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5200000021

第21章 嘉陵江畔双双创作

端木蕻良只身先达重庆以后,不久便应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的邀请,任新闻系的兼职教授,又兼任复旦《文摘》副刊主编。当时《文摘》副刊的特邀撰稿人有丁玲、老舍、茅盾、白朗、舒群、萧红、罗烽等。一个月以后,大概在9月中旬,萧红和冯乃超的夫人李声韵一起坐船到达重庆。当时端木蕻良住在重庆《国民公报》社男子单身宿舍里,没有地方安排拖着笨重身子的妻子(更何况这个妻子怀的还是别人的孩子),端木蕻良只得把萧红送到了他的南开中学的同学范士荣的家中,托范士荣的家属照料。

然而,把妻子长期放在别人家里总不是长久之事,那时候重庆的住房相当紧张,这是因为重庆的人口密度本来就很大,加上“下江人”突然大量涌入,房子就更难找了。后来经朋友帮忙,端木蕻良和萧红才得以在歌乐山的云顶寺的招待所——乡建社——找到了住处。山上有清风,楼下有莲池,倒也安静。在歌乐山的这段日子里,端木蕻良和萧红双双闭门写作,端木蕻良不仅撰写了歌词、散文、小说等,还为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撰写了后记。端木蕻良说:那时候他和萧红都积累了很多的素材,想写出点东西出来。写作之余,端木蕻良和萧红便常常在月下到嘉陵江上去划船。寂静的水面映照着他们的身影,一股背井离乡的凄凉悄悄向端木蕻良袭来,使他不由联想起东北的家乡,联想到铁蹄之下的大草原。于是在银粉般的月光之下,端木蕻良写下了抒情的诗句——《在嘉陵江上》,后来这诗句经音乐家贺绿汀谱上进行节奏的曲子,发表在重庆的《大家唱》上,成为一时非常流行的爱国歌曲。

端木蕻良为了增加自己的素材积累,还颇有兴趣地去参观了坐落在淮原山的日本人俘虏营。他们在歌乐山上的生活的确富有些世外桃源的情趣,只是交通极为不便利。端木蕻良每天都需要下山过江到沙坪坝的复旦大学上班。过江的江轮又很不安全,常常发生翻船的事故,为此关心端木蕻良的萧红不让他乘坐江轮,只许乘坐汽车。但是汽车绕道,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汽车票很难买,晚去了就买不到了。于是端木蕻良只得早出晚归,以至于他们的近邻,住在山坡下的音乐家季峰和沙梅夫妇还以为端木蕻良不住在这里了。

眼看着萧红的产期越来越近,端木蕻良这个“大孩子”对此实在有些束手无策,交通不方便再加上他们两个东北人不通四川话,于是端木蕻良在萧红分娩前夕,便把萧红送到江津白朗、罗烽夫妇的家中,托他们的母亲照料。萧红生产前后在白朗家住了两个多月,生下一个男孩,数日夭殇。关于这个数日夭殇的孩子也有人说是:因为萧红赴重庆途中在宜昌的码头上,“跌倒伤了胎,以后流产的”。而萧凤的《萧红传》里却说这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死婴”。端木蕻良则说萧红对此事从来没有向他做过任何解释。不过据叶君2009年出版的《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披露,“白朗把即将临盆的萧红送进当地一家私人小妇产医院,顺利产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低额头,四方脸,酷肖萧军。产后三天,白朗早早晚晚去医院送汤送水照料萧红母子。其间,萧红向她索要止痛片说是牙痛,白朗带给她德国拜尔产的‘加当片’——一种比阿司匹林厉害得多的镇痛药。第四天,萧红十分平静地告诉前来探望的白朗,孩子头天夜里抽风死了。性情率直,遇事少转脑筋的白朗听后马上急了,说孩子昨天还好好的,怎么说死就死了呢,要去找医院理论,萧红死活阻拦不让找。医生、护士也很吃惊,都说要追查原因,萧红自己反倒非常冷淡,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悲伤”。

早在2006年初秋,端木夫人钟耀群也告诉笔者同样的情况,来源是从当事人白朗传出。显然,这一段不易说出来的历史是比较可靠的。但是不管怎么说,第二次失去孩子对萧红无疑在心理上是一个极大的创伤。而这种创伤又无法向人诉说,既不能与端木深谈或做“任何解释”,又无法自圆对萧军的复杂情感;她所能做的大概只是压抑自己和忘却过去,慢慢地从这种创伤中走出来。

萧红在产后身体自然非常虚弱,在她回家之前,端木蕻良就向复旦提出是否能搬入学校宿舍的要求。经孙寒冰的安排,他们在沙坪坝复旦农场的苗圃里找到几间空闲的平房,后来才迁入秉庄——复旦教授宿舍。大概这以后端木蕻良和萧红才“正常”地开始了他们两个人的夫妇生活,因为在这以前萧红一直是怀着孩子的双身。

迁入复旦教授宿舍以后,端木蕻良和萧红有更多的机会和复旦师生接触。复旦大学是因为日本人的入侵而从上海内迁到重庆的,大约有一千多名学生。那时候,不少内迁的著名作家都应邀在那儿担任教授,他们中间有靳以、胡风、方令孺、马宗融等。复旦大学的临时校址坐落在重庆附近,北碚对江的一个叫黄桷树的小镇上。学校的校舍和设备都十分简陋,大教室设在一个祠堂里,小教室则征用附近民用平房,环境艰苦,生活单调。有时要买一点小东西或通过邮局寄信(信可以走得快一点),都要过江。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复旦教书是端木蕻良第一次得到的一份正式的领薪工作。尽管是兼职的,收入不很高,但每月发薪水。薪水数目在当时一般工薪阶层中属于中上,加上其他的一些稿费和编辑酬劳,端木蕻良和萧红俩人的生活比较安定了,他们又开始了创作。

那时候端木蕻良还应香港戴望舒的邀请,为《星岛日报》的副刊《星座》撰写长篇连载,这就是《大江》。《大江》是边写边登的,戴望舒催稿催得很紧,端木蕻良只得尽量地赶。有一次端木蕻良和萧红一起去探望曹靖华,曹靖华注意到端木蕻良手里拿着《大江》的原稿,原稿上的字迹像是萧红的,于是便追问萧红,萧红只得承认是她帮忙抄的,曹靖华立刻直截了当地说:“你不能给他抄稿子,他怎么能让你给抄呢?不能再这样。”曹大概认为,如此天才的女作家怎么可以为端木蕻良做这种琐碎的抄写工作呢?但他不知道,作为端木蕻良的妻子,在生活上萧红一向是很关心端木蕻良的,萧红不仅帮助端木蕻良抄过稿子,而且还在端木蕻良病重期间帮他写过一大段的呢!这是端木蕻良自己向大家披露的,他说:“有一次,我病了,实在不能动笔,想到望舒信中的嘱咐,萧红便替我写了一大段。”这一大段虽然和《大江》的原风格有些不同,但每当端木蕻良一想到那是萧红的手笔,便一字不动地原样保留到今天。也许这“一大段”就是曹靖华看到的而萧红称之为“代抄”的《大江》。

几十年以后,当端木蕻良回忆起这一段的生活时说:“当时,校长吴南轩,文摘社张志让、贾开基,新闻系的系主任程沦波等,大家处得都很好。”但另一方面,端木蕻良的那些老笔友们好像还是不能接受他。胡风说:在复旦的那段日子里,起先,萧红还常常去看他,“如果她是一个人来,我们谈得很好,如果是他们两个人,就显得无话可说似的,可能是我不愿说,她不敢随便说”。在哈尔滨时代的老朋友白朗曾那样形容萧红说:“虽然整天住在一个小房子里(指萧红在白家等待生产前的日子),红从来不向我说起和军分开以后的生活和情绪。一切都隐藏在她心里,对着一向推心置腹的故友也竟不吐真情了。似乎有着不愿告人的隐痛在折磨她的感情,不然为什么连她的微笑也总使人感到是一种忧愁的伪装呢?”其实,白朗大概并不明白萧红的“忧愁”岂止涉及端木。此时的萧红已“饱经风霜”、“伤痕累累”。难道白朗真有本事去帮萧红解决心里的苦衷吗?

端木蕻良在家里是母亲最小的儿子,长期以来娇惯成性,加上在他父辈熏陶下的贵族气,在愈是没有条件的艰难困苦之中愈加容易发作;萧红则恰恰相反,从小就离开家庭,长期以来经历千辛万苦,好像“命定”就是要吃苦耐劳似的。端木蕻良“常常把萧红当大姐姐看待,认为她是一个像自己姐姐一样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于是在萧红这个充满母性的“大姐姐”的形象支撑之下,端木蕻良那个娇惯的“大孩子”正好“撒一下娇”。就好像香港的周鲸文先生说过的那样:“端木蕻良有些大孩子气,偶尔会撒一下娇。”只是这个娇撒得似乎过分了一点儿,萧红的日本朋友绿川英子也曾打抱不平地说:有一次,看到萧红在“……微雨蒙蒙的武汉码头上夹在濡湿的蚂蚁一般钻动着的逃难的人群中,大腹便便,两手撑着雨伞和笨重的行李,步履维艰……在她旁边的是轻装的端木蕻良,一只手捏着司的克,并不帮助她”。端木蕻良的这一行为足以引起朋友们的“公愤”,无论萧红是怎样坚强的又是怎样富有母性的包容,但她毕竟是一个女性,一个经历了无数坎坷的女性,她同样需要爱、帮助来支撑她那摇摇欲坠的精神和肢体。可惜的是,自称很小就已经很会看女人的端木蕻良,偏偏就是没有看懂自己身边的女人。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伊索寓言(中)

    伊索寓言(中)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
  • 神曲

    神曲

    大荒少年误入佛祖洞穴,得其法宝,纵横天下。身为佛祖转世的他,在大荒与神农为友,打败蚩尤。在空桑平复水火之争。为了复活佛祖,又不惜以性命为赌注,最终统一宇宙。本书高潮迭起,精彩纷纷,讲述不一样的神曲故事。
  • 无敌路

    无敌路

    问红尘逍遥今生,叹前世哀怨情仇!他身上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个平凡的人,不幸坠楼,却又有幸重生。一条神秘的路,到底来自那里,又通向何方?它又隐藏着怎么样的秘密呢?
  • 大神你来了

    大神你来了

    好好的网游,咋就说污就污了,好好的妹子,咋就说变就变了,好好的直男,咋就说完就完了。
  • 神女难为:苍帝的落跑新娘

    神女难为:苍帝的落跑新娘

    二线女星遇色制片,又遭雷劈,刚醒来却又被人重伤。她倒在血泊中,他说:“我能救你,只要你与我斩缘。”生逢乱世,为一袋米,阿娘将她卖......什么,她其实是大公主?回归水泽国,等待她的又是一场阴谋,多舛的命运从此开启......她只有枯萎的灵根、被废的灵脉,初到修真星便被怪兽一口吞掉......他来历神秘,为仙道与她斩姻缘,却意外的打乱了自己前世预设好的一切。神庭也因此岌岌可危......
  • 七种神兵之大夏龙雀

    七种神兵之大夏龙雀

    看过古龙大师和金庸大师的大作的人都一定对传统武侠念念不忘,在他们创造的一个个宏大的武侠世界里我们品味着江湖义气,儿女情长,金钱权势,神兵利刃。小子不才,想把自己心中一个武侠世界给大家参观。
  • 盛宠腹黑王妃

    盛宠腹黑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代号罗刹。她是娘亲刚刚去世就被姨娘害死的将军府嫡女。当杀手穿越成为惨死的少女,翻手云覆手雨。一纸赐婚,她嫁给身中剧毒的病王爷。腹黑杀手嫡小姐遇上同样腹黑妖孽的病王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看夫妻联手坑小人,打怪兽!本文绝对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
  • 万域剑神

    万域剑神

    此书,改名《剑尊神武》,20万字连载状态,请大家移步!剑神大陆,四大神剑演化天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剑魂可斩日月,这里没有斗气,没有魔法,这是一个剑道为尊的世界!少年赵宇微末崛起,携至强神体,演化无上剑魂,斩邪魔,踏天骄,剑荡寰宇!
  • 学院丧气录

    学院丧气录

    命运把她们五人联系在一起,在梦里她们知道了救世主这个词,也明白了其中的责任,为了拯救世界她们必须融入这个世界,并且救出更多的人,她们拥有各自的武器,各自的能力,她们能保护好这个世界吗?她们会陷入万劫不复吗?这一切的一切终究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