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600000034

第34章 发展中体现整体性(3)

在列宁看来,或者用辩证法的眼光,所谓方法,就是把事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揭示出来。这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中已充分展现。我们之所以有叙述方法的多种选择,就是因为事物发展的逻辑轨道已经全面铺开,而且我们已经对它的全貌有了整体性的认识,只有这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总有一条是符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最佳途径,就如同马克思从商品开始那样。由此,列宁告诫我们:“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这也充分说明列宁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在基本内容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传播中可以分离,但在运用中不可分离。他不但广泛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阅读过的哲学经典,比如黑格尔的书,费尔巴哈的书甚至亚里士多德书等等,而且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更集中更具体的看法。他把辩证法归纳为十六要素,为后来者在理解上减少了困难。

哲学思维的训练,在列宁那里完全是自觉去做,并在工作中完成的。所以他的纯理论著作并不多,主要还是体现在应用型的学说当中,或者是在与机会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表达出来的。

唯物主义世界观,首先需要一个清晰的立足点,那就是什么是物质。我们知道,在现有的教科书中,这个定义是采用了列宁的叙述。他说:“如果你们认为人感知的是客观实在,那末就需要有一个关于这种客观实在的哲学概念,而这个概念很早以前就制定出来了,它就是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因此,如果说这个概念会‘陈腐’,就是小孩子的糊涂话,就是无聊地重复时髦的反动哲学的论据。”这个定义是对以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思想的集中概括,它也是对形形色色曲解和歪曲现代唯物主义观点的郑重宣言。可以说,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二、20世纪的《资本论》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下简称《帝国主义论》),写于1916年,当时在俄国,正处于十月革命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矛盾和斗争考验着各国工人运动。如何对待帝国主义战争的问题,成了区别一切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分子,篡改时代的阶级内容,极力美化帝国主义战争。他借口所谓“经济发展中的新材料”,捏造了一个“超帝国主义论”,妄言“帝国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历史阶段,而只是帝国主义政府‘爱好’的一种‘政策’。”鼓吹只要组成国际托拉斯,就能取消帝国主义的矛盾,实现持久和平。为了及时揭穿这种开历史倒车的改良主义的骗局,列宁总结了《资本论》出版以后资本主义在半个世纪的发展情况,科学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给各国的工人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这篇著作有四个要点:一是经济上,论证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二是政治上,揭示了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三是历史上,阐明了帝国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四是思想上,指出帝国主义是培植机会主义的土壤。

列宁在序言中谈到由于沙皇政府严厉的书报检查制度,迫使他只限于纯理论、特别是经济上的分析。关于政治上的阐述,只能用“奴隶式”的语言。这就需要我们在大量经济事实当中领会列宁所表明的政治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还要遵照列宁本人的提示,参看他的“国外论文集”。

另外,列宁这篇著作有个副标题叫“通俗的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经济学说体系来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续篇,相对于《资本论》来说,这里的理论性没有那么深,因为这毕竟还是在谈资本主义,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以《资本论》为依据的。如果说马克思主要运用抽象力来研究问题,那么列宁则主要是用阶段论的方法,这会让我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要认识帝国主义就要从现象入手,深入到本质。当时,能够表现帝国主义本质的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帝国主义战争。列宁说:“能够证明战争的真实社会性质、确切些说证明战争的真实阶级性质的,自然不是战争的外交史,而是对所有交战国统治阶级的客观情况的分析。”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而无论政治采取流血或不流血的形式,它的基础都是经济状况。这就找到了垄断的资本主义这个根源了。

至于金融资本的定义、垄断价格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等等内容,学习这一篇的时候会详细了解,这里就不赘述了。

关于《帝国主义论》与《资本论》的历史渊源,列宁写道:“在五十年前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竞争是一种‘自然规律’。官方学者曾经企图用缄默这种阴谋手段来埋葬马克思的著作,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理论上和历史上的分析,证明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现在,垄断已经成了事实。经济学家们正在写大堆大堆的著作,叙述垄断的个别表现,同时却继续齐声宣告:‘马克思主义被推翻了。’但是,英国俗话说得好,‘事实是顽强的东西’,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得重视事实。”从哲学的角度讲,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就是说,它没有根本改变事物的性质,但是就它与新事物的距离来说,已经很接近了。立场决定方法,那些“超帝国主义”的论者,在他们的视野范围内,一点都不觉得可笑。“如果把纯粹经济的观点看作‘纯粹’的抽象概念,那末唯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发展的趋势是走向垄断组织,因而也就是走向一个全世界的垄断组织,走向一个全世界的托拉斯。这是不容争辩的,不过也是毫无内容的,就好像说;‘发展的趋势’是走向在实验室里生产食物。在这一点上说来,超帝国主义‘论’和‘超农业论’同样都是胡说。”问题是,哪里有什么“纯粹经济”这个东西呢?且不说经济一定要表现为政治——权力意志的较量,就说这个地球上的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总之各个生存的群体单位,从宗教习俗到婚姻理念,总之历史赋予它们的各种独特天性,怎么会容许所谓“纯粹经济”的东西单独起作用呢?在我们中华文明的土壤中,楼兰国与中山国的灭绝,并没有等到“纯粹经济”这种发展趋势的出现。

三、批判机会主义

斯大林说:“不要忘记,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和列宁之间隔着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独占统治的整个时代,和这个机会主义作无情的斗争不能不是列宁主义的极重要的任务之一。……对第二国际的肮脏的马厩做一番总检查和总清洗这一光荣任务就落到了列宁主义的肩上。”

(一)哲学上的诀窍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有个副标题叫“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这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有类似的特点。

列宁一开始就向报告人提出了十个问题,其中第一个是最要害的:“报告人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如果不承认,那末他为什么一次也不去分析恩格斯关于这一点的无数言论?如果承认,那末为什么马赫主义者把他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修正’叫作‘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这一形式逻辑的二难推理,不仅在于巧妙,更加在于深刻。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所谓“恩格斯的无数言论”,主要是指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篇著作。他提到与马克思“‘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主要由马克思所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辩证唯物主义的模型基本确立。这里的典型论证已为人们所熟悉,马赫主义者自然也不会不知道。如果对这些论证有异议,那就应该宣布自己与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承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那么你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正,这种修正的结果无论如何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了。这种既不承认又冒充的做法是什么意思呢?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中说得好:“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内脏腐烂了的自由主义,企图在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形态下复活起来。他们把为伟大战斗准备力量的时期说成是放弃这种战斗。他们把改善奴隶状况以便反对雇佣奴隶制度说成是奴隶们为了几文钱而出卖自己的自由权。他们怯懦地宣扬‘社会和平’(即同奴隶制度讲和平),背弃阶级斗争等等。在社会党议员中间,在工人运动的各种官僚以及‘富有同情心的’知识分子中间,他们有很多信徒。”至于什么“感觉的复合”、“感觉的要素”、“原则同格”、“思维经济原则”等杜撰出来的“新名词”,我们也不在这里赘述了。

(二)工人没有祖国

我们都知道《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个著名提法:“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这一提法是针对有人责备共产党“取消祖国,取消民族”而来的。因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宣言》最终的口号,而且,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同盟的领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忠诚的战士,并进一步发展着这一组织,向全世界扩展。这样的势头,不但对资产阶级有震摄,也会让小资产阶级和工人贵族及政治盲目者产生忧虑。机会主义就是从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们充当统治者的喉舌,以曲折隐晦的形式对工人运动产生消极影响。斯大林对此分析说:“大家都还记得第二国际在巴塞尔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堂皇的示威,当时第二国际恐吓帝国主义者说,如果帝国主义者敢于发动战争,那就要遇到可怕的起义;他们提出了‘以战争对付战争’的吓人口号。可是过了不久,在战争就要爆发的时候,却把巴塞尔决议束之高阁,而向工人提出了新的口号,即为了资本主义祖国的光荣而自相残杀的口号,这一点有谁不记得呢?革命的口号和决议如果不加以实现,是一个钱都不值的,这难道还不明显吗?只要把列宁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政策和第二国际在战争时期的叛卖政策比较一下,就可以了解机会主义的政客是如何卑鄙,而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如何伟大。”

同类推荐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本书体现了国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前沿,对非传统安全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三代江山

    三代江山

    你说爱过,似水流年,可是早已不是当初。你说放弃,不堪回首,可惜我们不在年少。当初放弃多少,如今是否有些悔意,日子一天天过,又为彼此想过多少。日日夜夜年年,情情爱爱缘缘。一往情深,不知何起,念而不忘,难眠与你。恰,情深与你,何起哉哉,宁不相负,却由吾身,遥遥无期,伤免心头?叹,叹情恨短,又叹一生,红颜何由,一生随心!
  • 幽魂魅影

    幽魂魅影

    修炼的终点是长生,这条路太远,有太多的曲折,即使有些遗憾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 陈嘉李的Topia

    陈嘉李的Topia

    废柴剩女陈嘉李工作爱情从不顺利,一路走来三十好几也没有个好的归宿。经过生活的磨练,安嘟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Topia……希望每一个女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仙邦,它不在别处,就在树叶缝隙里的一缕阳光中……
  • TFBOYS四叶之约

    TFBOYS四叶之约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会选择他还是他,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会选择放弃还是珍惜...
  • 我的金钱科技帝国

    我的金钱科技帝国

    ”不能让他的游戏进入市场,否则我们会破产。“游戏公司大佬说。“不,这不可能,发动机技术居然被他给掌握我们会有大麻烦。”军工巨头也说。“和他比钱多?你们都疯了。”知名大富豪还说了。王上微微一笑,哼哼,我会告诉你我有系统在身么?你们就洗干净等着我吧。
  • 王氏医案绎注

    王氏医案绎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由于本人说话有点不经过大脑,所以里面的人物基本上也是这样。然后呢……本文女主绵羊属性占多数,女王属性占少数。再然后……男主自从遇上某女后,心脏一天比一天强悍,迟早有一天会练成神功——没心没肺!最后,本文属于脱线风格,如若脱离主题,请各位谅解!
  • 双神路

    双神路

    雪花如絮,纷飞直下;冰柱晶莹,结岩长挂;银装素裹的极寒雪域,是梦幻般的仙境。“这里真好,只有妈妈、哥哥,还有我”小丫头轻声自语,精致的小脸满是欢快,奔跑在雪地上;“我是男子汉,一定会成为最强者,保护好妈妈和妹妹”,默默自语,小男孩眼神坚韧如石。无边黑云滚滚而来,夺走了一切,无尽的黑暗中,是沉沦,还是奋起,刻骨铭心的仇,深入灵魂的爱,是一份守护,支撑了一个少年的双神路。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正值五年青春时

    正值五年青春时

    一切的不知不觉都是因为正值青春时,坐看五年成长,望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青春依旧,我们依旧。回过头,就可以看见当年那些我们错过的人,错过的事,经历的所有所有都会让我们成长…
  • 安歌行

    安歌行

    公冶仰起头望着云隙里散出的冷凉日光,微微眯起了眼,唇角弧线冷厉,清冷的嗓音在风里断续破碎:“苏祈年你还真是绝情。”——我的征途是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