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河流湖泊,也有许多名山,比如泰山、华山、黄山、庐山、峨眉山和“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等。它们或庄严雄伟,或陡峭秀丽,或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每一座山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如果说“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话,那你就会错过比五岳更有灵秀之气的武夷山。
武夷山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不像五岳那样,岩石硬朗的线条掩盖了水的柔美。如果说桂林山水才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那么武夷山的山水就是无可挑剔的自然之造。“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这句话便印证了武夷山的地位。
游览指南
武夷山脉位于江西东部和福建西北部的交界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地质演变发展历史的世界名山,也是一座经过大陆内部造山运动而最终成形的具有地学典型代表意义的天下名山。位于武夷山脉北段依临主峰黄岗山的西北坡的江西武夷山,与东南坡的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接壤,是中国东南大陆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目前世界同纬度带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我们通常所说的武夷山,是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内的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风景区位于武夷山脉的中部,方圆60平方千米,盘曲山中的长约9千米的九曲溪和夹崖森列的36峰,构成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美景。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夷山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中国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朱熹、陆游、辛弃疾等都先后在武夷山生活、讲学,留下了不少文化遗产。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如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观赏大自然景观,探索大自然奥秘,领略大自然神韵和开发科普教育,进行大自然保护宣传的佳境。
武夷山
武夷山地处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终年气温不高,寒暑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18.5度。武夷山最热的月份是7月,没有特别寒冷的冬季,所以这里是全年全天候避寒、消暑、度假、旅游的好地方。不过,武夷山最旺的旅游时间是从5月份到11月底,这个时候的人会多些。3月、4月是多雨的季节,如果选择这个时候前来,一定要记得带伞。
武夷山其实是一组出神入化的巨石群雕,一组嶙峋铿锵的巨石交响乐章。壁立万仞的巨石拔地插天,凭空而起,凌云而去,云雾缭绕。线条刚健遒劲又不失飘逸空灵,不以肖物类物取胜,重神而不重形。一座山峰就是一整块峻峭的巨石,珍奇秀丽。
说武夷山不是“山”,是因为它同武夷山脉那些土石堆起来的山根本不是一回事。它也不像一般的名山,凡山都必须攀登才能领略其风光,武夷山则不必攀登。它簇拥于九曲溪畔的平地上,平易近人,随处都可欣赏奇伟的山姿。武夷山是山的精魂,因九曲溪水的浸润滋养而与众不同。九曲溪是水的精魂,因山的灵秀而出类拔萃。有些地方有山无水,有水无山。武夷山山奇水异,山水俱佳。在一曲竹排靠岸处,顺石阶上去,有一汉白玉“佳境坊”,上有著名书法家潘主兰题撰的一副对联“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可谓妙极。赞美之中,也为武夷、桂林之争作了无言的回答——武夷奇秀甲天下。
天游峰
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六曲溪北,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08.8米,北临六曲溪,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漫山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登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
天游峰
天游峰是观云海、赏日出的最佳之处,也是欣赏九曲山水全景最好的地方。雨后初晴,只见群峰出没于云端,宛如置身蓬莱仙境,有时还可看到奇妙的“佛光”;云开雾散之后,凭栏四望,溪、山尽收眼底,武夷山水一览无余。峰顶的胡麻涧,涧水如白练从峰顶直泻而下,落差100多米,飘逸潇洒,又称“雪花泉”,也为山中一大奇观。山上还有妙高台、天游观、天垄、天游亭等胜迹。
天游峰有上、下之分,一览亭左,是为上天游;下有崎岖丘,沿胡麻山涧一带,是为下天游。上天游的一览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是一座绝好的观赏台。从这里凭栏四望,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茶洞
又名玉华洞、升仙洞、幽微碧玉洞天,据传原产茶叶极佳,故名。接笋、隐屏、玉华、仙游、清隐、仙掌诸峰环护如屏,人在洞中如隐井底。唐时曾建石堂寺于此,宋代刘衡、明末黄道周、清朝董天工等曾隐居于茶洞,有留云书屋、望仙楼等遗址。南北有二蹬道,可分别登临接笋、天游二峰。
隐避峰
因峰峦方正如屏,故名。峰西有一尖锐直上且半腰有横裂三痕的奇石即为接笋峰。隐屏蹬道极为险峻,号为“鸡胸”、“龙脊”,原为明代道士汪三宝、刘端阳所开凿。峰顶有玄元道院、清微道院遗址,还有仙凡界、仙奕亭、南溟靖诸胜,古代号为“隐屏真境”。峰南的平林渡畔有朱熹构筑的“武夷精舍”遗迹。往峰顶向东盘绕,向北可至天游,由东南而下则可至仙钓台下。
云窝
云窝是天游峰的别致景观,有上下云窝之分,背岩临水,响声岩、丹炉峰、晚对峰、天游峰、隐屏峰等环列于四周。磊落的岩峦之下,隐藏着许多洞穴,冬春时节常有缕缕烟云从洞中逸出,在峰石间舒卷,故名云窝。此外还有铁象石、伏虎岩、聚乐洞以及叔圭精舍、水云寮、幼溪草庐等遗址,另有水月亭、问茶处等设施。
响声岩
响声岩与云窝隔溪相对,因游人在岩前呼叫欢笑均能听见回声,故又称之为“空谷传声”。岩上题刻纵横,琳琅满目,仅朱熹题写的就有“逝者如斯”等三幅。岩下有一石倚于溪畔,名墨鱼石;岩右有一石,名老鸦石,横插溪中形成一个险滩,名为“老鸦滩”。位于溪南,临水而立。这里是武夷山摩崖石刻的精华所在,镌刻着南宋至清代的23段摩崖石刻,其中尤以宋代理学家朱熹题刻的“逝者如斯”最引人注目。岩石上还有宋儒蔡抗、邹应龙和明儒湛若水的记游题刻,记载了宋明理学在武夷山传播的盛况。元代名士徐梦奇、毋逢辰和明朝归隐官员陈省到此观赏朱熹墨宝的题刻,也赫然列于岩刻之中。响声岩的佳妙之处还在于可以倾听回声。除了身临其境体验听觉美之外,此处还验证了老子说的“空是无,无是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家之说。这是道家追求的空灵美,是超脱尘世、淡泊功利的一种境界。该岩与东侧的梧岗东西相对,形成一个喇叭形的穹谷。穹谷所对的北岸,群峰环峙壁立,游人的欢笑声在穹谷和北岸峰壁之间往返回荡,经久不息。响声岩之名也由此而来。游人至此,都会大喊几声,体验一下声音回荡的感觉。
九曲溪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质清澈,全长62.8千米,流经中部的生态保护区,蜿蜒于东部丹霞地貌,分布峰峦岩壑间,在深刻的断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峦岩壑间萦回环绕,9.5千米的河曲,直线距离只有5千米,曲率达1.9千米。九曲溪两岸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着36奇峰、99岩,所有峰岩顶斜、身陡、麓缓,昂首向东,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优越的气候环境,又为群峰披上一层绿装,山麓峰巅、岩隙壑嶂都生长着翠绿的植被,造就了“石头上长树”的奇景,构成了罕见的自然山水景观。
九曲溪
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有著名的“一线天”景观。岩石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洞中常年风声飕飕,凉透肌骨),右为伏羲洞。在伏羲洞入口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宽仅1米,长约100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即是令人惊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
武夷宫
武夷宫位于九曲溪竹筏游的终点晴川,前临溪流,背倚秀峰,沃野碧川,巧构林立,为游客集中辐辏之处。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山君(神)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是武夷山最古老的宫院,位于大王峰脚下,初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5年),宋朝时扩建至三百多间,赐为“冲佑万年宫”,每年中秋在观中祭祀武夷君、皇太姥。现存的两口龙井和万年宫、三清殿已辟为景点,有仿宋商业街及茶观、朱熹纪念馆、中山堂、万春植物园等景点,附设许多旅游服务设施。
万年宫
从宋徽宗至宁宗喜定年间,有朱熹、陆游、辛弃疾等25人至冲佑观任提举,主管祠事,万年宫现在是朱熹纪念馆。
三清殿
现在国际兰亭学院所在地,殿内有四块珍贵的碑刻:忠定神道碑、洞天仙府、明龚一清和现代郭沫若游武夷的诗题。
仿宋街
仿宋街位于武夷宫,全长300米,取南北向,街头建有石坊门,街尾构筑了古门楼,模仿宋代建筑遗风,以朱熹纪念馆为龙头。
水帘洞
水帘洞武夷山水帘洞,原名唐曜洞天,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位于章堂涧之北。进入景点处,有一线小飞瀑自霞滨岩顶飞泻而下,称为小水帘洞,拾级而上,即抵水帘洞。洞顶危岩斜覆,洞穴深藏于收敛的岩腰之内。洞口斜向大敞,洞顶凉爽遮阳,四周峰岩森峭,峡谷幽深,别具岩壑之胜。峰岩有的孤立,有的斜靠,有的高仰,有的如叠,有的如劈,奇形异势,难以名状。两股飞泉倾泻自百余米的斜覆岩顶,宛若两条游龙喷射龙涎,飘洒山间,又像两道珠帘,从长空垂向人间,故又称珠帘洞。
水帘洞掩映着题刻纵横的丹崖。其中有撷取朱熹七绝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篆体字。有明代景点题刻“水帘洞”以及楹联石刻“古今晴檐终日雨,春秋花月一联珠”,琳琅满目。水帘洞不仅以风景取胜,又是武夷山道教圣地,古来道观多择此构建,为山中著名的洞天仙府。洞室轩宇明亮,洞底岩叠数层,呈长条形,设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憩。全洞面积约100平方米,洞沿设石栏护卫,凭栏可尽赏洞外飘洒飞散的水帘。透过明亮的水晶珠幔,还可观赏山中盆景式茶园胜景。
桃源洞
桃源洞位于武夷山六曲畔内,此地穷极幽深,石崖相倚成门,复履婉转而入,石桥下溪涧流水,内忽平旷,日月放生潭布列洞口,四面环山,桃林片片;田畴可一二十亩,仿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故得名。桃源洞道观重修面积占地约为六千多平方米,主殿有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山门(中轴部分)组成,左右配殿有三皇元君殿、真武殿、三官殿、藏经阁等殿堂组成。道观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是时武夷山仙灵之说吸引大批高士来此隐居修炼。
会稽女冠孔氏、庄氏、叶氏(后人称三皇元君)结伴来武夷修炼,后皆结茅于桃源洞,并开发成一方避世隐居的乐土,桃树成林。宋儒陈石堂、高士吴正理也曾居此炼养著述,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隐居桃源炼丹。元朝时扩建刘文简祠、三元庵,主奉三官大帝、刘文简公等神像。明朝,桃源道观已远近闻名,是武夷山主要道观之一。1995年桃源道观和武夷山景区筹集资金刻制了世界目前最大老君岩雕。
武夷山是我国江南著名的茶叶产区。全市现有茶园9.66万亩,年产茶8万多担,大多出口外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武夷岩茶就产于此,主要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四季春、万年青、肉桂、不知春、白牡丹,等等。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出名。
武夷山是“闽笋”的主要产地。主要有毛竹笋、花壳笋、黄竹笋、苦竹笋、石竹笋、麻竹笋、鞭笋,等等。这些笋中最著名的是毛竹冬笋。这里产的“黄泥冠”、“白肉笋”,品质最好,风味最佳,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无机质,营养价值很高,被视为“八闽山珍”中的精品。此外,武夷山的方竹笋、紫竹笋、肿节笋和矮竹笋也很有名,为珍贵稀有之笋。武夷山制作的笋干,技艺特殊,味道醇厚,土色土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武夷山菜肴的主要原料有蛇、野兔、山羊、麂等野味及猪肉、鲜鱼、禽蛋、蔬菜、豆类、香菇、红菇、笋等。当地特色菜有鸡茸金丝笋、兰花蛇丝、菊花草鱼、泥鳅粉丝等。
厚重的文化,风韵的山水
我国的许多名胜古迹除了其自然风光优美外,大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武夷山也不例外,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有诗曰: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