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5400000016

第16章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从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起,属于印欧语系①的雅利安人(Arya,“贵族”之意)游牧部落从西北方侵入印度。雅利安人最初过着游牧生活,驯养牛、羊、马、狗等牲畜,后来逐渐转入定居,从事农业,以牛耕生产为主。雅利安人入侵后,对原来的土著居民进行不断的战争。他们称一切土著居民为“达萨”(意即“敌人”)。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先前的土著居民或遭杀戮,或被赶走,或沦为奴隶。

印度人宗教与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是种姓制度,这是自古以来最严格最严密的社会等级区分制度。种姓比一个民族分成若干社会或经济等级的典型结构要复杂得多,即使这些等级为世袭等级。英国学者埃利奥特说:“种姓制度是社会制度而不是宗教制度,并且是逐渐形成的。”②种姓,梵文作“瓦尔纳”(Varna),后又称“迦提”(Jati,亚种姓),葡萄牙人称之为“卡斯塔”(Casta),英译为“卡斯特”(Caste)。种姓的明确定义很简单,它是“为维护礼仪的纯洁性,而在内部一致遵守特殊规则(尤其是在饮食和婚姻方面)的一批家庭”。质言之,一个人必须在他或她自己的种姓内通婚,不得从较低种姓那里接受食物。前三者(婆罗门、刈帝利、吠舍)与首陀罗之间最为森严,甚至不能并坐、共食。这是一个庞大的等级制度,它把婆罗门尊为社会金字塔的顶峰,而把“不可接触者”——即“被剥夺种姓者”③,贬置底层。

从文字材料看来,种姓是经过长时间逐渐发展起来的。早期吠陀时代没有种姓,但到了史诗时代,种姓已被视为一种古老制度,可见这种制度存在于印度迄今大概已有3000年历史了。其起源成因复杂。最初起因与雅利安征服者的种族优越感有关①。他们决心不与被征服的“黑皮肤的”所谓下等民族通婚,以免受到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区分的标准是肤色——瓦尔纳(Varna);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一些因素也成了划分种姓的标准,包括职业、宗教偏离。尽管种姓的起源模糊不清,起因多种多样,但其发展与最后形成可能受到一种因素的影响,即婆罗门竭力争取控制其他集团,他们在这场斗争中毫不迟疑地使用了宗教武器来打败敌手。最激烈的是婆罗门与武士贵族(刹帝利)之间的争夺。佛教与耆那教的兴起标志着刹帝利向婆罗门的挑战,反映出这种斗争在哲学、宗教领域的激烈程度。这两教的创立者、领导人均为刹帝利成员,二者均否认祭司和吠陀的权威地位,要求抛弃一切宗教面具,代之以一种哲学体系:讲求伦理、提倡改革,以图其信徒的身心满足。二者均以印度的哲学传统为主。武士贵族的优势在于他们是公认的掌权者,并以武力为后盾;而婆罗门的优势则是在教育,对圣书枟吠陀枠的精通以及在民众心目中的神奇力量等方面。在社会方面,婆罗门和贵族是势均力敌的,有时婆罗门占上风,有时则是通晓枟吠陀枠的王或贵族居首位。但最后是婆罗门被承认享有最高地位,贵族则被迫接受第二种姓——刹帝利。作为获得优先显赫地位的代价,婆罗门必须对宗教和教育更加尽责,教徒过着朴素的、节欲的生活,把政治统治留给刹帝利;然而作为认可的教师和谋士,婆罗门仍能保留相当的政治势力。

种姓制度起初在印度北部实行,随着雅利安势力渗入德干,它也扩大到达罗毗荼人和其他民族中。婆罗门只要不惹起其他等级的人的反感,可以从事各种职业,包括比较低微的职业;高等种姓的人要避免从事所谓不洁的活,如处理尸体、宰杀牲口或制造皮革等。首陀罗则被排斥在“再生族”(有权拜见神和礼诵吠陀,因而可以获得第二次生命)身份之外,这种排斥阻止了他们参加吠陀仪式,也使他们转而崇拜自己的诸神。种姓的确立无疑也是由其他因素所引起,首陀罗成为农耕者的这个过程就是这些因素中所固有的。随着游牧社会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转变,劳动专门化逐渐成了雅利安社会的一项显著特征。关于共餐的禁忌变成了种姓的一项法律,这再转而成为通婚的限制,导致了关于族内婚与族外婚的复杂规则。

一些学者指出:“在所有简单的和复杂的社会中,吃喝都是创造和维系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人类学家一旦查找出在何处、与何人一起进餐,那么关于该社会成员间各种关系的其他每一件事,都可以被推测出来……了解了人们在何时、在何处、与何人、吃什么、如何吃,就是在了解这些人的社会性的特征。”①“吃喝是一种象征着情感和关系的行为,它沟通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力量,表明了群体身份的界线。”②

印度社会的特点是婆罗门种姓在数量上、社会上和智力上的力量。梵文文献大多是婆罗门的作品。印度祭司家族获得最高的地位,影响了印度的全部社会政治历史,这是明显的。世界各国历史记载有祭士企图成为王的事实,印度则相反。对于一切宗教玄学、智力和沉思的事务的民族习性,使大家一致认为具有与来世交往的秘诀的人是最高类型的人,从而使祭士有成为世袭行业的倾向。他们保有秘密的本业知识。武士种姓对于这种垄断表示异议,希望以较少的学问但并非较差的能力来谋求相同的权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获得了某些成功。

从公元前500年起至公元后500年的1000年间,婆罗门在种族和性格上并无多大变化,但刹帝利则有所不同。有一时期,佛教、耆那教仿佛是争取首要地位的竞争者。但现在(1954年)在印度几乎没有印度籍的佛教徒(约有30多万边区侨民),耆那教徒不到150万,印度教徒则有2 。12亿之众(1993年统计为7 。5亿)。

祭士种姓表现的抗拒力量多半是由于他们都是俗人。他们并不集中在寺院中,而是散居在农村,专门从事有关心灵和灵魂的事,过一种简单的家庭生活。即使北印度遭到多次的扫荡性入侵,神庙、寺院遭破坏,王朝被灭亡,但对这些神学家的社会影响却较少。他们不是依靠团体和组织,而是依赖他们的世袭特性。现代婆罗门虽然在种族上并不纯,但他们在血缘关系和传统的延续性上仍然大于印度王室。许多王室属于印度教范围之外地区的游牧民族,只有少数王室能提出为刹帝利后裔的可靠证据。所以印度君主们从未获得像中国皇帝、日本天皇或土耳其苏丹那样有民族代表性的地位;他们从未被认为是国家的高级祭士,或者是具有民族性格的半神性的缩影。其中某些最伟大的君主在早期都是佛教徒,也有支持耆那教的君主,后来则多是伊斯兰教徒,他们没有得到祭士阶级的支持。

婆罗门不一定是祭士,虽然他们总的说来成功地垄断了宗教知识。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从事世俗的职业,虽然有许多宗教仪式只能由婆罗门举行。但神庙中的祭士不一定是婆罗门,而由其他人士充任。

婆罗门虽然没有教会纪律,但他们不能容忍国王的干涉。在过去的两千年中,帝王们并没有试图把婆罗门控制在他们自己的范围之内,或创立一个国家教会。而婆罗门则谨守自己的范围,他们诚然成功地提出了一套最严格的关于社会、法律和宗教的规章制度的法典——他们本身就是这种法典——但他们没有追求世俗权力或想谋求高于大臣的地位;他们当然支持过虔诚的国王,也接受过国王的支持,但没有政教合一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热门推荐
  • 邪王御牌妻:腹黑王爷太难缠

    邪王御牌妻:腹黑王爷太难缠

    第一医学世家继承人,医毒双绝,21世纪的绝色舞后,名冠全球,渣男背叛?仇家追杀?哼!她潇洒地来个借尸还魂,纳尼!异世大陆?玄武修炼?好巧不巧成了哑巴废材!伪善姨娘,阴毒庶妹,打得你满地找牙!说她丑,潇洒变身,亮瞎一干人钛合金狗眼!说她废物,霸气逆袭,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咦?那这白发银瞳的毒舌美男又是咋回事?“你长得像本尊未来娘子。”“滚开”“本尊瞧上你了”“滚开”“面对美男告白你这么淡定真的好吗?我知道本尊实在太帅……”说好的狂帅酷霸呢?只剩屌炸天了,某女腹诽…
  • 真武玄玄子

    真武玄玄子

    武当山,真武铜殿。贫道张三丰,道号玄玄子,南宋理宗淳祐七年生人,生于南宋,得道于大元,隐迹于大明,自南宋而至大元,自大元而至大明,不觉百岁光阴已过。不料岁月匆匆,及至今日,恍然屈指,已历十六代人皇地主,百六十载有余。想那南宋一朝兵凶战危,灾祸连连。自理宗至端宗、末王,奸臣权相当朝、石弥远、董槐、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相继秉持国政,致使名声凋敝,民不聊生,更有庸将匹夫为祸,终致南宋七庙断绝,天水一族从此除名。
  • 都市修仙丹圣

    都市修仙丹圣

    申易偶然获得传奇丹圣的记忆传承,成为地球上唯一的修仙者!平日里炼炼丹药,泡泡妹子,闲来无事时还可以去国外溜达溜达,顺带着扬我华夏威名!身为地球唯一修仙者,申易不仅可以和古武者比内力,和异能者比精神力,还可以和血族比恢复力。修仙丹圣,谁与争锋!本书群号:518526456
  • 幸福如期而至

    幸福如期而至

    一封来自美国纷雪皇家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打乱了雪安琪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小姐,你压着我的胳膊了!”一个冰冷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感觉像是掉进了冰洞里!惊得我猛地睁开眼,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帅气的脸庞!“不好意思!我睡着了!对不起哦!”就这样,我的幸福开始了。。。。。。
  • 龙族传人在都市

    龙族传人在都市

    他出生在隐秘世外之家,被认为是龙族后裔。他有超出普通人难以比及的特殊能力,赋予龙息,并且还可以依靠本身的血统一步步修炼,将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天地间万物都能被他用龙息控制,无论是富贵人物,还是普通小民,或者是山川河流、古玩名器、奇花异木都在他操控中!
  • 诛杀

    诛杀

    “修仙不成...我就修魔...”“修魔不成...我就修妖...”“只要天下那条道容我李辰...我就走那条!”
  • 名侦探凖人

    名侦探凖人

    小说形式为侦探推理,作案手法、推理过程、情感世界丰富。围绕小说的主题是两个,一个是主人公频频遇到不可思议的案件;二是与一个潜在的对社会有巨大危害的秘密组织间的周旋。第一卷,围绕年轻一代丰富复杂情感世界展开的一系列探索。也以这一卷阐述爱与恨当中不可取的思想。
  • 苍龙飘雪

    苍龙飘雪

    飘飘白雪下,一把苍龙剑,龙吟九天。长生?世人皆想。无数修仙之人究其一生探索,是妄想?是真实?亦或是逃避?而当漫长的追寻到达终点,所求为何,所得,又是如何?一位少年,从未知晓家的感觉,他的身上有着什么样故事?一位少女,苦苦寻找着娘亲,入蓬莱,探妖域,探寻着的是光明,还是黑暗?落寞少年左峰,精灵师妹上官婉儿,温柔师姐柳青红,飒爽暴躁镇妖谷大师姐秋雨,神秘寻亲魔域公主......是命运考验,还是捉弄?经历种种,谁是心中所爱?蓬莱仙宗,伏魔门,镇妖谷,魔域,妖域......变幻的是沧桑世事,抑或百态人心?正道何方?爱情、亲情、恩情、友情......遗憾,努力,绝望,破灭,诀别,约定......苍龙剑下,只有白雪飘飘。
  • 萌宝无敌:带着老娘闯江湖

    萌宝无敌:带着老娘闯江湖

    一招穿越失忆了!还好被高人所救还学到一身好功夫。为了探寻自已的身世,雪鸢离开了师父一个小姑娘踏足江湖。终于知道自已的身份,原来她是魔教教主夫人,而且还生过孩子。这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多了一个老公和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战兵皇

    铁战兵皇

    被女总裁追的满街跑,被校花爱得花枝招展,被美女空姐。。。。等等,许秦飞暗叹一口气:“长得帅就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