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600000007

第7章 从西方哲学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2)

在康德那里,真正的至善是道德与幸福相匹配的,也就是善有善报,好人一生平安。他是反对禁欲的,反对克己,反对伤害自己的苦行僧生活(尽管他个人一生独身),他认为这些都是不道德的。由于人的有限性,要做到德福一致,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灵魂不死,二是上帝的存在,这就是宗教产生的充分条件。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的时候,讲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实际上也就是道德和幸福的一致。就是关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的理论观点,与康德的第三个“二律背反”——自由与必然也是具有逻辑一致性的。

当我们讲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时,在自然科学条件上,首推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2008年的暑假,我借到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据说我国很长时间内是没有中文译本的。不管怎么说,我一读到这部被列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本书”的文本时,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直到今天还不能从感动中走出来。过去给学生上课,在讲到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支撑作用时,只是拿过去自己的哲学课老师举出的,什么文昌鱼、南美肺鱼的发现证明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读完了《物种的起源》,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对以往浅薄见识的羞愧感。不是说这种见解有什么问题,而是太单一,太有限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当中,有不少科学论断,让我在《物种起源》当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印证。比如:“在理论自然科学中,我们往往不得不计算不完全知道的数量,而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用思想的首尾一贯性去帮助还不充分的知识。”下面达尔文的一段话,正是对恩格斯断言的最好注解:“有些古生物学家,例如阿加西斯、皮克特和薛知微曾反复强调某些地层中突然出现整群物种的事实,以此做主牌来反对物种演化的理论。假如同属或同种的众多物种果真在同一时刻产生的话,那么这将对以自然选择为依据的进化学说,确实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按照自然选择演化的理论,凡是同类的生物,都是从同一个原始祖先传下来的,它们的演化必定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而且这原始祖先肯定是在变异了的后代出现之前的遥远时期就已存在了。然而,我们往往对地质记录的完整程度估计过高,常会因为某属某科不在特定的时期出现,就错误地认为它们没有在那个时期生存过。经验常常提醒我们,在一切情况下,肯定性的古生物证据是绝对可靠的;而否定性的证据则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常会忘记,整个世界和那些曾详细调查过的地层相比,是多么广大;我们还忘记了,某些物种群在蔓延到古代欧洲和美国的群岛之前,可能在别的地方已经生存了很久并逐渐繁衍起来了。我们也没有考虑到许多情况下,连续地层之间的间断时期可能比每个地层沉积的时间还要长久。这种长的间断时期,已足够使一亲种繁衍出许多子种,而在后来形成的地层里,这些物种成群出现,就像是突然创造出来似的。”

在另一处,恩格斯指出:“如果地球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那末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它一定不但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这与达尔文的叙述可谓相得益彰。

在恩格斯这篇成熟的《导言》的最后,他从宇宙观的角度总结说:“无限时间内宇宙的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不过是无限空间内无数宇宙同时并存的逻辑的补充——这一原理的必然性,就是德莱柏的反理论的美国人脑子也不得不承认了。”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就整理事实材料这一科研工作的基础来说,恩格斯与达尔文是无法相比的。但是在《物种起源》这部文献面前,我们看到它用以证明论题的根据几乎“自溢”,要想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抽象那也是水到渠成的。

什么叫“理论来源”?如果仅仅把从德国古典哲学(还只包括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哲学的理论来源”(哪怕加上“直接”二字),那也是太狭窄,太“短路”了。新世界观是一个整体,当时的自然科学绝不仅仅起一个支持和证明的作用,它们主要还是启发,一些表达上的技术甚至论证上的巧妙功夫必定得到借鉴。就像我们今天,大量的网络语言和信息化的思维方式,怎么能不影响现在每个人的世界观呢?

同样可以想见,霍布斯的《利维坦》,他的天赋人权命题,难道就不能跳过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直接起作用吗?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没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当然了,现代西方哲学界的一些早期人物,也会对马克思有影响,因为马克思也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不过,限于篇幅和结构,这里不再研究。

二、 在思维方法上必须跳出唯物唯心的平台

我们现在讨论一个比较敏感,但并不困难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哲学基本派别的问题。有哲学基本问题,就会有哲学基本派别,但是我感到,一旦划分完成就要管到思想的尽头,这很不利于我们的新世界观。“哲学就是哲学史”,那么,在基本派别的角度,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西方思想斗争史;一部中国哲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思想斗争史。历史的真面目果真如此吗?

亚里士多德与弗兰西斯·培根,尽管不是面对面的争论,但前者主张演绎法,后者主张归纳法,这是基本派别的斗争吗?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斗争也属于这种斗争吗?答案是否定的。可它们在哲学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哲学基本问题,实际上是思考世界与人生的逻辑起点,我们不能把它当作立场问题或党性问题。立场和党性,只有在历史观上才存在,而在自然观上,或者在宇宙观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还是通行的原则。尽管我们都知道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的利益,也会遭到攻击的。”但这只是个比喻,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这里并不是说,只要触犯了我的利益,我就坚决反对“在平面内,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马克思是指,在平常看来与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一旦与经济利益挂钩,那就会“把人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代表私人利益的仇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它”。比如无神论,在封建社会直接触犯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那是不可饶恕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你只要不涉及人家的经济利益,无神论算不上什么大罪,甚至干脆就不是罪,因为钱比神现实得多,重要得多。这我们就搞清了,不会有人因经济利益问题就去咒骂相对论本身,去嘲讽计算机技术。该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这样,我们的哲学殿堂就比较有魅力了。

当我们解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概念的时候,学生很难产生共鸣。你只要回答思维和存在(默认的客观存在),谁第一谁第二,就分出了“阵营”。特别是在解释唯心主义的时候,“先有水杯这个概念,然后才有实际的水杯”,谁也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人。或者得出“唯心主义是疯子”这样的结论。这就要看你对“第一”这个概念怎么理解了,实际上唯心主义这里的“第一”并不是顺序上的第一,而是逻辑上的。各种水杯是可以更换的,也是要转化为它物的,但是,水杯这个概论并不会变,它始终如一。唯心主义看重这种逻辑在先,实际上就是个思维方法的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你把这种思维方法用到任何一个地方,比如你到基层去搞调查,不是先了解第一手材料,而是停留在听汇报,看文件上面,这是你的主观武断和怠堕的表现,它与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虽然是“生活当中有哲学”,但并不是什么事都要上哲学这个“纲”的。你爱吃鱼,这用什么哲学观点来解释?丈母娘来了,你站在哪个阵营来处理?小偷在撬锁,这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如果我们这样讲哲学,它不但是庸俗化的,干脆就被取消了。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种理论思维,必须是在最基本的逻辑框架内来进行训练,而不是随便插标签。

唯物主义需要借助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这不是马克思做过的么?我指的还不是这个方面,而是它的形而上的抽象法。在这一点上,我们以往所做的,正是以它为对立面的,我指的正是这种逻辑在先及其意义。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意识,虽然它来源于自然界,但不能因此就永远受动。我们承认任何时候人之外的客观实在都是生存之根,但这种朴素的立场不会成为问题。问题最大的是我们如何与这一客观实在自洽地相处。你认识它的本质,认识它的规律,又合理地改造它,这些都必须有形而上的高度才能做到。唯心主义为什么会产生?照过去的说法,在思维方面主要是认识的片面性,然后还有阶级根源。在我看来则不然。真正的唯心主义对人类文明是有大贡献的,关键是我们的哲学界把那些历史上的唯我论、宿命论,都归到唯心主义这个范畴当中了。像尼采这样的人,居然说出“我为什么这么聪明”的话,不管他在这话之外又说了多少别的话,把他称为哲学家也是牵强附会的。难道唯心主义者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么?

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自觉地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普遍规律,当作进步的思想武器,这是一切哲学,不管是唯什么主义,共同的宗旨。

“存在就是被感知”用思辨的头脑来分析,我体会是:感知到对象,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或者说,存在者在被你感知到的意义上,对你来说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存在论本来就是意识论。我们通常解释为“不管什么东西,你感知到它,它才存在;感知不到,它就不存在”。这样的悖理谁能接受?它如何像小孩子的蒙昧意识一样传到今天?

这涉及到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在驳斥“存在就是被感知”或“物是感觉的复合”的时候,用了两个设问,第一是“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第二是“我们是否用头脑思想?”这其实可以归为一个问题——离开了人,存在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经常向学生讲,没有人,宇宙只是一个寂寞的永恒。它有过程,但没有历史。我们看黑格尔的观点,在他那里,作为哲学开端的存在,是一个没有规定性的、没有展开的存在。它既包含着一切,又不表明任何东西,是有和无的统一。我们现在讲列宁的物质定义,核心就是客观实在,从我们的思维来看,这不也是有和无的统一么。它包含一切,又不归为任何具体存在。人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到今天,这种一致性很容易理解。如果列宁真把贝克莱的那个命题当作“儿童蒙昧意识”来批判,那就太举轻若重了。如果不是,那就包含误解或有其他原因,总有他的理由。但我们绝不能再继续这样教学生了,以至于到最后,向主观唯心主义发出带有人身攻击性的质问:我们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母亲所生?再拿“心外无物”这个命题来说,我们也经常把它说成是“中国的贝克莱命题”,把王阳明说成是中国的贝克莱。我没有读过这位大思想家的《传习录》和《大学问》,只是在一些材料中看到把他的哲学中心归纳为“心外无理”。当然,“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一连串的概括,在文本中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把握一个思想家的体系(内在的体系就是系统),从全局来理解具体论断。如果说这种论断很武断,很无用,甚至对人有害,我们能说服人么?你在网上一翻便看到这样的信息: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又称:他的政治主张是“明赏罚,量情法,重纲纪”。再看影响:在他的老家修建的纪念设施就不用多说了,就是在宝岛台湾、日本等地,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心外无物”来介绍这样一位大思想家,简直把人家看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丑了,实际上这种角色正是我们自己。日本三岛毅博士的一句诗“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东乡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阳明”。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并把台北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以示纪念。请问,当我们的学生读到这些信息后,我们这种上课能起什么作用就可想而知了。

在我看来,主观唯心主义就是侧重于主体的能动性,客观唯心主义则侧重于客体的制约性。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上,它们都是不能越过的阶段和模式。同样,唯物主义也具有这样的地位。两种思维路径是相互交织和相互斗争的,这才是真相。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热门推荐
  • 四魂祭司

    四魂祭司

    这是一个充满战争的世界,这是一片充满魔兽的森林。这里有狂暴的兽人,狡诈的人类,孤僻的矮人,高傲的精灵......在这传承了千万年的土地上,谱写起一曲新的战歌。
  • 天夺记

    天夺记

    天地初生,万物求长生之道,因而夺天地之灵气,修逆天之法,得道成仙。仙之得道者,凌于天道之上,便为天。中天唐玄意外在盖天中身陨,幸运重生,从零开始,夺回属于自己的天!
  • 霞举飞昇

    霞举飞昇

    自古以来,凡能明真见性者,皆有仙缘。穆尘立志成仙。他苦修八重境界,遭逢种种阴谋,平鬼域,诛妖邪,伐魔道……虽一路坎坷终无悔。毕竟一路上除了磨难还有不凡的际遇、美丽的姑娘以及霸道可爱的灵兽作伴。
  • 笔中灵魂

    笔中灵魂

    前世的恨今生偿还,恩恩怨怨随着一支笔来谱写。
  •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本书共分12章,包括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总论,银行的资本结构及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和负债管理,投资管理等内容。
  • 天衍圣手

    天衍圣手

    他曾是不可一世的天才,而今却无法修炼……万年前的事件将他卷入其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凭借的只有无法修炼的身体,他到底该如何应对……且看一介凡人如何屹立修真之巅,脚踏神州大地。
  • 风车恋人

    风车恋人

    她是一名医生却因一次意外导致了她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里,当裴影在这个未知世界里遇到了受伤的剑客沙比,在经历一段相处之后的两人却悄悄的点燃了爱情的火苗,不过不同世界的两人究竟该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和克服各种危险追寻真爱呢?
  • 毒王狂宠:重生之逆天巫女

    毒王狂宠:重生之逆天巫女

    她被丈夫与庶妹冤枉毒死五岁亲生儿子,更告她意图谋害公婆,背负满身骂名被押上刑场!她本是巫族之长的嫡孙女,温柔善良却被公认为是族中废物。本以为踏入平凡人家可以过着平凡生活,却不知命运跟她开了天大的玩笑!头颅落地之前,她仰天诅咒:若我重活一世,定让这负心之人受尽折磨,生不如死!再次睁眼,重生到八年前,前一世悲惨命运的转折点。看她如何废物变天才拥有神奇技能!这一世,她不会任人摆布!她要掌管巫族,强势崛起!就算是天来挡我,我亦遮天!只是那个总是在她身边口口声声要保护她的霸气男人是谁?男人勾唇邪笑,“这个原因嘛,巫女配毒王,天生一对!女人,快来我怀里,让我好好疼疼你。”她撇撇嘴,“脑子有病!”
  • 我的丈夫是恶棍校草

    我的丈夫是恶棍校草

    这是一段搞笑和浪漫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段呆女制服校草的爱情故事。这是纯爱+清新的故事。(作者个人观点,你也要评论哦!)
  • 深宫怨伶

    深宫怨伶

    瑞喜进宫了,封为美人。一朝宫墙内,只盼君王怜,可惜两年过去,皇上却从来没有召她侍寝。不过瑞喜并不着急,因为她的玉女神功还没有练成,不足以在床第间杀了那个君王。选秀女就像抢银行,收益很大,但后患无穷。深宫女子,一旦卷入尔虞我诈,想抽身就是南柯一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