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6200000005

第5章 读不尽的周庄

初读周庄,是在一张小报的副刊上。惊奇地发现,在喧闹拥挤的上海与苏州之间,还藏着一个900多岁的古镇。它历经岁月风尘,仍保持着“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古朴,它集中国水乡之美,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虽然我知道文人墨客常常是笔下生花,但我还是被唤起了遐想。想象着某一天,从城市的浮躁中走出,乘一叶小舟,游荡在水巷深处;从小桥流水的飞波流韵中,领略水乡野趣;从乘着橹声的小船上,听风,听雨,听过去的岁月是如何淡淡地流过。

初读周庄,朦胧之中,神往。

终于来到了周庄。穿过隔开新街与古镇的影壁时,蓦然感觉,时光好像倒流了几百年。石板长街、老屋旧楼、黛瓦粉墙,古老的石拱桥下,静静流淌的河水如衣带般流向水巷深处,将游人带入昨日的古典。

也许是水和酒有着天然的关系,水乡的酒楼特别多。酒楼大多悬窗临水。微风细雨中的酒幌,不仅是一道风景,而且飞扬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这贞丰桥畔的“迷楼”。迷楼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天于清光绪末年在此掌勺开设酒店。当时,贞丰桥是镇内水陆要津,舟楫往来,商贾去集。酒楼位于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中,出入者,不仅是商贾,还有许多文人雅士,酒店生计自然不愁。店主李家夫妇,年过四十始得一千金,取名阿金。阿金年长后,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她守着父母,在酒店张罗顾客,当垆劝酒。客人来此长饮,“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迷人人亦迷”,因此,德记酒店又有了一个“迷楼”的雅称。1920年12月,柳亚子来到周庄,他邀请著名的文学团体南社的周庄社友,先后四次在“迷楼”聚会,彻夜畅饮。他们以周庄的风光、阿金的美貌、桌上的佳肴为题,吟诗和唱、豪饮助兴、磨墨铺纸、挥毫掷笔,而不知东方既白、金鸡已报晓。柳亚子离开周庄后,将在德记酒店与南社社友联句和唱的诗词,交周庄书法家誊写成册,定名《迷楼集》,在上海刻印付梓。书成后,柳亚子向李氏夫妇赠与数册,德记酒店视为至宝。《迷楼集》中柳亚子“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关”,“楼不迷人人自迷,夭桃红换蘼芜绿”等诗句,使德记酒店名传遐迩,生意兴隆长达数十年。而《迷楼集》相继传颂的余韵,也让后人逐渐淡忘了德记酒店,而记住了迷楼和迷楼中的阿金姑娘。如今,迷楼中的游人触景生情,依然能够寻觅到当年“小楼轰饮夜传杯”的文人雅事。

与迷楼的风雅相比,沈厅更多了一些历史的沧桑和启发。

沈厅曾是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家的豪宅,如今依稀可见它当年的风采。门前是供船只停靠和家居洗涤之用的水巷驳岸,正厅是接待宾客和议事之处,后堂为起居之用。此为水乡通常的建筑特点。然而沈家豪宅非同一般,它的整个建筑格局,坐东朝西,前厅后堂,七进五门楼,100多间房屋分布在100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前后楼之间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一个罕见的“走马楼”。厅堂内砖雕门楼,刻艺精细,构思巧妙。

周庄富豪的宅第,实际上是一个集社交、生活和休闲之所,处处洋溢着主人的情趣、追求和文化意蕴。在前厅的楹联和字画中,感受到的是主人经商、齐家、治学的理念;在后堂厨房中,看着那长条形灶台上的一口口大锅,仿佛看到宅第中女人们当年那忙碌的身影,闻到空气中那富有水乡特色的小吃香味,二月的腰糕、五月的粽子、六月的三味圆……以及莼丝、鲈脍,还有酒味茶香;在幽静的后花园中,看美人靠栏杆后面的流水,看太湖石假山前的蕉叶和爬藤,看天井上空的那一片片白云,将丝丝缕缕的暗香,随风沁入心脾。但是,端坐在前厅中的沈万三并不满足这些享受,他要追求更大的名声。果然他一出手,名震京华。洪武皇帝朱元璋筑南京城墙,沈万三捐助三分之一资金,结果,城墙建起了,朱皇帝却把他发配到云南,让他在那里了度余生。再后来,沈万三在周庄的后人,也被没收田地,满门抄斩。江南第一富豪的悲剧,苍凉地写在沈厅的雕梁画栋中,如怨如诉。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倒是从中悟出了一点道理,他在乡里捐款重修富安桥,祈求富有平安。如今,沈万三捐资建造的南京中华门,巍峨耸立着,而富安桥每天也渡着数不清的过往游客。沈家兄弟的情趣、追求和智慧,亦尽由后人来此评说。

水和桥是周庄的大写意。“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这里的房舍临河而立。房屋前门临街,后门临河。河水流过小桥,河水也流过房屋。交织成密密麻麻的水巷。行走在水乡的大街小巷,不经意中,又踏上了一座古老的拱桥。倚栏小憩,放眼水巷中那巷壁上的缆船石,或像怪兽朝天,或像鱼跃水面,线条古朴,栩栩如生。随着远处橹声的传来,一叶小舟正划开碧玉似的河水,穿过桥下的石拱,惊起桥缝中的藤蔓在水中摇曳。水巷两岸,垂柳依依,黑瓦白墙的屋檐下,悬挂着一排排红灯笼,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编织成一串串千年的中国结。从桥上走下,想起了那句诗词“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这正是眼前景色的真实写意。

横卧在周庄水巷上的桥,不仅古朴、美丽,也是周庄人开启西方世界的钥匙。镇东北位于银子浜和南北市河的交汇处,有两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双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双桥相连,恰似古人使用的钥匙,因此,当地人将这双桥称为钥匙桥。1984年,留美青年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的画廊中展出,引起西方观众的震动。同年11月,哈默访问中国时,以高价购得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油画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一时在周庄传为佳话。1985年,这幅油画又经作者加工,成为当年联合国的首日封。由此,双桥成为打开周庄通往世界大门的钥匙。周庄从此被拂去历史尘封,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这里,为水乡悠久的历史、旖旎的风景所倾倒。

周庄的风景不仅在水中,还有从空中不时传来的悠悠钟声。寻着钟声,我们来到了金福寺。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宋代贞丰里那个叫周迪功郎的虔诚佛祖信徒,是他将宅舍和庄田200亩捐作庙产,于是深深感动了当地百姓,百姓将贞丰里改名为周庄。脚下的这块土地叫贞丰里,还是叫周庄,并不重要。可是,如果没有宋代那个叫周迪功郎的土财主和他捐献的200亩田舍,周庄这个名称的由来恐怕就另有说法了。周迪功郎没有想要在周庄流芳百世,可是周庄金福寺的钟声已将他写在自己的天空中。出寺庙,过外婆桥。“摇啊摇呀摇啊摇,一直摇到外婆桥……”,虽然周庄历史悠久,但外婆在我们的记忆里却是不远的。同行中,有人饥肠辘辘,有人在抱怨这老街水巷人太多太多。蓦然,我亦从梦中醒来,这自然、历史、文化融合如此和谐的古镇水乡之梦,在众人的喧嚣声中,梦也是这样得脆弱。

这时,我想起了周庄另一豪宅——张厅。张厅中的那位年青导游,也许她是张家的后来人,因为她介绍张厅的历史,总是把“我们张家历史上”这句话挂在嘴上,神采飞扬,感觉很好。但她是否知道,周庄在决心向游人开放的时候,也就注定,要封闭自己,让历史在这里凝固。于是,一切都要维持古旧,容不得现代文明。你看那古旧的老街上,长长一溜窄的仅够一人而过的石板地,两边是参差错落的老屋,还有青苔丛生的天井;青石板驳岸的河边,有村姑在淘米洗菜,她们头顶一块印花毛巾,身着靛蓝裤褂;还有那些穿着仿古服装摇船的姑娘,为了慰籍都市人寻梦的夙愿,她们要装扮成旧时的模样,恢复起旧日的风俗。游人的面孔天天在变换,游人眼中的周庄总是新鲜的,而守着水乡古镇的周庄人也有这份新鲜感吗?她们的心里也许充满了自得而又无奈的情感。

当然,周庄也有现代的景点。最现代的当属“三毛茶楼”。三毛在那个油菜花开、霏霏细雨的春天来到周庄,她走过一条条石板路,跨过一座座石拱桥;她品尝了“莼鲈之思”的水乡佳肴,又来到这家茶楼与店老板品茗畅谈;她记住了周庄雨巷和水巷上空柳丝一般轻柔的愁惆。归去后,她继续与店老板保持通信联系,她期盼着旧地重游。遗憾的是,她最终踏上了不归路。店老板从此将茶楼更名为“三毛茶楼”。三毛是个崇尚自然富有灵性的作家。她的率真性情让人欣赏,她选择的终结生命的方式让人遗憾,而她的气质则与水乡的环境相映成趣。在三毛茶楼中品茗,临窗远眺,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画面:潇潇春雨中,神情忧郁的三毛,撑一把油纸伞,款款悠行在静谧的雨巷,她转过参差错落的粉墙黛瓦,走下烟锁柳迷的小桥,乘一叶小舟荡漾在水巷中,倾听盈盈碧水溅起的天曲。与三毛相比,往来周庄的游人中,比她名声大的、才气高的,应该是许许多多。三毛茶楼能够在周庄占有一席之地,或者说周庄接纳了三毛,不是因为她的名气、才气,或是她的气质,主要的原因是她故去了,她成为历史了。在周庄新增设的与名人有关景点中,大抵都是这样。

周庄,只接纳历史,而且是那种有美感、有借鉴的历史。读周庄,意犹未尽。

同类推荐
  •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作者在围绕共同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都在各自领域对主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诠释。
  • 大刀红

    大刀红

    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分为神农架记事、传闻及野史、当代聊斋进行时构成。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听所闻,将以前听到的故事,重新演绎,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当你理解他,他便会馈赠你。
  •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是作者高维生的一本散文集,写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真实的、激情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后就永远地消失了。《把心灵抓在手掌上》中多的是一些“想法”,对当下和历史的呈现和推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了人,历史就不存在了。转身向时空的深处望去,疏散泛黄的浓雾,从一个人的心灵事件,作出判断。作者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热门推荐
  • 出轨年代

    出轨年代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学校长金戈在帮助朋友安排孩子上学一事中与医生辛仪相识。才貌过人的辛仪有着与金戈共同的文学爱好,一个开博客,一个写小说,从交谈中得知,辛仪竟是金戈小说的一位忠实读者,两人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与此同时,妻子曲文红不满领导性骚扰决定请病假到市委党校会计师培训班学习,认识了同学曲斌并互相产生好感。金戈、曲文红夫妇一方面面对这段婚外情怦然心动,但另一方面又深感违背家庭的内疚,割舍不掉夫妻情分和亲子之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本书展现了现实社会人们的纠结、无奈和茫然。
  • 最终战队

    最终战队

    一支由二十四个青少年组成的游戏团队,在得到世界冠军后,被不明组织袭击进行了生化改造,当他们从实验室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身上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 过眼录

    过眼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卿闻僵语尸

    卿闻僵语尸

    看到介绍就头疼,我大纲都不写的人,写什么介绍什么介绍什么介绍什么介绍啊啊啊!
  • EXO幻黑猫

    EXO幻黑猫

    她是一只黑猫,你没看错,她就是一只黑猫。她是一只所有人都想得到的远古宝物。她拥有着无穷的神力,得她者,得天下。他们分别是血族和巫族的王子,表面上是敌人,私底下却是很铁的兄弟。他们奉命来到人类世界寻找黑猫。渐渐的他们都喜欢上了她,然而她也不也不知道其实自己是一只远古的黑猫。最终她知道了一切。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本书共写第一至第十二代张天师的生平情况。作为开创道教的老祖张陵天师,作者着墨最多,占全书近一半篇幅,对张陵在道教史上的文化历史地位,及其所开创的正一道派于中国宗教文化史的影响均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 元朝典故编年考

    元朝典故编年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鲜妻小甜宝:大叔,求亲亲

    鲜妻小甜宝:大叔,求亲亲

    第一个目标:扑倒大叔!先吻,再啃!“宝贝,主动的事情,应该交给我来做!”他帮她完成了她的第一个目标!滋味还不错!第二个目标:把他变成已婚男士!先准备户口本,再把他拐去民政局。“宝贝,我还没求婚,乖,我们先把婚求了!”他帮她完成了第二个目标!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行使权力了!第三个目标:和他离婚,恢复单身!先让他签字,再领小绿本!“以前都是你主动,这次换我主动了。”她甩给他一纸离婚协议书。他宠了8年,不介意再宠她第二个8年,第三个8年……如果,可以重来他会更加宠她,宠到她离不开他,宠到一辈子都不会让她触碰到真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另类修炼传奇

    另类修炼传奇

    这是一本恶搞的无厘头网文小说,闲的没事干,想轻松一下,还是可以看看的。自认为还是有点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