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强统率五万人马,原以为有舞阳王晒视孟津,河内寇恂兵少,五万人马攻河内必定马到成功。不料,李轶失信,冯异率军突然东过河南,斩河南太守武勃。苏茂吃过苏眉军的败仗,吃一堑,长一智,格外小心。见冯异军入河南,害怕腹背受敌,所以徘徊在巩河边,迟迟不敢向温县进攻。
朱鲔使者至苏茂军中,苏茂去了背后冯异的威胁,放下心来,方与贾强率军渡过巩河,向温县进攻。河内形势再一次严峻起来。
谍报如雪片,飞驰河内,飘落在河内太守寇恂的公案上。寇恂大吃一惊,一边传檄所属县邑,谕令所有兵马去救温县。自己则倾尽郡城之兵,亲自率领,驰往温县。
人马未出郡城,军吏纷纷上前劝阻道:
“苏茂兵盛,来势凶猛,大人兵少,孤军前往,恐有不测,不如待属县众军会齐,再前往不迟。”
寇恂断然拒绝,说:
“温县乃河内的藩屏,一旦失守,河内郡城难以固守。如今,洛阳兵盛,我方兵微。属县兵马逡巡观望。我不出兵前往温县,众军万难齐集。兵贵神速,诸君勿复多言,快与我共破强敌。”
军吏们以为有理,皆愿从命。寇恂率兵急进,赶到温县。属县兵马见太守兵到,不再观望,争相往奔。
这时,冯进遣来增援河内的兵马赶到,属县的兵马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兵马云集,蔚为可观,但与苏茂、贾强的五万之众相比,仍嫌兵弱,寇恂召集县尉、军吏商讨军情,制定具体的破敌方案。
经过周密的讨论,寇恂郡卒在温县城头遍插旌旗,严阵以待。又命五百名县卒和五百名百姓携带萧王旌旗悄悄出城,埋伏在城门外五里远的小山上。一切准备就序,专待洛阳兵到。
苏茂、贾强渡过巩河,一路畅通无阻,直奔温县,远远望见城头上旌旗招展,刀戈闪亮。苏茂勒马,吃惊地说:
“刘秀北去尤来,邓禹西进关中,冯异在河西南,河内哪来这么多兵马?”
贾强满不在乎地说:“我看一定是寇恂用的疑兵之计。不必管它,进攻便知。”苏茂不放心说道:
“先列大阵,以防不测,再进攻不迟。”
贾强拗不过,只好依令而行,洛阳兵马迅速列成战阵,做好迎敌准备。苏茂这才纵马上前,仰望城上。但见城上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汉兵胯刀背弓,神态安然,根本没把洛阳兵马当回事。
苏茂暗暗心惊,向麾下将士命令道:
“讨敌叫阵,让寇恂出城迎敌!”
洛阳兵马正在叫喊,城上寇恂突然出现,全身披挂,手抚佩剑,一指苏茂,哈哈大笑道:
“苏茂,你死到临头,还在此狂喊乱叫,真是不知死活。”
苏茂大怒,大刀一舞,叫道:
“寇恂,有胆量的出城一战,不然,我可要攻城了。”
寇恂坦然笑道:
“你等着,看我取你人头。”正欲转身,忽然士卒齐叫:
“萧王兵到!”
苏茂大吃一惊,转脸一看,果然见山上尘土飞扬,幡旗蔽野,红色大旗上,“刘”字隐约可见。
列成战阵的洛阳兵马听见“萧王兵剑”的喊叫声,回头看见后山上幡旗烟尘,无不骇然变色。谁不知当年十三骑闯营突围的萧王刘秀。战阵出现了骚动。
就在这时,温县城门突然打开,寇恂全身披挂,拍马挥刀,带领众兵直冲大阵。苏茂刚刚在弘农吃过赤眉军樊崇的败仗,一见战阵骚动,自己先慌了。不由自主勒住缰,战马“嗒嗒嗒”连退十几步。洛阳兵马本来军心动摇,见主帅后退,顿时乱成一团,五万兵马,人挤马,马踏人,惨叫声不断。
寇恂麾军杀到,一阵冲杀。洛阳兵马四散溃逃。山上的县卒百姓也乘机截杀。汉兵尾随追杀,一直追到巩河边。苏茂跑得快,抢到一只小船,不顾将士的死活,独自逃命而去。贾强倒是督率人马就地抵抗,但无法扭转败局,只得向后败退,刚到河边,战马被流矢射中,把他甩到河里,汉兵围上来,剁成肉酱。
寇恂大获全胜,乘胜进兵,渡过了黄河。在平阴与冯异对峙的朱鲔闻报大惊,大骂道:
“苏茂是饭桶,五万兵马竟被寇恂所败,为将如此,有何颜面再见世人。”
正气恨交加,苏茂仓皇逃归。朱鲔大怒,命刀斧手推出营门斩首。诸将大惊,一齐为苏茂求情,朱鲔方饶其性命,贬为校尉。苏茂含羞谢恩退下。
朱鲔怒气刚刚平息,忽然操马来报,冯异引军攻来。显然,冯异是得到寇恂获胜进兵的消息后,前来策应的。朱鲔大怒,亲率兵马来战冯异。
战不到半日,正杀得难解难分。寇恂率河内兵赶到,与冯异合兵一处,共击朱鲔。朱鲔的兵马因苏茂新败,将士恐慌,经不住寇恂、冯异两处兵马的冲击,阵营大乱。洛阳兵马大败。朱鲔大惊,慌忙收缩兵力,边战边退,逃回洛阳,据城防守。
冯异、寇恂一同追到城下,命汉兵攻城,围攻一昼夜,不能攻下。冯异说:
“朱鲔虽败,但元气未伤。洛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一时难以攻下,不如撤兵,向明公复命,请明公定夺。”
寇恂点头笑道:
“如今李轶已除,洛阳削弱,河北战局转危为安,咱们也该知足了。否则,朱鲔会骂你我太贪心。”
冯异哈哈大笑。
长安激战,中原纷争。但号称“天府之国”的蜀都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百姓乐业,将吏归服,物阜民丰。自立为蜀王的公孙述没有战事纷扰,好不逍遥自在。
一日,公孙述正在王府饮酒观舞,寻欢作乐。忽然,功曹李熊大步走进来,略施一礼,质问道:
“今赤眉西进,长安激战,天下纷争。大王甘心偏安一隅吗?”
公孙述闻言,耸然动容,屏退舞女、左右,低声说:
“偏安一隅,乃是燕雀之志。我不是没有大志,奈何天下大势未定,不敢决断。”
李熊劝谏说:
“大王何忧之有?如今长安激战,山东饥馑,人庶相食。而我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肥沃,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各村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北据汉中,杜褒钭之险;东守巴郡,扼扦失之口;方圆数千里,将士不下百万。有利可出兵掠地,无利则自守而农耕。东下汉水可窥秦地,南顺江流可动摇荆扬。这是上天以地利之便资助大王。如今人心思安,更思明君。大王据天府之地,而名号未定,吏民狐疑。今基业已成,宜改名号,即大位,使吏民之心有所归依。”
公孙述野心勃勃,但仍有疑虑,说:
“功曹之言固然有理,但帝王有命,我非刘汉宗室,不宜僭立。”
李熊笑道:
“天命无常,能者当之。当年高祖刘邦不过一个亭长,赖其力而即大位,立下刘汉千秋大业。今大王之尊胜过刘邦当年十倍,有何疑虑?”
公孙述被说动心思,转忧为喜说:
“我依从功曹之言,择日即立。请拟帝号、年号。”
“属下遵命!”
李熊欢喜不已,谢恩退下。
公孙述一旦动了称帝之心,便日思夜想,难以自抑。当晚便梦见有神人对自己高声宣示曰:八幺子系,十二为期。梦中醒来,告知夫人。夫人欣喜地说:
“夫君有富贵之命。这是上天旨意,夫君当即大位。”
公孙述担忧地说:
“虽是富贵之命,但只有十二年的帝王之命,十二年之后怎么办?”
夫人笑道: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足矣。’哪怕只做一年的帝王,也胜过寻常百姓一生的富贵。何况十二年,足够你我享受的,夫君还犹豫什么?”
公孙述觉得有理,便铁下心来要做皇帝。
第二天辰时,电闪雷鸣,大雨瓢泼。一个时辰后,风住云止,雨过天晴。蜀王府上空彩虹耀眼,照,得王府院内五彩斑斓。李熊一见大喜,一边往殿内奔跑,一边大呼:
“天降符瑞,公孙当立!”
公孙述正由属吏簇拥登上正殿,闻听李熊所奏的符瑞,欣然道:
“天命如此,我不敢谦拒,唯以社稷为计,仰承天命。”
遂在大殿召集属吏,自立为天子,称“公孙帝”,号成家。改更始三年为龙兴元年。李熊议立有功,拜为大司徒。公孙述之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麾下将吏皆有封赏。
封赏完毕,众臣拜贺,公孙述遣将军侯丹进驻白水关,北守南郑;使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扦关。招兵买马,伺机出蜀,争夺天下。
巴山蜀水,到处飘扬着公孙皇帝的龙旗,纷乱天下,群雄争立。宗武侯刘望、王郎、定安公刘婴,一个个做了短命天子,公孙述步其后尘,又能成功吗?
公孙述自立为帝的消息传至郑地,赤眉军众渠帅求刘氏共尊之心更加迫切。但是,一晃半个月过去,搜求刘氏后裔的事毫无结果。
其实,刘汉宗室分支很多,王莽篡汉后,落魄而流落民间的刘氏宗室因饱受战乱之苦,大多只求保命,平安一生,不再有非份之想,尤其赤眉等义军所到之处诛豪强,劫大户,杀了不少的刘氏豪强,更使他们望而生畏,所以,尽管赤眉义军有拥立刘汉之心,刘氏宗族中人大多畏而远之,躲藏起来。
樊崇正焦急地在帐内踱来踱去,忽然门卒飞奔而进,跪地禀道:
“启禀大渠帅,校卒刘侠卿求见!”
樊崇不耐烦地挥手说:
“刘侠卿并非刘汉后裔,他来有什么用,不见。”
“刘侠卿说,他找到景王的后人了,特来禀明大渠帅。”
樊崇大喜,忙吩咐道:
“快传他进来!”
门卒遵命退出。不一会儿,引刘侠卿而进,刘侠卿为樊崇部下右校卒,职位低微,所以一见樊崇,老远就跪倒在地,膝行到跟前,磕头说道:
“小人刘侠卿叩见大渠帅!”
樊崇起身上前,迫不及待地问道:
“刘侠卿,听说你找到景王的后人,可是真的?”
刘侠卿面露得意之色.忙答道:
“回大渠帅,大军过颍川时,小人收留了两个逃难的孩子,为大军牧牛,长兄十五岁,名茂子,幼弟十二岁,名盆子,皆为景王四世孙。”
“你怎么断定他们是景王之后?”
“小人原本不知道他们是景王之后。有一次,小人发现茂子和盆子的衣衫破旧,觉得可怜,便去买来新衣,让两人更换。谁知盆子说啥也不愿穿新衣,非要穿破旧衣服不可。小人感到奇怪,追问再三。盆子才说,他娘临死时在他的衣内缝上了一块锦帛,上面有字。叫他千万不可丢弃,也不能轻易告诉别人。小人不再勉强他换新衣。当晚,趁他兄弟沉睡时把破衣取来,果然发现盆子的衣服上缝着一块锦帛,请人辨认,竟是景王刘章的族谱,分明写着刘茂子、刘盆子乃是景王四世孙。锦帛上还盖有城阳王的印信。”
樊崇大喜,说:
“那锦帛何在?”
刘侠卿答道:
“为了不惊动他们弟兄,小人看后把破衣放回原处。那锦帛还穿在盆子身上。”
樊崇扶起刘侠卿,亲切地说道:
“找到景王之后,乃是奇功一件。”
“多谢大渠帅!”刘侠卿高兴得眉开眼笑。
樊崇于是召来众渠帅、三老、从事及齐巫,说明刘侠卿寻到刘氏的事,众人无不兴奋,便一同跟随刘侠卿前去观瞻未来天子的风采。
赤眉军大营后有座小山,虽然不高,但山上绿树掩映,野草丛生。几十头专运军粮食的黄牛在山坡上悠闲地啃着青草。六名牧牛的孩子便在草地上玩起打仗的游戏。
十五岁的茂子年龄最长,是牧童们的首领。身上穿着刘侠卿刚刚为他换上的新衣,但因为在草地上翻滚,新衣上沾满泥土、草渍,变成了脏衣服。盆子还穿着那身破旧衣服,满面泥土灰垢,像个泥孩子。他年龄虽小,却牢记母亲临死前嘱咐,说啥也不愿脱下那身破衣衫。
大家玩了一阵打仗的游戏。一个胖墩墩的孩子突然说道:
“你们知道么,咱们大渠帅要找姓刘的人做皇帝!”
盆子年少,好奇地问道:
“皇帝是干什么的,他会打仗吗?”
其他的孩子也有同样的问题。
茂子毕竟年长两岁,对弟弟和伙伴们得意地说:
“我知道,皇帝就是天下最大的官,谁都得听他的话。不听就要被皇帝杀头。咱们赤眉军要是找到姓刘的做皇帝,连大渠帅都得听他的。”
胖墩羡慕地说:
“要是当上皇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那多美啊!茂子哥,你姓刘吗?”
茂子摇摇道说:
“我和盆子从小跟爹娘逃荒。听我娘说,我们家原本也是当大官的,很有钱。不知为啥就穷了。天天逃难。我们也不知道姓什么。可听我娘经常对人家说,我们家不姓刘。”
胖墩遗憾地一屁股坐在地上说:
“咱们没有一个姓刘,谁也当不上皇帝。”
盆子突然提议说:
“咱们假扮皇帝玩,好吗?”
“好!”胖墩第一个表示赞同,拍手道:“我当皇帝,你们扮大臣。”
“不,我要当皇帝!”盆子争抢着。其他孩子也嚷叫着要当皇帝。
茂子是他们的头领,摆摆手说:
“都别争,咱们轮流做皇帝,其他人做丞相、将军,怎么样?”
“好!”
伙伴们齐声赞同。欢笑着做起游戏。茂子最先做皇帝,其他孩子有做丞相的,有做将军,丞相陪皇帝在家商议事情。将军带兵在外面打仗。大家玩得好不热闹。
最后才轮到年龄最小,人最老实的盆子做皇帝。胖墩突然反悔,指着一身泥土,满面灰垢的盆子讥笑道:
“泥猴儿,瞧你哪儿像皇帝。还是让我替你扮一回皇帝,你扮丞相吧!”
“不,我就要当皇帝,你们都得听我的。”盆子哪里肯答应。
“噢,不玩了!”胖墩突然把树枝编成的官帽一扔,撒腿就跑。
“胖墩赖皮!”盆子当不上皇帝,气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茂子心疼弟弟,爬起来就去追胖墩。胖墩在牛群里乱闯,但终于还是被茂子抓住。两人在草地上扭打起来,盆子和伙伴们跑到跟前看热闹,谁也不去劝架。
正撕打得不可开交,忽然身后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
“住手!”
盆子回头,一看是军爷刘侠卿。忙叫道:
“哥哥,军爷来了。”
茂子和胖墩这才停手,爬起来垂手而立。刘侠卿手指点着胖墩,斥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