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魔术师出场用帽子变魔术时,可以怎么表现?
幼1:用手在空中画上一圈。
幼2:嘴里要念咒语“莫哩莫哩~~~哄!”
幼3:还可以在手上假假地拿着好吃的当做变出来的美食。
师:大耗子叫其它耗子去偷时,是什么心情?可以怎么表现?
幼1:它自己也害怕,但故意装得不怕。
幼2:它是“命令”其它耗子去,所以应该有点凶。幼3:它可以用手指着,命令它们去偷。
师:大耗子去偷帽子时可以怎么表现?
幼1:其实它很害怕,应该悄悄去。
幼2:它去的时候可以东看看西瞧瞧,害怕吵醒魔术师。
幼3:它要很小心的样子。师:……(后面根据故事发生过程,讨论形式同上)大家自由讨论,并想象用动作来表现,让大家一起跟着学。
3.小组表演。小朋友自由组合,自定人数,自己创编动作,然后每组上台来表演,并谈谈为什么这么演。讨论:他们表演好在什么地方?
幼1:魔术师睡觉的时候打了呼噜的。幼2:魔术师问观众自己演的好不好,大家为他鼓掌。幼3:大耗子叫其它耗子去的时候,表情做得很好。幼4:其它耗子不敢去时,除了表情还做了动作。幼5:大耗子去偷时,做了耗子的动作,眼睛还会东看西瞧。幼6:魔术师的喷嚏打得很响。幼7:大耗子告诉其它耗子帽子里藏着大啊欠时,吓得说话都结巴。
4.评价。
谁演得最好、最认真?谁是文明小观众,看得认真?评选“最佳小演员”、“最佳小观众”。
活动二:创编《会打喷嚏的帽子》
活动目标
1.能尝试创编故事的角色、语言、情节等。
2.大胆想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创编表演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故事磁带《会打喷嚏的帽子》。
2.经验准备:已会表演《会打喷嚏的帽子》。
活动过程
1.戏剧表演《会打喷嚏的帽子》引入。请一组幼儿表演故事《会打喷嚏的帽子》。
2.讨论故事的要素。
(1)讨论:故事里有谁?
幼1:有魔术师。
幼2:有大耗子、小耗子、灰耗子。
幼3:还有“帽子”。
师:这是这个故事里的角色,也就是说,××角色由××小朋友饰演。
(2)讨论:故事里它们在什么时候说了话?
幼1:大耗子叫其它耗子去偷帽子的时候说了。
幼2:小耗子你最合适,你个子小,走路又轻,你去!
幼3:耗子们都不去时,它也说了话。
幼4:好啦!好啦!都是胆小鬼,你们不去,我去。等会儿,我偷来了帽子,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你们可别流口水。
幼5:它被啊欠吓着时也说了。
幼6:快跑!快跑!
师:这些是故事中的角色说的话,也就是故事中的角色语言。
(3)讨论: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师:它们为什么要偷帽子?为什么要大耗子去偷?最后偷到帽子了吗?
幼1:因为帽子里可以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所以耗子们要去偷。
幼2:因为其它的耗子们都怕,最后只有大耗子自己去偷!
幼3:没有偷到,帽子里打出个大喷嚏,把大耗子吓跑了。师:故事是这样一步步从开始到结束的,这就是故事的情节。
2.创编故事。
(1)游戏:魔法变变。
师:现在,请你们合作创编《会打喷嚏的帽子》,可以是角色上的变化;可以是语言上的变化;也可以是故事情节上的变化。
(2)幼儿创编,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分组---分配角色---创编---自主排练。3.表演。
(1)幼儿分组表演。
(2)评价。自我评价、其他幼儿评价。
4.出戏。
师:我们的戏剧表演活动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从戏剧里出来了,你们不是“魔术师”、“耗子”了,而是你们自己了。
活动延伸图夹文创编剧本:幼儿根据自己创编内容,通过图夹文的方式创编剧本。
活动反思1.活动调动孩子的自主参与性。
在该戏剧活动中,从最开始的表演原版,就让孩子自己去主动揣摩、创编剧情中人物的动作和相应的表情。就连对同伴表演的评价也是由孩子亲自说出。活动的全程都能看出由于让孩子主动参与,孩子们表演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都很入戏。
2.活动体现创造性。
活动中,从自主创编动作---创编剧情---制作剧本,无不体现出戏剧表演活动对孩子创造性的培养。活动的设计考虑到给孩子充足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时间,让孩子的创造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3.教师在活动中能灵活地处理孩子的突发情况。
孩子们在创编表演时,有一组的表演一直沉浸在天黑睡觉上,他们的剧情是要等到天亮再去偷,可一直就没有天亮,一直在睡觉。教师此刻就运用“公鸡打鸣”---提示他们天亮了,该继续往后演了。果然,孩子在这隐形提示下接着往后演了。
4.活动中注意给予孩子戏剧经验。
两个活动中,都能充分体现老师不仅是让孩子演戏,还会给予孩子一些演戏剧、创编戏剧时的经验。如:第一节课,让幼儿知道表演戏剧时要考虑到其中动作、表情;第二节课,让幼儿知道创编表演可以从角色、语言、情节这几方面去进行。
活动评析幼儿戏剧活动在幼儿园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之一,戏剧与幼儿有一种天然的、和谐的联系。众所周知,幼儿喜欢幻想,戏剧天性是幼儿与生俱来的,戏剧能给幼儿提供一个舞台,让幼儿的戏剧天性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在戏剧中忘我地表现,感受无限的愉悦。在戏剧活动中,幼儿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他们不受限制约束,年龄愈小的幼儿表演得会愈自然。当然幼儿戏剧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但在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从该活动的设计中不难看出,从活动一中对于《会打喷嚏的帽子》的欣赏开始,孩子们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感受书面语言传递的幽默和快乐。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语言学习是在真实环境下的有效的语言学习。而在活动二中的创编剧本的过程,无疑促进了幼儿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的提升。
该活动的设计也符合幼儿语言活动的组织原则,即让幼儿积极活动原则、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原则,以及自由与规范原则。首先,教师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讲述和表达的动机,并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进行语言操作,进而在戏剧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其次,在活动二中通过剧本的创编,使幼儿对于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产生联系。又在教师提供的自由空间中,主动、活泼地学习,和谐充分地发展。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朱泳
活动来源周末是幼儿与家人充分互动的时间,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家庭的周末活动都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数周末活动都由家长安排,幼儿很少成为策划者,只是被动地跟随。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计划和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并且即将进入小学的阶段,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特点不同,他们会面临着很多的①本活动有录像。
不适应。因此,我们设立了此次活动,目的是通过引导幼儿制定周末的计划,让幼儿充分参与活动的计划、准备,学习运用符号记录自己的设想,使幼儿学会做家庭生活的小主人,培养自主、自立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简单的符号、标志表征我的周末活动计划。
2.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把自己的设想、意愿表达出来与同伴分享,在分析讨论中提高制定合适计划的能力。
3.感受自己制定计划规划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学会运用适宜的符号记录计划内容。活动难点有层次地制定计划并完整讲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自己周末的活动内容。
2.物质准备:周末活动照片4张(看望老人、超市购物、外出游玩、社区劳动)、教师用大图画纸一张、每名幼儿一张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上个周末的活动。
(1)师:小朋友,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里,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教师了解幼儿周末里的活动,为有目的选取计划内容进行示范做准备。
(2)逐幅出示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师:看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周末都有哪些活动?教师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幼儿的周末活动,给予幼儿示范,帮助幼儿整理经验。
2.集体讨论周末计划的内容,学习用简单符号、标志等形式表现。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有序地思考周末计划的内容,教师示范记录。师:这个周末你想和谁在一起、想做什么事情?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继续追问:如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爸爸妈妈用什么符号表示?购物用什么符号表示?你想买什么东西怎样表示?师:这次周末活动你准备怎样去?师:你要做些什么准备?
鼓励幼儿讨论用不同的符号表现事物,教师将幼儿的想法用符号有序地记录在大图画纸上。
(2)教师示范讲述师幼共同制定的周末计划,为幼儿制定计划、表征计划、分享计划提供支持。
3.幼儿独立、创造性地设计“我的周末计划”,并进行小组分享。
(1)教师提出制定计划的要求:幼儿在一定时间里,用简单明了的标志、符号有序地设计完成自己的周末计划。
(2)教师巡回了解并指导幼儿做计划,指导幼儿运用简洁的符号、层次清楚地记录。
(3)教师倾听先制定完计划的幼儿讲述,引发幼儿小组间的分享与交流。
4.集体分享交流:我的周末计划。
(1)引导幼儿同伴间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分享表达自己的计划。
(2)张贴幼儿的计划书,请个别幼儿分享计划。
教师针对幼儿的计划进行评价:评价语言讲述的完整性;评价符号的意义;评价计划设计的层次性等。
(3)教师小结:肯定幼儿制定计划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活动目标得到进一步提升。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计划带回家中讲给父母听,并在其指导下修改、完善、丰富计划,体验制定计划的乐趣。
2.向家长发放活动简介,让家长了解活动意图,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3.孩子由家长陪同按计划做活动准备,给幼儿真正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理、自立能力,体验计划在生活中的作用。
4.按计划开展周末活动,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活动过程,教师再次组织周末活动交流,检验计划的合理性。
活动反思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基于幼儿生活中的问题而设计,符合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在第一环节首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周末活动,这是教师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日常生活的过程;然后通过准备的不同角度的照片,引发幼儿设想自己新的周末活动,丰富幼儿的周末活动内容。
第二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有序地设想周末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同一种事物,不断丰富符号的运用经验。教师在示范运用符号的过程中,不断用语言总结幼儿的计划过程,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叙述事件的逻辑性。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表征计划,在此过程中教师加强指导的有效性,不断去发现幼儿符号表征的创造性、格式、丰富的计划内容等,给予幼儿适时地指导,为评价做准备。
第四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评价提升幼儿运用符号的能力、计划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之间共享经验。
通过这次计划活动,可以使幼儿在活动时更有目的、更有条理。幼儿按照计划实施后还将重新回过头来验证、修正自己的计划,从而形成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计划的工作流程,使幼儿逐渐养成一种良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活动评析本次活动围绕着周末“做什么”、“准备什么”、“怎样去做”展开,通过回忆、交流、设计计划、进一步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周末的内容和形式,学会自主计划周末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自主、自立的能力。
活动中,幼儿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独立规划,并逐步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条理性。教师鼓励幼儿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和经验去规划设计,并为他们提供了宽松的氛围,搭建了适宜的平台。因此,活动是踏实的,也是有效的。
(改编、点评: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王少娟)
重庆市巴蜀幼儿园邓大庆
活动来源大班幼儿对文字符号感兴趣,已能尝试阅读一些图夹文的文学作品。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诗歌及仿编诗歌的兴趣,大胆想象,创造性地使用和运用语言,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会看图文结合的诗歌并大声地朗诵。
2.有用图夹文形式写信的愿望。
3.对诗歌及仿编诗歌感兴趣,能大胆想象并进行诗歌仿编。
活动准备
1.认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文字和符号。
2.有阅读图夹文作品的经验。
3.教师准备一封“树叶信”,信封里装一张有三个洞的树叶。
4.诗歌“写信”的图夹文大图一张,小图幼儿人手一张。
5.幼儿“写信”用的笔和纸。
活动过程一、猜想活动教师出示一封“树叶信”,引起幼儿兴趣,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你们能看懂这封信写的是什么吗?
二、诗歌欣赏并朗诵
1.教师朗诵诗歌《写信》,请幼儿认真倾听并提问:在诗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小虫和蚂蚁是怎样写信的?说说他们在信中表达的意思。
2.出示《写信》的图夹文大图,教师再次朗诵诗歌。边朗诵边用手指指向相应的文字和图画。
提问:听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幼儿看图朗诵。给每个幼儿一张图夹文小图。
(1)边看边指边朗诵。
(2)大声朗诵给小朋友听。
三、用图夹文的形式“写信”
1.提问:如果你是小虫或蚂蚁或者是其他的小动物,你会怎样写信?请你把它写出来,再念给小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