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200000006

第6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2)

每个物体虽然由于光的作用,都具有它们自己的固有色,但这种固有色不仅受到光源色的影响而起变化,而且还受周围色彩环境的影响随时引起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互相反射作用的原故。例如,一个红苹果放在一块红衬布上你会感到苹果的阴影部分红色饱和,如果红苹果放在一块浅蓝色的布上,你就会感到红苹果的暗面带有蓝味。另外,由于物体本身的形状或品质,由于周围物体的色彩影响,以及由于视觉距离、空气中介质的量和密度不同等等,都会使物体原有的色彩在它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当然这种改变,是根据原有的色彩要素而形成的有规律的变化。我们把这种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色彩叫条件色或者环境色。

环境色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影响的,我们描绘的主体,不仅因其所处的色彩环境而产生色彩的变化,而且主体的色彩也对周围环境产生色彩影响,一般说来,在我们在色彩写生时可以观察到对象的暗部和阴影部分受环境色影响是较大的。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区分,条件色与环境色稍有区别,环境色是条件色,然而,条件色并不一定就是环境色,环境色是指我们描绘时对象所处的环境的色彩。而条件色的涵义则更为广泛些,不仅包括环境色,而且指一切物体在不同的光源色与环境色以及空间距离等外界的条件影响下所产生的色彩变化,统称为条件色。从写生色彩这个角度来看,条件色是我们研究的关键,也是我们训练眼睛和发展我们色彩感觉的关键。

五、色彩的性能

色彩从性能上分类,可分为暖色与冷色。

温度感觉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皮肤接触物体而获得,当太阳照射皮肤、火光映照时觉暖;站在雪地上、大海边、绿荫下感到凉爽。一般说来,温度与色彩并无多大关系,人们之所以把某些色彩称为”冷”的或”暖”的,乃是因为与温度领域中的某些感觉联系起来的缘故,久而久之由于经验及条件反射作用使视觉变为触觉先导。例如有两个工作场所,一个涂蓝绿色,一个涂红橙色,两处的实际温度相同,但在蓝绿场所工作的工人,15℃时感觉冷,而在红橙场所工作的工人,温度降至11-12℃时才感觉冷。两处工人的温度感觉有3-4℃的差别。这个事例说明,心理感受到的色彩温度并非物理上的真实温度体验,原因在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在处于特定的色彩环境面前发生了作用。

在各种色彩中,红、橙、黄等颜色接近红端区的色系,易使人想到阳光、烈火,产生温暖的感觉,故被称为”暖色”;青、蓝、紫等颜色接近紫端区的色系,与黑夜、寒冷相联,易使人产生冷感,故被称为”冷色”。

暖色系中的橙色是极暖色,冷色系中的蓝为极冷色。

事实上色彩的冷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严格地说,我们无法指定某一种颜色为冷色或暖色,关键在于相互的关系对比。即使同处暖色区或冷色区的色彩,由于相互的对比也会产生不同的冷暖感,上下两行的紫色是相同的,第一行的紫色呈暖色,因为邻近的色相较冷;第二行的紫色呈冷色,因为邻近的色相较暖。

色彩的温度感除了受红、蓝等色调的影响外,还受色彩的亮度和饱和度的影响。暖色系色彩的饱和度越高,其温度感觉的特性越强;而冷色系色彩的亮度越强,其寒冷之感觉特性越明显。

色彩的冷暖与色彩对热的吸收也有关系。如黑白灰虽是无彩色,但由于白色吸收热量少,反射热量多因而感觉冷;而黑色对光全部吸收则感觉暖。这就是在夏天穿浅色衣服觉得凉快、舒服,在冬天穿深色衣服利于保暖的原因。

六、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

所谓”客观”,顾名思义,就是观察者为”客”,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不随观察者的意愿而改变;所谓”主观”,就是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从事造型艺术既要研究客观色彩的表现,也要研究主观色彩的表现,因为使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满足设计创造的需要。研究客观色彩是学习色彩表现的首要基础,一般以写生训练为主,侧重研究自然中色彩的变化规律,掌握捕捉和采集变化丰富、多样复杂色彩关系的能力,并且经过观察与表现积累经验,通晓法则,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设计创作应用,提升驾驭色彩的本领奠定基础。主观色彩表现是学习色彩表现的延续阶段,侧重研究色彩表现人为的形式构成效果。如果说研究客观色彩是为了达到对色彩客观真实再现的话,那么研究主观色彩则是为了能够灵活运用色彩,达到满足个性审美表现的需要。这两种研究层次不同,但殊途同归,又因不同的需要有时还交叉进行。

(一)客观色彩

伊顿说过:”训练有素的色彩思路和有关色彩潜力知识都是必要的,因为这两者能使我们摆脱片面性,免犯单单根据趣味来用色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在色彩领域里找到普遍正确的客观规律,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去研究它们。”

客观色彩即表现物体客观存在的颜色,是以写生的方式对自然色彩进行表现性描绘。通过面对活生生客观存在的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因素的观察确认,真实记录它们客观条件下呈现出的一种真实色彩的状态。这种摹写与描绘立足于以反映和捕捉客观真实的自然光色现象为主线,在准确把握光色关系和利用光色规律的前提下,表现真情实景所特有的并具视觉感染力的光色氛围。客观色彩表现训练与主观色彩表现训练的显著区别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再现色彩关系,而且要求整体的表现物体在特定光线照射下的所有色彩关系,把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和表现。由于研究客观色彩更多的侧重于再现客观自然的真实色彩关系,强调光线对于色彩的影响,追求从大自然中获取色彩的第一感受,注重在画面中表现出物体在一定光线下和在特定环境中色彩之间的综合效果,因此评价标准主要是看它的表现效果是否具有准确、真实、生动的特点。

在客观色彩中,最难以把握的是多变的光源色,不同色相的光源色会形成不同的色彩关系,固有色与环境色也因光源色的变化而变化。在写生中,物体的固有色给了我们最客观的感受,但由于光源、环境等因素,画面上的固有色多半受到光源色和条件色的影响。特别是在光源较强的情况下,物体表面的固有色会被浓重的光色所笼罩。光源色不但对物体的受光部分产生影响,同一环境中的物体因光色的折射作用也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作用于物体的背光处,它们之间相互辉映,相互交融,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氛围。

客观规律知识对于正确评价和使用色彩是非常必要的,认真研究客观色彩对提高我们观察事物的敏感力,提高把握及表现对象的能力都非常有效。要善于总结它们之间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不至于在纷杂的色彩世界里迷失自己。在观察客观色彩时有以下几点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

光源色越强,固有色就越弱;

光源色越强,环境色的影响越大;

物体间距离的远近,决定着受环境色影响的大小;

物体质地(光滑、粗糙,即吸光程度)的不同,环境色的反应就不同;物体的固有色鲜艳程度不同,受环境色的影响也不同;物体的受光部主要受光源色的影响,而暗部主要受环境色影响。

(二)主观色彩

伊顿还说过:”主观色调知识在教育和艺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主观色彩结合是识别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关键。帮助一个学生去发现他的主观形状与色彩就是帮助他去发现自己。起初,困难似乎是难以克服的,可是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内在的精神力量。”

主观色彩表现既可以在写生色彩中应用,也可以在设计色彩中应用。例如,我们写生在客观地描绘对象时,不可能把自然界里物象的色彩原原本本地复制到画面上来。当难以明确表现画面中某一处色彩倾向时,会根据画面整体的色彩关系进判断并加以明确,这种做法其实已经使画面的色彩表现存在主观成分了。

另外,表现物象时将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只是作为参照对象,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意图或需求,有时会主观添加主观的颜色。这种打破习惯方式,张扬艺术个性,以自己的主观方式运用色彩以增强艺术表现力的绘画行为,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在气质、精神追求相关,我们不能把它看做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没有目的、没有意图的涂鸦,画面上的主观色彩仍以对客观色彩感受为依据,它经历了对客观色彩的整合、提炼、抽象,并寻找到适于和特定主题及内容相吻合,借以传达、宣泄自己的个性。

主观色彩在设计表现中的应用,一般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除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进行综合、概括、抽象以外,多是利用属于色彩自律性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

色彩可以不再是物体本身的自然颜色,而是人们根据审美需要,对色彩进行多种艺术处理和加工,这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再创造,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以满足人们对色彩魅力欣赏的多种需要。

主观色彩表现的训练与客观色彩表现训练同样重要,也属于基础训练的范畴,尤其对摆脱只依赖写生而不会组织和处理画面色彩结构,以及不能有效提炼出贴切表现意图的做法非常有效。同时,对培养色彩感觉,逐渐发展色彩表现的审美个性情趣都至关重要。

§§§第二节色彩的对比

一、色彩的明度变化

色彩明度的变化也可以说成是色彩深浅的变化。在描画物象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亮部、中间调、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这几大要素。这一过程既是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运用色彩深浅的对比表现物象体积感、空间感的一种手段。一幅绘画作品如果缺少了明度变化,其色彩就会显得”平”“漂”或者既无层次感也无秩序感。一般来说,色彩必须依附于形象而存在,而形象也是要依靠色彩来体现,因此,要正确地表现物象的形体、空间关系,必须仰仗色彩的明度要素进行表现,而且与色彩的其他两个要素以及冷暖特性相结合,采取色彩造型的完整方法。色彩的明度变化一般规律如下:

(一)亮面

物体的亮面直接受光源色的照射,它的色彩主要是光源色与固有色的混合。如果光源色强烈,则光源色压过固有色;如果光线的照度一般,则固有色得到直接的显露。

(二)中间调子

中间调也是受到光源色照射的部分,这部分的色彩是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混合,它的色彩变化比较复杂和丰富。明度稍低于直接受光的亮面,固有色较突出。

(三)暗面

光源色照射不到物体的部分即是暗面。这部分的色彩是环境色与固有色与暗色的混合,但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低于反光面。暗面的色彩与环境色密切联系着,环境色感强,暗面的固有色感弱,环境色感弱,暗面的固有色感突出。

同类推荐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紫色的情怀

    紫色的情怀

    成功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谢,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充实感和幸福感。
  • 禅仙

    禅仙

    上古时期,称心为意识,意识为禅。故,心便是禅。相传,心以载道,可成大道。…………数万年后,星空异象,有黑色禅棍落至人间,从中走出一个光头少年。少年乃沙弥,来此寻心保命,自佛门还俗,踏上无情仙途。终有一日,他会身怀菩提树心,炼化往世因果,修成不死禅仙。
  • 农之家

    农之家

    画里事,话里音,画里有话;战胜天,战胜地,看人生起伏。看人间事,写世间情。面对人生喜怒哀乐,笑谈坎坷情怀。欲知女主大姐与二妹的人生命运几何,情节逐一展开,请各位点击,收藏,打赏------新书《梦游仙境寻灵界》写的时候自己内心都有起伏,感觉应该很好看吧---
  • 苗小不渺小

    苗小不渺小

    浮游且可偷生,看善良打败美貌,如小强般活着的苗小绝不渺小。
  • 鸿世然天

    鸿世然天

    万古时光,岁月流转,绝世长眠。无尽星域中,天宇林立,众生云集。谁主浮世沧桑!命运轮回里,天道循环,时空变幻。谁逆天地难劫!眷念别离时,天涯断绝,刀剑迎合。谁伴仙神恒久!生死终尽处,天路遥远,鸿尘破碎,谁梦醉夜痴狂!谁人鸿路浮沉,谁将鸿世然天。
  • 扶之神话

    扶之神话

    “勿离,我愿为你屠尽黑煞。”——木槿“槿儿,我愿为你倾尽繁华。”——姬勿离三千年前,黑煞一族从最黑暗的地方滋生,在扶风,扶霜,扶雨,扶露四片大陆之间流连,惊天阴谋悄然布下,意在统治整个扶之。战乱纷纷,十大天者以肉身为代价,以天地图腾封印了黑煞一族。三千年后,扶之界面再次掀起惊涛骇浪。十大天者转世归来,诛煞之术重现于世;天地图腾缓缓破裂,黑煞之王力量回归,黑煞大战又一次爆发。可谁知道,这其中纠缠了三千年的爱恋……ps:泪珠一般一周更四次,周二,周四,周六,周日群480240422哦哦哦!
  • 谁的青春不怒放

    谁的青春不怒放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青春励志小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女记者林怡媛赴震区采访,经历了一系列生死的考验,她将这段历程向自己的人生延伸,自筹资金,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折磨,拍摄出两部高水准、高品质的电影,并因此获得国家级的大奖。她由懵懂到熟稔,从镜头都不会看的菜鸟成长为国内顶尖的电影制作人;她放弃优越的生活和职位,为了心中的信念,抵押房产和车只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这份人间大爱记录下来,传递给更多的人,她的青春,她的人生在光影之间投射成一朵怒放的花朵。
  • EXO—匆匆那年

    EXO—匆匆那年

    那年在韩国,安筱曦经历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她遇见了这群非凡的男生。
  • 烈火天辰

    烈火天辰

    一念万物,瞬间永恒,轮回,万界轮回,愿化作一片烈火,焚烧漫天星辰,然后坠落。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