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3500000067

第67章 用兵如神(7)

“周将军言之有理,当今天下是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败者为寇,胜者为王,只要能打败刘秀来犯之敌,主公就可效法公孙述称王于西州。什么汉室后裔,当年高祖刘邦不过一小小亭民出身,凭武力击败对手建立汉室,如今主公比刘邦当年不知高贵多少倍,当然也有资格为王,关键是如何应付眼下的刘秀几路人?”

“这有何难?”隗嚣二太子隗纯说道,“王元、行巡二人已经前去抢占战略要点。随后再派兵援助,谅吴汉等人能耐我何?”

隗嚣斥道:“休说狂言!刘秀向来以善于揣度人心著称天下,极会用人,并能够各有其用各使其长。吴汉是刘秀最亲信之人,擅长征战,深谙兵术,对于持久战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并且时常能够在危急关头反败为胜。如今他亲自坐镇长安,督导二十万大军分三路袭来,怎可轻敌?”

隗纯被父亲训斥一顿,仍不服气地嘟噜道:

“既然如此,你何必与刘秀断绝君臣关系,惹火烧身,干脆归降算啦。”

“放肆!你还没有资格来教训我!”

周宗立即打圆场说:“主公不必生气,少将军不过说的是气话,但凭我西州的实力,刘秀想在三年五载之内打败我等也是痴心妄想。”

隗嚣不语,申屠刚摇头说道:

“要想真正在西州站稳脚,与刘秀形成三足之势,仅靠我西州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对外联合公孙述、窦融等人。”

隗嚣有所顾虑地说:“我曾数次奉刘秀之命伐蜀,公孙述对我恨之入骨,如今派人向他求援他怎会答应呢?”

申屠刚答道:“公孙述为人虽然心胸有些狭窄,但眼下局势的利害关系他还是能够看清的,决不会糊涂到坐视我西州灭亡而不救的地步。如果主公对此尚有疑虑,老夫愿意赴蜀地为主公求兵。”

张玄见申屠刚愿意去西蜀,也说道:

“至于窦融那里,我去游说他。”

班彪略一思忖说:“我和窦融曾经相识,并有一段私交,就让在下随张兄一同去见窦融吧!”

隗嚣觉得也只有这样才有胜算的把握,便答应了。

河西金城,是甘肃河西走廊和湟水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由于这里地处偏远,自王莽篡汉以来渐渐脱离汉室统辖,如今成为张掖属国之都,是河西大将军窦融老巢。

窦融,字周公,本是扶风平陵人,论及亲缘关系算是汉室外戚,他的先祖窦广国曾是汉文帝皇后的胞弟,汉宣帝时举家从常山到达这里。窦融父母英年而逝,但他因受祖辈影响,自幼爱好武学,熟读兵法,在王莽执政时,因军功任强孥将军司马,随同王邑等人镇压翟义起义,屡建功勋,官拜伏波将军。

王莽政权垮台后,窦融归顺了更始帝,在大司马赵萌军中任校尉,赵萌曾举荐他到巨展任太守被他婉言回绝了。窦融说他曾祖父为张掖太守、祖父为护羌校尉、族弟为武威太守,熟悉河西一带的风土人情,想到那里任职。更始帝考虑再三便答应了,任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

窦融得到任命后就匆忙率领所属人马离开了长安奔赴河西就任。他一再恳求到河西任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窦融审视天下局势及更始帝的为人风范,看出刘玄虽有皇帝之名却毫无实权,大权被绿林军所把持,而绿林军的掌权人王匡、王凤等人又胸无大志,不足以成大事,留在长安实在是凶多吉少。而河西一带物产丰饶,远离中原,又有重重山河阻隔,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祖上世代在此为官,形成了旁大的地方势力,拥有此地后静观天下形势变幻,然后再相机作出选择,实在是明智之举。

果然,情况像窦融分析的那样,他到张掖后不久更始政权便覆灭了,刘玄被张卬与谢禄所杀。窦融立即把河西五郡军权抓到手,自任河西大将军,拥兵西部边陲,成为一个保境自守的政治军事集团,他俨然如同一个国君。

窦融也真的不负众望,把河西五郡治理得井然有条,民富兵强,政宽人和,呈现一派乱世之中的繁荣景象,令北方的匈奴不敢有丝毫进犯。一时之间,安定、北地、上郡等地的平民纷纷逃奔河西,那里成了许多百姓的避难所。

这天,窦融正在府邸处理政务,忽然接到属下报告,说西州大将军隗嚣使者来见。窦融询问使者是何人,属下报说是张玄与班彪。窦融拧眉沉思,张玄有西州第一辩士之称,又是隗嚣心腹之人,赶在隗嚣与光武帝剑拔弩张之时来此,显然是为了游说自己与隗嚣合谋对抗刘秀,有心不见又怕冷落了班彪。班彪是西州名士,犹以文史见长,名扬西北各地,更主要的,班彪与自己是同乡,二人曾经一同游学,交往甚厚。何况班彪对他曾有接济之恩。

那时,因为窦融父母早逝,家境败落,他在游学时经济窘迫,班彪时常慷慨解囊助他度过难关。

窦融考虑再三,还是派人把张玄与班彪迎进府内,他也想从二人的口中了解一下隗嚣的处境,以便及时做出选择。

二人进入府内,窦融才出门相迎,简单地寒暄后把二人请到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窦融向班彪说道:

“叔皮兄别来无恙,小弟听说你最近新作一篇《王命论》甚得众人赞赏,可否带来让小弟拜读,以瞻仰为兄的墨宝?”

班彪苦笑一下:“周公调笑愚兄了,敖牙之辞,愚腐之论,不登大雅之堂,只会招致他人讥讽罢了。周公这样的英豪看后也一定与隗将军有同感,还是不看吧。”

“人各有志,我窦融可没有你家隗将军胸藏大志,我既无称王之心,也无自立之意,只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河西五郡治好,使百姓安居乐业,少有所用老有所养就是足够了。别无他求!”

张玄一听窦融借着同班彪闲谈之际把自己的态度亮了出来,看似无心实际上是有意,旨在堵住他二人的游说之口,急忙拱手说道:

“窦将军深谙兵法,又精通治国之道,可谓文武兼长,实在是天下难得的治世豪杰,就是刘秀统治的中原大地也难比河西五郡殷富。若论及百姓安居乐业,军民同心同德更是刘秀之辈所不能比。就才识而论,将军远胜刘秀,尽管将军偏执一隅,但论及德威却也不下刘秀,刘秀可以为帝,窦将军为什么不可以呢?”

窦融哈哈一笑:“张学士抬举窦某了,刘秀是汉室之胄,他称帝正合人心之大势,窦某一介莽夫,怎敢与帝尊相提并论,何况我一向没有大志,只想偷安,苟且多活上几年算了。”

张玄紧盯着不放:“这话恐怕不是将军的真心话,将军一向深谋远虑,当初放弃巨鹿太守来河西任职就见出将军有争雄之心。将军选择河西进可攻退可守,又远离中原战乱之地,经过将军精心治理,河西五郡殷富一方,形成割据之势,这正是将军所经营的帝王之资,如果将军果真没有大志,刘秀已经称帝多年,却始终没有见将军俯首称臣呢?”

窦融一时语塞,旋即又说道:

“隔山阻水不说,中原未定,光武帝忙于平叛大事,我纵然有心归顺,他也无暇顾及呀!”

张玄嘿嘿一笑:“窦将军,真人面前不讲假话,我和叔皮来意你也明白,如今我家隗将军正式和刘秀决裂,准备效法公孙述称王西州。窦将军也是不甘于人下之士,怎么甘愿向刘秀俯首低眉呢?如果窦将军愿意与隗将军共事,再联合公孙述和卢芳共同出兵,当今天下就是你等几位将军所共享的天下,将军难道没有此意吗?”

窦融不置可否,扫一眼张玄问道:

“以张学士之见,隗将军与王郎、刘永、彭宠等人比较如何?”

张玄当然明白窦融的意思,王郎、刘永、彭宠等人先后拥兵自立为王,结果都兵败被杀,暗示隗嚣也不是刘秀的敌手,最后的结果只能与这些人一样。

张玄并不恼,依然侃侃而谈,说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王郎、刘永、彭宠等人虽然兵败,但毕竟是敢做敢为的英豪,他们的英名也将同陈涉、吴广、项羽、韩信、田横等人一样,名垂千古,光照后人,尽管为王之日如流星划过天宇,但毕竟在夜空中流下自己的轨迹,永远为世人敬仰。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立身之时当仁不让,应成名之际要名播声扬,哪怕称王只是一日,但必定为王号,正如苟苟且且残活百年不如轰轰烈烈潇洒一天,人活的是一口气,因而不能以时间去衡量。

张玄见窦融有所心动,又补充一句:

“窦将军应该知道,自古至今,窦姓为王者尚无一人,难道将军不想成为这窦姓王者第一吗?”

窦融本来据兵河西有坐山见机行事之心,这许多年头他见众多无能之辈都称王称帝、称孤道寡,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众人也多次劝说他建立王号,但都被窦融婉言回绝了,这并不是说窦融不想称王,而是一直心存顾虑。从大趋势上讲,人心思汉,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他不想背道而行。从个人实力讲窦融自惭形秽,总觉得自己就才能与威望比刘秀相差太远,自己偏执一隅,实力上也不如刘秀。正是考虑到这诸多因素,窦融才迟迟没有称王,因为一旦称王树大招风,自己将成为刘秀进攻的主要矛头,他只想继续观望下去,待隗嚣与刘秀分出胜负之后才作最后决定。

窦融也不想听张玄一面之辞,他和班彪交情甚厚,尽管班彪也是来作说客的,但他相信班彪会同他讲实话,帮他合理地分析天下形势,让他作出合理的选择。

窦融转向班彪:“叔皮,我想听一听你的见解,你是西州名流,对天下事定然有独到见解,决不会令我失望。”

班彪笑了笑:“周公你也取笑为兄吗?张学士刚才不是已经把话说得十分明白了,至于如何做那是周公你自己的事,我的见解再深刻恐怕也要败在张学士之下吧,你就听从他的规劝吧。”

窦融见班彪支吾不言,而且话中有话,估计班彪一定有什么话不便当面说,也不再多问,便对张玄说:

“我虽然执掌河西兵权,但河西五郡各有太守,许多事也不是我一人可以做主,这事须同他们商量后再定,请两位先生稍稍歇息几日,我同几位郡守碰碰面,协商一下再答复二位。”

张玄一听窦融这么说,估计有望,当然十分高兴,忙说道:

“应该,应该!”

窦融便吩咐属下摆上酒菜为张玄、班彪二人接风洗尘。

酒宴之后,窦融便命人安排二人休息,等到晚上,窦融悄悄来到班彪房间,掩门问道:

“今日见叔皮兄言语闪烁,避重就轻,似有难言之隐,众人面前不好明说,现在能否见告?”

班彪笑道:“周公此来只怕不是询问我个人之言吧?”

窦融握住班彪的手:“什么事也瞒不住叔皮呀,我此来正是询问一下隗嚣的实力,从而决定所向,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失足将成千古恨啊,弄不好身败名裂,累及子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了,我特来请你说说真心话。”

班彪点点头:“窦兄,实言相告,我此来河西并不是为隗嚣作说客的,而是借故逃离西州,到将军这里避难。隗嚣是目光浅短的鼠辈,自以为是,骄兵西州,手持两端,在过去纷乱之时尚可拥兵自治,如今中原一平,光武帝怎会再允许他割据一方?隗嚣不听众人劝告,将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窦融一时无语,沉思片刻又问道:

“叔皮兄何以说隗嚣必败呢?尽管刘秀统一了中原各地,但也只是刚刚统一,人心仍然不服,何况西部疆界,南边蜀地有公孙述,中部西州有隗嚣,北有归降匈奴的卢芳。这三支势力结合在一起并不弱于刘秀的中原武力,何况——”

尽管窦融没有讲下去,但班彪仍然听出了他的话意,何况这河西五郡还有他窦融的强劲兵力。班彪也不点透窦融的心思,只装作什么也不懂地说:

“周公以为这三支势力能够真正拧合在一起吗?”

“倘若形势所迫,不结合在一起就会被刘秀各个击破,他们怎么不放弃各自的眼前利益,从长远出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呢?”

班彪不置可否地说:“从大道理上确实这样,但具体到实际就远不是周公所说的那么简单,特别是公孙述、隗嚣、卢芳都是何等样的人,周公自然清楚,即使勉强联合在一起,也只能如装在麻袋中的马铃薯,表面的联合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联合,最终仍然会被刘秀各个击破的。”

窦融沉默不语,班彪了解他的心思,又说道:

“人心思汉这是大势所趋,再说刘秀也不同刘玄之辈,他谦和勤勉,乐于纳谏,知道关心百姓疾苦,所以才深得人心,同时,又坦诚对诗下属,因此,将士甘愿为他驱驰,如今建立帝位,又实行三十税一,减轻刑罚,废除王莽时买卖奴婢的旧制,这一系列做法都为天下人心悦诚服。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公孙述偏执一隅就骄奢纵情妄乎所以,实在不是成大事之人所为。隗嚣本来归顺刘秀,并以长子隗恂为质于洛阳,却出尔反尔,给人留下笑柄。卢芳假冒武帝曾孙刘文伯之名称王榆次,却又投降匈奴,在汉人眼中,卢芳早已为众人不耻,这样三种势力结合在一起又能成何大器?”

窦融终于忍俊不住问道:“请叔皮兄略论一下我河西的情况,愚弟愿洗耳恭听!”

班彪稍稍呷一口茶:“既然周公提及了河西,愚兄只字不说就不恭了,我只谈一点个人之见吧。周公将河西五郡治理得富甲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托,并且匈奴望而生畏,只敢南下牧马不敢弯弓抱怨,实在是周公的功劳,这是事实所在,也不是我刻意恭维。周公当初辞去巨鹿太守而来到河西的心意我也明白,但此一时,彼一时,形势发展非人力所能左右。周公离开长安原是因为刘玄鼠目寸光又被绿林所掣肘,才回到这里,一是为了避难,二是想拥兵问治,静观天下局势,周公确实做到了这些。现在静观天下大势需要做出取舍与归顺或自立的时候,周公可要走好这一步棋哟,否则,一世英明都付水东逝。”

“难道真是天命不可违吗?”

同类推荐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纵马江湖

    网游之纵马江湖

    小诗一首: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 九擎天

    九擎天

    五十年前灭世一战,八圣失去踪影,冥帝之魄被分而封印,终使天澜大陆重归平静。只是,五十年间,看似和平的大陆之下暗流涌动,而随着少年凌云的出现,一切未完结的宿命在齿轮的推动下,再次旋转起来。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呢?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一直找不到答案。但是活着,就必定会有理由,而现在的我找到了,活着,那便是为了——你!————新书,大家多多支持!
  • 神龙霸天决

    神龙霸天决

    黑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降临的,黑云阴沉的遮住天空。一股不知名的风,阴冷吹过,令街边一盏昏暗的路灯吱啦吱啦的左右摇摆。抬眼看去,似乎昏暗的路灯下,未被灯光照射的地方外好似潜伏的一只恐怖吓人的幽鬼,正注视着远处的猎物。
  • 综漫时空轮回

    综漫时空轮回

    嗯嗯,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普普通通的综漫而已了。嗯嗯就是这样了。
  • 落墨成殇:盲眼绘佳人

    落墨成殇:盲眼绘佳人

    “子墨,我会等你回来,哪怕是一辈子。”“子墨,怎么办!我不想进宫!”“子墨,我爱的人,只有你...”“尹子墨,为了你,我会好好活着,那么,你也要活下去。”他是名扬天下的画师,却画不出心爱女子的面容;他年纪轻轻,便是一头银丝;他耳聋眼盲,却奉旨入宫作画;他遍寻天下,只为记忆中那个明媚的笑容。“凝绾,我不过是一介小小画师,我能做的,便是尽我所能去爱你,护你!”“凝绾,我此生所负,唯有你了!”“凝绾,我该怎么办!”
  • 阿成的故事

    阿成的故事

    世间万般自有定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十几年前,那位枭雄以身试法,证明一条死路,而他,又将走向何方?
  • 婚不可破

    婚不可破

    前男友卷款逃逸,一夜之间,黎洛成了人人喊打的黑心商人,杀人犯,锒铛入狱。入狱途中她被段寒之囚禁,只因他心爱的女人差点死在她的手上。黎洛苦笑着为自己辩解:“如果我说不是我做的,你信不信?”段寒之眼神冷漠如寒冬:“你这样恶毒的女人,我凭什么信你?”很久之后,黎洛绝望地望着段寒之:“如果我说我爱你也是真的,你信不信?”这一次,他用力地将她抱紧:“我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轩辕星战纪

    轩辕星战纪

    人类会在灾难日后灭亡?人类、托亚人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两个少年能否带领本族成功光复,打破葛赫人的奴役?一切的变革是在战争和鲜血中成长,一段人类不屈的抗争与血泪史,将在铁血的战争里铸就。阴谋、战争、变革、征服,所有的胜利都是一部艰难的历史。如何从普通人变为战争枭雄:如何在葛赫人的奴役下积蓄起自己的力量;如何用人类的血肉之躯阻挡葛赫纤维体。看地球如何变为轩辕星,铸自己的轩辕星战纪。它,是一种精神和信念。人类的末日,你将如何抉择?
  •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墓大世界

    仙墓大世界

    九大仙墓中,人非人,兽非兽……含恨而死的莫凡因天降神珠复活成为活死人,为了复仇,为了真正复活,他一步步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长生路,但是仙路烟尘,重重迷雾。在这仙墓大世界,他又该何去何从?活死人的莫凡将为你一步步揭晓仙墓大世界的长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