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据我观察,依靠好运来成就事业的人并不多。你也许才华四溢,但却经常感叹自己没有好的机会。相反,那些才华不如自己的人,比如说一些平庸的同事或者朋友,却总是能碰到好运气,这可能总会让你愤愤不平。
其实没有谁会一生好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成功,缺少的并不是运气,而是肯用空杯学习的心态。
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吧。
有人向一位高僧请教成功的方法。高僧不说话,只是拿了一只水杯给他倒水。很快水就把杯子占满了,但是高僧却像没有发觉一样,继续倒水,当水从杯中溢出来的时候,高僧照样继续自己的动作。当时这个人不解其义,高僧让他自己回家领悟。当他回去沉思后终于醒悟,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是不可能再装进新的水的,只有肯用空杯学习的心态,才能学到新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在工作过程中,即使你的能力再强,学历再高,也会存在不足的地方,总有需要学习的东西。特别是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对于团队协作、同事关系、顾客维护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进和学习。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是谁,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要用空杯的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把别人身上那些优秀的闪光点学到自己的手中。我认为,学习并不单纯指一种心态,还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善于向同事、上级、客户甚至自己的对手学习,那么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团队中去,这样就会更容易把工作做得出色。
所以,“空杯心态”的具体含义,就是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清空。虽然你可能曾经很优秀,也可能毕业于名牌大学或者有什么值得引以自豪的经历,但是请记住,那已经成了过去,现在你所面对的,就是如何更快地去适应眼前的环境。
马辉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虽然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但是在进入公司之初,仍被安排到公司的底层进行学习。
时隔不久,他就在每天与公司生产基地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有很多理论上的知识到了现实中根本找不到用武之地。在这里,他与工人们混得很熟,了解到了很多产品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学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他重新回到公司总部的时候,面对那成堆的数据报表和公司计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再感到抽象和茫然。当他动手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考虑得很周到,做事也很全面。此时,他才明白,自己前一段时间下基层锻炼的经验有多么宝贵。
“空杯心态”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上述事例中,马辉如果仗着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就目空一切的话,显然不会学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的东西。有时,唯有谦虚地低下头来学习,才能在工作中增长才干。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就会在工作中处处占据先机,把握主动,从而更容易获得上司的青睐。
张瑞敏是一名优秀的策划,在传播和营销方面更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他对海尔的经营,让很多人赞叹不已。在家电行业,为什么海尔的每一种产品,不管是洗土豆的洗衣机,还是健康空调,都能抓住人们的眼球呢?这当然得益于张瑞敏的指导有方。很多人看到了他辉煌的成绩,却很少有人知道,张瑞敏其实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
海尔品牌的最初名称是能体现当时时代特征的琴岛——利勃海尔,后来转成了琴岛——海尔。最后又成为具有显著国际化特征、简洁有力的名称海尔,这一品牌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张瑞敏本人对品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如果没有“空杯”的心态,相信他很难做到这些。
用“空杯”的心态去学习,让张瑞敏不断地推出新的营销战略,比如说企业整体 CI 的设计和整合,以及建立各地分公司控制渠道,一直到推出终端促销员促销法则等等。如果一直当自己是家电行业的老大,没有创新和进步,不学习别家企业的先进经验,相信海尔不会走到今天。
分析上述事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主动“空杯”的人,必然会有最快最大的发展,而被动“空杯”的人,即便是有发展,也是小发展,且发展的速度和强度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拒绝“空杯”,不是被时代淘汰,就是在发展的速度上远远落后于他人。
在职场上,怎样才能做到“空杯”呢?首先,要尽快放弃从前的工作习惯,尽快熟悉眼前的环境,融入到眼前的环境中去,把自己变成企业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其次,在工作过程中,要实现个人的超速发展,务必放低自己的心态,要懂得谦虚,这是把自己调整成“空杯”的基础。
另外,还要把过去的优势“倒空”,重新去创造新的优势。要知道,你所有的“光环”只存在于过去的时空里,而不是现在,如果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那么下场就是——“出局”。也许你自信满满,认为自己缺少好运,但如果你肯用“空杯”的心态去学习,相信不久,好运就会光顾你,照亮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