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9600000044

第44章 超脱生死的佛家(1)

相传佛教创始人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年轻时,目睹了社会上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种种苦难凄惨之情景,又受了沙门关于解脱生死烦恼的出家之说的影响,动了修行之念,毅然决定放弃王宫中豪华奢侈的生活,离妻别子,出家修行。他师从阿罗陀等沙门学习禅定,达到了“芦苇穿膝,鹊巢冠顶”的程度,然而未有大成;又修了数年苦行,终无所获。于是在尼连禅河中洗去了六年的积垢,饮用了牧女供奉的乳糜,在菩提树下盘腿而坐,专心思索解脱人生生死苦难之道,终于大彻大悟,得无上正觉,成了佛祖。从此,他开光弘佛,宣扬佛法。可见,佛教初始,佛祖根本的宏愿就是以解脱众生生死烦恼为己任的。

佛祖圆寂之后百年,印度佛教产生了众多的派别,从中又先后形成了小乘与大乘两大教派。小乘教义讲究精密、思辨,致力于生死的事理分析,大乘教则注重融贯、直觉,重在赞仰佛的行果;小乘理论多渊源于释尊的言教,大乘经则从释尊的原始旨意及行为,进窥佛的精神;小乘理论通常流于枯燥与繁琐,而大乘派却保有佛教传统的实践精神,富有感化力。

东汉初年(1世纪),佛教(主要是大乘教)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而在印度本土,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日趋衰微,至13世纪左右终归于泯灭。中国化的佛教,吸取了印度佛教思想的精髓,采纳了大乘教人皆可成佛以及菩萨救世的思想内容,与中国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等传统思想相融合,跳出纯粹一己的个人窠臼,把个人人生的解脱与普度众生观念相结合;同时又趋向于简约化和实用化,强调顿悟成佛或专念佛号往生净土。

无明陷苦海

人生存于现实世界,必定会遇到种种艰难困苦,产生许多烦恼。尽管各人的身世、遭遇、智愚、强弱会有千差万别,但苦恼却是都有的感受。有的痛骨肉之流离,有的怒仇人之侮辱,有的欲火中烧、意愿难遂,有的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有的因细故而家庭失和,有的因失恋而愤然自戕……真可谓:万事劳其形,百忧扰其心。更何况还有一个生、老、病、死,更是人人断难幸免。所以从表象看,现实世界似乎是无可逃避的受难场所,而人生则是苦难的历程。佛教喻之为“苦海无边”。

要挣脱苦海,首先得明白苦从何来,苦的原因与根源是什么。佛教认为,人之所以会觉得苦,直接原因是出于“惑”和“业”。所谓“惑”,是指人们通常习惯于、沉湎于主观的执著妄想,或者为种种世象所诱惑,而不能深入认识、把握宇宙与人生的真实面貌及底蕴,总是为狭隘的“我”所囿,从中滋生出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四种“惑”,外惑于境,内迷于见。而由此种迷惑所引起的身心活动:口业(言语)、意业(意念)、身业(行为),就是“造业”。“造业”既是一种不明事理、违逆自然人生本质的行为活动,又是此种行为的结果,是日后受难的潜在因子。这种活动熏习日久,愈积愈深,不可避免地导致种种痛苦烦恼。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的生灭变化。都是因“缘”而生,即由与之相关的诸因素相互间的联系、依存、制约,相互间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而发生的。这是佛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根本理论基础。佛学上称为“缘起”说。释迦牟尼对“缘起”的释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诸法由因缘而起。用“缘起”理论来考察人生的苦难,就具体演绎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部分(十二支)与十二种因果关系,即“十二因缘说”。

然而“爱”不是凭空而起,而是源自内外之境刺激的各种感“受”。由这些感受才引发出情绪的波澜,引发出贪、嗔、痴的心理。“受”由三方面的因素结合而成,一是外在的环境,二是感觉器官和意识“六处”(又名六根,即眼、耳、舌、鼻、身、意),三是前两者的接“触”,没有“触”,外在的对象就不会引发感受。

就个体而言,自小到老,从形态到心理都在不断地变化。可人们往往认为没有变化,或者认为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个体离不开社会、自然,个体与社会、自然必定是相互作用的,但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遗世独立,仿佛压根儿与社会、自然无关。所以“无明”是智慧的大敌,是一种迷障。由无明衍生出的“爱”,通常是十分的热烈、迫切、紧张、盛炽。“爱”的对象形式各有不同,但往往是出自“自爱”,爱得欲罢不能。被“爱”束缚而无法自拔就陷入了苦。所以,佛经说:“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两者的结合,使人成了苦命儿。

智慧识机缘

按佛教“缘起”理论,任何事物的变迁及生灭代谢必定都和周围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产生息息相关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因缘而起,因缘所生。既然如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便是必然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是客观的自然现象,还是主观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微若芥尘,还是广若宏宇;无论是简单的微生物,还是复杂的人类社会,都在时时刻刻地运动、生灭和变化着。所以世界会有“成、住、坏、空”,生物会有“生、老、病、死”,思想会有“生、住、异、灭”。这一系列的发生、发展(住和异就是发展,住是互相适应的发展,异是互相矛盾的发展)、消灭的过程,只要人们仔细观察,都不难觉察。由此佛教得出结论:“诸行无常”,即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在无止境地运动流转,不可能恒常不变。《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亦即“空”,但“空”不是虚无,不是没有,不是全然的否定。前生后灭,前灭后生,连绵不断,是实际存在着的,“空”就寓于这实际存在(有)之中。故《心经》上说:“色(物质现象)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所要揭示也希望人们觉悟的就是变幻无常的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空”这个本质。

在佛教看来,人的身心个体及生命活动都是互为缘起的组合。在六根(眼、耳、舌、鼻、身、意)中,前五根是生理组织,是感觉器官,“意”则属心理。“意”要通过眼、耳、舌、鼻、身才能显示作用,产生知情意等心理活动;而眼、耳、舌、鼻、身等则要在“意”的统摄下才得以发挥生命活动的功能。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佛教认为,心因物而有,物因心而显,心中容物,物处心中,心外无物,物外无心,心物是不二的。在此意义上,人的生命活动也可被视为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结合,是心物共存一体的活动。然而,人却往往把主体和客体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有一个可以脱离外物、在认识和行动上完全独立的“我”,同时还有一个可以离开人的认识的“客体”。佛教说这样就产生“我执”和“法执”,或主观生出诸多妄想,或孜孜追求虚妄的物质利益而不能自拔。“无明”之蒙昧恰恰就在此。故而,贪、嗔、痴等无尽的烦恼会接踵而来。既然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人的心识,那么人生亦然。因此,只有“空”才是宇宙人生的本质所在。“空”就体现在万物流变,互为缘起,心物一体之中。正所谓:“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佛教就是以这样的世界观、认识论学说作为推行他们的人生观的工具,企图以此扫除人们的“迷障”,启迪人们的智慧和觉悟,引导人们走上一条佛教人生之路。

见性能成佛

找到了人生苦恼的原因、根源,又了解了宇宙、人生的本质,就有可能去灭绝苦源,跳出生死轮回,进入解脱之境。这是一种永恒寂灭的境界,佛教称为“涅槃”。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正是端坐在菩提树下四十多个昼夜才体悟了这一切而达到“湛然寂静”的妙境的。可见,要真正进入灭苦和涅槃的境界,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因此各派佛教提出了许多理论,为人们指点迷津。

早期的小乘佛教认为,人的欲念及“无明”妄见熏习过久,加之世俗生活更难脱离苦海,故十分强调出家修行。如以削发剃度、严守戒律、禅定等方式获取个人的解脱。

尽管修行方法五花八门,实际上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正语、正业、正命),定(正定、正念),慧(正见、正思维、正精进)。戒者,从人的身、口、意活动入手,严加警戒,不造恶业,专修善业,以对抗和逐渐消除积习已久的私欲妄行;定者,以戒为基础,使自心归于平静和净化,不轻易为内在的欲念、外在的环境所诱惑;慧者,是由定而起的智慧,可以消除愚昧的无知妄行,去直接观照本性自在的涅槃真如妙境。

小乘教重在戒定以求个人痛苦的解脱,大乘教则重在开发智慧而达到涅槃妙境。

大乘教在小乘阐发的佛理的基础上,提出“六度”、“四摄”。所谓“六度”,即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即智慧);“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利益众生的行为)、同事(与众生共同行动)。可见,大乘教已从个人的解脱推进到帮助他人、普度众生的行动。

但是,大乘首先强调的是“开悟”。它认为世间的一切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心识,人世间的苦也是如此。苦,实际上只是人心的一种感受,是由个体的自心分别造作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不怨憎,便不会有怨憎相会之苦;不贪恋,便不会有失恋失意之苦;不造业,也不会有生死流转之苦。所以,感受到人生乐少苦多,认识人生本苦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人心的本性原本就是寂静的,即与佛性的涅槃寂静无二。人们之所以会有种种苦恼,就是由于心念妄动而生起的迷乱妄惑导致的。佛经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心本无生,指本性的寂静,而人往往不能体悟这种寂静的妙境,却被心内外的各种幻相所左右所迷恋,因而滋生出无尽的烦恼。

根据大乘教义,要真正解脱人生的苦难,获得自由,不能被动地修行灭断。连绵不尽的烦恼如何灭得尽断得了?而应主动开发智慧,转迷为觉,明心见性,常住真心,从根本上体悟到生死烦恼本为虚幻,这才可能彻底地解脱生死流转及世间的一切苦厄。这就是所谓的“见性成佛”。大乘教的这一思想,为中国佛教的禅宗所吸取和发展,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类推荐
  • 物业管理与服务

    物业管理与服务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系列项目式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业服务及管理的工作内容。全书共分七个模块,包括物业管理概述、物业管理与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过程、物业管理专业化服务、各类物业的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与标准、物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本书的编写结合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突破,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式进行课堂组织,按照模块教学方法组织教材内容,内容新颖、充实,重点突出实务操作技巧。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物业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培训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物业管理行业、房地产管理行业等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中国现代作品

    中国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热门推荐
  • 九剑之誓

    九剑之誓

    在瓦尔特大陆有着一个关于永恒之门的传说,当永恒之门开起黑暗将笼照世界,唯有一位能够同时控制九把剑的人才能将光明洒向人间……
  • TFBOYS之大梦想家

    TFBOYS之大梦想家

    写tfboys的哦、你们快来看看吧!?(^_^)(^-^)V
  • 星玄之界

    星玄之界

    异世界的来客,犯我生存之地的魔族,万变不离其宗的不死男主,美丽的仙子一般的女主,除此之外还有无数艳遇相随,一帮用情有意的知心哥们儿,令人羡慕到炸的无限机缘。请看我这个新手如何正经的玩坏这个故事。
  • 帝次元战记

    帝次元战记

    这是一颗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的星球,那里没有手机,没有汽车,也没有大炮,上帝之力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地位的标准。
  • EXO之爱的初恋

    EXO之爱的初恋

    身临其境,出手相救的竟是当初那12个人,本以为不会再见,但是对那12个人产生了好感,我闺蜜一起追到了12个人,不过就是其中那4个哟。EXO的
  • 与王爷为邻

    与王爷为邻

    简介:生活在中医世家的苏青青,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赶时髦,穿越到了古代。家里一清二白,爹娘、哥哥善良,爷爷老实巴交,大伯残疾,大伯母是个药罐子,一大家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爹娘两个人身上。算了,看在这么多人疼爱她一个人的份上,她既来之则安之,主动从爹娘手里接过养家糊口的差事吧。可是为什么养着养着,会养了一大帮的闲人赖在家里不走!我的天啦,连王爷都死磕,打死都扔不出去了,有这样赖皮的吗?苏青青郁闷了!不走就不走,就当作是养了一条凶狠而又冷脸的癞皮狗,反正家里也不差那口吃的。可是,你能不能不要再惹了另外一群人往家里来,她真心养不了那么多闲,这年头赚个银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苏青青怒了,这些人敢在她家里撒野,就得有勇气接受她的怒火…家长里短的乡村小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 盛世佳颜,卿本红妆

    盛世佳颜,卿本红妆

    重活一世,董宁誓要前世辱她负她之人血债血偿!(简介废啊大家还是看正文吧)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邪神都市纵横

    邪神都市纵横

    堂堂佣兵界的霸主,绰号‘邪神’,却被老头子一闷棍拍晕,拐到华夏给安排了相亲。相亲?这么老套?相亲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相亲的!
  • 迷魂计

    迷魂计

    一线巨星杜宇离婚后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感情生活成迷。外界盛传他与海云集团貌美如花的女老总有夫之妇景云儿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事实上,杜宇深爱着景云儿的闺蜜:另一位高知女老总王芳。可是造化弄人,娱乐圈的是是非非让爱人心碎。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彼此折磨,最终这对苦命鸳鸯是否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赢来爱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