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中毕业已有四年之久,当初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已是很遥远而且有点陌生的了。临近大学毕业,仔细回味一下高中的学习经历,倒别有一番滋味。我不知道自己的经验是否已过时,在这里姑且一说,学弟学妹们如有看着顺眼的不妨琢磨一下,若没有丝毫共鸣之感则大可弃之不理。下面仅就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习观念
这是我最愿意下笔墨的一点。很多人把没兴趣作为不学习的借口,而在我看来,中学所学的都是基础知识,是一种基本素质训练,它并没有对智商或是对某方面的天赋有特殊的要求。这个阶段是一个知识吸纳、接受的过程,是充实自我,开阔眼界,实现未来的一条必经之路。
咱们就从兴趣说起。在这里,大致把高中生分为两种:
一是尚未明确自己兴趣所在(电脑游戏之类不算,勉强算业余爱好,除非你致力于靠参加电脑游戏比赛赚钱,不过这大概也看天分)。我在高中时也曾试图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妄想构思将来的发展方向,但未果。对于我们这类同学,最明智的做法是把每一门都学好了,不强求名列前茅,最好是能尽量发掘自己在每门课上所有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从近的看,这些知识是进大学选专业的依据和后盾,因为很少有人会一头栽进毫无概念的领域,那么,请在必须做出选择前利用现有资源,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和知识工具,扩大选择面,至少不要让它限制你将来可能发展的兴趣。
二是已经有能吸引你主动亲近的方向,不止是觉得好玩,也不止是学得轻松,更重要的是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和毅力(没有这一点的最多只能算是学习能力强,并不算是真正的兴趣)。我们不限于数学物理等的理论学习,可以是电脑编程,也可以是写作、绘画、文体等方面的。这类同学,其实更需考虑清楚,为了兴趣,你应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目前再喜欢也只是皮毛,就算竞赛拿了全国一等奖,也只是在一个平面上画了个比别人稍大的圆,面积大了,但同时增加的是你的圆周所接触的未知。请看清楚,你的兴趣在哪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进入相应的学校相应的专业,你要跨过的门槛有多高,以你眼前的能力能不能跨得过去。
这里,我很想提醒竞赛班的同学,千万不要偏科太严重,随时停下来看看自己在竞赛学科上取得的进展,它能让你有保送资格吗?能保送去的学校够你标准吗?如果不能,在重视综合成绩的高考中,你可能有很大的劣势。
(二)学习习惯
总的来说,学习习惯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作业。虽是老生常谈,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毕竟大家嘴边不会常挂没有道理的话。
高中的书本可琢磨的内容不是很多,基本呈现在纸面,反而是老师上课时整理、使用知识点的方式更值得学习。所以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遇到新的好的方法和想法,应勤动笔,记到本子上,供二次学习使用。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要主动去模仿新学的方法,直到变成自己的知识(这个方法还是蛮好用,我许多好的解题习惯都是缘自数学老师)。
作业是巩固知识、检查不足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前面说到书本上可琢磨的不多,但列出来的知识点却非常多,看的时候听的时候可能都觉得理解了掌握了,但一做题才发现全忘了,或是一下子用不上来。这很正常,尤其是新学的知识,都是些短期记忆,不加固一下马上就被清掉了。有的同学不做作业,却喜欢自己课外找题做,其实很多时候大可不必,至少当时我们的几个老师选的作业题都相当不错,题型比较全,难度也是递增式的,讲解时重点也会相对突出,这比没有经验的自己在茫茫题海中瞎撞要便捷很多,省时省力。
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可以而且是应该在课外给自己加点深度。这点班主任提醒过我,可惜还是没做到,到大学上了数学专业,才发现高中课内所学还是很不够的。希望和我有类似“不良”习惯的同学引以为戒。
下面略补充点印象比较深的科目的学习体会。
1畅 数学
书上各知识点尤其是定理的来龙去脉要理得非常清楚,学会其证明方法,掌握适用背景;勤思考,肯钻题,平时学习时,有难度的花上一两个小时很正常,就算最终没解出,但这个过程是很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点的能力的,也能加强思考的连续性;还要注意对题型、解题方法常归纳总结,有助于个人认知中知识体系的形成。另外,多做题是肯定有好处的,但是尽量避免重复性过高的题海战术。
2畅 物理
相关知识听起来很普通,用起来却很难,仔细斟酌老师讲的和好一点的参考书中列举的例题会很有帮助,随时对照书中内容进一步理解,掌握其内在含义和应用重点,然后在做题中进行检验。可以考虑做个错题册,不但清晰记下正确的思路,也应该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因为其中往往会有对知识的误解。
3畅 化学
只能说知识点超多,不但要从书中学习,在做题时也会随时碰到新的,学化学一定要时刻往自己的记忆里存,分门别类地存。我的化学基本是老师用题海逼出来的,但效果非常不错,感觉知识库不断地在扩充,拿到题时的陌生度也很快在下降。
当然每门课做题时都一定要勤思考,千万别做机械运动。
4畅 英语
学英语靠毅力,最重要的是克服抵触心理,做到从内心重视。它是一门必需课,以后的文献阅读好多是英文,考虑一下出国留学要过语言关,再远到找工作,目前大部分外企国企面试都已用上英语,而且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就算是在国内,常常需要关注国际信息,没有英语工具是很难走顺的。事到临头再想学就不那么简单了。趁高中时期心思还比较集中,赶紧学好语言。至于方法,相信英语老师们在课上已经够苦口婆心了,愿意听的赶紧选着用上。
(三)学习心态
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目标,但是标准不要过高,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也可以破坏精神状态。另外,人的精力并不是总是那么旺盛的,在状态低迷时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就会造成成绩落差大,但此时不要担心,不要焦虑,应适度休息、调整,放下书,放下纸笔,做做喜欢的运动,看看喜欢的书,逛逛喜欢的店,缓解一下压力,不要让自己过于焦虑。另外,学习毕竟不是生活中唯一的角色,将来会遇到很多需要展示自我的场合,趁早发展些业余爱好吧。
所谓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路,学习方法可以借鉴,硬套却会很辛苦,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走出自己的方向,做个快乐自信的高中生。
(本文作者,郑江萍:北仑中学2003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