他一次,所以媒体不能推波助澜。

不过,媒体之所以会偏重这种负面的报道,也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所以社会不能一味怪罪媒体,观众的心态也要反省,也要学习自制。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阎罗王在审判人犯,首先对着赵大说:“你在世时杀人放火,贪污舞弊,现在判你到地狱受苦50年,然后再到人间投胎为人。”接着对王五说:“你是个读书人,生前撰文写作、著书立说。可是你写的书都是淫秽书刊,不但造谣生非,而且淫秽人心,对世道人心毫无帮助,现在判你终生在地狱受苦。”王五一听不服,抗议说:“阎罗王,这样不公平,赵大生前杀盗淫妄,他的罪也只不过是下地狱50年。我只是写写文章,为什么把我的罪判得那么重呢?”

阎罗王说:“因为你写的书现在还在世间流传,你的文字对人心造成的伤害还在持续扩散中,必须等你在世间所写的文字影响力消失了,你的罪业才有办法消灭,到时你才能超生。”这个人一听真是大惊失色,想不到自己一时愚痴所造下的罪业,真是无边无量,不知何时才能消除。

因此我就想到,有一次台湾“内政部”在台北国际世贸中心举办一场人生哲学讲座,找我去讲演。记得当时我讲了这样的话:“现在我们的社会,每一个人如果笔下有德,就可以救台湾;口中有德,就可以救自己。”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兴之所至的一句话,随便说说,过去就算了,其实“声是无常”,声音没有了,但是影响力却永远存在,因果业力是不会消失的。所以平时不能逞口舌之能随便说话,也不要逞笔下之能随便造谣,引人学坏。平时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写好的文章、报道好人好事,必定可以救自己,也能救国家社会。所以,社会善良的风气,要靠全民一起来营造。

至于说到自杀,其实一个人之所以想要自杀,大都是因为觉得“活得很苦”。为什么会苦?不外乎太自私、太为自己着想,没有能力应付外来的压力。一个人如果天天只想“我”,我想、我要、我爱,就会感到生命很有限。一个人要爱大自然,这么美好的山河大地,为什么你要离开呢?一个人要爱国家、社会、众生,这么有成就的社会,你何以不爱就想离开呢?你能想到家人、朋友,他们不是都爱过你、帮助过你吗?你何以忍心离开大家呢?所以能够活出责任,活出心中有人,自然就不会想要自杀。尤其假如心中有佛法,有“忍”的智慧,由“生忍”“法忍”,一直到“无生法忍”的渐次具足,自然能够放下世间的人情冷暖、是非荣辱,进而淡化对心外世界的执着,则内心世界变得宽广、豁达,就能活得踏实、自在,而不致于会有自杀的想法。

总之,如何活出自在,这是教育家的责任,也是媒体的责任,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一旦国家遭逢重大的灾害变故后,如何防治灾民自杀,是需要全民一起来关注的重要课题。

宪法明文规定,杀人有罪。那么杀人以外,杀动植物有罪吗?甚至杀人未遂有罪吗?自杀未遂有罪吗?

星云大师:现在是个重视生权的时代,不但法律明文规定不得虐待动物,尤其对于一些保育类的稀有动物更不能猎杀,甚至不准豢养。现在的环保意识高涨,不但全民实行资源回收,而且不得滥垦山坡地,不能滥伐山林树木等。

可以说,现在是已由人权扩展到生权的时代,不只是人才有生命,大地一切众生,有情与无情都有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所以佛教虽然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有时不小心伤害虫蚁、蚊蝇等,虽然法律上没有刑责,但于道德有亏。不该伤害的,如山河大地,乃至动植物,都应该善加保护,如果肆意破坏、伤害,都是广义的杀生。

佛教是个严戒杀生的宗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当成佛,故当视如父母般供养给侍,岂忍杀之?若杀之,是亦杀未来佛也。佛教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戒律,又分有自作、教作、见作随喜的犯戒之行。所以“十重波罗提木叉”中的“杀戒”,有谓:“佛子不得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随喜杀、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生命者,不得故杀。”

佛教不仅严禁自杀、杀人,甚至不准教人方便杀生或赞叹杀生等。有人问:杀人有罪,杀害昆虫动物有罪吗?譬如喷洒农药、DDT,杀害蚊蝇虫蚁,罪孽重不重?一般来说,杀生是有罪业的。有的人听了这样的话也许会说:我是种田的,我是卖农药的,我不要信仰佛教了,因为佛教主张不杀生,不能杀死害虫,我何以维生?其实纵然你不信仰佛教,一旦杀生,还是一样有罪。何况佛教是人本的宗教,同样是杀生,杀戮人类的罪远比杀害其他动物的罪业要来得重。不过话虽如此,我们也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滥杀生物,即使不得已而杀,也要存着慈心为生物祈福,譬如吃鸡蛋、鸭蛋时,心中默念:“我今送你西方去,免在人间受一刀。”当然最好是不去侵犯所有动物的生命,包括杀害自己。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非真相领域

    非真相领域

    主人公木辛,在一次思考中而巧合的遇到了一场诡案,而一发不可收拾,一串串案件与十三年前发生的404错误组织有什么联系?风格多元化。本文内容浓郁丰满,精美人物形象,值得你的一看。
  • 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

    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与财务报告编制(第2版)》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会计报表项目(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会计调整顺序组织内容,分为十五章。编写中结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在结构、体例、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有改革与创新,充分考虑到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需求,对接与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师等认证有关的课程。
  • 豪门心宠:迷糊娇妻抢手货

    豪门心宠:迷糊娇妻抢手货

    她,从小便没有父亲,由母亲一手养大,但是一朝的横祸,让她的生活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天儿,我会护你一世安好。“某男温润一笑。“女孩,你是本少爷的,而且你永远都别想脱出本少爷的手掌心。”某男霸气宣誓。“小月天,你跟我吧,我会宠你,爱你,听你的,决不会让你受一点伤害的,”某男唇角微勾,邪邪一笑。
  • 光之女神之月雪心

    光之女神之月雪心

    光之女神为前暗之君者而千年异世,她再次归来,忘却了昔日。她成了一国之郡主,她成了第一楼的医者,她成了一谷之少谷主……师命,君命,父命……她遇到了他,他只想小桥,流水的她会如何?光之女神为前暗之君者而千年异世,她再次归来,忘却了昔日。他本是前暗之君者的后人,为了她,可是他身上有着不可背负的使命找到光之女神,他不想放开……他本是一国之君,为了她,他可以放弃一切,但是当一切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末世之我用生命去爱你

    末世之我用生命去爱你

    万年过后地球上完全没有了水资源,就连汪洋大海也成为了盐晶地,沙漠一望无垠,属于植物的颜色已经完全忘却在了人们的脑海中。生物随着时间与水分的缺失繁进化,被称为“鄂”其谐音也就是“饿“的意思,食物可能是同类,也可能是其他?只要是活的!人类在没有水资源的环境下求生存,原本的社会秩序早已不复存在,食用水、食物、取暖等等的一切都成为了问题,直至所有人都顶不住压力,秩序崩盘,整个世界都陷入暴乱,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由于时间长久没有进食的人类,饥饿和恐惧席卷着他们,在他们眼中食物是他们的一切,放下心中的底线,双眼放光盯上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梨涡暖男他叫易烊千玺

    梨涡暖男他叫易烊千玺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阮夕小时候因为家庭的缘故,搬到了北京,阴差阳错,也可能是命中注定,她遇见了易烊千玺,那个脸上永远挂着可爱梨涡的小男生,她们一起嬉戏,一起玩耍,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三年后,她搬走了,千玺却并不知情。终于,某一天在北大的校园里,她们相遇了,但已物是人非……惊鸿一瞥,便永生难忘。
  • 透过镜子遇见你

    透过镜子遇见你

    现实生活中,他是温文尔雅,人见人爱的大明星,对人谦谦有礼。赫连陌陌——男子的忠实粉丝,也是乐天集团的唯一继承人。表面上她遇事冷静,理智,私底下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神——经。一次意外赫连陌陌来到了镜中世界,遇见了他——黎天。xxxx组织的少主,冷血,视人命为草菅。杀人不眨眼的他却长了一张与他一模一样的脸。赫连陌陌:“喂,祁绯,你再不巴结我,我就把这部戏让给别人拍,让你没钱可赚......”黎天:“女人,我不介意用强的堵上你的嘴!”赫连陌陌:“......"
  • 回灵地

    回灵地

    回灵地,死去的灵魂聚集于此,成为活着的人永远的梦魇。一年前的离奇经历,劫后余生的孙飞羽只求安静度过余生。怎奈造物弄人,曾一同参加行动的他再次找上门。一场命中注定的劫正慢慢展开。受诅咒的项链,死而复生的灵魂,恢弘诡异的养龙宅,三途河畔的幽影,渴望团圆的古尸,巫术与驱魔。可见的恐怖都不算恐怖,真正的邪恶永远藏在人的内心。在这神秘邪恶的回灵地,任何念头都会要了你的命。最可怕的敌人,是我们内心的梦魇。嘘,它在看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