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600000031

第31章 运动中体现整体性(5)

马克思主义在现实运动中不断成长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社会壁垒”问题,即“受规则支配的经济”问题。“对工作时间进行社会控制的斗争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就开始了。……第一个里程碑事件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爆发。……第二个里程碑事件是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人民前线’运动。这次运动所取得的成果是,在法国建立了‘带薪休假’制度,而且工人在当时有了长达数周的暑假,……1945年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壁垒’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人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而且‘社会壁垒’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囊括了消除对妇女的性别歧视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运动,不仅在于它把理论从书斋里解放到了现实中,回答和指导了深刻的社会具体问题,而且还在于运动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存在形态。媒体经常宣传的“时代先锋”、“身边的感动”等活灵活现的人的行动,他们并不一定有什么文化基础,特别是不见得懂“哲学”、“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名词,但是他们是用自己的实践,甚至用生命对抽象范畴进行了动态形的诠释。

什么是不可知论,我们会熟练地背出定义,指出其实质,并拿出典型的人物来说明。但是,现在我要说,如果不能够在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中,体味、观察和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也就是说,将运动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放到整体马克思主义之外,这就不仅是一种缺陷,实则是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那么,在广大群众的眼睛里,我们所宣讲和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就成了他们不可知的理论。在目前的社会生活当中,实际上基本就是这种情况。老百姓不会讲“哲学语言”,给小孩子传授的更多的是“人之初”之类,就连基层单位的文员们写总结报告,也未见得“活学活用”登上“高层次”的理论平台。但是,如果对他们的工作行动与效果进行解剖,那就会看到很多让人心动的方面,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又是什么呢?

我们是该换换脑筋了,到哪里寻找马克思主义呢?回答是:到人民中间,到现实生活中间。并不是只有孔繁森、任长霞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者,平常人物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元素还是占有更大分量。多年孝敬老人,长期资助贫困孩子读书,为他人捐献血液甚至骨髓,大宗款项物归原主,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这一切的一切,当你问他们想到了什么时,他们往往会说“来不及想”或者“别人碰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这朴实的一句话,我们以往都是这样解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意思是说,他们的思想道德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人生关键时刻,这些思想精华会采取“一瞬间爆发”的形式展现出来。实际上我们用不着想象出这种转换,严格地说,这种转换并不存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运动是所见即所得的,行为本身就是它的灵魂在场。

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凡受规律支配的现象都会产生自我调节功能。马克思主义运动也是如此。就拿一种文化现象来说,如今80后和90后的青年人,他们所钟情和欣赏的美学形式,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人有一种相似性。那个时候,既然有被禁固的思想,当然也就有被禁固的艺术。思想解放了,对美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首先闯入心灵世界的就是外国的美学形式,从迪斯科到现在的街舞,从邓丽君模式到人体彩绘,激烈扭摆、自我陶醉的演唱风格……总之,我们如同向世人宣告:这里不再有保守和隐忍了,来的是发泄和疾呼。这样的文化意识,伴随艺术界明星大腕的不断更迭,影响了两代人。但是,近来可以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形式,就像按不住发芽和生长的种子一样,在各种场合钻出地面。前几年《红楼梦》重拍,海选林黛玉,一批一批地网上初试,可人们的反映是什么呢?“这一个个的时髦女郎,哪有林黛玉呀。”就连当年对陈晓旭的不满,都通通消失了,简直把她看成了演绎曹雪芹精神的唯一。到后来,在全国人民心有不甘的情况下,新《红楼梦》终于面世了,尽管有导演不厌其烦的解释,可评论界有多少是真正给以肯定的?什么问题?古典美没有了。

在西方,全社会讲的都是后现代,可在我们这里,连现代化都还没有达到,这种社会阶段的错位,不是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再说,无论走到哪个阶段,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是超越不了的,就像黑格尔说的“一个人不能超越时代,就像不能超越自己的皮肤一样”。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这句话一般理解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仅凭马克思的话本身却不能直接表现这一观点。这里面“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并不就等于“自己的生活”,它有个主观意志的问题。比如,一个自夸财富的人,这种炫耀表现说明了什么呢?有人可能说了,马克思告诉我们“怎样表现”“就是怎样”。就是说,他夸富,他就是很富,完事了。不对。说明他的财产情况,需要他这样加上一定的光环来保持或利用一切机会加以增进。我们不会看到比尔·盖茨在任何场合来夸耀他的财富,有的只是捐献。

你需要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不是能模仿的。就算有一段时间,有一些方面你模仿了,你跟进了,但是到了一个适当的周期,拐点就会出现。因为现实生活条件你是不能模仿的,也不可能说变就变。苏联解体,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丢掉了民族文化的根。这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前车之鉴,不能大意。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智慧,它是在采撷人类历史多种智慧精华的基础上酿造而成的。只要是探索真理和改造世界,这一智慧之光便给予人间,这是它整体性的一个表现。自从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你只要踏上人类解放的大道,一切有益于前进的力量,都在这一光照范围内。

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陈云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征做了中国式的概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就是唯物论;交换,比较,反复,这就是辩证法。可以看出,只有经过长期的工作生活实践,在正反两个方面取得了大量经验的基础上,并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大手笔才能集中而形象地做出如此判断。

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有它的灵魂,不妨叫作民族魂。我们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是这一灵魂的支点。我们很熟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等内容,但是,它还是不够凝练和形象,就是说没有灵动性。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样的口号,这就非常有概括力,有普遍意义。在人们的心中,不用做任何解释,一目了然,家喻户晓。我想,有号召力的命题,不会一劳永逸,它要根据实际生活不断得到演绎。比如自强不息这一提法就比自力更生所涵盖的历史时期更久远。联系到当下的科学发展观,概括性已经够高了,文字上也不抽象,但是,如果我们用“低炭经济”这样的提法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宣传和鼓动,这就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我提出“马克思主义运动”这一概念,并不是说“大本子”就不用管了。相反,如果没有一大批理论扎实的教育研究宣传工作者,没有在这一思想战斗领域坚守的战士,要想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成果,那是不可思议的。马克思一再说他的书工人能看懂,但绝不是直接懂得他的理论体系和阐述方法,只是说通过教育宣传手段,其中的基本道理是能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平均利润率,你只要把不同行业的资本构成原理说清了,它们在市场上一定要强制表现的事实,工人和资本家都会明白的。

在这里,我想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明自己的想法:“谁要给自己提出要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在运动着的马克思主义和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之间,我们总要在两者间选择适当力度来工作,强调了一方,往往就容易淡化了另一方。只是在我希望的大变革兴起之际,这种偏颇可能会缩到极小,因为那时由于更多人的参与创新,大众化的成果将会可喜地倍增。在这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吸引力也将随之提升,真理本身的美感也会带给更多人快乐。

以上就是我所说明的,作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它在民间充分体现了自身的整体性。它让我们从遥远趋近当下,从自发趋近自觉,在常青的生活之树上发掘理性的宝石,在革命导师榜样力量的示范中体察真理的语境,以民族特征为物质外壳,扩展视野,淬取真谛,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一个基础。

同类推荐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猎夜月

    猎夜月

    从小被呵护长大的月儿,却在成年后成为父亲换取权利的筹码,被送到匈奴和亲。然而和亲对象却另有其人,她再一次沦为“物品”。在匈奴的日子,她坚强的生活下来,只因心中有一个信念,她喜欢的人会来救她,而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救她的却另有其人,那个人渐渐进入她的心里,就在她完全接受他的时候,她曾经的爱人终于来到了她的身边。她不仅要面对两个恋人的决择,同时又要避开情敌的挑衅,她将何去何从?
  • 传奇之北斗第九星

    传奇之北斗第九星

    星祭之后,少年的命运改变了,各大势力围着他转,他成了绝世天骄。世界围绕他。谁让他是北斗第九星呢!!!!
  • 五姑戏辽

    五姑戏辽

    一长篇小说“五姑戏辽”六十章节,四十余万字。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公元750年---1000年辽代时期,描写王氏家族(汉族与契丹族混血嫡系)四代五位道姑与辽国四朝皇族的恩恩怨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极有可读性。教育意义深远,培养读者爱国主义,教育人们除暴安良高风亮节的高尚品德。此书根据辽北象牙山下的一座寺庙“黑姑寺”的传说整理编写。二,本书已改编成剧本,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硝烟青春

    硝烟青春

    青春里怎么会没有硝烟!总是一处未熄,一处又燃。回首望去竟是美丽惊心的烟火。两个在外打工仔陆桥和路子,在青春最迷茫的时候经历了犯罪与逃亡,爱情与婚姻,只因青春勃发,一时冲动改变了人生的航向,半生潦倒,究竟魂归何处?
  • 明华长公主

    明华长公主

    重生到小姑身上,相貌平平不受宠的皇后摇身一变,成为被所有人捧在掌心,拥有绝色容光的长公主。崭新而光明的人生在她面前展开。
  • 大雪纷飞,再无你

    大雪纷飞,再无你

    大雪如鹅毛般落下,一个娇弱的身影在雪帘里若隐若现,手里的照片确没有一丝水的痕迹,保存的完好无损。上面的两个女孩笑的灿烂,看起来就觉得赏心悦目,可确没人注意后面的字迹:大雪纷飞,再无你
  • 无迹之时

    无迹之时

    明代捕快穿越再穿越,没完没了了,某人表示很无奈,不过人家身为一名神探,怎么能错过破案。看他如何在蛛丝马迹之中屡破奇案
  • 离火炼器师

    离火炼器师

    生死之间走过两三个来回,大难不死的杨骏考虑生死的意义。超越仙灵的离火之气,吞噬一切的毁天炎帝,杀神戮仙的上古神兵。这是一个俗子以炼器封神的传奇之路。他不再是那个小工匠,他是所有人的主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武衍天苍

    武衍天苍

    神陨之躯,成洛神之地!以武之道,行天地之力!莫名体质,十年蕴育;一朝觉醒,武行天地...王峰虚无之体觉醒,吞天下万物为几用;看他如何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走向武道巅峰!......万化六印尊洛神---一印山河裂神魂!二印大地镇神魄!三印日月压神识!四印星辰破神格!五印苍生剥神灵!六印苍穹夺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