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0900000073

第73章 获得卓越能力的诀窍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十日,朱厚照在南京骚扰了一年多后,终于起驾回京了。

至此,王阳明的一颗忡忡忧心方才得以放下。

在宸濠、忠、泰之变中,王阳明以独特的智慧处变不惊,履险如夷,一一渡过难关。

自从经历了这些变故后,他更加坚信良知真足以使人忘患难,出生死,臻于参透天地玄机的境界。而其他侧重于后天事物上做功夫的学问,与其相比,无异于天壤之别。

是夜,月明风清,王阳明独自一人静坐于书房之中。

屋内没有点蜡烛,清亮的月光皎皎洁洁地洒进来,周围的物体隐约可见轮廓。

王阳明回想起这几年来,巡抚南赣、征剿盗贼、平宁王叛乱、处诬陷之危疑,一路走来,十分不易。

心中感慨万端,静默了一会儿,他起身点亮蜡烛,提笔给邹守益写了一封信,其信曰:

“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如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从这个时候起,王阳明开始正式提出“致良知”的思想,良知即是“本心”的发用,正如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良知包含一切。

如能领悟到天地宇宙间的规律,发现本心妙用,则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定,拥有超于常人的智慧,以此良知应事接物,自能驾轻就熟,无往而不胜。

一个人的心灵,本来就有能妙应万物的智慧,本来就有无穷的能力,只是因为被各种尘埃蒙昧了,不能显现出来而已。

“致良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工作和心灵的安静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心灵只停留在此刻,让真心任运自然,活泼无滞。

正德十六年三月,朱厚照驾崩,世宗即位,即嘉靖皇帝。

此时江西地方无事,王阳明日与学生、友人讲学,倡导“致良知”之学。

五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南麓,风景优美,绿树成荫,是治学读书、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南宋大儒朱熹亦曾在这里讲学。

是时,王阳明的弟子蔡宗兗为南康府教授,主持白鹿洞书院。

应众人之邀,王阳明便在处理政事之余,开始在白鹿洞召集门人开课讲学,夏良胜、舒芬、万潮、陈九川等为该班一期学员。

清晨,白鹿洞周围弥漫着一片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雾霭,远近山峰云烟缭绕,朦胧似幻,山、天共成一色,一派空灵气象。

在书院里,王阳明居中而坐,看了看在座诸生,说道:“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莫不以先致其知为本旨,千变万化,无不归之于‘良知’二字,因此某常谓‘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世之学者,大多求知于见闻,乃是心外求道,心与万物相分离,而不能用之于日常应酬诸事,更不能使此心得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朝阳升起,万道柔和的金光从参天古树的叶隙中透射下来,幻化出五颜六色的光柱,使这清幽之境变得愈加明净、空灵。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讲道:“如今某拈出‘致良知’三字,何等简易明白,孟子云:‘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人孰无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

“此心神而明之,虚灵澄澈莫不有知,若能尽去私欲,恢复其虚灵者,则此良知不必向外求索。以此良知妙用应事接物,对于天下之事有感而应,其与道相通,所采取的措施均能恰如其分,此为孟子‘人之所不学而知者,良知也’。”

这时,有一个弟子问道:“先生,如果能做到不动心,也能达到您这样用兵如神、应事自如的境界吗?”

王阳明笑道:“凡事也须学过。所谓‘所不学而知者,良知也’,并不是说凡事不须学习,光学个不动心就行了。而是说良知是一种去除物欲后的境界,是不能从外界的见闻知识而学得的。

“世间之事,如军旅用兵之事,此是对刀杀人的事情,岂可意想可得?必须自己亲身学习、实践这件事,在行动中反复揣摩,融化于内心,待对其规律的摸索逐渐明朗,这方面的智慧逐渐完备,方可随心所欲地去运用它。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不亲身实践过那件事,就能深通其理的人。大家认为所谓不学而知,就是凡事不须学就能掌握,这也就是后世格物致知之学,被许多人视为荒谬的原因。

“不过,假若能达到洞悉此心良知的境界,融通一切,心静而神灵,就有了一种大智慧,做什么都能举一反三,事半而功倍。”

停了一下,王阳明又说道:“这是一种灵动不居的状态,唯有虚灵忘我,似乎处于一种对身心内外都毫无执着的境界,才能出现与天合一的真实感觉,才能以‘真心’去顺应万物的规律,唤起本能的力量去应对一切,做得恰到好处。”

此时,薄薄的雾气弥漫进书院里,似有若无,把一切都淡化了。

缥缈灵动的雾霭,似乎在用无声的语言阐述着这一真理。

听了这番话后,大家都受到警醒,有所领悟。

同类推荐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热门推荐
  • 我们一起征服世界

    我们一起征服世界

    这是“和他一起征服世界”的“2”号版偶,喜欢“一起征服世界”就看看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就是喜欢你与性别无关

    我就是喜欢你与性别无关

    一个是20岁下岗待业的宅腐网络写手,一个是刚上大学成绩超好各方面优秀的帅女生至于发生什么,嗯,不妨来看看
  • 爱上你是我做过最美的事

    爱上你是我做过最美的事

    tfboys之爱上你正式改名爱上你是我做过最美的事删章整顿重来推翻原设置,坑品保证质量玛丽苏变暖心治愈be结尾无雷点放心食用
  • 等风,为谁

    等风,为谁

    这年夏天的风来迟了一步,风是祸?风是福?青春的风,吻过了你的脸颊,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再回来。看着夕阳夕下,你愿意等风吗?(写给自己青春的故事)
  • 神非

    神非

    漆黑无边的世界,一道冰冷不带有一丝感情的声音彻这片空间:“你为了什么而创造世界?”“光!”一道孤傲却又夹杂着一丝浓重疲惫的声音回应着这片黑暗的世界。那声音沉默了。“愿你成功。”半晌后那声音重新响起,依旧是那么的冰冷。
  • 笑言如画

    笑言如画

    白天,他是高冷帅气又傲娇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兼职顾氏集团总裁;晚上,他是夜夜索要无度的闷骚男。某天,刚刚解决完一个案子的夏唯笑倚在顾言怀里,若有所思:“呃……我觉得吧,我们那方面是不是得节制一下?”“哪方面?”顾言装无辜。“你……”女人红着脸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轻笑一声:“太太,这样才能表现出来我对你深沉热烈的爱啊。”夏唯笑无语问苍天,说好的高冷冰山男呢?!男女主身心健康,工作搭档;全文甜宠到炸,速速入坑来~
  • 重生冷妻总裁擒爱

    重生冷妻总裁擒爱

    上辈子的顾念是c市首富的独女,却因为白莲花表妹的到来,自己的爱人被抢走,父亲也因为听信白莲花的挑拨而离疏远自己,原本的天之娇女,却最后轮落到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顾念狠下心肠,誓要将害自己的人生不如死,原本经过上一世的惨痛教训已经变得冷心冷情的她,却遇见了他。
  • 魔道尊

    魔道尊

    挥毫泼墨惊鬼神,擎天一笔定乾坤。叶明,孤儿一个,在某个黎明之际被一云游真人收养,得道家真传,看的了风水,灭的了小鬼。十二三岁时,真人归西,自此浪迹天涯,看遍世间善恶,十八岁成年之际被人追杀,穿越至天魂大陆,踏上无尽腥风血雨。
  • 风灵逝

    风灵逝

    这世间,若有一个人对你至死不渝,牺牲一切。你会放弃你的执念,和他归隐于世吗?人的一生太长,心道太重。等到回首时,才发现,尘世中孤寥寥的,只剩下了自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