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生活富裕型幸福乡村
江山市通过实施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来料来样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一村一品”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增收、农民致富水平,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品牌化发展、农民就业创业多元化拓展,重点突破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努力建设生产发展、增收稳定的“富裕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创业增收成就感。
“第一批上海客人来我们村,我家16个床位全部客满,两天就进账480元呢!”谈起花园岗村发展“中国幸福乡村游”给自己带来的实惠,村民赖先根乐得合不拢嘴。
现年48岁的赖先根,原先在一家木材加工厂打工,月收入不到2000元。2010年2月17日,她与村里签订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书”,共投入6万余元,将家中二楼以上闲置的房间进行了装修,并于当年3月20日迎来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
花园岗村,积极抓住江山市全面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大好时机,与江山绿业旅游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村庄优美环境和农户自有房屋等资源,发展“中国幸福乡村游”项目。通过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式,按照每建一个标准客房村里补助1000元的标准,对农房进行宾馆式改造,掀起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又一股热潮。目前,该村已有15%的农户从事第三产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花园岗村是一个下山搬迁小区,既无好山又无好水,深入发展乡村旅游必将受到制约,怎么办?花园岗村党支部书记吴柏发说:“没有资源,我们就要创造资源。现在,我们村结合乡村旅游,开始建设6亩左右的杨梅园区和20余亩葡萄园区,进一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此外,搭建乡村戏台、配备娱乐设施、建设村级大花园等,都被纳入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计划当中。
从2009年4月份开始发展农家乐以来,花园岗村每周都有3个上海团队200多人前来旅游,江郎山申遗成功后,更是天天游客爆满,2010年接待上海客人达2万名以上。
(二)建设乡风文明型幸福乡村
江山市通过实施特色文化保护开发、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五”普法教育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农村乡土文化的个性化展示、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培育,努力建设乡风文明、健康积极的“文明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精神文化愉悦感。
“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勤学长时恨”,翻开清漾毛氏文化村的族训家规,在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真善美的传承。
江山市实施的“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从倡导先进文化、培植民间艺术、适应大众需求、形成自身特色出发,全面加强农村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努力将一批有价值的民俗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清漾毛氏特色文化村的研究和挖掘,是“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创建过程中,加强对毛氏族谱、迁徙沿脉、毛氏名人的挖掘研究和族规族训、礼仪文化、廉政文化的宣传传承;同时将毛氏文化的保护挖掘与特色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相结合,扎实推进项目建设。2009年5月,“毛泽东祖居地在浙江江山”新闻发布会在江山召开,进一步奠定清漾“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的定位。2010年10月,第二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开幕,把江山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到毛氏文化品牌大旗下,搭建起集中展示江山多元文化交融的一个新平台。
据悉,“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原则上每年一届连续举办,成为挖掘弘扬毛氏文化、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品牌盛会。
(三)建设环境秀美型幸福乡村
江山市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改造、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3 · 12”绿化运动、洁化运动等工程,进一步提升环境整治效果,推进农村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生态环保的“美丽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居住环境舒适感。
“葱葱郁郁鸟蝉喧,日月双塘清其间,万挺翠竹媲劲节,中国幸福乡村尖。”这是新塘边镇日月村村民王英富创作的《咏幸福乡村·日月村掠景》,让我们对日月村充满了向往。
村的中央,有两个双连塘,上塘是“月塘”,下塘是“日塘”,塘里波光粼粼,鱼儿自由游弋;岸边竹木青青,花儿竞相开放;双塘间一座小石拱桥静卧水中,桥下流水潺潺。行走在日月村,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你一定想不到,清澈的日月潭原来只是不规则的臭水塘。
村支部书记毛小健说,两年来,日月村先后投资13畅5万元,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建设。中心村绿化率由95%上升到100%,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400平方米,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畅5平方米。村域范围的通村公路和水系两旁绿化率达到100%,村居周围宜林山地绿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花中”。同时,为提高村庄整体环境,该村更是投资了90万元,硬化了从中心自然村通往其他村总长8950米的村道,设置了一个大型创建“中国幸福乡村”宣传牌,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完成农户房屋墙体粉刷近4万平方米。
如今,生态环境成了日月村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很多外来投资者,来自永康的老板就在这里创建了日月村名优果园。
(四)建设社会和谐型幸福乡村
江山市通过实施深化“三民工程”建设、推进“五新争先”活动,实现社会长效化管理等工程,进一步夯实提升基层基础,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事务管理的民主化运行、公平正义的法制化保障,实现农村政治、治安、信访、生产和公共“五大安全”常态化,努力建设管理民主、稳定祥和的“和谐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民主管理信任感。
凤林镇白沙村村民毛兆成等5名“村务议员”,相继走访全村30多家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排忧解难。这是白沙村“村务议员”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一个镜头。2002年,白沙村由山区村整体搬迁而来。现在,村民人均纯收入已从移民前的3150元增加到2010年的12000多元,并获得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首届魅力新农村等荣誉。
看到村里的巨变,61岁的原村委会主任吴忠昌激动地说:“是不断创新的村务监督管理制度,让村民增强了信任感,从而使得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白沙村在完善村两委联席办公制度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基础上,创新推行“村务议员”制度,通过吸收村里有威望的老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或其他群众担任“村务议员”,积极参与到村务管理活动中,努力拓宽村两委和村民的联系渠道,加强广大群众对村务的了解和监督。截至目前,该村5名“村务议员”已协助村里解决邻里纠纷、基础设施建设、信访维稳等各类事务50多件。
“设立‘村务议员’不是找对立面,而是为了保证村务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白沙村党支部书记郑日福表示,“村务议员”将进一步为融洽党群关系、开展民主管理,发挥桥梁与参谋作用。
(五)建设百姓满意型幸福乡村
江山市通过实施农民饮用水、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均衡化发展、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覆盖,努力建设服务到位、保障完善的“满意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民生保障安全感。
在淤头镇永兴坞村的社区服务中心,村干部缪瑞恭正在办公室处理村务。他告诉杭州网记者,每周二都有村干部在这值班,集中处理村里的事情。在办公室的西侧,有个民情档案室引人注目。缪瑞恭介绍说,里面都详细记录每家每户的档案。“不管好事坏事,我们也都会记录在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掌握村民的动向,也能团结村民。
“群众问题无小事”,这是在村服务中心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行醒目大字。“我们并不是喊喊口号,而是具体落到实处。”
缪瑞恭介绍说,该村比较容易出现的矛盾是土地纠纷。“遇到村民纠纷,我们都会及时上门协调,尽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村处理矛盾的满意度达到100%。”他还说,最棘手的是一次土地纠纷,花了5天时间,才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如今,村里每年都安排体检。村民说:“以前根本不敢想,除非自己掏钱上医院。现在我们村民也能享受免费体检。这些举措,我们是很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