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0100000016

第16章 随笔(7)

10、

前几年读五祖,后来读南怀瑾,似懂非懂,但还是有收获。读书就是这样,不要强求弄懂弄通,有时候一本书里有一句话对自己有价值,就是非常不错的收获。

11、

坐而论道,起身为事。大道存心,小事亲为。

12、

茶意生活,浓淡人生。

“茶”者,“人”立于“草木”之间,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与自然草木为伍,在天地之间茶意行走。

13、

关于戒烟,或者诸戒——

心若想,便戒了,是为功德。

心若不想,便照常抽,亦为功德。

手随心动,皆为自然。违心,则伤心伤身更甚。

14、

所谓洋人批评中国的话,姑且不论其真实与否、观点正确与否。这种言论我们能看到,本身就说明这个国家在乱石中摸索前行,是一种进步。

15、

其实我们最应该为自己骄傲的,不是很多人评价的所谓才华横溢,也不是看问题和世相的所谓深刻。

而是为自己拥有一颗宁静、不为浮尘所动的心,这会让我们活得实在、自在、有存在感。

16、

菜要多吃,烈酒少喝。

话要多说,牢骚少发。

书要多读,儒虫少做。

文要多写,观点少抄。

17、

有的人提倡在人脉交往中要独善其身。我想,把“独善其身”改成“先善其身”,是否更好一些?有时候,善其身,也是需要从圈子里的人脉上吸取营养的。

18、

人脉是分圈层的。核心圈、熟识圈、认识圈等。每个圈层的人脉,其彼此的距离和需要度、依赖度、自立度,是不一样的。

19、

人脉圈是多层次的,有精神上的志同道合的人脉圈,也有事业、工作上的人脉圈,还有亲戚、朋友、同学等之间的人脉圈,同时也有利益上的人脉圈。每一种人脉圈都有其存在的路径、方式和价值,并有周期更迭和成员进出,但基本都是相对稳定并在总体上不断扩大。

20、

人脉除了亲情、宗族、同学、乡党等与生俱来的圈子,社会上的人脉,不仅仅有“志同道合”、“惺惺相惜”这种非常完美的、精神化的圈子,也应该承认且不排斥“利益共享”这种圈子的存在(当然,这种利益时多元的,不仅仅只有物质和金钱的共享)。否则,很可能陷入狭隘的精神洁癖。

21、

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做法,我非常赞同!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凡事唯古,只谈精神而没有物质的自然介入,则很容易陷入我曾经说过的“精神洁癖”。

22、

很多观点和思维,若是在即兴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这种话语和话语所反映的当事人的思想层次,很有价值。

23、

坐而论道,琴棋书画笔墨砚;

起身躬行,柴米油盐酱醋茶。

横批:出世入世

24、

悟道前,你是挑水砍柴;悟道后,你仍是砍柴挑水。

但你,已经不是从前的你。

25、

对有些事情,我们应该保持敏锐。但对很多事情,我更愿意自己是个迟钝的人,懒得去看、去问、去想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大多数时候,我更愿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6、

我做事情常常是一阵一阵的,会在某段时间集中做好一两件事情,然后选择暂时性忘记,再去做其他事情。那么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真的做了很多事情,而且每个事情都做得还不错。

27、

我不喜欢被别人和外界所左右或者“绑架”。当然,也很少有人能够干扰到我。心静,坚守,做你自己,你就一直就是你自己。

28、

经常情绪波动起伏、容易被外界干扰的人,其实不是别人干扰了你,而是自己干扰了自己。

29、

有时候偶然会想到一些好词句或者哲思,或者和人聊天的时候会无意冒出几个好思路、好句子。我就把它们摘录下来汇总,多了,就是一个好集子。不是坐着苦思冥想,而是有所积累,临了临了就会自动冒出一些好东西,然后积累、汇集,就成了大部头的好东西。

不要刻意去恒心而为,最好是偶得自成。

30、

不喜欢想很久才得出的那些东西。一个东西需要冥思苦想,那可能就不是你内心原本的东西,而很可能是经过“包装”的——虽然这种包装也许是纯属无意的,连你自己都意识不到。

31、

玩=王+元。

王,就是有权。元,就是有钱。有权、有钱的人,才能出去玩,也才能玩好。老祖宗们造字,真牛!

32、

平常人等,白天努力工作,下班好好生活。扯完野棉花,且住笔,转身,柴米油盐,我的碎碎生活。

33、

我真的老了,无法弄懂现在的教育,很费力才能勉强理解现在的孩子。算了,老了就老了吧。我不老,孩子怎么长大?

34、

我很困惑(或许也是我迟钝于这世俗):友善的人情和挚爱的亲情,就一定要用礼金多寡来作为唯一衡量的尺度?我宁愿彼此之间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而更重要的是把一颗颗友爱、关怀、感动的心带来,让欢声笑语充满每一个角落、洒满每一个这样的喜庆时刻。

我希冀自己待人、他人待我,彼此都是如此这般单纯、友善、轻松,而不要有了太多MONEY的压力和顾虑。真正对我好的人,我一定能懂。你懂吗?

35、

历史的真相被一层层拨开。有的让人思索,有的让人唏嘘,有的却鲜血淋漓。也或许,这样的历史,本来就不是完全的真相,或者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被人为书写的历史,可能本来就是如此。我们需要的只是过滤,还有加入自己主观意识的判断。

我,我们,此时此刻,读历史的人,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渺小的、或许被忽略的历史的一部分。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36、

那些一边享受着体制带来的种种特权、福利和好处,又天天大骂体制的种种弊端、恨不得将其拆解得支离破碎再踏上一脚的人,算不得有勇气、有自信的人。

37、

人,不单纯是指自然属性、生理属性上的人,更多的是是从精神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层面来说的。中国泱泱大国、人口众多,从来不缺乏人,也不缺乏人才,但非常缺乏有独立人格和自我精神、创造意识的“大写”的人,缺乏“站立”起来的人。当然,我说的是缺乏,不是说没有,这个缺乏是相对于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的相对比例非常低这个角度而言的。

38、

先适应环境,再跳出环境,最后反过来影响环境——一种良性的反作用力。我想,我们自己面对很多自身的问题,面对我们持不同意见甚至非常排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环境,都应该如此。

39、

有人说近近几十年来,很多传统的理念基本被破坏、所剩无几了。我是个乐观派,还是对当下及未来充满某种善意的期待。我感觉现在也有一部分有识之士,无论是学院派、庙堂派,还是广大的民间,还是有一些人在试图进行“断肢再接”。虽然很难,但我愿意相信慢慢会好起来。

40、

我个人更喜欢务实的人,那些默默做好自己、同时悄悄影响周围的环境趋向良性向上,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才是社会的正能量、正方向。

41、

空降兵的引进,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态。而且任何新员工(空降兵)在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成为非空降兵、成为普通的“老”员工。空降兵的不适应性,或者说企业环境对空降兵的某种不惑和排斥,都是正常的。除了老板和老员工需要正确和包容空降兵以外,一个优秀的、有素养的空降兵,自身也应有技巧地主动融合和适应新企业的环境,尽快把自己变成一个企业的老员工、普通员工,而不是其相反——认为很多人在排斥自己而耿耿于怀,甚至自我贴上标签而封闭自己。

42、

空降兵到新的环境,先尽快适应,包括必要的妥协,以便先保护自己快速存活。在大家逐步认同自己的过程中,慢慢释放自己作为一个空降兵的优势,最后再动大手术来推行自己的新理念。切忌以为自己手握尚方宝剑,一到新的公司就否定原来的一切,四处树敌,最后很容易落到自己四面楚歌、落荒而逃的地步。这种策略不是圆滑,是一种生存策略、发展智慧,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新东家对“你”的期望。

43、

有人说上面的空降兵生存和发展之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是故觉得没有必要。是的,做起来的确很难,但至少要先自己有这种意识。如果你以空降兵身份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连这种意识都没有,那就根本不会去做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44、

很多人读书(广义上的“书”)虽然是没有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读,但它事实上的确可以带来很多衍生的、自然的好处。

45、

莫言说:很庆幸我读书较少,保护了我的想象力。莫言说得有道理,也没有道理。他说的读书少,应该实际是指在学校的读书(或者叫学校教育)少,而不是读书少、学习知识少。否则,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不可能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否则,对于一般人来说,尤其专业知识和领域来说,那是不太可能取得很好成绩的。我们不能把少数个案的成功进行放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尽管传统教育模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发展,但也创造了绝大部分人的发展平台。

46、

说实话,莫言获奖,我们为他高兴,也为中国的文学高兴。但至少我周围的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把他奉为文学神明,也没有因为中国人获得一个诺奖就认为中国的文学春天真的到了。

47、

老人家驾鹤西去,或许是在天堂里享福呢。生命归于尘埃,而精神永存。君且转身,直面生活,微笑而安静前行。

48、

关于城市文明、生活文明,我个人以为在当下做好小事可能是更重要的,小事大于大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大事,距离我们比较遥远,而把日常文明的小事情做好,是必须而且可能的。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坚持把一些小事做好,持之以恒、养成习惯,积小文明为大文明,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的非刻意行为和思维。大事成于小事,大事有赖于小事,所以我个人觉得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每个人做好日常文明的小事,可能比做好所谓大事更加重要。

49、

“我做”大于“他做”。我们对各种乱象总是牢骚满腹,甚至切齿痛恨,但又习惯寄希望于他人身上,要求周围的人做好,而轮到自己时却往往不自觉地做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事情,甚至还浑然不觉,或者洋洋自得。这种宽于律己、严以待人的惯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很多顽疾难以根治的根源。

为什么不呢,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从小事做起,而不是眼睛只盯着别人。很多时候我们管不了别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好自己。我想,如果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先做好自己、先让自己尽量成为一个有序、有德,那么我们的所见所闻所遇,就会比现在要好得多!

靠管理还是靠自觉?这是个老命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应该说的确都有道理,但放到当下、结合当前的现状来看,我个人觉得目前还是主要靠管理,持之以恒的管理。我们所颁布的规则、我们所做的宣传,已经不少了,但一直收效甚微。为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寄希望于大家的自觉,而缺乏刚性的管理措施,特别是一以贯之的管理。于是乎,规则、条例、通知等,颁布了一部又一部,大多数都是宣布而了事、在那放着,却鲜有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很多人习惯这种现象以后也根本不在乎那些所谓的约束规则。如此恶性循环,文明远遁,乱象时生。究其原因,有关管理和执法部门的惰性和不作为,恐怕难辞其咎。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说:管理重于自觉。

51、

圈子决定命运,有一定道理,所以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去名校读书,也有很多成人努力到EMBA、商学院、总裁班去“学习”。我想,这不完全是为了成绩,也是为了孩子或者为了自身有一个好圈子。当然,更主要的,是靠自己的实力和魅力,这样才能够吸引人和你交往,形成不同的圈子。圈子都是自发形成的,并不是去刻意营造的,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2、

很多孩子或者他们成年后出交通事故,很大程度上都和父母平时的教育和言行影响有关。当然,非自己原因的天灾人祸除外。

每次我看到带着自己的小孩在滚滚车流中乱穿的大人,心里就想骂他们:“你考虑了你孩子的安全了吗?!”

53、我开车一般速度都不快,常常被孩子“鄙视”,后来他看到路上很多交通事故,就开始赞同他老爹的想法了。我对他说:“早出门5分钟、10分钟,很多问题就解决了,不要那么赶时间。从容、再从容一点。”

54、

我曾经和孩子交流过这样一个问题:要是高考快迟到了,你会横穿滚滚车流、闯红灯吗?

我的建议是:已经快迟到了,怎么赶都很可能迟到,这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情,那就索性慢一点,迟到就迟到吧。因为高考可以明年再考,而生命只有一次。当然,不是说故意在高考时迟到,这个事情要尽量避免。

生活中出现其他类似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实在没办法去避免迟到,那同样按照上面的原则来办。

55、

知识多寡,和读书多少有很大关系;但智慧这玩意,和财富、权势、读书等貌似没有太直接的关联。

我更愿意这样认为:智慧的人,基本都是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总结、谦逊内省的,几者缺一不可或至少具备其中大部分特质。

56、

小东西的浪费,那叫消费。人生最大的浪费,是抉择失误甚至不可逆转的错误!

57、

我们可以相信或者参考某个名人在他(她)自己所在那个领域的经验或者名言,但不要轻易相信名人的每一句“名言”,因为他们仅仅只是某个或几个领域的权威、专家,而不是全部生活的指导者。

58、

我们对待奥运金牌过度追逐和看重的态度,是否值得反思?我感觉有点像个穷惯了的人,富裕一点以后,非要用满身的金戒指项链和名牌来证明和包装。其实真正有品位、内心强大的人,乃至国家,大部分时候是不屑于用所谓名牌白包装、填充自己,更不屑于借此来掩饰内心的底气不足。

59、

我认为公民社会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足够的话语权,但在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等问题上,一个教授、部长、富豪和一个清洁工、农民、下岗工人,都是基本一样的,都只有平等的一票。

60、

书读得太多、太泛,甚至太滥,如果自己不加以过滤和内省、思考,很容易被所谓名人和专家的观点而左右甚至绑架,反而让自己变得无所适从、迷茫、失去自我。

61、

没有说读书不好,是说要有“度”。这个群里都是成年人,不再是中学生、大学生,应该早过了广泛涉猎、读了再说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精读很重要。

62、

我20年前读大学,包括读中学的时候,经常泡在图书馆和书店,饥渴似的读书。但现在,一年只读十几本好书,但是读得更加认真了,且读、且思、且放下。

63、

有度而定,有度而慧。

64、

时评人不能做“愤青”,只发牢骚而无建设;时评人不能只尚空谈、哗众取宠,对一切都批判和打倒;时评人更不能做“五毛”,为三斗米折腰。

65、

我的理解,尽量客观、理性、中立,对社会之事,该批判的要批判,该讴歌的要讴歌。更更重要的是:做社会的在场者和建设者,以微弱之声音,尽量推动社会向良性、理性、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同类推荐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
  •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中国诗歌有三千多年历史,唐诗为诗歌之高峰,许多唐诗至今仍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唐诗选本众多,至今最流行者乃蘅塘退士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其后无论如何翻新重选,均无出其右者。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我的特工男神

    我的特工男神

    早晨,阳光射进一间卧室里,床上的女孩猛的惊醒,(没错,就是我们的女主)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大boss(李易峰饰演)说今天早上要出任务,就手忙脚乱的翻开背子,打开衣柜迅速的找到一件白衬衫和一件白色长裤一穿上就就风风火火的出门了
  • 粮油帝国

    粮油帝国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一号战略!他来了,一个绝世粮商诞生了……他来了,ABCD等国际超级粮商面临的竞争空前了……他来了,孟山都遭殃了……他来了,这世界上富饶的矿藏纷纷易主了……他来了,索罗斯等金融大鳄俱是觉得脑袋似乎不太好使了……那一年,他找回了他曾经的人生,从此,一个雄霸环球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粮油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 神界之子

    神界之子

    自古以来,神界分为六界,冥界、魔界、天界、人界、妖界、幻界。魔界魔神介于他的狼子野心,想要完成他的统一大业,他煽动冥王死神、魅影神与幻影神,共同引发了一场浩大的神界战争,则天神与四大战神协同众神共同应战,但是实力悬殊,天神被囚禁,冥王死神与三大战神同归于尽,而魔神也受了重伤,独自闭关修炼养伤,战争被迫休停,日子回归往常,直到魔神复活之际,战争一触即发,神界的命运最终归根到了一群年轻人手里,他们将如何协同众神应战……
  • 学校记事录

    学校记事录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着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青春,如此美好。但这种美好,总是在我们的青春逝去的时候才会被我们发掘。我们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当初的时光寸寸皆金。青春的路上遍地黄金,而我们却走的太匆忙,忘了低头看看,脚下这边金灿灿的土地。季贝琳,东方辰,李擎苍,赫连晴,郑俊彦,徐开阳……就像我们的青春,我们错过了太多太多。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 长生为引

    长生为引

    修仙,长生为引。冲破天地枷锁,只为心中壮志。暮然回首茫茫仙路是否还有人陪伴?
  • 刹天纪

    刹天纪

    一个充满杀戮的位面,一个身怀惊天血脉的少年,确惨招天地嫉妒,在无尽压力下一步步崛起......
  • 御剑缥缈走江湖

    御剑缥缈走江湖

    御剑?江湖?我穿越了?天,这竟是个玄幻世界!虽然洛子君有一丝丝惊讶但这一丝丝惊讶不到一秒就被她的激动给忽略了。怎么说呢,在现代她没人疼没人爱(孤儿),为了让自己感到自己还活着,从小就喜欢冒险,大学选择了考古系,则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去盗墓,这刺激而又危险的"工作",谁知在一次盗墓中........
  • 创世混元

    创世混元

    在一片树林深处不时的传来一阵:“哇~~哇~~哇....”的哭声,一个人影闪过,一个中年男子正飞快的朝着声源飞去,当他靠近那个声源时,只见一个长着一双漂亮的眼睛的婴儿正躺在一个篮子里哇~~哇的哭着。他抱起那个篮子,看着那个婴儿笑了笑,那个婴儿顿时不哭了,也是笑了起来。那名中年男子抱着那个婴儿渐渐消失在那片树林深处.....
  • 蛮妻投降,Boss大人你赢了

    蛮妻投降,Boss大人你赢了

    “夜梓寒,你丫的!今天不是你死就是你死。”某女嚣张道。“哦~,是么?”某总裁不屑也。“那当然,看我的神器。”某女亮出手中的防狼喷雾,眼睛亮晶晶的。“妃妃”某总裁性感的声音故意诱惑着小女人。满意的看着小女人盯着他露出痴迷的眼神,随手将“神器”一扔,吻住了红唇。一吻终了,小女人反应过来大喊道:“夜梓寒,你丫的!美男计是可耻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