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6200000014

第14章 龙翔九天:飞向太空的中国人(1)

我国载人航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3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3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这一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奉献,历史将不会忘记他们。

王赣骏:把科研项目带上太空

1985年4月29日,王赣骏乘坐航天飞机“挑战者号”飞向神秘而又绚丽多彩的太空,由此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

少年时代

王赣骏(TailerWang),1940年6月16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故在名字中取一“赣”字。其属相为龙,乳名即取谐音“隆隆”。幼年在上海正志小学就读。1950年随父母去台湾。

到台湾后,王赣骏就读于高雄一所子弟学校。这所学校条件比较好,学生大多是从大陆来的在招商局、海关等任职的官员的子弟。小学毕业时,王赣骏成绩是学校的第5名,他得到了一支钢笔的奖励。他正在高兴时,同学家长议论,一个说:“过去发毕业奖发到前3名,这次怎么发到前5名呢?”另一个说:“这个第5名的爸爸是校董,所以才发到第5名。”听到这话,王赣骏的心像被针扎似的,自尊受到极大伤害。他感到这个奖品不光彩,是沾父亲的光。他跑出门外,把钢笔摔碎了。

王赣骏小时候爱看武侠小说,特别佩服那些会“轻功”的人,还和小伙伴们到山上练功,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身轻如燕、飞檐走壁”,只要一抬腿,就能跃上高空。在台北师范学院附中学习时,他对数理科目十分感兴趣,成绩拔尖。

学生时代的王赣骏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学生,老爱提问题,课外活动也很积极。他曾是学校仪仗队的灵魂人物,也曾与班友组织篮球队,担任前锋。

从科学家到航天员

1963年,王赣骏从台湾赴美国留学。1967年,他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毕业,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在该校研究院深造,攻读固态物理、流体力学和声学。1971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母校任助理教授一年;1972年,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动实验室主任兼加利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

197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征求太空科学实验计划,他提出的“旋转中的液体平衡状态”研究计划在1980年获得通过,成为500多个应征的实验方案中的14个入选方案之一。

1982年,有关当局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决定由提出科学实验项目的科学家亲自到太空进行相关的实验。美国航空航天局选择了几百名科学家参加宇航训练,王赣骏也在其中。他以顽强的精神通过了种种艰难的学习、训练和考试,仅失重训练就进行了6000多次,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获得了亲自到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的资格。

当谈到事业成功的体会时,王赣骏说:“海外有些人总看不起我们这个民族,我从小就不服气。正是这种压力,逼着我去力争干一番事业,给他们看看。比如登太空,在美国有专门的航天员,一个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带上太空,要么交给专业航天员去做,要么自己艰苦训练,亲自上去做实验。正是争气的决心,使我选择了后者。”

第一次升空

飞往太空的“挑战者号”1985年4月29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离开了地面,进行第17次飞行。王赣骏进入了神秘而又绚丽多彩的太空,由此成了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设计的实验仪器、从事自己研究项目的科学家。

然而,当“挑战者号”进入离地球表面300千米的预定轨道时,液滴动力测定仪的电子系统却突然出了故障。

“要是这样回去的话,无颜见江东父老。”王赣骏心想。他跟地面控制中心联络,要求准许维修仪器。地面控制中心拒绝了这一请求,理由是没有工具,机器又太复杂,没有时间,要放弃这个实验。

王赣骏说:“那时我觉得,我绝对不能放弃这个实验,因为机会难得,空手回去,将来人们讲起来,不会说王赣骏的实验没成功,而会说中国人没有真东西,我绝不能让自己给中国人丢脸。我又向地面控制中心要求一定给个机会把仪器修理好,继续我的实验。地面控制中心还是不同意,说你没有时间,还有别的任务。我急了,于是跟地面控制中心说:‘假如你们不给我修理的时间,我就不回去了’。

他们吓了一跳,还没有人说过不回来的。他们找了一位心理学家跟我交谈。谈完以后,心理学家跟太空地面控制中心说:‘王赣骏是个非常热心的科学家,他对他的实验非常愿意做出牺牲,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再加上我的同事都说,让王赣骏有个机会把仪器修理好,我们帮助他去干他应该干的事情。最后,地面控制中心可能不愿意看到我会做出什么傻事,就同意给时间让我修理仪器。我那时心里感到很庆幸。因为我知道,如果他们不让我修,我会坚决不回来。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但是,我当时确实不知道怎么不回来。在太空自杀没有先例,也没有办法。在那里用刀子吧,刀子不锐;想触电,要去发电;用煤气,没有煤气;上吊的话,飘在那里,也死不了。通过争取,他们让我修了。”

生活中的王赣骏

在失重的状态下,维修仪器更加困难。如果把仪器零件拆开来,就会一件件飘走,唯一的办法是钻到仪器里面去修。足足两天半时间,同事们只看到王赣骏露在仪器外面倒悬着的两条腿。故障最终找到,原来是一根细小的电线短路了。将电线修好后,他逐一打开了开关,庞然大物终于恢复正常。王赣骏当时忍不住大喊一声:“修好了!”同伴打趣说:“你的叫声不必用无线电,地球也听得到。”

王赣骏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证实了液滴动力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发现并揭示了在无重力容器环境中液滴的一些物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王赣骏这些成功的实验和发现,对整个流体力学的研究,发展太空冶炼、化学工业和无容器材料加工技术以及制造高纯度的物质等都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度评价王赣骏的太空实验,特别赞扬他在排除仪器故障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授予他“太空飞行奖”。王赣骏太空之行的成功,在美国引起了轰动。美国主要的传媒和几乎所有华文报刊,都在显著的位置作了连续报道。洛杉矶市长设宴款待他,航天中心为他连续举行演讲会,鲜花、荣誉一齐向他涌来!

始终心系祖国

王赣骏虽旅居美国多年,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始终心系祖国。当谈起太空飞行时,他说:“这是一次富有感情的旅行,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荣,我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他把中国的国旗、录有中国歌曲的录音带和中国名茶带上了航天飞机,还在自己宇航服上缝了一个古代太极图的臂章。航天飞机每天飞越中国4次,早在任务开始之前,他就根据航空航天局的飞行预定表,写下所有飞越中国的时间、轨道。

当航天飞机飞越中国上空时,他曾在舱内用环带扎腰,在无重力状态下原地慢跑。他边跑边在内心深情地呼喊:“故乡,我来了。”航天飞机从广西上空入境从东北上空出境,历时7分钟。尽管只有7分钟,却已经让王赣骏这个游子感到安慰。因为自1950年离开中国大陆后,35年来关山远隔,而如今他已静悄悄地飞过大江南北,横越了祖国大陆,圆了多年的思乡之梦。

王赣骏始终心系祖国他还在太空俯瞰故国,在航天飞机上拍摄了中华大地不少珍贵的照片,长江、海南岛、喜马拉雅山都让他无比的激动。

1987年7月,王赣骏偕夫人冯雪平女士回大陆探亲访友,去苏州祭扫了外祖母的墓地,访问了他30多年前就读的上海正志小学(现为常熟路小学)。离开大陆时,他还带上了盐城故乡的一包泥土,在途经台湾的时候,赠送给了台湾盐城同乡会。

王赣骏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华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华民族的骄傲。继王赣骏博士之后,1986年,美籍华裔航天员张福林博士成为第二个遨游太空的华人。而后,焦立中、卢杰等华裔宇航科学家也相继飞上了太空。

王赣骏对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他说,载人航天反映了中国的整体实力。“中国不仅拥有科技能力,而且经济有了根底,这件事情才得以完成”。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中国人有机会到天上去走走,随着“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行的圆满成功,“以后大家的机会将越来越多,普通人也会有机会”。

张福林:年龄越大越优秀

1981年,张福林从4000多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第一位华裔职业航天员。此后,他7次进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截至2002年底,他待在太空中的时间已经超过1600小时,成为进入太空次数最多的华裔航天员。

从小痴迷太空

1950年4月5日,张福林出生在哥斯达黎加的首都圣约瑟市。他的祖籍是广东中山市宝安县,祖父张文廷本为陈姓,于1905年移居哥斯达黎加时更改了姓氏。父亲张瑞孟是哥籍华裔石油商。

张福林从小便痴迷于航空事业,喜欢玩宇航游戏、制作宇航玩具、读科幻小说。他曾用纸板箱改装成“太空飞船”,把表兄妹们哄进纸箱里,充当他想象中遨游宇宙的成员。

张福林8岁那年,也就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改变了他的一生。母亲告诉张福林,天空中多了一颗新的星星,它是人类制造的,终有一天,人类将能建造太空飞船,坐在里面探索天上的秘密。年幼的张福林从此决心成为一名太空探索者。

他开始用收音机收听有关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消息。当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举办美国核能成就展时,他每天下午都要冲到布展的圣约瑟国际机场,流连忘返。

上中学时,他被美国航空航天局出的一本名为《你想成为一名火箭科学家吗》的小册子打动,马上去信咨询,但美方却简略地答复他:美国航空航天局只对美国公民敞开大门。这个答复令张福林十分气愤,但他从事太空科学研究的决心并未动摇,他说:“显而易见,我必须到美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终圆儿时梦想

高中毕业后,为了能够攒到一笔钱去美国深造,张福林在一家银行当了8个月的出纳。1968年,年仅18岁的张福林说服父亲给他买了一张去美国的单程飞机票,只带了一个手提箱、50美元,便只身前往美国。

张福林来到美国后,寄住在康涅狄格州哈德福特市的一位远房亲戚家里,一边打工,一边在该市一所公立中学补习英语。他勤奋用功,终于克服语言障碍,并获得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的奖学金,开始攻读机械工程专业。

1973年,张福林获得学士学位。同年,他考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核子工程,同时依旧热切关注着宇航领域。1977年,张福林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应用等离子物理和聚变技术的博士学位,并加入美国国籍,取得美国公民资格。

同年,他参加了美国航空航天局招收航天员的考试,未被录取。两年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第二次招考航天员,张福林再度参考。在4000多名报名者中,他以渊博的太空科学知识和强健的体格入选。经一年的训练,他于1980年5月被正式录用,成为一名职业航天员,并取得了随航天飞机进行科学研究的资格。张福林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愿望。

保持7次升空纪录

1986年1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载着张福林等共7名航天员凌空飞起。航天飞机环绕地球飞行了80圈,进行了20多项太空科学实验,历时6天,于18日安全返回。

在这次宇宙飞行中,张福林出色完成了两项太空科学实验任务。当他圆满地结束航天飞行后,立即打电话给住在哥斯达黎加的父母。他们都为儿子终于实现童年理想而激动得泪流满面。张福林的好友、美国航空航天局高级研究员简建堂博士也在报上撰文说,张福林“给炎黄子孙带来骄傲”。张福林自己也表示:“希望我迈出的这一步,可以鼓励国内的青少年研究太空科学。”

此后,张福林又六度进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在第6次(1998年)的飞行任务中,他还替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所主持的“磁谱仪”计划进行高能物理的实验。该趟飞行也促成这两位杰出的华裔科学家进行合作并传为佳话。

同类推荐
  •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涵盖我国各地具有传统特色的米粉、米糕、米粥、米饼、油炸米制品、汤圆等米制品的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25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米制食品加工实例的原料配方、技术要点和产品特色。本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书适合米制品加工企业、传统食品加工作坊的生产技术人员及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使用,也适合广大城乡家庭使用。
  •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是“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是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买得到为基本宗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技术。
  • 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学

    本书从管理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交通运输学的经济学原理与管理方法.及运输方式与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的作用与重要性、现代运输系统的特性、运输需求分析、运输成本分析、运输服务的定价、运输业投资、运输规划与优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物流运输关系管理、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等。
  •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

    本书从导弹概览、导弹巡展两方面,对导弹武器的研制过程、结构原理、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向青少年读者揭开导弹的神秘面纱。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的小萌狐:老公,你好坏

    王俊凯的小萌狐:老公,你好坏

    某日,某个小女人走在沙滩上,某凯走了过来,一把拉到了怀里。“套上你的狐狸皮!”“热。”“热也不能穿这么少!”某凯硬生生的把某个小女人拉到了房间里换衣服。对于某凯,某个小女人的内心:→_→,某凯:睡安采苓,睡安采苓,睡安采苓。(本书又名《厉害了,我的霸道总裁!》男女身心干净1V1,纯宠,又虐直播吃翔……)
  • 异之恋

    异之恋

    一个是科研实验的牺牲品,一个是见证生命奇迹的青年,基因的变异,人心的可怖,在真爱面前,他们能否冲破伦理?能否走向幸福的终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误入妻途:霸道总裁强制爱

    误入妻途:霸道总裁强制爱

    她酒醉失身,误打误撞竟入了他的怀,从此纠缠不清;孩子突降,竟然将她和他生生地以“婚姻”的形式给绑在了一起!现在说停止,还来得及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他邪魅一笑:“女人,惹了我就想跑,你想都别想!”
  • 天机明月悱之策

    天机明月悱之策

    她,出身将门世家,自小饱受苦痛折磨,此生唯愿祖父福寿康健一世顺遂安乐。他,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无一不精,梅花心易八卦象数无一不晓,自小享尽富贵荣华看遍人情冷暖,却独爱夏荷染碧,一壶清泉煮春水。一幅美人卷珠帘,引出一场身世离奇。一支幼时未送出的旧吉祥纹桃花木簪,纠缠出一世情醉缱绻。
  • 中国后妃传

    中国后妃传

    本书以历史为依据,将后妃们的真人、真事还原。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感觉到曾经发生在皇家后花园的故事。
  • 不望不忘

    不望不忘

    不相望却又不相忘。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那么一段不轰轰烈烈却又是难以忘记的青春年少。洛晓晓不过是一个用一生只爱了一个人的女子,而她所爱也爱着她,只因为心底的胆怯,害怕对方爱的不坚定,耽误了不少时光。却是最后,幸好,他们没有错过。康麒轩发现自己已是非她不可,分开太过于痛苦,最后决定勇敢的去追求本就是自己的幸福。或许,这就是我们都想要的爱情,又或许这世间大多数的感情都是这样,没有过分的爱恨纠缠,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只是,这世间,只有我和你,没有其他多余的人。希望所有深爱着又痛爱着的人可以像洛晓晓康麒轩一般终成眷属。
  • 练玄

    练玄

    仙路缥缈无常,唯有恒心者才可寻觅。世人冷眼,万众讥讽又能如何,我心永恒,坚若磐石,何愁天下无我安身之地。平安村无名之地,因狐妖祸患及尽惨遭灭顶,唯有两名儿童被青玄宗所救,得以保全性命。然而天道不公,玄阳却是被检测万里无一的天生无灵根的体质,被贬为人肉沙包,从此地位卑贱。不过他坚信“世人欺我,耐我,辱我,与我何干,我一定用我的热血,铺成我前进的道路!”ps看完爽文,不如来一场热血盛宴,点燃我们的一腔滚烫。
  • 弑神之天神归来

    弑神之天神归来

    人有善恶之分,神有正邪两面。太古圣武战神盘古以正念开辟天地,幻化为世间万物。而邪念则要毁灭一切。邪念被盘古封印与远古异界——修罗界。盘古邪念不为所困,势要冲破封印,统治世间,再将其毁灭。从此,六界有谁可以对抗这圣武战神的邪念。又是如何踏上这传奇的弑神之路.........
  • 特工皇妃1:有凤来仪

    特工皇妃1:有凤来仪

    她是国家安全局第九行动处A级特工,无亲无故、冷血薄情。一朝穿越,适逢大婚,洞房内杀死太子夫君之后仓皇出逃。本以为新的生命得以轻松惬意,却不想,宫廷朝野同样硝烟弥漫,她的人生,依旧是一片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