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校尉修洛邑,帝都归原主,此为天命所归。臣愚见,可定都洛阳。”
光武帝点头。
次日,光武帝在南宫却非殿升朝理政。下诏定都洛阳,拜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位,群臣拜贺。
三日后,光武帝召见地方三老、乡官,询问社情民意,作为施政的根据。老吏王老倔亦在其中,奉旨谒见。三老争相歌功颂道,都说百姓归心,地方太平。惟有王老倔直言进谏说:
“陛下秉天命,恢复汉室,地方但不太平。洛阳久经战乱,虽经陛下初定,仍是窃贼劫掠,强盗出没,再加部分将士违反军令,暴横民间,社会秩序十分混乱。百姓白天都不敢出门,街市冷冷清清。洛阳既为帝都,需严加整治,使街市繁华,人烟阜盛,天下瞩目,以取民心。”
三老乡官闻听,无不胆颤。老倔真倔,不知新君好恶,妄言乱语,恐有灾祸,都不敢去看皇帝的脸色。
光武帝面现忧虑之后,向王老倔赞赏地说:
“老人家说得对。洛都既为帝都,如此混乱,何以示范天下?但诸卿初到洛阳,不熟民情,老人家可否举荐可安兴洛阳之人?”
王老倔不加思索地说:
“整治洛阳,非杜公平不可!”
“杜公平是谁?”
“就是杜诗,字君公,河内人。少时就有才能。新莽时化郡功曹,以公平、公正之名响誉地方。后不满王莽苛政,隐居洛阳。人称‘杜公平’。”
光武帝大喜,厚赏王老倔,遣使奉诏征召杜诗。
杜诗进谒。光武帝问洛阳政事,见其应对从容,便以其为侍御史,整治洛阳社会秩序。
杜诗跪谢。
“适逢明君,敢不效命。”
洛阳从西周以来或为帝都,或为陪都,经济发达,商贸繁荣,珍藏丰富,是当时世界上的富裕城市。即使战乱,也未伤着元气。但战乱却使街市萧条,寇贼出没。光武帝军占领洛阳,很多将士从贫荒之地初到经济发达的都邑,看见金银珠宝就眼红,却碍于令律条规,不敢妄动。但也有财迷心窍胆大妄为之徒,强行劫掠,暴横民间。钱财动人心,有一个开头的,便有更多的人效仿。吏民百姓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侍御吏杜诗奉诏,带僚属吏卒巡视街头。果然如王老倔所言。往日商贾云集,贸易繁忙的街市上冷冷清清,行人稀少。侍御史的巡行队伍经过,马蹄踏在青石上的声音惊动了惊魂不定的居民,有人偷偷打开窗户窥掠,旋即又紧紧关闭。
杜诗巡视数日,法办了一批盗贼,查处了一些违纪将士。洛阳街头似乎平静了一些,深宅大院,店铺瓦肆再也听不到令人心惊的哭叫声,街市上渐渐有了行人。
一日,侍御史照常巡视,看见一家高大的宅院前围着一群人,里面传出吵声和叫骂声。随行校卒驱开人群,但见一名汉军裨将正怒斥着一位老者。裨将的身后,十几名士卒抬着几只大礼盒,像是等待进府。裨将出语蛮横,咄咄逼人,老者则打躬作揖,连声哀求,阻在门口。
杜诗上前,向裨将问道:
“请问你们是哪位将军麾人,因何与老人争吵?”
裨将一看对方官位低微,眼睛没扫一眼,冷哼道:
“你是哪个衙门的,敢来过问萧将军的事?”
杜诗不亢不卑地答道:
“本官侍御史杜诗,奉诏安集洛阳,因见士卒与民争执,自然要过问。”
裨将大概听说新任的侍御史的名头,态度谦恭了许多,还礼笑道:
“原来是杜大人驾到。不过,来将也是奉命行事,没做不法之事。请大人到别处执行公务吧!”
杜诗没理他,转向老者,询问道:
“老人家因何与这位将军争执?”
老者听说来人是侍御史杜诗,如遇救星,奔前去,跪倒磕头,哀求道:
“杜大人请为小民作主啊!”
裨将在旁,威吓道:
“胡老头,说话可要掂掂分量。”
老者满面愤忿之色,欲言又止。杜诗大怒,喝道:
“裨将妨碍公务,轰出去!”
部卒上前,正要动手。那裨将倒识趣,恨恨地说:
“杜大人,算你狠。我们走还不行么!”
说完,一挥手,十几位兵卒抬着礼品回去了。
杜诗见他们走远,扶起老者,宽慰道:
“老人家不必害怕,一切有本官作主!”
老者壮壮胆说道:
“草民姓胡,几代人在洛阳经商,置下了一些家产宅院,刚才那群人是大将军萧广的人,不但天天在草民经营的酒楼白吃白喝,还敲诈勒索钱财。草民不敢得罪,只好取出祖上的积蓄以求免灾。谁知,他们从哪儿得知草民有一小女,便来强行求聘,要小女给萧大将军作妾。小女已许配人家,草民岂能答应?这帮人就硬往府里闯,还说要抢走小女,幸亏大人赶到,求大人为小民作主啊!”老汉说完,已是老泪横流,颤巍巍再次给杜诗跪下。
杜诗听完,义愤填膺,扶起胡老汉,慨然应道:
“老人家放心,本官一定亲自去萧大将军营中,让他约束部下,不再为难于你。”
“如此多谢大人!”胡老汉忧虑之色解,感激地道。
这时,周围的百姓闻听侍御史杜诗之名,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控诉萧广部属不遵法纪,侵害百姓的罪行。杜诗面对激愤的人群,满口应承道:
“请各位父老放心。本官一定向萧大将军申明军纪,让其约束部下,保证不再有侵害百姓之事发生。”
众人得到侍御史的承诺,渐渐散去。杜诗重新上马,带部属直奔萧广营中,行至半道,一位僚属不安地说:
“大人真要去找萧大将军?”
杜诗愤然道:
“萧广无视诏命,放纵部属,为害百姓,有失察之责,我要向萧大将军讨个说法。”
“大人且慢,你可知萧大将军与当今天子的关系?”
杜诗一怔。
“什么关系?”
僚属上前,低声说:
“萧广是国舅郭况的属弟,也算沾上亲戚的边。大人还是少问为妙。”
郭况即光武帝夫人郭圣通之兄,那么,萧广就是光武帝妻弟的妻弟,当然,算得上国戚。其实,郭况宦位低微,但国舅爷的身份自有分量,这是不言而喻。而萧广则以军功被拜为将军,官位比姐丈郭况还高。
杜诗闻听,自然知道萧广的分量,但却坦然一笑,敛色正容,大声道:
“蒙圣明天子知遇之恩,杜诗只知秉公执法,报效陛下,不论其他。”
僚属闻言,不禁肃然起敬,便不再劝谏,侍御史一行很快来到萧大将军营前。
恰巧,萧广出营巡视,与侍御史队伍遇个正着。杜诗下马,上前拦住萧广马头,先施一礼,谦恭地说:
“大将军且慢,下官有良言相告。”
萧广不认识杜诗,见对方官位低微,便骄横地斥道:
“你是什么人,拦截大将军去路,耽误军机大事,吃罪得起吗?”
杜诗不亢不卑地答道:
“下官是新任的侍御史。大将军军纪不严,部属横行不法,为害地方。请大将军约束部下,否则,有损将军威名。”
萧广一听,眼前就是奉旨安集洛阳的侍御史杜诗,稍微收敛一下骄横之气,应承道:
“多谢侍御史大人相告,待我回营查明属实,一定严加处置。”
杜诗闻言,不便再说什么,但还是放心不下,再三叮嘱道:“愿大将军言出必行。不可再为难胡家,否则,下官只好按律处置。”
萧广连声应承道:
“你放心,本将军自会处置。”
杜诗告辞而去。大将军队列中丙乡那名裨将,跑到萧广面前.恨恨地道:
“大将军太客气,何不给杜诗一个下马威,让他识相点,少管咱们的事儿。”
萧广斥骂道:
“你们懂个屁。他是奉旨的侍御史,有天子诏命。以后做事手脚要干净点。”
裨将碰了一鼻子灰,为难地道:
“那……那胡家的女儿,大将军还要不要。”
“当然要!”萧广冷哼一声,说,“本将军拼死拼活,为汉室立下大功,找个女人玩玩还不应该。小小的侍御史能奈何。不过,你们手脚要利索点,别让人家抓住把柄,明白么?”
“大将军放心,属下明白。”裨将答应道。
杜诗离开萧广军营,又处理了几件汉军士卒扰民的事件,直忙到天黑才回到府里,草草用了晚膳,一天的忙碌使他疲惫已极,一挨床也就睡着了。
次日天朦朦亮,杜诗尚在睡梦中,忽然,卧室门外传来僚属着急的喊叫声:
“大人,出事了。”
杜诗惊醒,披衣而起,问道:
“到底出了什么事?”
“胡老汉的女儿昨晚被一群蒙面人抢走了,老头一大早就来找大人救她女儿。”
杜诗吃了一惊,立即穿戴整齐,跟随僚属来到前厅,果然见胡老汉一脸愁容坐在地上。老人一见杜诗出来,跪爬到跟前,连连磕头,求道:
“大人快救我女儿,一定是萧广这个没有人性的畜牲干的。”
杜诗不解,问道:
“你怎么知道是萧大将军所为,无凭无据不可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