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4900000007

第7章 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1)

人人都面临心理问题:烦恼是成长的契机

张莉的一个同学是名中学老师,她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孩子活泼可爱,丈夫温柔体贴,原来每当谈起那“爷俩”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和骄傲。然而,最近几次提起她丈夫的时候,她总是向张莉诉苦:“他什么都好,最近不知怎么的,就是有时候莫名其妙地朝我们母子俩发火,不久又莫名其妙地与我们亲热起来。反反复复,简直像个精神病。”

这令张莉突然想起她的一位同事。在单位她与张莉的关系特好,但是就是有个“怪毛病”,每月几乎都有那么一两天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且这时,就连张莉也遭到她的冷落。出于好心,张莉有时主动找她喝茶,或者散步,都被她婉言谢绝,但随后她又“单独行动”,或饮酒,或喝茶,或漫步,令张莉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张莉与一位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偶然聊到这两个人时,朋友说“你知道吗,他们的心理出现了某种异常。”

“什么?你说什么?!”张莉当时脑子一下子没转过弯来。

看到张莉满脸疑惑,医生朋友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向她透露了其中的“奥秘”。

就人本身的生物属性来看,人整个身心在不停运转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会想“只有意志薄弱的人精神上才会有问题,这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吧”。确实,大多数的人在精神上总体说来是比较健全的。但是,无论是谁,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些脆弱的部分、偏激的想法或者是一些无法释怀的芥蒂吧。称自己没有这种情况的人,实际上是没有注意到自己内心存在的这些东西。

“虽说有很多压力、烦恼、不安,但总还过得去。”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处于这样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在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过大,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心理健康有什么标准?

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发挥身心潜能。

可见,心理健康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有七条标准,得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认可:

§§§第一条,智力状况正常。多数人都属于智力正常的。智商低于70为落后,是弱智的体现。

§§§第二条,稳定乐观的情绪、情感。情绪不会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昨天还很高兴,今天就不想活了,这都是心理有问题。

§§§第三条,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第四条,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和大家友好相处,再具体一点,还可以有这么三种标准:一、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二、在交往的过程中,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有的人一跟人交往,就是非常卑贱的心态,老是吹捧别人,溜须拍马。这样的人其实是心理上有问题;三、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宽厚待人。有的人嘴跟刀子似的,出口就伤人,专门谈人家的隐私,讲对别人很不利的话,到处挑拨,这就是心理不健康。

§§§第五条,具有适度的反应力。该哭能哭,该笑就笑,但笑应该有节制,如果笑过度了对身体也是有害的;有的人为一点儿事情就伤心得没完没了,泪都流不完,怎么劝也不行,这也是反应过度。反应过度也是心理上的不健康。

§§§第六条,自我悦纳。你矮也好,高也好,胖也好,瘦也好,自己都能够接纳自己。如果总看着自己不顺眼,矮了不行,高了也不行,胖了不行,瘦了也不行,这就有问题。

第七条,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照着这七条标准,看看自己的心理是不是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如果感到心理有问题,就需要赶快引起我们的重视,尽早进行调试,以免我们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

心理学家提醒你

有很多人觉得“只有自己才这么苦恼”,“只有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是变态”。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谁都会有这样审视自己、深深苦恼的时候。其实,烦恼是一种恩惠。换而言之,一点儿烦恼也没有的状态也不能就说是特别好。最重要的是,要弄清自己为什么烦恼,自己从中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需要很长时间

李小玲,现年24岁,在北京某大学的后勤部工作。她身材苗条、面容姣好,虽未身着名牌服装,因会搭配穿着和修饰,故穿着打扮非常得体,显得贤淑而且端庄秀丽。在上大学时就被同学誉为“校花”,整天被充满爱慕之心的男同学捧着、追着。

20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开始颇受单位的男士们“关注”。但近两年来,同事们渐渐发现小玲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梳妆打扮,穿着也不再得体,整天是邋邋遢遢的,身上也发出一阵阵浓烈的汗臭味。上班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并且总是出差错,对领导、同事与家人、朋友的关心、询问都不理不睬,对年老多病的父母也漠不关心。不论谁问她问题,她都回答极为简单,常常是问十句话,回答一句。

小玲的姑姑是一个心理医生,来北京出差时,发现小玲种种异常并详细询问了其父母以后,怀疑其可能有心理问题。于是就带小玲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精神科就诊。经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精神检查,精神科的专家诊断李小玲患有“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专家的解释是:精神分裂症又称为“综合失调症”,属于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关于“精神分裂”的说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得不少,也许因“分裂”这个词的原因,使一些人对“精神分裂症”产生了不正确的理解,觉得患者“精神分裂”了,“那些人多么危险,真让人害怕呀”。

精神分裂症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有突发性和慢性之分,包括积极症状(如幻觉、错觉、联想散漫)和消极症状(情感贫乏、社会技能差)。主要表现是:患者心理活动脱离现实,在知觉、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之间互不协调及互相影响,导致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适应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维持原来的学习工作能力,原来的生活习惯也变为异常。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多数冗长,从数月至数十年不等。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很多人觉得“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就是精神分裂的开始”,其实不一定是这样。如果觉得自己有上述症状并怀疑自己得了精神分裂症,一定不要惊慌,要去找专家咨询并检查。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原则,精神药物治疗为关键性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改善病人的心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是在病人病情好转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病情缓解期或慢性阶段,除适量药物治疗外,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十分必要,特别是对病人的社会康复,预防病人的衰退,以及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急性阶段的安全护理及慢性阶段或康复期的家庭监护也很必要。

心理学家提醒你

“我们没有理由因为他们的感受与现实世界不符而责怪他们,因为这些感受对他们来讲无比真实,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去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根本无法自我分辨。”我们不仅要像重视躯体健康一样,重视精神健康,尤其重视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关爱精神病人,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这也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

依赖症:想戒也戒不掉的习惯

26岁的张璇是一家对外贸易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因为工作关系,她有时半夜也要为客户接机或随时安排应酬,手机24小时开着,使用频率非常高。“手机电池本来能用3天,可我每天得换一次,我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工作,不断打进打出的电话让我感觉生活很充实。”她说。

忙了一段时间后,最近业务量骤减,张璇的电话寥寥,原来暗自庆幸能睡个安稳觉的她却感到极不适应,反倒开始失眠、坐立不安。在别人的手机铃声响起时,她会条件反射地拿起自己的手机。有时候半夜也好像听到手机铃声,反反复复,睡不好觉。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忍受,只好去找心理诊所的李医生。李医生在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认为张璇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依赖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心理学家称:依赖症是指带有强制性的渴求,追求与不间断地使用某种或某些药物或物质,或从事某种活动,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的一种行为障碍。

不仅仅是手机,烟、酒、网络游戏都有可能成为人们所依赖的对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酒精依赖症。患者自己无法控制饮酒量和饮酒方式,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

酒精是一种合法的成瘾物质,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亲和力。有的人在体验饮酒的初期感到心情愉快,酒后变得喜欢交往,能够缓解紧张、焦虑、苦闷、疲劳。这样,渐渐形成每天不断饮酒的习惯。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和饮酒时间的延长,酒就变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就有可能转化为酒精依赖症。

酒精依赖症会引发各种问题,包括:身体上的问题,如肝病、脑病等;社会问题,如酒后驾车、迟到、缺勤等;精神问题,如失眠、焦躁、抑郁、丧失了醉酒期间的记忆,甚至出现幻觉等。

很多患者自己不愿意正视问题重重的现实,他们的家人却烦恼得焦头烂额。

成为依赖物的对象有很多,除了酒精还有药物、购物、性爱、赌博等。从这些行为中得到的快乐就跟醉酒时一样,兴奋之下平时所有痛苦的事情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是,现实依旧是那个现实。于是,他们借钱也要赌博、购物,或是和不同的人发生性关系。

依赖症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问题,如焦虑、抑郁、不自信、人际关系的压力、过去遭受的精神创伤等。他们并不是把喝酒之类的事情当作是适度释放压力的手段或是一种消遣,而是依托它来逃避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于是就陷入了依赖症这个无边的沼泽里。

解决依赖症,最需要调整心态,学习应对技能,解决其他不愿意去面对的心理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对依赖对象的依赖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依赖症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心理学家提醒你

一个人闷闷不乐,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依赖症往往趁虚而入。要是有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困扰自己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要想从情感依赖症中摆脱出来可以向朋友寻求帮助;另一方面,要学会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合理规划和安排。此外,还需要培养自己忍受孤独的能力,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不过分依赖某个人或者某种东西,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是改善依赖症的关键一步。

摄食障碍:贪食症和厌食症

案例一:刚进大学时,王璐的体重是96斤。大二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流行减肥,认为越瘦越漂亮,于是,王璐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体重控制到80斤以内。从那以后,王璐开始有意识地节食,每次吃饭都神经质地计算摄入多少卡路里,这些卡路里是怎么消耗掉的,每天无数次地照镜子,看镜中自己的模样。有的时候和同学们聚餐,回来后就悄悄地呕吐掉。三个月后,体重从96斤下降至70斤,并且出现食欲消失,情绪明显抑郁等症状。

案例二:最近,上高三的晓雅得了一种贪吃而不能控制的古怪毛病。以前她总担心身体发胖,不敢多吃,结果慢慢地出现厌食症状。可是不久后,情况却截然相反,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吃东西,而且每次非要吃到被撑得难受才罢休。如果想吃的东西没吃,就会没心思上课,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由于不断地暴食,晓雅明显发胖,变得越来越臃肿。她常常采用引吐、导泻、增加运动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身体发胖的恐惧心理。为此她苦恼不已,一再发誓再不滥吃了;但她又无法控制自己,尤其是心情不好时就吃得更多,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常常悄悄地落泪。瞧着痛苦不堪的晓雅,心急如焚的父母带着她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生理上的毛病,最后由朋友介绍来到医院找心理医生咨询。

心理医生的结论是,晓雅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得了“神经性贪食症”。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挫折,人们也常常陷入痛苦、沮丧、焦虑和无助当中,但如果你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拥有自己的快乐王国。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适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借鉴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家来改善情绪、控制自我。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你希望获得简单的幸福,那就快快来阅读本书吧。
  •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人世界:这是一本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女性心理书,它不仅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女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女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心理学策略读本,我们天天都在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只是不知道而已。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知识的益处,越来越希望得到心理学的帮助,以便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 心理奇境

    心理奇境

    屠格涅夫说:“人的心灵是一座幽暗的森林。”本书的这些小故事,带领您走进神奇的心灵小径,让您轻松认识种种心理现象,从这些哲思般的故事中得到精彩且经典的启示,跟着本书的内容走进您的内心深处,让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请在一个个故事中涤荡您的心灵,保持心理的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 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热门推荐
  • 月魂辞

    月魂辞

    重霄临绝,九天云巅,与君初见,便知此心已定;复醒凡间,一梦百年,你本随我,为何遗忘从前?但凡你还记得这一曲月魂,我便要你生生世世,都不能忘记我。
  • 颤悚末世

    颤悚末世

    对弱者来说:“这是人间地狱。”对强者来说:“这是人间天堂。”每个人付出就会有收获,只是不成比例罢了。
  •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一纸休书,原来她养了个白眼狼!一朝睁眼,啥?生不出儿子,想抢她的?想得美!掂掂勺子,开开布庄,种田、经商样样行!艾玛啊!金手指一不小心开大了点!名动天下,不好意思!渣男不要,选美男!白衣王爷?不错嘛!给我娃儿当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野蛮小姐抓住邪魅少爷心

    野蛮小姐抓住邪魅少爷心

    野蛮任性的默默,外传不近女色的纪君,心居然被这位野蛮任性的女孩也抓住了,让我们走进俩人的故事里吧~!
  • 女特工成长日记

    女特工成长日记

    在好友被流氓调戏之时,因为她的犹豫使得自己被一棍子敲到民国1923年,国共合作,她认识了他,两人之间温度不断上升,几次出生入死,使得原本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她蜕变成成熟干练的女特工....青梅竹马的阻拦,失忆的波折,怀疑的种子,误会的沟壑,两人渐行渐远。。。----------“喂,白疯子,你喜欢她吗?”“喜欢,很喜欢”“。。。我知道了”她慢慢的转身,吞下泪水,缓缓举起了自己的枪。。。她举着枪,正对他的门面。她咬着下唇,手在颤抖,眼眸中深深的哀伤。他被双手束缚,表情淡然,眼眸中毫无感情。“对不起”一声枪鸣响彻整座大楼,滚滚硝烟渐渐散去。。。她一屁股瘫软在地上,捂着脸肆意的流泪。。。。。。
  •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汉英对照)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汉英对照)

    《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收录了克林顿生平重要的演说稿件,采用中英文同步对照的方式呈现,读者在欣赏地道原文的同时,还能品读文字流畅的佳译。每篇演讲词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其独特的风格,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经典词句极具阅读性,平实的词句在深邃的思想背后得到升华提炼,通过《克林顿演说:繁荣时代中的温和》,读者在领略英语语言修辞之美的同时,能够对克林顿及当时的美国时代有一个更为深刻且形象的了解。
  • 生死缘分

    生死缘分

    生死之源,生死之缘,勘破生死,可见天地混沌道。
  • 西游歪脖传

    西游歪脖传

    内容纯属恶搞,认真实属无聊。空闲打开看看,放松心情笑笑。
  • 诺年

    诺年

    每个人都有个梦想,只是年龄不断增长,我们还能不能说出口
  • 宫

    “那年你对我说,人生最难的事情是‘坚持’,你还说,如果我有灵魄,就来到你身边,生为男子就助你夺天下,生为女子就成为你的妻。这一世,我是男子,帮你得到了安稳的天下,下一世,我要成为你的妻,和你比翼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