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由于内分泌的失调,也可诱发癌症,许多实验都证明,内分泌失调可诱发甲状腺、垂体腺前叶、卵巢、睾丸、肾上腺皮质、子宫、阴道和乳腺等器官的癌症。此外,有的激素如前列腺素,能促进细胞分化和加强免疫反应,可阻止细胞癌变,如果体内前列腺素分泌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应用低碘食物、摄入过多的放射性碘及部分切除甲状腺的人,则可降低甲状腺的功能,通过反馈机制,垂体前叶就会分泌大量的促甲状腺素。切除部分甲状腺可引发实验动物甲状腺组织增生,以及发生肿瘤。
内分泌激素是神经体液调节机体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各种内分泌激素按照对立统一的规律,在体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比如,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可刺激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素,但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太多了,反过来会让脑垂体少分泌促甲状腺素,这样相互调节,保持身体需要的平衡,其他内分泌激素也是一样。如果因疾病或某些原因引起内分泌失调,就可使某一或某些内分泌激素持续作用于敏感的组织,导致细胞增殖或癌变。一般说来,凡能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的激素,都是有致癌作用的激素,如卵巢的雌激素、垂体腺的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乳素等。以乳腺为例,当缺乏促进乳腺生长的垂体腺和卵巢激素时,乳腺就不发育,未发育的乳腺组织是不会癌变的。
乳腺癌与雌激素的关系目前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雌激素中的雌酮(E1)与雌二醇(E2)有致癌作用。雌三醇(E3)是由E1和E2代谢形成的,E3在癌细胞内的受体中,与E1、E有竞争和对抗作用,所以有阻止癌细胞形成的作用。以E3/(E1+E2)作为E3指数,可粗略地预测乳腺癌发病的可能性,E3指数受年龄、体重、甲状腺功能等因素的影响。雌激素多的人易患乳腺癌,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乳腺癌发生也有关,初潮年龄17岁者的2.2倍;而绝经年龄>;55岁者比<;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同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初产年龄的推迟而增高,如20岁前足月生产第一胎,乳腺癌发病率仅为初产年龄在30岁以后者的1/3.此外,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而且第一胎生产后哺乳时间越长,发病危险性越低。临床上发现,很多患有乳腺癌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相都很漂亮。说到美女易患乳腺癌,并非没有科学依据。长相漂亮的女性,月经初潮早的女性和晚生育的女性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较高,而雌性激素过多则是导致乳腺癌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有的西方国家把乳腺癌叫做“美女病。”
子宫内膜癌多发于肥胖、不育、绝经期后的妇女,在多囊性卵巢、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多见,这些情况几乎都伴有内分泌失调,说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
在患卵巢功能性肿瘤的患者中,由于雌激素的不断产生,并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可发生宫体腺瘤、原位癌或腺癌,说明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的调节,是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国外已有报道,妊娠早期服用大量雌激素的人,其生出的女儿在青春期易发生阴道癌。
在长期服用激素避孕药的妇女中,出现乳房肿痛、溢乳、静脉血栓和感染、血压升高,以及少数散发的乳腺癌等,已经引起了专家的重视。
掌握这些知识,就可针对具体情况,请医生帮助进行“干预”治疗,这是预防癌症的好办法。
关于不文明性行为的界定,操作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以合法婚姻作为标准,那么,当前未婚同居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虽然法律不予保护,却处于多见不怪、也不责备的默认状态。但这一部分脆弱的婚姻在性疾病的影响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婚外性生活和性服务是主要危害对象。
从预防癌症的角度出发,因为不文明性行为传播性传染病,而性传染病又继发癌症,所以受到关注。常见的能诱发癌症的性传染病有: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英文缩写“AIDS”
的音译。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其主要特点有:①艾滋病病毒(HIV)的遗传物质(RNA)整合到宿主细胞中,这一过程不易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②HIV能发生变异,使机体产生的抗体不能识别病毒;而且病毒变异很快,给预防性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③HIV感染可致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死亡,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直到免疫功能完全丧失,最后导致各种感染和癌症;④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不易存活。对热敏感,60℃以上可迅速被杀灭。
许多化学物质如0.2%次氯酸钠、50%乙醇、0.1%漂白粉(次氯酸钙)、0.2%戊二醛等可使其迅速灭活。
已经肯定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三:与带病毒者的性接触,血液、体液传播和注射毒品。
只要把住这三关,就能不得艾滋病。
艾滋病可继发多种癌症,最多见的为卡波西肉瘤。卡波西肉瘤目前还无法治疗,关键在于预防。所以,一个生活态度严肃的人,用不着为艾滋病或卡波西肉瘤发愁。
梅毒、淋病等性传染病可致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同时又是妇女恶性肿瘤宫颈癌、乳腺癌的重要诱因。临床统计显示,18岁以前过性生活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发病率是正常婚龄妇女的4倍。若性生活过早,同时又患梅毒、淋病等传染病,其宫颈癌发病率是正常妇女的6倍。据美国的研究资料:有20人以上性配偶的女性,属宫颈癌的高发人群。我国原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极高,占妇女癌症发病的首位。实行计划生育后,才逐年下降,这一事实说明,宫颈癌的高发与子宫颈的多次裂伤有关。在宫颈癌发病率已下降的我国,关于文明的性行为仍然显得重要。
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表皮瘤样增生。据统计约15%的宫颈尖锐湿疣,10%的外阴及肛周尖锐湿疣可以发展成恶性肿瘤;9%的妇女阴道癌是由尖锐湿疣诱发的。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把乙型肝炎列入性传染病,根据是女性生殖器结构的以下特点:阴道黏膜没有分泌黏液的腺细胞,所以不能分泌黏液,性交时出现的黏液,是当性兴奋时由于阴道微血管的扩张,一定量的血浆经血管壁渗出所致,若该女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阴道壁渗出的血浆中就存在乙肝病毒,若此时男性生殖器又出现破损,就能感染乙型肝炎,而乙型肝炎是肝癌的癌前病变。
讨论完性传染病后,接着讨论关于毒品与癌症发病的问题。
毒品是当代的社会灾难之一。毒品的种类很多,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大类,它们是:①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②可卡因;③大麻;④安非他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⑤安眠镇静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和安眠酮);⑥精神药物,即安定(地西泮)类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当成毒品使用的物质分成8大类:①吗啡类;②巴比妥类;③酒精类;④可卡因类;⑤印度大麻类;⑥苯丙胺类;⑦柯特(KHAT)类;⑧致幻药类。
其他还有烟碱、挥发性溶液等。
目前毒品种类已达到200多种。一般地说,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1)毒品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它,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3)毒品能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从预防癌症的角度看,毒品引起吸毒者健康状况的下降,免疫功能衰退,导致癌症的发生;另一个途径是相当部分的吸毒者采用注射毒品的方式,互相使用已经用过的注射器,相互传播艾滋病和乙型肝炎,而这两者又都能继发癌症,形成一条致病链。因注射引发的艾滋病是艾滋病传播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西方国家人数很多,因此继发癌症的也多。
防治性病有防治性病本身和防治癌症的双重意义,在防治性病中,防比治更为重要,或者说具有更积极的意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也亟须更快地提高,性道德和性文明是精神文明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让我们人人都来鄙视不文明性行为和吸毒这些最丑恶的生活习惯,杜绝这些社会现象是每一个公民的天职,人人都应从提高道德标准、洁身自好做起,进而为预防癌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