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各自的态度。强者有强者道德,弱者有弱者道德。这些处世准则都是为一定境况下的人服务的。保持某种原则,是因为对自己有利。别人与你的看法不同是自然的,不必追究谁对谁错,也不要指望驳倒对方,要改变态度,就要改变生活。
从小我们就接受这样的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生活道路的正确。我们被要求做高尚的人、勤奋的人。
可是我们却发现有那么多自私、懒惰、愚昧的人,以及很多信仰“谬误”的人。在我们看来,他们错了,可是他们同样也嘲笑我们错了。在一个不讲合作的社会,自私错了吗?在一个“大锅饭”的社会,懒惰错了吗?在一个知识分子受到排斥的社会,愚昧错了吗?
生活态度是由生活决定的。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应该和他的生活相匹配。孔子盛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态度相对于那种生活,是很难得的。
如果说“身居陋室,心怀天下”这种生活和态度的反差还体现了精神的可贵,更多的差异就令人遗憾。我们可以原谅甚至同情一个粗俗的家庭妇女,因为她没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的生活决定了她思想的浅陋。但是我们难以谅解一个政府官员或一个大学教授的粗俗,因为那不该是他的态度。“播下龙种,收获跳蚤”,这些人接受了社会给予一个理智健全者的待遇和责任,而他们证明自己是不配得到这些的。
生活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各自的态度。强者有强者道德,弱者有弱者道德。这些处世准则都是为一定境况下的人服务的。保持某种原则,是因为对自己有利(安全感,心理平衡等)。别人与你的看法不同是自然的,不必追究谁对谁错。有人迷信,有人无为,有人自私……你可能对此不以为然,但是也不要指望驳倒对方,要改变态度,就要改变生活。
只要……就……
“只要……就……”可能是个最没用的句式。只要你的“只要”是虚幻的,就永远不会有“就”。
人们永远不可能用祈使句构建一个天堂。人们也不可能突然莫名其妙地高尚起来,人们只是——而且永远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选择态度和行动。如果人们的态度不对劲儿,说明生活不对劲儿。
有人说,艺术是时代的风向标,通过一个历史时代的艺术品,我们就能对当时人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有一些了解。例如文学作品,汉代的古朴雄壮,唐代的华丽奔放,明清的矫揉造作,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由兴而盛,由盛而衰的写照。有多大格局,才会有多大心胸。
刚刚打开国门,我们知道“超市”这个概念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种零售方式不可能在中国出现,我们被看管惯了,一旦没有人管了,那还不见什么拿什么?
现在,超市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可缺少的东西,尽管不自觉的人还是有的,但大多数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样式的改变,也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如果你真的希望实现一个“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美好人间,祈祷是没有用的,而是应该建造一个这样的社会:人人都享受它的好处,人人都认为献出一点爱是符合逻辑,同时也符合自身利益的。
企鹅的社交圈
你听过多少次有人满怀热情地追忆那贫穷而温暖的“过去的好时光”了?他们多少有一点道理。
人们常常认为企鹅是位著名的绅士,这并不仅仅因为它有一件长年不换的燕尾服,这些矮胖子不但举止端庄,从容稳重,彬彬有礼,而且喜欢交际——在海水和浮冰间几千只企鹅站在一起,那情景很像时髦人物的大型社交活动。
使企鹅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感情而是需要,它们都离不开这个圈子。企鹅们生活在南极洲大陆沿海及附近岛屿,这里夏季短暂而冬季漫长,企鹅恰恰选择最寒冷的冬季孵化小企鹅。似乎有些奇怪,这种独特的策略是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一方面是可以在夏季尽量多捕食,积蓄能量,为产卵孵化作准备,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避开夏季里各种可能残害它们的鸟类,如贼鸥、燕鸥等。
冬季开始时,企鹅求偶交配,两个月后,雌企鹅产下卵来,它把卵交给雄企鹅照顾,自己前往未结冰的海面觅食去了,它有理由这样做,因为它是不吃不喝挺过这两个月的。
现在轮到雄企鹅尽做父亲的责任了:它也要两个月不吃不喝,把蛋孵化为幼鸟——此时正是南极最黑暗和最寒冷的两个月,气温经常保持在零下四五十度,暴风雪是家常便饭。就在这种环境中,雄企鹅们围成一团,抵御寒风。它们把宝贝企鹅蛋放在脚面上,并用肚皮上厚厚的羽毛遮盖着。这种姿态使它们只能一点一点地挪动。这是一个秩序良好又变动不定的社交圈,里面的总会转到外面来,外面的也会转到里面去,每一只企鹅都能享受到好处,同时每只企鹅也必须为其他企鹅遮挡风雪。
很难说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还是一种无序的有序,不妨说,每只企鹅都是自私的,加入这个社交圈的目的都是从中获益,然而无意中也给别人提供了保护,同时这种自私也有其限度,不能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损害,或者说,损害不能超过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最低限度。这并不是说,每一只企鹅都必须如此守规矩,可以想像,难免总会有几个滑头能在圈里多待一阵子,但这样的滑头不能太多。而且,这种孵卵的姿态也要求大家心平气和,礼让有加,因此,尽管没有一个监督机构,社会秩序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同样的行为模式在草食哺乳动物群体中也很常见。如角马群的运动方式也有某种规律性,待在外圈的角马总是希望往里挤,因为待在外边被捕食的危险要大一些,但是总得有一些待在外面,尽管它们并不自愿。
企鹅们就这样相互依靠着度过一年中最糟糕的两个月,小企鹅出壳了,雄企鹅用分泌的奶糊来喂它们,幸好,过不多久,雌企鹅就会回来换班了。
企鹅们的故事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同舟共济”等一类让人感动的词语,这种黑暗和严寒中的相互温暖、相互支持也的确是让人感动的。然而,如果企鹅们的生存环境不是如此恶劣,它们还会这样做吗?
庄子说:相濡以沫,莫如相忘于江湖。
我们也常常听人怀念过去(战争年代、挨饿年代)人们的互助精神,追忆那贫穷而温馨的“过去的好时光”,同时对人情淡薄等等现状感叹。其实只要想想,就会明白,人们在危难中的相互援助未必不可以看做是对困难状况的一种适应,就像企鹅在严寒中相互温暖一样。而到了比较富裕安定的时代,这种相互的支持就不那么需要了(当然这是指生存方面,至于心理方面那是另一回事)。所以“呼唤××(道德、真情等等)回归”往往只是一种向往,甚至可说是一种鼓噪。如果你真的喜欢那种困苦中的温暖,不必担心,一旦人们再次落入那种处境,它就会回来。但是如果非要我们在人情温暖与生活富足中作出选择的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这并不错,相濡以沫,的确是莫如相忘于江湖的。
如果你还是坚持认为危难中的温暖要好于富足中的冷漠,也许下面的事会叫你伤心。
高尚的企鹅也有不高尚的一面。企鹅以海里的鱼虾为食,可是海里的鲸、海豹之类又以企鹅为食,所以每次下海觅食,企鹅都要冒一点风险。于是,企鹅们就聚集在海边,都指望别人先下去,甚至还相互往海里推。危难中的人也是如此,高尚往往只是体现在一个圈子或群体中,而在陌生者中,更多的是残酷。
“强者道德”与“弱者道德”
动物界中所遵循的自然规则就是:肉食动物必须进攻,否则无以为生;植食动物必须逃避,否则无以保命。
在这种逻辑下,肉食动物大大发展它的进攻武器,如尖牙利爪;而植食动物则大大发展它的逃命工具,如长腿坚蹄以及其他一切有助于尽快逃命的东西(如反刍等习性)。
肉食动物的哲学很简单:不得不如此。
植食动物的哲学就复杂一些,似乎有更多样的选择:它们中的某些成员比食肉兽更强有力,如大象和犀牛,但这还并不足以令它们反客为主。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多数食草兽不也大大发展它的自卫武器呢?大象和犀牛不是一个成功的榜样吗?当然,它们有时(通常是病弱或幼小时)也会受到威胁,但总的说来,比起大多数动物要安全多了。一只身富力强的大象是无人敢惹的。这岂不比终生战战兢兢地逃亡要好得多吗?
如果你崇拜那类善良公正的强者,大象当然是最理想的人选。然而一个令人伤感的事实是:大象和犀牛这类巨兽正在走向没落,它们的全盛时代已经过去了。问题在于:猛兽们必须发展武力,而植食动物却并不如此。一个强大的草食兽即使百战百胜,也毫无获益——反正它也不能吃掉对手。它花在发展武器和进行战斗方面的精力和资源都是低效率的,于它的生计无补。而这些武器(庞大的身体、笨重的角和蹄等)又大大降低它的运动速度,增加了身体的负担,不得不需要更多的食物和更合适的环境——这些有时自己是做不得主的。因此,这种自卫策略并非聪明的选择。你可以这样说,植食动物之所以弱小,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强大起来的能力,而是它们没有强大起来的动力。
大多数植食动物遵循着一种似乎奇怪的策略。有一个笑话,说两个人在树林里遇到了熊,其中一个马上甩掉笨重的靴子准备逃跑,另一个告诉他:“这没用,你不会跑过熊的。”这个人答道:“我能跑过你就行。”不妨说,植食动物的生存策略就像这个人,看起来很无情无义,没有出息,甚至不是办法,但它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必须承认,植食兽因为这种策略一直忍受着肉食兽的剥削,但这不是一边倒的棋局,而是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双方都各得其所:肉食兽得到了它所想要的食物;植食兽得以淘汰病弱,提高素质,至于谁笑到最后,还难以预料。
当我们使用善良和凶残、勇敢和胆怯或者进取和退避来形容某些动物,概括它们的生存策略和社会关系时,我们就已经在它们和人类世界作出类比了。那么,在这个名为“进取和退避”的游戏中,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
进取者只能是少数,正如肉食兽只能是少数一样。这是由生命规律决定,绝非几本“我要发大财”之类的成功励志书所能改变的:这世界容不下几十亿张牙舞爪的进取者。
在进取者中,“成功者”只能是少数,这是素质、机遇和运气结合的产物,不是每一个人都以同时具有这三者的。如果你决定要做个进取者,最好先知道这一点。
那么退避者怎样?在这个时代做个退避者是件十分为难的事(恐怕目前正是肉食兽的繁荣期),可即使如此,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仍是退避者,而且必将继续如此。
退避者相对而言,有更多的保障:随大流儿总是少担风险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求不高(如食草)而容易满足,也比较容易养活。一个小生态环境可以养活上千只羚羊,而可能只养活两三只狮子,当地球已经成为一个人满为患的愚人船时,大可不必为自己是个退避者而感到丢人。
最后,无论你是个进取者还是个退避者,是狮子、鬣狗还是羚羊、角马,你都应尽力做得好一些,这世界犹如诺亚方舟,给每种成员都留了位置,但并不是每个成员都能得到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