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作为理科综合三门学科之一,虽然所占分数不及物理化学,但是对于分分必争的高考来说,仍十分重要。学生认为可以拿东墙补西墙的片面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不像有些省份那样高一开始学习,我们更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我认为高中生物要学好、学精、学透,首先要重视这门学科,理解这门学科。高中生物是初中生物的延续、拓宽和加深,其中有很多知识点都在初中的自然科学书上出现过,我们刚接触生物书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也容易产生对此学科的轻视,以为高中生物不过是在“炒冷饭”,因为从书上看,是没有太大区别。这样一来,就已经为以后的成绩不良埋下了种子。作为学生,一定要虚心,切不可过于浮躁,刚学会了皮毛就以为知道所以然了。高中生物的内在知识只有慢慢研究才会一点点地浮出水面,关键在于踏踏实实地听好课,书本上的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而教师上课所讲的相关知识才是重点。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要领。高中时,有很多我的同学“深知”上课教师所讲知识的重要性,开学不久就准备好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从教师开始上课起,他们的头就始终是低着埋头苦干直至下课铃声响起,他们让人觉得是班中最最用功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笔记本是最满的,然而他们的成绩却不是班中最好的甚至有可能是倒数的。我觉得上课最重要的是与老师的交流,这不是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而是彼此眼神的交流,上课要盯着黑板,盯着老师,并且不时地与老师眼神交流,让老师明白你在听,而且正在掌握,不会的没听懂的可以举手请求老师再讲一遍,这并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相信有很多人与你一样不明白。彼此之间的智商相差不多,若觉得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可以马上记下这个知识点,简略记一下,不要影响后面的听课,然后下课后找老师,问明白为止。但是上课也并非是一味地听,比如有些老师强调的而书上所没有的就要马上简要记下来,下课后再凭记忆将知识点完善,这个相当重要,在高中养成这种习惯对将来大学也很有好处。这样一来,一堂课你有80%的知识点记在了脑子里,20%的记在了笔记本上,而书本上的知识点会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作业的训练来得到记忆巩固。我曾经借来同学的笔记,从中发现他们一节课的笔记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点,他们课上所做的事不是听课,而是机械地从书本上把知识点抄到笔记本上。可想而知,如此听课效率怎么会高呢?成绩怎么会好呢?
其次,如果说听课占了70%的话,那么还有20%便是作业(剩余10%是预习)。作业是老师通过习题再一次向我们传授知识,通过作业我们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在作业中要不断注意知识点的重新记忆,看到题目要明白是在考哪个知识点,然后通过书本、记忆、笔记得到答案,这一系列步骤看起来有点繁琐,但是实际上往往在几秒钟内得到解决。作业认真做完后可以抽空看点同步辅导的课外书,比较其中的习题,对于一些比较新的题型可以试一下,因为一般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题不太可能在试卷中出现,那些多半是陈年旧题,只为了熟能生巧,那些课外的新题型很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这样一来还会怕考试吗?因为生物不像物理数学,它所能变化的招数有限,变来变去就那样,比如杂交育种肯定是先杂交后分离,然后不断自交,直到性状不分离为止,这是套路,是不会变的,能变的是各种培养法,那就是另一种套路了。
第四,老师经常说作业订正是关键,我十分赞同。作业纸却难以保存,很少有高三的同学还拿得出高二时的作业纸,其实也没多大必要,只要知道当时的错题就可以了,所以我建议高二的同学在开始学生物之前准备一本笔记本,也得厚一点,前面上课做点必要的笔记,更重要的是在笔记本后面记下每次作业的错题和错题的相关知识点。生物和其他理科不同之处还在于它的分析性很强,注重解题套路,而不像数学那样一道题有很多种解法,因此对于解题套路的积累很重要,有时同学们可以用剪刀把整道题剪下来,剩余的试卷大可扔进垃圾箱,细心的同学还可以把题目中的图表也贴上去,上面的数据是题目分析的重要依据。等到考试时,同学们就不用拿着厚厚的书本和试卷复习了,以前会的考试时还是会的,你只要拿着那本笔记本就可以了,先看看前面的知识点,再看看后面自己以前做错的题,课本就没多大关系了,因为你的预习和平时作业已经看课本好几遍了。这样一来,考前的复习也是相当轻松的。
既然说到了考试,当然也得说说,考试之前除了复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一套习题。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一般每次考试都会紧张,成绩再好的人也是这样,怎样克服呢?好好利用那本同步的辅导书,其中对于每一单元都有一次综合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夜,花一个小时做一下,重要是做完,不要去对答案,没有必要知道对错,做完后你会有一种满足感,不要去妄想其中的题目老师会出到,即使出到了你的成绩也不光彩,含有水分。不管对错,认认真真做完就好了,关键是培养一种自信,什么时候对答案呢?考试考完去对答案,可以避免考完试跟同学讨论试卷的情况。这样一来考试也会轻松。
学习生物,我觉得除了上面的五大点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
对于课本上的图,很少有同学去关心。举个例子,第一册上有个线粒体的图,很多同学一眼带过,不会去问个为什么,只知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比如哪里有酶呀?它的嵴有什么作用呀?这些问题都可以探讨。还可以拿显微镜下的图片和手画的图比较一下,问个为什么?又比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那两个图,高中毕业时很少有人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好好研究过,知道溶解酶在哪里吗,知道中心体的组成吗?还有细胞膜的图,很多人都知道上面有糖被,都知道糖被有识别作用,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它具体怎么识别,这种相关的题目高中时做过不少于五遍,如果在课余时间搞清楚这些问题,还会怕吗,但是高中时记得很多同学错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始终很“忙”,抽不出一点时间好好研究,生物课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每每遇到一个问题,都应该好好探讨研究一番,学理科不是背出来的,是讨论研究出来的,要有钻研的精神,要静得下心来。
知识点要注意总结,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知识点相互的比较,理科中只有在生物学科中才有,举两个例子:
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归纳比较,有兴趣的还可以加上“协助运输”。这种表格一目了然,把书上很大的一段缩成了一个表格,厚书读薄就是这样的。
另外,在课后要多多找老师解惑。记得高中时我们班主任老师(她同时任两个理科实验班的生物老师)经常拿两个班比较,比较哪个班级问的问题多,其实问题多的班级并不是成绩差的班级,相反他们懂得的知识多,自然成绩好多了。问老师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要抓住老师问问题,这就是另一种方式的“小灶”,问多了,老师自然会多多考虑你在这门学科的要求,上课不就成了你的个人课堂了吗?
归纳这么多,我的经验就这么几个字:听好、做好、问好、总结好。自然你们就会考好了,踏踏实实学习,希望你们在生物这门学科中能有所收获!
(本文作者,周旭东:北仑中学2005届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