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高考的一部重头戏;要学好语文,个人的理解和体悟固然重要,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语文学习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是学习语文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密集的强化训练是从高三开始的,但是我认为从一进入高中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基础知识收集系统。它可以包括对高考常见字词的读音、字型,自己不熟悉或意义容易混淆熟语,以及常见的误用熟语的句子类型的摘录;也可以包括对一些基础知识作出的归纳和总结;还可以包括对老师发的资料的收集和归档,以及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小窍门。这是一系列细碎而繁琐的工作,但是知识的积累往往是这样,一点一滴,聚少成多,不要放弃任何可能遗漏的知识点。
我曾经有过对应该摘录的知识点的错误认识,以为完全不知道的基础知识固然要记在摘录本上,而对于那些模棱两可、自己有些了解却又不懂得很透彻的东西则选择了不做摘录。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的一句话令我醍醐灌顶:你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恰恰是你最不了解,又最会做错的。所以,我把这段“迷途知返”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从一开始就给予这些“模棱两可”的知识点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们经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当然,除了做必要的摘录之外,定期翻看也十分重要,因为多次重复记忆有助于加深印象。尤其是高三阶段,考试逐渐频繁以后,可以在每次语文考试以前静下心来看看以前收集的基础知识资料;把这时候的考试当作复习和练习的机会,坚持记忆和背诵,一段时间下来,会感到收益颇多。
(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主要有两处体现:一是问答题的回答(包括意见阐述和文章分析);二是作文。
对于要求说明看法并阐述理由的题目,正如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杨老师所说,一定要自圆其说并且做到条分缕析。这两项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锻炼。比如在阅读报刊时,找一个感兴趣的论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再为这个观点寻找二至三条理由。这个过程可以在脑海中进行,也可以写下来,对培养表达能力确有助益。而更应该抓住的是老师提供的练习机会,如果有这类练习,千万不要怕麻烦而不动笔,因为很多时候心里知道和写出来漂亮、能得高分是不一样的。
文章分析则要求仔细分析、精确判断。阐述判断理由同样要有一定逻辑性,此处的表达能力同样需要通过练习、反思来提高。有时候遇到此类题目,我们会轻视标准答案,懒得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校验和订正,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通过仔细阅读标准答案,分析梳理其思路,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更完善解题的方式。
作文是观察、思考和表达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培养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更要同时训练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开发逻辑思维能力。每周的随笔都宜有明确的中心,以便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训练能力。阅读也是提高自己水平的方法之一,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发觉自己的表达能力停滞不前时,可以多读读名家作品以及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会有意外的收获。将阅读变为一种习惯更是再好不过。
(三)语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还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对语文概念的辨识和理解。比如各种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表达方式的种类,借代和借喻的区别等。只有厘清这些概念,才能在解答问题时正确使用,而不至于临场做题时“乱扣帽子”。
当然,仅仅知道它们的含义是不够的,真正解题的时候靠的就是应用的能力了。应用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在做“古诗鉴赏”有关表达技巧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看清问的是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如果是前者,就要在脑海中过滤“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这几个概念,一一进行判断;如果是后者,那么首先应该考虑是不是“对比、衬托、象征、反衬、虚实结合(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如果都不是,再考虑修辞手法,最后再想想是否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即可。
(四)必要的训练
语文是一门讲究理解和体悟的学科,但是为了做到精益求精,无惧高考,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基础知识题的训练,前期(高一、高二)的练习要注意“吹毛求疵”,遇到不确定的知识点一定要通过查阅词典、自己的摘录本等途径获知准确答案,要做到不厌其烦———因为有时候一个知识点查了又会忘记,而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后期(高三)则应该以“不翻书、不查字典”的标准要求自己,力争做到全凭自己的记忆完成这些题目,宁可全部完成了再去查———因为高考考场上是不能查阅资料的,这一阶段要渐渐摆脱对现成资料的依赖,同时培养自信。
对于包括阅读理解在内的主观题,高一、高二时期的练习是一个探索并尝试归纳的阶段,通过自己的练习和与标准答案的比对,逐渐形成一套解题的模式;高三是确立模式的时期,此时应该注重反复练习,加深对不同模式的掌握程度。
而对于说明文的阅读,在整个高中练习过程中都要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理清逻辑。很多时候这些文章下面的选择题考的不是你对文章的阅读细致度就是你对文中出现的一些逻辑关系的了解程度。注意不要被选项的表象所迷惑!
作文的个人发展空间很大,但是对于一般的同学,我认为应该“稳中求胜”。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找到一种基本固定的思路,它有助于我们在临场发挥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纠结就可以列出作文提纲,下笔千言。
以上是我对高中语文学习方法的一些理解,大家不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试上一试。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使大家的语文学习更为轻松、有效。
(本文作者,周笑一:2009届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