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上公,请让末将带一支人马前往阳关,阻截新军,也好探个虚实。”
王凤终于点头,道:
“既如此,就有劳李将军了。只是昆阳兵少,只能给你五千兵马。到阳关后能战则战,不能战就赶快退回,保存实力要紧。千万不可与敌军硬拼。”
“请成国上公放心,末将记下了。”李轶领命而去。
王邑、王寻的新军到底有多少人马,不但王凤、王常、刘秀心里没有数。就是随王邑、王寻出征的好多新军也不知情。
王邑、王寻督率三十多万新军,浩浩荡荡向昆阳进发。在颍阳收拾残兵的严尤闻听王师出征,慌忙率残兵败将来会。严尤负荆请罪,跪在王邑、王寻面前,痛哭流涕。王邑眼皮也没抬,冷冷地道:
“陛下有交待,让你随军出征,将功赎罪。圣上开恩,本公也不便治罪,你就归于本公麾下吧!”
“谢陛下隆恩,谢大司空恩典!”
严尤把头都磕出血来了。
王邑、王寻收集严尤残兵和沿途各郡的兵马,得兵十多万。为威慑汉兵,先给对方心理造成巨大压力。王邑故意号称百万大军,具体人数连严尤和军中将领也不知道。
就在北路汉军连克昆阳、定陵、郾城的同时,大司空陈牧、大司马朱鲔率南路军进攻新野。新野宰苏康督率城中军民据城死守,汉军连攻数日,也没攻下来。眼见北路军屡建奇功,朱鲔、陈牧心中着急,喝令兵卒架起高台吊斗,用强弓劲弩往城里射箭。苏康忙命兵卒摘下民房门板,背在背上,挡住飞来的羽箭。伺机反射吊斗里的汉军弓箭手。不过半日的功夫,吊斗上的汉兵全被新军箭射而死。新野城头,依然飘扬着新朝旌旗。
朱鲔、陈牧气怒交加,却无可奈何。这时,苏康却据城头喊道:
“城下的汉将听着,我新野官民早有归汉之意,但有一个条件,必须大司徒刘伯升亲来,得刘伯升一言,愿举城归降。”
陈牧气得大骂:
“他奶奶的,投降就是投降,为什么非得向刘伯升投降?”
苏康硬挺挺地道:
“应不应随你,降不降由我。众将士,把滚木、擂石往城头上搬,准备迎敌!”
朱鲔一看,默然不语,心中气忿难平。新野宰明摆着信服大司徒,对他这个大司马信不过。小小的新野居然要刘縯亲来,才肯投降,岂不是有意折损大司马威名。
李通忙道:
“如果新野宰负隅顽抗到底,我军不知何时才能攻取新野。既便攻下,又要丢下多少将士的性命。新野既有归汉之意,大司马何不遣使请大司徒亲来?”
朱鲔心有不甘,嘴里道:
“新野宰是否故意使诈?何况,大司徒正在全力进攻宛城,哪有功夫来新野!”
李通坚持己见,道:
“苏康要得大司徒一言便降,其中必有缘故。大司徒若得知此情,一定会星夜赶来,招降新朝守将。”
陈牧谩骂一通后,也冷静下来道:
“李将军言之有理,还是去请大司徒亲来为好。免得士卒们再流血。”
朱鲔终于点了头,向城上高声喊道:
“城上听着,本公立刻派人去请大司徒亲来,若是不降,休怪本公血洗全城。”
宛城城下,汉军依然士气高昂地攻城。刘縯不断改变战术。尽可能地避免部队过大的伤亡,以消耗敌军精力为目的。岑彭兵少将寡,日夜迎敌,已经渐渐不支。
这时一只飞骑赶到汉军阵前,把一封书信交到刘縯手上,刘縯仔细看过,哈哈一笑,道:
“新野宰苏康,在我军小长安兵败,退保棘阳时,曾掘我妹丈邓晨家族墓冢。今有归汉之意,要得我一言,才可消除疑虑。”
主力军中,被刘玄封为广阳王的宗族刘嘉道:
“大司徒以威德服人,何不亲去新野,收降苏康?”
刘縯点头道:
“本公当然要亲去新野。只是宛城军务要有劳广阳王了。”
“大司徒放心,本王一定不负重托。”
“谢王爷!”刘縯把校尉阴识招到跟前,“阴识,你要辅佐广阳王攻城。记住,以保存实力消耗敌军精力为主。”
阴识拱手答道:
“请大司徒放心,阴识一定倾尽全力,辅助王爷攻城。”
刘縯交待完毕,悄悄离了前线,跨上黑龙驹,单人独骑直驰新野。一夜的功夫,便赶到新野汉军营帐,朱鲔、陈牧、李通等众将慌忙出帐相迎。
新野宰苏康闻听刘縯来到,忙率左右亲兵登上城头。刘縯驱马上前,朗声道:
“苏大人!自古以来,两国交兵,各为其主,你为新朝效力,我为恢复汉室而战,都没有值得指责的地方。君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苏大人能顺天应时,迷途知返,归服汉朝,刘某怎么能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呢?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刘伯升断不敢以私人恩怨,而坏国家大事。”
苏康大喜,高声道:
“说得好,大司徒一世美名,人中豪杰。既有此承诺,苏某还有何惧哉?众将士,大开城门,迎接大司徒入城!”
守城的新军早就听说刘縯大名,不敢抗命,立即打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
刘縯一句话,兵不血刃,攻取了新野。随即调回南路汉军,合力猛攻宛城。
新野一丢,宛城顿成一座孤城。岑彭兵力不足,哪时吃紧往哪里去。新军将士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昆阳,王凤、王常、刘秀督促兵卒往宛城运送粮草,不到半日,便搬运一空。这时,兵卒匆忙来报:
“禀成国上公,浊水之北尘土飞扬,好像有无数兵马奔来。”
王凤惊问道:
“何方人马?”
“距离太远,看不清旗号。”
刘秀忙道:
“成国上公,请到城头一望便知。”
王凤点头,忙带领诸将登上昆阳城头,果然见浊水北岸,尘土飞扬,一支人马正奔驰而来,随着距离的缩短,旌旗隐约可见。刘秀眼尖,突然惊叫道:
“不好,是李将军。”
王凤揉揉眼睛,仔细远眺,果然看清是李轶的旌旗。再往李轶人马的身后看,却是新朝旌旗。王凤大惊,道:
“不好了,李轶兵败,正遭新军追击。”
诸将这时也看清楚了,李轶的旌旗倒拖着,人马争相逃命,不成队形。身后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新军。刘秀忙上前请命道:
“成国上公,请让末将率一支人马出城接应李将军进城。”
王凤眼睛一瞪,斥道:
“李轶已经兵败,昆阳还有多少兵马让你带着去送命。况且新军大队紧追在后,此时打开城门,新军攻进城怎么办?”
“那……李将军怎么办?”
“李轶当然要救。但要看他的造化。如果他逃在前头,就可打开城门,放他进来。其余的兵卒就顾不上了。”
说话之间,李轶的败兵也驰过浊水,往昆阳逃过来。李轶盔歪甲斜,果然逃在最前头。其余也是丢盔弃甲、拼命奔逃。王凤见李轶快逃到城门口了。身后一望无际的新军扑天盖地地追来,慌忙传令道:
“快,放李将军进城,随后就关城门。”
守门的汉军遵令,慌忙打开城门。李轶和几十名亲兵正赶到城门口,一见城门打开,慌忙打马进城。李轶刚进去,城门就“吱呀”!一声关上了。可怜城外的汉军无路可逃,被尾追而来的新军骑兵一阵冲杀,全部血洒黄土,为汉室捐躯了。
昆阳城头,汉军将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弟兄惨遭屠戮,顿觉心寒,都对王凤心生怨恨。刘秀、王常也觉得王凤的做法太让大家伤心了,却不便说什么。
新军杀尽李轶败兵,便向昆阳进攻。刘秀、王常早令士卒作好准备,一阵乱箭、滚木、擂石便把攻城的新军打退。
这时,一身是血的李轶登上城头,一见王凤,哭倒在地,道:
“成国上公,不是末将无能,实在是新军先锋高大无比,力大无穷,还带着一群吼声连天的猛兽。将士们一见,心就先慌了,这仗还怎么打呀!”
跟随李轶逃得性命的几十名亲兵也余惊未息。争相叙说道:
“是啊,那巨无霸身高一丈,腰粗十围,力大无穷,李将军武艺再高,也抵不过他。”
“那些猛兽更是吓死人,张牙舞爪,狂扑乱咬,刀砍剑刺,浑然不觉。不知有多少弟兄命丧虎豹之口。”
“亏得那巨无霸行走不便,要不,就是李将军也难逃性命。”
城头上,昆阳汉军将佐全聚集在周围,听说新军强大怪异,都觉得惊奇。忽然,有人惊叫道:
“看,那就是巨无霸和他的兽军!”
城下新军突然停止了攻城。巨无霸带领兽军耀武扬威,开到墙下。虎、豹、狮、犀牛的嘴上、角上还滴着淋漓的人血。浊水北岸,新军源源不断地开来,见头不见尾。汉军将士齐聚城头观看,无不骇然失色。王凤惊慌忙道:
“快,传令召集诸将,来城头议事!”
其实,不用召集,昆阳诸将早围在周围,探听军情。闻听成国上公要议军情,立刻有人说道:
“新军一百万,我昆阳城中的兵力不足一万,以不足一万人对百万大军,无异于以孤羊投群狼,自寻死路。”
“是啊,新军有巨无霸、兽军助战,我军尚且战胜不了巨无霸的兽军,何况还有百万大军呢!”
“……”
满耳的怯懦之声,王凤心里更慌了,也道:
“新军怪异众多,以大兵压城之势逼进昆阳,小小昆阳,恐怕是守不住了。不如及早退出城去,尚可保住身家性命。如果被新军围上,只恐插翅难逃。”
诸将中好多人就等着王凤下达撤退的命令,忙齐声道:
“成国上公圣明,请下令吧!”
“不可,”廷尉大将军阻止道,“新军号称百万,不过虚张声势而已。据在下算来,实际兵力不过四五十万人。我军虽然兵少,可是连战皆胜,士气正旺,不如据城坚守,等待援兵。”
王常话音未落,便遭遇部分将领的一片反对之声。
“新军就算只有四十万,也是我军的几十倍,大家既便以一当十,也难抵新军兵多势众。坚守昆阳势必坐以待毙。”
“是呀!不能侈谈坚守。昆阳城里的粮草都运出去了,仅存的军粮能支撑几日,怎么能守得住?”
“等待援军,援军在哪里?郾城、定陵的兵力不过两万人,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宛城大司徒的主力正攻城激烈,也抽不出兵力赶来增援,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说到“走”字,众将争相起身,一齐望着王凤。只要成国上公一松口,大家便会一哄而去。
王凤早有退却之意,闻听众将众口赞同,心中释然,正欲下令,一直沉默不语的刘秀突然挺身而出,拦住众将,激愤地道:
“诸位,昆阳兵少粮少,新军势大,这是严峻的现实。正是因为形势严峻,我们更要同仇敌忾,共御强敌。如今,宛城正打得激烈,不能分兵来救。试想,一旦我们放弃昆阳,新军大队长驱直入,阻于坚城之下的我宛城主力将遭受灭顶之灾。同心协力,据城死守,既可吸引新军主力,减轻宛城主力的压力,又可保全妻孥财物于万一,诸位为什么不乐意这么做呢?”
刘秀虽然官位卑微,但善于用兵之名早已传遍全军,在诸将中的声望比王常、王凤高得多。因此,一语甫出,众将全倾耳聆听,邓晨、王霸、任光等纷纷赞同,道:
“刘三将军说得是,一旦昆阳有失,宛城主力就全完了。”
“对,应该坚守昆阳,只要坚持到主力攻下宛城,大司徒就会来救昆阳。”
“是啊,大丈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能做逃兵。”
王凤恼怒起来,冷冷地道:
“刘将军,昆阳兵少粮少,坚守困难,弃城而走又不行。你一个偏将,真是有胆识,竟然指责起本公。”
张卬紧接着王凤的话,讥笑道:
“是呀!南阳都称颂你们刘氏兄弟有勇有谋,将佐之才。今日要拿出退敌之策才成。刘将军张口坚守,闭口杀敌。可是,平日里打仗你也不见得都是冲在最前面。你没有老婆孩子,当然可以逞一时的英雄。不过,现在不是逞强好胜的时候,还是听从成国上公的命令吧!”
刘秀愤怒至极,双目喷火,钢牙紧咬。亢然道:
“将军何出此言。如今汉室恢复,我等俱为汉将,皆为一体。圣人云,人之父母,为我父母,人之儿女,为我子侄。难道刘某乐意看到他们惨遭屠戮么?何况,新朝大军已兵临城下,只要发现我们弃城而逃,必然尾随追杀,用不了一天,就会全部命丧黄泉。小长安惨败,血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王常十分赞同刘秀的意见,附和着说道:
“是啊,弃城而逃,保不住妻孥财产,也保不住性命。既然如此,不如同心合力,据城死守,还有战胜强敌的希望。”
经刘秀、王常一番分析劝说,好多将领开始倾向坚守。因此,昆阳城上,围绕着是退是守,是战是走的问题,两方意见不一,相持不下。
正在争执的时候,探马飞骑突然来报:
“禀成国上公,新军主力已经到城北门,绵延数里地,看不见队尾。”
好多将领面露惊慌之色。王凤气恼地瞪了刘秀一眼,恨声道:
“刘将军,现在想退也来不及了,你如愿以偿了。这个仗本公无能指挥。你不是会用兵吗,本公就交给你指挥了。”
刘秀慌忙揖手道:
“谢成国上公信任,末将一定不负重托,拼死守住昆阳。”
王凤本来说的是气话,没想到刘秀顺杆子上去,真的要指挥守城。心里更加气恼,但转念一想,这个仗没有打胜的可能,刘秀愿逞英雄,也是自己撂挑子的好机会。因此王凤一气之下,真的转身走了。
王凤走了,可是诸将却没有一个跟他走,大家都知道刘秀熟读兵书,善于用兵,非王凤所能及。大敌当前,正需要他这样的人带领着共御强敌。大家的目光齐唰唰地盯着刘秀。王常道:
“刘将军,快想个办法吧!”
刘秀见诸将对自己如此信赖,也不谦让,忙招呼大家走下城头,来到议事厅。他站在巨幅地图前,指着昆阳四周的地形,道:
“眼前的形势很严峻,一时之间我也没有更好的退敌方法。不过昆阳城坚池固,便与坚守,我八、九千弟兄拼死抵抗,也可与新军较量一番。”
诸将默然不语,张卬忍耐不住,叫道:
“闹了半天,刘将军也没有退敌良策,新军百万大军攻城,我们能守得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