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听说长安城破,想不到陛下落难至此,为人臣者不能解君危难,臣罪该万死。”
刘玄说声“免礼”,道:
“严卿不必自责,请寻找渡船送我君臣渡河南去。”
严本摇头道:
“天色太晚,过河危险。陛下不如暂在臣的营中屈栖一晚,明日臣护驾过河。”
刘恭不放心,欲推辞,但更始帝已答应道:
“既如此,有劳严卿了。”
严本满心欢喜,忙扶更始帝上马,刘恭尾随,一行人在暮霭沉沉的旷野中行进,不远处严本的营帐隐约可见。
建武元年九月底,赤眉军进入长安城,到处搜寻不到更始帝刘玄。樊崇总觉得一条祸根未除,对丞相徐宣说:
“更始虽败,但绿林势力尚存,若刘玄逃走,再为绿林拥立,我等岂不前功尽弃。”
徐宣以为有理,献计说:
“御史大夫可颁令,迫刘玄投降,越期不受。”
樊崇同意。于是,由丞相徐宣起草文书,御史大夫颁令天下,曰:
圣公(刘玄字圣公)降者,封长沙王,过二十日,勿受。
长安被赤眉军攻破,更始帝下落不明,谍报传至河阳,光武帝刘秀立即下诏,曰:
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徙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
陷害刘縯,虽然是李轶、朱鲔等人进的谗言,但却是更始帝下的命令。更始帝杀了兄长,又排挤自己。杀兄之仇不报,反封仇人王爵。诸将不解,询问其故。光武帝慨然道:
“兄长之仇乃私仇也。圣公为宗室,虽被绿林挟持为君,不自专断。却是反莽复汉的汉室天子。今落败至此,是宗室的不幸,朕甚怜之!”
诸将闻听,无不为光武帝宽厚的胸怀所折服。
果然不出刘恭所料,右都尉严本见赤眉军势盛,遂有投敌之心,托辞护驾,不送更始帝渡河南逃,把君臣二人监禁起来,等待时机。
御史大夫樊崇颁令。严本手持文书,劝更始帝主动请降。更始帝阅毕,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刘恭则大骂严本背信弃义,不守人臣之道。严本不恼不怒,只劝君臣出降。
刘恭没有办法,最后也只好劝更始帝投降。刘玄犹豫着说:
“赤眉为贼寇,光武为宗室,宁降宗室,不降贼寇。”
刘恭劝说道:
“河阳路远,道路阻隔。陛下何以归降。何况,樊崇若知陛下之意,必然动怒,只怕到不了河阳就会为赤眉所害。”
“可是,樊崇守信义否?”刘玄此时只求保命。
刘恭安慰说:
“臣听说樊崇为人,最讲信义。也许不会食言。陛下若不放心,可令臣先去樊崇大营,若准令归降,陛下再离营归降不迟。”
刘玄只好同意。严本也高兴,因为这样做,他既可立功,又不用背上叛臣害主的罪名。遂为刘恭备上快马,亲自送出营外。
刘恭到长安,以刘盆子胞兄的身份进见。居于长信宫的牛吏皇帝刘盆子听说长兄来到,喜出望外,立即传旨召见,并请来哥哥刘茂、族兄刘孝共同会见刘恭。
刘恭人见。失散多年的手足兄弟终于相聚,那种感人的情景让周围宫廷侍从也流下了眼泪。
兄弟互诉别后之情后,刘恭说出真实的来意。盆子年少,不知所措,刘孝说:
“朝中事尽由御史大夫作主,兄长请见樊大人。”
刘恭告辞出宫,求见樊崇。樊崇见他叛而复归,原本动怒。但听说刘恭是盆子胞兄,转怒为喜。因为自刘盆子称帝以来,刘恭是第一个来归降的刘汉宗室。樊崇为扩大盆子的政治影响,优礼有加,亲自迎刘恭进府。
刘恭拜见旧主,说明更始帝欲归降之意,樊崇闻听,喜出望外,满口应承,准予归降。并命右大司马谢禄前去迎接更始帝。
谢禄率千余名将士出城,跟随刘恭,来接更始帝。刘玄不知是祸是福,忐忑不安地上了马车,回到长安。
昔日的天子,今天的囚徒。刘玄赤裸着上身,跟随谢禄进了长信宫,肉袒跪伏金阙之下。丹墀上坐着冠冕衮服的刘盆子,十五岁的牛吏毫无天子的威严,一双黑豆似的眼睛惊惧不安地扫视着周围。大殿两旁,赤眉诸将杂乱无章地站立着,看见更始帝,无不露出得意之色。有人双手叉腰,有人怒目而视,有人指手划脚,有人唾沫四溅,有人按剑而起。
刘玄耳听诸将戏谑之声,不敢抬头,跪拜施礼,讷讷道:
“罪人叩见陛下。愿永远归顺吾皇万岁,万万岁!”
说着,双手颤抖,捧上传国玉玺。
刘盆子何时见过玉玺,见这个玲珑剔透挺好玩,便伸手接过来,玩弄半天,竟忘记了刘玄还裸着上身跪在那儿呢。跪在刘玄身后的刘恭急得直使眼色,刘盆子方明白过来,说了声“免礼”。
刘玄松了一口气,颤巍巍刚刚站起,正与王匡、张卬目光相遇,心中一害怕,竟又瘫倒。
张卬急恨刘玄伏甲兵杀人,大步上前,抽出佩剑,怒骂道:
“昏君,你也有今日。当年听信赵萌之言谋害我等。多行不义必自毙,上天有眼,今天不把你碎尸万段,难消我心头之恨。”
王匡亦上前,数落更始之罪,向刘盆子请命道:
“请陛下降旨,让臣杀了昏君,以谢天下。”
刘玄面如土色,惊恐无语,刘恭见状,慌忙上前劝说王匡、张卬。
“两位将军曾为人臣,应守人臣之道。何况,更始已降,何必置之死地。往事不可再提,望二位宽仁为怀。”一边阻止张卬,一边又向刘盆子苦苦求情说:
“御史大夫已准更始归降,望陛下快下旨,赦免其罪。”
整日牧牛,与牧童相嬉戏的刘盆子,哪里见过这种争执的场面,见刚刚团聚的长兄向自己哀求,心中不忍,正要开口免罪。张卬却不待君命,一手持剑,一手拖起刘玄,就往外走。刘恭大惊,爬起来追去。忽然看见樊崇站在大殿旁,顿时,怒发冲冠,斥问道:
“御史大夫言而无信,何以信义于天下?”
樊崇羞愧满面,向张卬怒斥道:
“大殿之上,不得无礼。张将军,快放手!”
张卬听见樊崇的声音,只得丢开刘玄,却又不甘心,回身请求道:
“更始无道,谋害忠义。不诛昏君,何以告慰忠义之士的在天之灵?”
王匡也上前,请杀刘玄。樊崇不容分说,道:
“我已颁令,二十日内,准其归降。圣公归来未逾期,二位如此,是要失信义于天下么?”
张卬、王匡畏惧樊崇的势力,不敢顶撞,嗫嚅无语,刘恭忙恭维道:
“御史大夫乃开国元勋,一语千金,信义着着,安能因二将私愤,失信义于天下?”
樊崇果然爱听,当即斥退王匡、张卬,命人扶起刘玄,当廷封为长沙王,使其归附右大司马谢禄居住。
长安战场上,以赤眉攻灭绿林,进驻长安,告一段落。洛阳城场,却是釜战正酣,光武大司马吴汉率十一位将军围攻洛阳,从光武元年七月至九月,前后三个月,攻击不断。但是,洛阳城内,朱鲔久做战备,粮草充足,凭借坚固的城池,据城死守。吴汉累月不下,无计可施。
光武帝在河阳,得知洛阳难下,寝食不安,思索再三,遣使至洛阳,令岑彭前往招降朱鲔。
岑彭原为王莽政权县吏,曾坚守宛城,直到城中粮尽,才投降更始政权。绿林诸将因而主张杀之泄愤。后被刘縯所救,至今仍对刘秀感恩不尽。刘縯遇害后,他在朱鲔手下任校尉,立有战功,被朱鲔荐为淮阳都尉。后辗转为太守韩歆幕宾,说韩歆归附大司马刘秀。
使者到洛阳,向岑彭宣示诏旨。吴汉得知帝命后,钦佩地对诸将说:
“主上圣明。更始已败,朱鲔孤守洛阳,军心离散,必有归降之意。岑彭与朱鲔有旧,派他前去是再合适不过了。”
岑彭受命,请吴汉令大军后退。单骑便服至城下,向城上守兵抱拳道:
“请回禀左大司马,故人岑彭前来拜访。”
时辰不大,朱鲔出现在城头,望见岑彭,抱拳道:
“君然别来无恙。”
岑彭还礼说:
“故人来拜,朱公为何不开城门相迎?”
朱鲔笑道:
“昔日良友,今日说客罢了。”
岑彭知其小心,遂用激情法,亢声道:
“故人来拜,此为朱公待客之道么?岑彭一人尚不惧,朱公拥兵千万,独惧岑某吗?”
朱鲔哈哈大笑。
“我何惧君然?来呀,打开城门,迎接客人进城。”
守门校尉不敢怠慢,慌忙打开城门,朱鲔亲自迎接。岑彭进城,两人再次见礼,执手说笑,共入尉衙。
朱鲔设筵,款待故人,主客饮酒叙旧,说往日故事,岑彭谦卑地说:
“往昔我执鞭侍从,蒙恩荐拔,常想寻机报答君恩。如今,赤眉已得长安,圣公已败,洛阳孤困,早晚城破,愿为朱公谋身后之计。”
朱鲔愠怒。
“君然果然来做说客。”
岑彭不顾安危,犯颜直言道:
“光武受命,平安燕、赵,尽有征冀之地,百姓归心,豪杰云集,亲遣大兵,来攻洛阳。风水轮流转,天下大势,光武当兴。公孤城自守,为谁守?绿林大势已去,不如归降为上。”
朱鲔大怒,按剑而起,怒道:
“君然为说客,陷我于不义。我当斩你!”
岑彭面无惧色,坦然道:
“我为公之计,不顾安危,只身入城。公若不明大义,不识大势,大可斩岑某,我无怨言。”说完,引颈受戮。
朱鲔感动,拉起岑彭的手叹息道:
“君然为我,我岂能以怨报德。更始无能方有今日的下场。光武勃兴,我亦有归降之心。无奈刘縯被害,我参与谋划,又阻止司隶校尉执节河北,与刘秀结怨,自知罪重,不指望逃脱死罪。”
岑彭见他说出真心话,忧虑自在情理之中。心中高兴,宽慰道:
“我主心胸宽厚,有豁达之风。圣公出逃尚颁诏赦免,何况朱公!朱公若不放心,我可亲去河阳,为公请命。”
朱鲔沉思道:
“我姑且信君然一回。请速去河阳,三日内若请不来刘秀诏命,我便与洛阳共存亡。”
岑彭同意,告辞出城。与吴汉简单地说明劝降的经过,便快马急驰,还报河阳。
光武帝正在河阳巡视,闻听岑彭奏报,笑道:
“朱鲔太小觑朕的胸怀。成大事者,不忌小怨。朕岂敢以私怨而坏国家大事。朱鲔若降官爵可保,何有诛罪之说?河水在此,朕决不食言。”当即指河为誓,将所佩玉圭祭于水中,并颁诏赦免其罪。
岑彭放下心来,怀揣诏书,驰还洛阳,向朱鲔展示诏书,并说明刘秀誓言。朱鲔无语可说,只得说道:
“我愿归降。”遂与岑彭议定受降之日。
到了受降日,朱鲔换上便装,临行前召集诸将,叮嘱说:
“你等坚守洛阳,等待消息。三天之后,我若不还,便遭不幸。你们可领兵突围,投奔御王尹尊。”
诸将闻言,不知是祸是福,含泪答应。
朱鲔出见岑彭,命部将把自己的双手捆绑起来。岑彭惊讶,问道:
“主上无诛罚之意,朱公何故如此?”
朱鲔羞愧地说:
“我乃罪人,自当面缚出降。”不听岑彭劝说。命士卒打开东城门的小门。两人出城,不见吴汉,径奔河阳。
光武帝闻听朱鲔来降,立即召见。朱鲔匍伏于地,惶然请罪,说:
“罪人朱鲔叩拜皇帝陛下!”
光武帝走下御座,亲手解开绑绳,亲切地说:
“将军献洛阳,减少多少人的兵祸之苦,当立大功,何罪之有?来呀,赐座。”
中黄门摆上座位。朱鲔告座,羞愧难当,说:
“陛下以德报怨,罪人无地自容。”
光武帝宽慰道:
“往事已矣,将军不必介怀。请归洛阳,仍督旧部。”
朱鲔感激不尽,再拜谢恩。光武帝褒奖岑彭之功,令其护送朱鲔返洛阳。
翌日清晨,洛阳上空阴云飘散,天气晴朗,朱鲔领所有将士,大开四门,举城出降。吴汉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洛阳。
至此,王莽末年,轰轰烈烈的两大农民起义军——绿林军和赤眉军,因为火并和光武帝的大军围困,绿林军先已消之殆尽,等待赤眉军的命运又将是什么?
建武元年十月,光武帝以河阳移驾洛阳。洛阳城门及主要街道彩灯高挂,彩旗飘扬,地面铺上一层黄土,洒上水,车马行人走过,连一点儿尘土都没有,百姓吏民夹道跪迎。
三年前,更始帝由宛城迁都洛阳。那时,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吏民怀着喜悦之情,欢迎他们衷心拥戴的皇帝——更始帝的到来。但更始群臣,多草莽出身,不知礼仪。诸将有的帻巾缠头,有的掖衣束腰,有的甚至穿着女人的衣裙,大呼小叫,不成体统。着实让思汉心切的洛阳吏民失望。惟有司隶校尉刘秀的队伍依班列队,井然有序地行进着。汉宫老吏王老倔激动地说:“司隶傺属,能复见汉朝官员的威仪。”
光武帝的臣下大多豪族官宦出身,皆知礼仪,有儒雅的风度,非绿林诸部可比。但刘秀对入城仪式还是非常重视,诏令吴汉提前做好充足的迎驾,以期充分体现作为汉室天子的风采和威仪。
其实,普通百姓对于谁做天子并不十分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新天子是否体恤百姓,施行仁政。所谓思汉之心,就是渴望回到西汉初,那种轻徭薄赋的安定生活。乱世之际,刘汉宗室称尊者,如同走马灯似的,令人眼花缭乱,无所施以。先是翟义拥戴严信,其后则有更始帝刘玄、宗武侯刘望、王郎,如今则有刘盆子和光武帝刘秀。百姓尽管都有思汉之心,但对后称帝的刘秀并无兴趣,热心的是王老倔等一帮汉官故吏。
吴汉派出大批士卒,一半是宣扬,一半是强令,让众百姓吏民出迎帝驾。
入城仪式开始,执金吾贾复率羽林军行进在最前面,旌旗、刀剑、执事遮天蔽日,黄门乐队奏起庄严的乐曲。刘秀端坐在御座上,缓缓而进,御车之后,群臣分班列队,僚属井然有序,神情庄重,目不斜视,正步向前。
跪迎的吏民中,鬓发斑白的汉宫老吏王老倔望见光武帝风采,得意地向同伴说道:
“当年更始帝进洛阳,惟有司隶校尉能见汉官威仪。老朽当时就说,汉室得兴,在司隶校尉府,如今果不其然。”
洛阳吏民熟识当年的司隶校尉刘秀,听王老倔之言,无不敬服,山呼万岁。
光武帝进宫殿,巡视当年自己修建的帝都。洛阳虽屡经战乱,但帝都未遭大的破坏,依然雕梁画栋、雄伟壮丽。建义大将军朱韦占当年跟随司隶校尉修建帝宫。此时,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