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0200000016

第16章 节气概说(2)

二十四节气,其实也是一种历法。自从有了节气概念以后,人们就能准确地知道该干什么农活了。虽然公历在中国已实行90多年了,但“清明下种,谷雨插秧”等谚语和歌谣在农民中仍广为流传,可见二十四节气的生命力。二十四节气是节气和中气的总称。其中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为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中气。节气置于月初,中气置于月中。农历中规定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每个月都要有一个固定的中气。如含雨水的月为正月,含春分的月为二月,含冬至的月为十一月等等。

知识点农历

农历是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它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

物候学概说

什么是物候学

要讲节气与物候学,自然要先讲一讲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环境对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是,用仪器只能记录当时的环境条件的某些个别因素,而物候现象却是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物候现象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于动植物影响的总体效果。

中国古代的物候历

七十二候图

中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诗经·幽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和《札记·月令》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历了。而《逸周书·时训解》更把全年分为七十二候,记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为更加完善的物候历,北魏时曾附属于历书。

所谓的七十二候其实是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物候历。以5日为候,一年共72候。每候与一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表示一年中物候和气候的变化状况。有生物物候和非生物物候两种。在生物候的52项中,野生植物8项,栽培植物5项,野生动物38项,饲养动物1项。在非生物物候的20项中,自然现象7项,气象现象13项。各候的物候现象大同小异,不同版本提出的七十二候亦略有差异,始见于《逸周书·时训解》,北魏起载入历书。七十二候对古代农民掌握农时起过作用,但因其地方性很强,难以推广应用到别处。

在西汉,著名的农学著作《氾胜之书》有以物候为指标来确定耕种时期的记载,如“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至南末,浙江金华人吕祖谦记载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金华的物候,有腊梅、桃、李、梅、杏、紫荆、海棠、兰、竹、豆蓼、芙蓉、莲、菊、李时珍蜀葵和萱草等24种植物开花结果的日期,春莺初到和秋虫初鸣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际观测的物候记录。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载的近两千种药物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物候资料,此书的第四十八、四十九两卷记述了候鸟布谷鸟和杜鹃的地域分布、鸣声、音节和出现时间等,是鸟类物候的翔实记载。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颁发的《天历》,其中《萌芽月令》就是以物候指导农时的月历。

现代物候学的起源与发展

竺可桢在欧洲,古希腊的雅典人就已经编制了农用物候历。英国马香子孙五代,则从1736年起到20世纪40年代止,对植物、候鸟和昆虫等27种动植物进行了长期观测和记录。这是欧洲年代最长的物候记录。18世纪中叶,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著《植物学哲学》一书,概述了物候学的任务,物候的观测和分析方法,并组织了有18个点的观测网。他是欧洲物候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在德国,植物学家霍夫曼从19世纪90年代起建立了一个物候观测网。他选择34种植物作为中欧物候观测的对象,亲自观测了40年。其后,又由其学生伊内接替。在美国,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于1918年提出了北美温带地区物候现象陆空间分布的生物气候定律。

在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者是竺可桢。他在1934年组织建立的物候观测网,是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的开端。在他的领导下,1962年,又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候观测网,进行系统的物候学研究。为了统一物候观测标准,1979年又出版了《中国物候观测方法》,逐年汇编出版《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物候观测网的扩大,物候资料更加丰富了。更由于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物候学的研究在规律的探索和应用方面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物候学的观测方法

物候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平行观测法,即同时观测生物物候现象和气象因子的变化,以研究其互相关系。主要是定点观测生物物候现象的周年变化;按照统一的观测方法组织物候观测网,对物候现象同时进行观测;在短期内(3~5天)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小地区的物候观测;通过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来分析农作物和植被的物候变化;通过试验来研究物候期受气候等因子影响时的生理机制。

各种生物物候现象的出现日期,虽然每年随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同一气候区内,如果不受局部小气候的影响,其先后顺序每年保持不变。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内,由于生物品种和气候条件的组合发生变化,物候现象的顺序就会改变。物候现象的顺序性是编制自然历和预报农时的基础。

由于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物候现象随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变化具有推移性的特点。如1918年霍普金斯提出的生物气候定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北美温带地区,每向北移纬度1°向东移经度5°,或上升约12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期4天;在晚夏和秋天则各提前4天等等。

物候学研究已成为生态系统的分析和管理的一个方面。在物候区划、农作物的合理配置、山区垂直分布带土地的合理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三废利用等方面,正进行着大量的物候学研究工作。除对物候现象作宏观研究外,已经开始对植物器官内部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在研究气象条件对生物物候影响方面,已开始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实验研究,及建立气象条件和生物物候变化的数学模式等研究。

知识点古诗词中的节气与物候

节气可以预见物候,而物候也可以反映节气。中国古人对这一现象关注的比较早,古诗歌中就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借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综观上述,可知中国古典诗歌的物候描写,不单有文学方面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物候学及农业的可贵资料。

节气、历法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要讲清楚节气、历法与传统节日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不说一说中国独特的纪年方法,这就是干支纪年。我们都很熟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类历史事件的名称。“甲午”、“戊戌”、“辛亥”,都是年份的名称,这种记述年份的方法叫做“干支”纪年。

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

同类推荐
  • 名山的传奇魅力

    名山的传奇魅力

    三山五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其中五岳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早已闻名于全世界。三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因为历史上的尊崇,千百年来三山五岳成为兼具自然景观之美和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刘志才编著的《图解科普世界丛书:名山的传奇魅力》引领青少年做一次了解祖国秀美的山水,增加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从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与人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生态道德范畴、生态道德行为评价以及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热门推荐
  • 腹黑邪王独宠妻

    腹黑邪王独宠妻

    说我怂?看小白兔化身成大灰狼!说我傻?姐的智商打遍天下无敌手!奈何却栽在了某腹黑王爷的手里!某王一挑眉”爱妃,还不过来侍寝”
  • 重生凤女要逆天

    重生凤女要逆天

    她是现代金牌杀手,习得医毒双绝,人称笑面毒医,完成任务却被对手死也要拖下水,笑面毒医自此穿越,但是,为什么别人穿越都是富贵的命,她穿越过来这是什么鬼?丧歌?撒花?埋她?想得美!姐不发威把姐当猫了?相府无用嫡女下葬当日转醒,睁眼紫眸倾天下!但是这又是哪里来的神棍大师,扯什么扯姐是凤女转世?各处势力争夺凤凰真神传承天下大乱?要她去得到天下?行啊,拐个美男就跑路!拐了谁?我去!怎么把帝国传说最牛掰的宸王殿下拐来了?哪个说宸王殿下冷酷无情冰冷无比?口胡!你说说,这打滚卖萌撒娇的,是哪家的大男孩?姐要退货退货!
  • 异界之魔植师

    异界之魔植师

    吃货一枚竟然也穿了,只能说是坑爹的老天。还好附赠了空间一口,不至于饿死在异界。哇咔咔,还有驾驭植物的能力啊,发了发了......异界俺来了!
  • 山海秘传

    山海秘传

    序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本书名为《山海秘传》,将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神话故事。
  • 暴走的穿越

    暴走的穿越

    什么这是3级魔兽?怎么可能我5级剑士都打不不动,闹什么!!!我去,你确定那是是熔磷粉,我都吃了那么多怎么没事?这果子有天地灵气一生只能吃一个,你确定?我都是当饭吃的。主角时强时弱,不给力的BUG,垃圾的体质,逆天的能吃。萌宠养成。
  • 昔比今非:王妃很猖狂

    昔比今非:王妃很猖狂

    21世纪金牌杀手陈欣倇穿越到古代贺兰家族刚刚出生的庶女——贺兰欣倇身上,爹不疼娘不在,却在十四岁的时候被掳走。一场意外,一块血玉佩号召天下,贺兰欣倇成了四国国君的争夺对象,她依旧好好的,不把四国国君当回事儿,可是,她沉沦了,沉沦在爱情里…………她为了自己,傲视鼎立,可她却发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她的枕边人藏的比她还深,欺骗,背叛,她,贺兰欣倇该如何生存下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妖执君情:腹黑上仙快上钩

    妖执君情:腹黑上仙快上钩

    “王爷大事不好了,我家小姐要摘了您种的白莲”“随她去”“王爷大事不好了,我家小姐打了丽夫人”“随她去”“王爷大事不好了,我家小姐收拾包袱要和北漠太子私奔了”‘啪’某爷丢下正在做画的毛笔,冲出去……某女幽怨的看着某爷,讨好道:“爷,偶下次不敢了,偶发四”某爷英俊的脸庞上布满阴云,直接拽起某女扔到床上……芙蓉帐暖,缠绵不休
  • 剑明江山

    剑明江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古至今从未改变。我要讲的这个江湖,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很久远,有着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波澜诡谲。
  • 恶魔天使倾城记

    恶魔天使倾城记

    “你命里缺我,所以,今生今世,你的人,你的心都只能是我的。”因为一场车祸,左丘羽柠失去了所有记忆,可却清晰地记着这句话。。。。。。。。。。。。。“挚,救我,挚,救我,救我。。。。。”冰冷的地下库房里,羽柠狼狈的被绑着,意识已经模糊不清,迷人的双唇此时已冻得发紫,却依旧不失凌乱美。只是在街边等着言珉挚去买卡布奇诺的时候,被人抱走,挣扎的时候撞到了岩石,就那么晕了过去。她像天使一样美丽纯真,他像恶魔一般冷酷霸气。一场倾城之恋,已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