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6600000040

第40章 慈禧——统治清朝半个世纪的女人(2)

“姐姐放心,小安子早有考虑。到时我会进言为了大清国的前途,必须选个吉时回京,在选日子时,买通一些人,做做手脚,就能成了。”

“不过,安弟弟,这里也离不开你啊,把你派出去,姐姐依靠谁呢?”

“姐姐大可以放心!最近,我的手下多了一个叫李莲英的小太监,他为人机灵,手脚利落,对我也是忠诚不贰,到时,我离开姐姐,就让他陪伴在姐姐的身边,侍候姐姐,为姐姐出主意。”

事情敲定,第二天安得海赴京城联络奕,李莲英就来了,接替照顾兰儿衣食起居的工作。兰儿进一步思索她的夺权计划,认为皇后钮祜禄氏仍是她必须争取的援军。八大臣的蛮横态度,皇后已是看在眼里,想必她现在也对八大臣不满了。想到这一步,兰儿就开始着手笼络皇后。

十月某日。

寝宫里,李莲英正在给兰儿梳头,梳完头后开始为她按摩。兰儿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小李子,小安子那边传来什么消息没?”兰儿问。

“兰主子,别心急,这事不是一会半刻能说清楚的。安公公说恭亲王已经有些动摇了,站在兰主子这一边的机会相当大,他正在想办法进一步笼络恭亲王,可能要再过一两天就会有更多消息传来。”李莲英轻声答道。

“这一段时间也难为你们了。”兰儿一摆手,李莲英退在一边。兰儿站起身来,从梳妆台的抽屉里拿出一个金盒子,递给了李莲英,“这是姐姐给你的一点儿心意,你收下吧。”

李莲英打开盒子,只见满满的一盒子金银首饰,发出灿烂的光华,慌忙跪下:“兰主子太抬举奴才了,能为兰主子效力是奴才几世修来的福气。这些贵重之物,奴才是万万不敢收的。”兰儿再三打赏,李莲英就是不肯接受:“兰主子实在要打赏的话,就赐奴才一辈子跟随兰主子,天天为兰主子梳头按摩。服侍兰主子就是对奴才最好的奖赏了!”

兰儿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聪明乖巧的小太监。“好,小李子,从今天起,你就是姐姐的专门侍从。等这件事情成功后,姐姐还有重赏。”

李莲英连忙叩头:“谢兰主子恩典。”

不久,安得海从京城回来,直奔兰儿的寝宫。“兰姐姐,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他尽量压低声音,却掩饰不住话里的喜气。

“是不是恭亲王奕那边已经办妥了?”兰儿欣喜地问。

“是的,姐姐,恭亲王奕完全站在姐姐这边,他拉拢了掌握京机与直鲁征兵的兵部侍郎胜保和僧格林沁,已经完全控制了京城。皇上的灵柩将在十月二十六日走大路起程回京,护送的人正是皇上任命的八位顾命大臣。兰姐姐和皇后将带着载淳由载垣、端华跟随从间道回北京,这机会是大大有利于姐姐啊!而且,恭亲王过几日就会秘密来热河与姐姐商讨细节,姐姐,成功唾手可得。”

兰儿眉开眼笑。“安弟弟,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姐姐这辈子能遇上你真是太幸运了。等事成之后,姐姐一定封你做大总管。”

两日后,恭亲王奕孤身一人,秘密地来到了热河,悄悄来见懿贵妃。安得海撤离所有宫女太监,命几个心腹太监守卫。

兰儿见了奕,千恩万谢。“这一次,可要多亏王爷的帮忙,不然,我们娘俩就真没有出头的日子,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奕道:“肃顺等人权势太大,横行朝野,早就有不臣之心,倘若今后再让他们控制了皇上,后果可想而知!不拔除他们的势力,我等皇室宗亲就没有出路。现在京城那边,禁卫军统领都是我的人,八大臣的亲党,也都被我秘密逮捕。现在就只等发丧回京那日,见机行事,抓住这八个逆臣,一并处置了。对了,不知皇后对这件事是何态度?”

兰儿道:“我已经跟皇后谈过了,起初她也不敢答应,但我劝她为了清室着想,不要让权力落在外人手中,由她掌实权,到时更利于清室的团结巩固。她虽没有明确表态,但是已经默许了我们的做法,不会加以干涉。为防万一,我已经将皇后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换成我的人,时时刻刻盯着她,如果她有异心,我就先下手为强。”

奕点头赞道:“懿贵妃果然行事缜密,有运筹帷幄之才。”

“等事成之后,王爷,你就当议政王,好好地帮我们娘俩。这朝廷当中,我们就只剩下你这么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了。”兰儿向奕撒了最后一张网。

渴望权力的奕,自然没有任何异议。

转眼到了十月二十六日。在一片痛哭声中,肃顺等人扶柩离开热河,前往京城。兰儿以“皇帝年幼,不能全程护送先帝梓宫”为由,只随灵柩走了一天,就与皇后一道,携幼帝载淳由载垣、端华护送着从小路提前回京。大臣胜保派新兵接应皇后、兰儿及幼帝入京。入京后,兰儿立即秘密接见了恭亲王奕、军机大臣文祥等人。

十一月二日,载垣、端华刚踏入宫门,就被埋伏两旁的侍卫逮捕。

“你们干什么?造反是不是?你们不知道我们是谁吗?”载垣怒道。

胜保走上前来:“我们奉命逮捕你。你们有什么话,等到了刑部再说吧。”

“奉命?奉谁的命?我们犯了什么罪?”载垣惊异地问。

“载垣、端华、肃顺等人,身为朝廷命官却有不臣之心,我等奉皇后的命令,将你们逮捕,提交刑部发落。”胜保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胡说,一定是你们假冒皇后之名,你们才是大逆不道!我要见皇后,我要见皇后!”载垣愤怒地叫道。

“戴罪之人,有什么资格见皇后,来人,押入天牢,等候发落。”胜保一声吩咐,就有一群侍卫上前,将载垣等人五花大绑,押了下去。胜保看着他们的背影,冷笑不已。“皇后?你以为皇后是谁?”

当日,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全部被逮捕。

兰儿和皇后钮祜禄氏,如今可以正式称为慈禧皇太后、慈安皇太后了。

第二天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召开群臣议会,当即宣布任命奕为议政王,桂良、文祥等人任军机大臣,组成新的军机处。群臣表示并无异议。

十一月七日,朝堂之上,慈禧和慈安皇太后正式宣布,咸丰皇帝驾崩,皇长子载淳继位,年号同治,并宣布载垣、端华、肃顺等人有乱政专权之行为,大逆不道,当即赐载垣、端华自缢,将肃顺斩首,其余人等分别罢免或流放。

肃顺不服,大叫:“妖女祸国,大清亡矣,大清列祖列宗,你们睁开眼看看吧,妖女,皇上临终前……”

慈禧当即打断他的话头,冷酷地吩咐道:“割掉他的舌头!”

随着一声惨叫,侍卫回来复命,盘中盛着肃顺血淋淋的舌头。外面,依稀传来含混的骂声,群臣噤若寒蝉,慈安太后也不由得看了慈禧一眼,神色之中忧虑重重。

独吞大权

载淳正式登基时,年仅六岁,年号同治。因为皇上年纪尚小,在奕、胜保等一批大臣的极力推举下,于养心殿东暖阁设座,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就在这里垂帘听政。

慈禧一掌权,就开始大搞改革,目的不仅是树立威信,也是在朝中扶植自己的势力。她在议政王奕的辅佐下,整饬吏治,处理了一批贪污受贿的官员;发展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汉人官员一直不受朝廷重用,但汉人之中确实有不少能人,汉人的地主武装十分精锐,而反观八旗子弟,却个个因为养尊处优而磨平了战斗力。慈禧决定提拔一批汉族官员,作为自己强大的援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员都是由慈禧提拔上来的,在洋务运动、国防事务、外交事务等方面均有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起义作为长期威胁清政府统治的一股力量,注定成为慈禧弄权和立威的炮灰。

这日,奕来到东暖阁,与慈禧商讨剿灭太平天国一事。

奕奏道:“启禀太后,现在太平贼子直逼京城,臣已经派僧格林沁前去围剿。但现在朝廷与洋人刚刚停战,尚未恢复元气。以当前之军力,想要一举歼灭太平贼子,恐怕不是易事。”

慈禧点点头:“确实,朝廷正需要休养生息,岂能再用重兵。明天本宫就下旨,拨一些军费给曾国藩、李鸿章,让他们在地方上大力扩充军队,改善军备,这样他们就能助朝廷一臂之力。洋人那边谈得怎么样?”

“他们同意出兵帮忙,但要求我们聘用他们的顾问进入军机处。军机处可是大清的中枢权力机构,臣不敢答应。”

慈禧不以为然。“洋人如果想要大清的江山,当年就不会与我们签订《北京条约》然后撤兵。本宫一直认为,洋人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从我大清捞取好处罢了。而我大清地大物博,他们索取的只是小小一部分,不至于伤及我大清的根本。他们要什么,我们给他们就是,如能与洋人建立友好关系,不仅能使大清免遭入侵,还可以借洋人之力铲除国内的叛党、乱民。现在不仅太平天国,连苗民、回民那边也是烽烟四起,这些都是威胁大清的根本隐患。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王爷,明天本宫再下旨,命你为全权外交大臣,与洋人交涉,只要他们肯出兵,一切条件都可答应,而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剿灭太平贼子!”

“太后所言极是,臣会尽快与洋人交涉,争取让他们早日出兵。”奕答道。

在外国列强的干预下,依靠李鸿章、曾国藩的地方军队,慈禧先后严酷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苗民起义、回民起义。总的来说,在慈禧掌权初期,国内局势相对平稳,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清朝的军事力量有所提高。因为这些都是在同治帝在位期间发生的,史称这一时期为“同治中兴”。

在两位太后垂帘听政的数年里,整个朝廷的实权似乎全都抓在慈禧手里。慈安太后就像个老好人一样,只是象征性地发表一些保守见解,而真正的决策、改革都交由慈禧来做。

但是慈禧越来越觉得,慈安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其一,同治帝虽然是慈禧的儿子,但慈禧发现,这个儿子跟自己不亲,反倒跟慈安形同母子。慈禧知道自己平时对儿子太严厉,可这完全是因为儿子不成器。同治帝自幼就十分贪玩,不喜欢读书,慈禧为了这件事经常责骂他。反之,慈安却对同治十分宽容慈爱,关怀有加。在年幼的小皇帝眼里,两个女人,一个母夜叉一个活菩萨,他自然在感情上就偏向后者。

后来同治长大了,顽劣依旧,而且十分荒淫好色,不仅在宫里跟一班宫女厮混,还经常到宫外的花街柳巷里风流。慈禧自然不希望儿子是这样一个被人笑话的主儿,但儿子不问朝政,这倒更有利于她的专权了。她以同治“典学未成”为由,一再拖延同治亲政的时间。

1872年,同治十七岁,慈禧为他举行大婚典礼。慈禧希望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慈安却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这个节骨眼上同治帝又站在了慈安一边,说自己喜欢后者,于是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这件事让慈禧又一次暗中生恨:慈安已经在明目张胆地与她抢夺儿子了!慈禧的一腔怨气,无法向身为正宫的慈安发泄,就转嫁到了新婚皇后阿鲁特氏身上。慈安不在场的时候,慈禧往往对阿鲁特氏十分刻薄,一有小事就要横加责骂。

同治帝亲政后没多久就染上了天花。1874年十一月,同治病重,在养心殿里疗养。慈禧命令宫中三缄其口,不准多谈皇上的病情。次年一月十二日,同治帝驾崩。没过多久,皇后阿鲁特氏也暴毙而亡。皇后之死十分蹊跷,一时间人们都怀疑是慈禧太后下的毒手。

一个来去匆匆的儿子,还不至于让慈禧对慈安动了杀机。慈禧真正不能原谅慈安的,是安得海的事情。自从入宫以来,小安子可是慈禧最亲近的人,虽然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被她宠爱,可也跟个小情人差不多。二十来岁就没了丈夫,慈禧在这宫中是寂寞的,只有安得海懂得她的心意,变着法子逗她高兴。他会经常陪着慈禧说话、玩闹,还给慈禧排戏看。慈禧最喜欢看戏,尤其是淫戏,安得海为此给她在西苑建造了一座精巧绝伦的大戏楼,又专门召集了一班一流的梨园子弟,专门排演她喜欢的戏目。

就这样一个开心果,死了,死在慈安太后手下。慈禧终于坐不住了,她知道自己宠小安子是有点过火,可再怎么说,她也不过就是多赏小安子一些银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给小安子留一份,还给小安子封了个总管,让他在众大臣面前有点面子。安得海得罪了谁?无外乎两个人,同治帝和恭亲王。曾有一次,同治看不惯小安子那骄纵的样子,骂了小安子一顿,慈禧就帮小安子出气,训斥了自己的儿子。还有一次慈禧与小安子闲谈,两人说得高兴,就有点忘乎所以,闹成一团。这时,恭亲王奕求见,说有紧急的要事与太后商议。慈禧为了与小安子玩乐,推辞不见,想必让奕恼羞成怒了。

可就算这样,千不该万不该,又有哪一样得罪到慈安的头上了呢?

事情要回溯到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为皇帝准备大婚的事,要派人到江南采办丝绸布匹。安得海想借这个机会去江南游山玩水,就自告奋勇承担这件事。

“安弟弟,这事可行不通,我大清有律令规定,太监不能离开城去办事。”慈禧为难道,“这次就派别人吧,你去又不方便。”

安得海不以为然:“小安子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只要太后您点头,小安子什么都能做。”

慈禧一想,可也是,权力不就是这么用的吗?于是应允道:“好吧,好吧,那你去吧,不过千万不要声张,办完事快点回来。”

安得海一百个答应,可是一出宫就把慈禧的话放到了一边,一路上大张旗鼓地到处招摇。地方上的大臣们,一见太后的宠臣来了,个个夹道欢迎,送礼奉承。到了山东德州,知府赵新准备得慢了一点,安得海就大发雷霆,说怠慢他就是看不起太后看不起皇上,要赵新准备六百万两银子。赵新不敢擅作主张,就把这事呈报给了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丁宝桢。丁宝桢接到报告很纳闷,内监不是不能离开京城吗?安得海是怎么到山东来的?于是他写了一封密奏,十万火急送给皇上问这件事。

同治帝一接到奏折就乐了。好你个安得海,平时仗着有太后宠爱,想收拾他还有些难呢,这下终于逮到机会了!同治马上去找慈安太后,说:“安得海总算出宫了,机不可失,我想杀了他!”

慈安不动声色道:“好啊。这个奴才平时仗势欺人,作乱宫廷,大臣们早就看不惯他了。你额娘可能一时糊涂,下不去手,这次皇上就先斩后奏,替她拿个主意。”

同治又道:“可是离得这么远,朕不能亲自下手呀!怎么办?”

慈安道:“就让丁宝桢去办。太监擅自出宫、收受贿赂都是犯法,皇上写一份诏书给丁宝桢,让他依照我大清律例,把安得海就地正法。”

于是,安得海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处死了。等事情传到慈禧耳朵里,一切都晚了。慈禧大哭了一通,过后就对慈安恨得牙根直痒痒。慈安这一举动,不仅剪除了慈禧的重要心腹,也不动声色地拉拢了同治皇帝和以奕为首的朝中大臣。

“好你个慈安,表面上装聋作哑,想不到在背后给我捅刀子!小安子哪里得罪了你?你不就是想对付我吗,那你来呀,看谁能斗过谁!”慈禧恶狠狠地叫道。

慈禧是个能够沉住气等待机会的人。慈安出事的时候,是在1881年。年初时分,慈安忽然患病,久治不愈,遍召天下名医入京诊治。直到三月初九日早上,慈安还能够召见军机大臣,处理军国大事,身体没有大的异常之处。可是就在第二天晚上,慈安突然暴亡。人们对这件事备感蹊跷,认为一向身体健朗、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太后不可能就这样病死。关于慈安太后的死因有无数种流言,在朝野上下传播。

同类推荐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本书人物主要选自历代《新城县志》《黎川县志》《建昌府志》《江西通志》以及历朝国史中所载可考人物,收录了上自唐末,下至1978年(中国史现代史段)的黎川历代本籍名人和客籍名人共667人。
热门推荐
  • 我的眼睛能扫二维码

    我的眼睛能扫二维码

    当眼睛中的一切都能够变成二维码并扫描时,陈宇知道,他的命运开始改变了。“美女,别误会,我只是想要扫一扫你身上的那个二维码罢了!”
  • 异灵之秋

    异灵之秋

    独自一人孤单的旅行,在不知不觉中,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见过了世间炎凉,才发现要保持本心,本是不可能的事。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自己只是亿万分之一,你记住了路人的模样,路人的一切,可有哪个路人,记住了你?ps:耽美文注意!不喜欢耽美的人请点左上角
  • 三国之黄灾

    三国之黄灾

    “文姬!你看我真诚的眼神!吾真的没有跟奉孝、兴霸、恶来还有文远去教坊啊!真的!我对灯发誓!”“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明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后有成吉思汗的黄祸,今看我刘明的黄灾!人不怯,仇必血,万丈豪情赴烟沙。卫我泱泱华夏,复我浩荡中华!如果您感觉还行,请收藏本书。多前来看看,就是对本作品最大的支持!谢谢
  • 低调的小小宫女

    低调的小小宫女

    她是宫里的小小宫女,在皇帝身边当差,为人十分低调,是个‘善良’的人,严重申明是‘绝对善良’!‘善良’守则:给银子的,可以帮这位娘娘向尊贵的皇上说点好话。至于没有银子的,由于只是个小小宫女,比较懒,胆子又小,所以不可以也不爱管闲事。嘻嘻!
  • 劫魔

    劫魔

    一个灰色的故事;也是一个黑色幽默;更是一个悲剧。空间错乱,葬魂台;葬魂台上,葬魔碑;葬魔碑下,吾魔身;待到千劫百世过,用吾真身踏洪荒!
  •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舞倾城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舞倾城

    她是一个穿越过去的冷酷杀手,上一世的命运在这个时空依旧出现,只是多了另外一个身份,卧底。为了生存,为了脱离命运,她必须做出各种选择,包括杀了他或者救他。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快穿,女神打造计划

    快穿,女神打造计划

    知秋是一个‘胜’斗士,某天去楼下打酱油时被自己给绊死了...然而……“少女,你想重生吗?你想拥有倾世的容貌,傲人的身材,高人一等的身份和各种美男环绕吗?”作为一个屌丝,知秋心动了。“ok,恭喜你成为被系统绑定的第..*·&#..位少女。“话说,她好像还没有答应呀喂。在第几个那里乱码是几个意思??这是一个屌丝女一路各种伪装、掉下限、逗逼地收男银,最后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女神’(大雾)的故事~
  • 吸血鬼exo之美丽校园

    吸血鬼exo之美丽校园

    "喂,这位骚(少)年,你长得。。。啧啧,真是闭月羞花啊!""那还用说嘛!。。。等等,你刚说我什么?…闭月羞花!小爷我可是纯爷们"可那女生却早乙跑没影了。"喂!喂。。。神经病你别跑啊!(呵呵,可真有趣呢)
  • 末日之百年之后

    末日之百年之后

    百年之后,冥界会是怎样?步凡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死,即使他已经100多岁了,他却依旧年轻。忘了说了,他不是吸血鬼,他只是单纯的死不了,老不了……百年之后,他见证了这个世界的改变、毁灭以及新生……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末日小说,这是虚拟世界、末日危机、魔幻世界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