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月22日,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是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兼任),成为后来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便不复存在;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1928年5月,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1929年9月10日,校长蒋中正以国民政府名义,改称学校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年9月,学校被要求停办。1927年底,在南京由蒋中正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1928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的海军少将张学思,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迁至成都。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抗战结束后,实行军校改制,于1946年元旦后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改任名誉校长,关麟征升任校长。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23期。
黄埔分校
自黄埔军校创立后,曾最先在黄埔岛内设立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区内设立省分校。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机构,实际上不是分校。
正式建立的分校,应该从1925年的潮州分校开始,继而在1926~1927年间,在广西南宁、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增设分校,因地取名。
1925年3月,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攻克潮汕筹设潮州分校开始,截止到1936年4月成都分校开学,黄埔军校所设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宁分校、洛阳分校、广州分校、成都分校八个分校。抗战前的八所分校,并非开办后就一直办理,它们的历史任务结束后,则予以停办。
潮州分校在1925年11月12日开始正式招收学生。12月10日任命何应钦为分校校长兼教育长。1926年4月1日教育长改由邓演达担任。6月1日,第一期学员毕业。6月6日第二期学生入校。12月底期满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武汉分校成立于1926年10月27日,以武昌两湖书院为校址,接受本校第五期政治科学员入校。12月抵达武昌,并在本地招收新学员。1927年7月分校结束。1929年4月,钱大钧再次于武汉建立分校,共教育第七、第八两期学员。其中第七期顺利毕业,第八期于1932年3月并入本校学习。该校于此时结束。1936年1月复组该校。
洛阳分校是1933年12月成立,学员大多系东北军没受正规教育的军官,校址设汉中,分校主任为祝绍周。
长沙分校于1927年2月成立,校址在长沙小吴门外教厂坪。校长是石醉六,教育长是余范传,共产党员夏曦担任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讨伐唐生智,程潜进驻该分校,将部分分校学生迁往南京本校,其余学生于1928年5月毕业。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广州分校于1927年成立(原燕塘干部学校)。1931年改称广东军政学校。1936年7月23日改称广东分校。
广州南宁分校建立于1926年春。校长是俞作柏,教育长是萧越。第一期学生受训18个月,分步兵、工兵和炮兵三个科目。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埔军校一共设立了9所分校,原来的洛阳分校改名为第一分校。武汉分校早已停办,民国26年冬天在武昌南湖成立第二分校,后迁往湖南武岗。第三分校成立于江西瑞金。第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改名。第五分校成立于昆明。第六分校成立于南宁,原为南宁分校。第七分校成立于西安。第八分校成立于湖北均县。第九分校成立于新疆迪化。
抗战期间的各地分校设备规模均较扩大,西安的第七分校,尤为突出,各地青年学生在第七分校受训的,有25000多人,学员也有10000多人。其次是第四分校,青年学生受训为军官者有15000余人。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广大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为抗日救国牺牲奋斗的伟大表现。
抗战期间,长江以北的分校有第一、第七、第八和第九四个分校。第一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385名,毕业学生(短期各班队学员)7413名。第七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5015名,毕业学员10927名。第八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289名,毕业学员3442名。第九分校地处边疆,情况复杂,训练毕业学生1044名。
抗战期间,长江以南分校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五个分校。第二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004名,毕业学员(短期各班队学员)9513名。第三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430名,毕业学员5961名。第四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373名,毕业学员5079名。第五分校训练毕业学生6540名,毕业学员2480名。第六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0813名,毕业学员7081名。
知识点黄埔军校的机构设置
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政治、教育、训练、管理、医学和补给。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以及政治等科。
美国将军的摇篮: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的开办
西点军校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军事学院,全称为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又称美国军事学院。因校址在西点,人们习惯上称美国西点军校,简称西点军校。该校是美国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创建于1802年。由于建校历史久远,西点军校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建立起了一整套独特的教学体系,以培养有品格的领导人才、保国卫民为宗旨,两百年来为美国栽培了众多杰出的军事指挥员,许多毕业生都成为历史上的知名将领。因此,西点军校获得了美国陆军军官摇篮的美誉。
西点军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在那次战争中,贯穿南北的贸易、交通、军事大动脉哈迪逊河,成为当时美国和英国殖民者为掌握战争主动权所争夺的控制焦点,而地势险要的西点自然成了美军防御的战略要地。为了阻止英国军舰进犯,美军在此设防,用铁链封锁河面,并给英军以重创。
独立战争时期,美国陆军缺乏训练有素的军事工程技术人员,总统华盛顿等不得不依靠外国专业军事技术军官。对此,美国的创建者们非常担忧。独立战争胜利后,战争的经验教训使以开国元勋华盛顿为首的一批领导人和政治家意识到,必须建立一所自己的军事院校,以培养为战争这门艺术服务的职业军官和军事技术人才。华盛顿强调:“创办这所学校,是美国发展的头等大事。”
1802年,美国第三任总统詹姆斯·杰弗逊下令在西点建立一所正规的军官学校。之所以选择西点,是因为这里曾是独立战争时期的战略要塞,当年由外国军事工程师在这里设计修筑了大量的坚固工事,正好可以充当学生的教学实物,同时,杰弗逊也希望硝烟尚存的战争遗迹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建国先辈们的艰苦经历。1802年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这一天,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军校——西点军校宣告成立。首批学生12人,第一批毕业生仅有塞那、约瑟夫·戈登纳·斯威夫特和西蒙·列维。
严格的入学考试
西点军校以严格的入学考试著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03届毕业学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任西点校长。他提出了“应着眼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着眼于复杂的未来,着眼于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现代化”的原则,大大开阔了美国军事教育事业的视野,使美国军事教育实践开始由面向国内问题转向世界性问题,把传统的西点军校带进了现代化的20世纪。
西点军校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就把培养第一流的军官作为办校宗旨。从学生的入学选拔开始就严加要求。麦克阿瑟曾这样评价西点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的是战场上的狮子,要知道由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将战胜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公开招考合格人才,是西点办学的原则之一。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该校每年招生约1400人,基本条件是:凡报考该校的青年,必须是美国公民(除盟军学生外),年龄在17~22岁,身高168~198米,不论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和性别。但事实上,西点长期坚持收录男性公民,自1976年7月初起,按总统法令规定,才开始招收女学生。首批为119名,90年代增至800余人,占学生总数的1/6。
报考学生必须在高中学习时成绩名列本班前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有所专长和业余爱好,出类拔萃。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要求:“谁要是在中学没有当过班长或者排球队的队长,就不必提出来西点的入学考试申请。”被录取者应具有强健的体质,能参加有关项目的体育比赛。考生在参加考试的前一年,还必须得到美国总统、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州长、市长或部队主管的推荐。获得正式报考资格的青年,还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然后,各军种学生入学资格评审委员会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每年这所严格的军校吸引了许多十几岁的年轻人来报考,但是录取率通常只有1%。在美国,西点军校的考取难度可与哈佛相比拟,有人评论说仅有的区别是:哈佛的考生,富家子弟多了一些;而西点的考生,平民子弟比率大一些。但考上它们之间的任何一座学校,都有着同样的荣耀,同是未来的拔尖人才。军校公开宣言:“谁来到这儿,谁就会知道,他将来可能不会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将为了全民族的伟大事业而献身。”并许诺,经过西点的教育,毕业生肯定能达到重点大学的学历水平。
西点军校学生自入校之日起,就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与筛选,实行优化与淘汰制。这一切是从1843年起就由国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的,从而保证了学生的高质量。每个学生在考入西点前都要做好被淘汰的思想准备和相应的保证。其父母也应充分保证做好工作,不留后患。实际上,第一学年新生淘汰率为23%,最终能学完四年毕业的学生约占入学总人数的70%。2006年度共有861人获得毕业证,占该届入学人数的72%,另外28%的学生未能获得毕业证。从录取到毕业,学校的管理就是法制化,铁面无私。西点军校能够获得崇高的荣誉,能够培养出众多的优秀军事人才,这和它那近乎残酷的训练和高淘汰率分不开。
近于残酷的训练
西点军校学生在训练西点校园就是一座兵营,学生们都穿着军装。初来乍到的新学生,无不在这里强烈地感受到西点的荣誉和它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无不感到生活在一种追求荣誉、竭尽职责和为国献身的气氛中。新学生进入西点,首先要遵守塞那创建的“荣誉制度”,即“每个学生决不能撒谎、欺骗或盗窃,也不容忍其他人有此类行为”。这是培养学生忠诚、正直的主要方法,其实质是强调“自我约束,自我完善”。
纪律是西点军校的基本原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个四年的军校生活都是如此。对违反学校规定的一切行为,西点毫不留情,轻则记过、罚步操,重则关禁闭、开除。西点军校的无监视考试制度,就是西点道德标准的范例。
西点不培养头脑简单的武夫。学校的任务是通过四年的训练,使每个毕业学生都具备一名职业军官所需要的性格、领导才能、智力基础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以便模范地效力于国家,在战争中成为军中栋梁。学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就开始进行六周的学生基础训练,又称为由老百姓变成军人的过渡训练,学生们则把它称为“野兽营”。教官对那些已经筋疲力尽的学生,歇斯底里地叫喊着:“只有那些深刻感受到想誓死为国家服务的人,才能完成这里的学业。”
训练充满严峻挑战、高度竞争和快节奏。第一步是队列训练。各种步伐操练,天天都反反复复地做,人人都像机器人一样,穿同样服装,迈同一步伐,说的话只有简短有力的两句“YesSir”和“NoSir”。
第二步是严格的日常生活管理。每天早上6时,起床号一响,所有学生必须立即起床,出早操,整理内务,然后毕恭毕敬地立正,恭候高年级学生和教官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