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600000091

第91章 韩信能做什么材

漂母之食,胯下之辱,都不能说明韩信之材的特质。正则为囚,背则为王,最后为吕后所擒的种种事典也不能说明韩信之材的特质。惟有“背水一战”,可以说明韩信是真正的将材。

韩信善于隐忍的事是十分著名的,他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妇孺皆知。韩信是淮阴人,自幼不农不商,又因家贫,所以衣食无着,想去充当小吏,却无一技之长,也未被录取。因此终日游荡,往往寄食于人家。他曾和亭长很要好,经常到亭长家里去吃饭,吃多了,也就惹得亭长的妻子厌烦。于是,亭长的妻子提前了吃饭时间,等韩信到的时间,碗已经洗过很久了。韩信知道惹人讨厌,从此不再去了。他来到淮阴城下,临水钓鱼,有时运气不佳,只好空腹度日。那里正巧有一个临水漂絮的老妇人,见韩信饿得可怜,每当午饭送来,总分一些给韩信吃。韩信饥饿难耐,也不推辞,这样一连吃了几十日。一日,韩信非常感激地对漂母说:“他日发迹,定当厚报。”谁知漂母竟含怒训斥韩信说:“大丈夫不能自谋生路,反受困顿。我看你七尺须眉,好似公子王孙,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几顿饭吃,难道谁还望你报答不成!”说完,漂母竟拿起漂絮而去。

韩信受人赐饭之恩,虽受激励,但苦无机会。实在穷得无法,只得把家传的宝剑拿出叫卖,卖了多日,竟卖不出去。一天,他正把宝剑挂在腰中,沿街游荡,忽然遇到一个屠夫,那屠夫有意给他难堪,嘲笑他说:“看你身材长大,却是十分懦弱。你若有种,就拿剑来刺我,若是不敢刺,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说完,双腿一叉,站在街心,挡住了韩信的去路。韩信打量了一会屠夫,就爬在地下,径直钻了过去。别人都耻笑韩信懦弱,他却不以为耻。其实绝非韩信不敢刺他。因为他胸怀大志,不愿与小人多生事非,如果一剑把他刺死,自己势必难以逃脱。所以,他审时度势,暂受胯下之辱。后来韩信跟刘邦南征北战,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他报答了漂母,但并未报复那个屠夫,而是把他找来,叫他当了一名下级军官。

汉四年(前203年)十一月,韩信斩龙且,杀齐王田广,平定了齐国。此时,已拥兵数十万,其实力有举足轻重之势,当时的情形是韩信背汉降楚则汉亡,助汉攻楚则楚灭,自立则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就引起了楚、汉的重视。其时,楚汉相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那时候,诸侯各霸一方,将领或是背项投刘,或是背刘投项,或是自立为王,真如演戏一般,反复无常。韩信听从了别人的劝告,就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一听,怒火中烧,觉得韩信太混帐。自己这里形势吃紧,韩不但不率兵解救,反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要挟,想做齐王,刘邦当时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刘邦的谋臣张良连忙使眼色制止了刘邦。张良私下里对刘邦说:“这时候可不能训斥韩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韩信。现在韩信帮助您,则楚王就会灭亡;如果韩信背叛了您,去帮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险了。韩信派人来,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您的态度,您不如干脆封他为齐王,让他守住齐地,至于其他的事,等灭了楚国再说。”刘邦听了张良的话,回头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个假王!”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刘邦的这一招果真有效,本来犹豫不定想造反自立的韩信,便不好意思反叛,稳定下来。

汉王刘邦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欣然接受;楚王项羽遣使臣武涉说信归楚,韩信辞谢令回。

对当时天下形势,谋士蒯通看得十分透彻。他想说服韩信背汉自立,于是面谒韩信说道:“臣近来学习相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则贵不可言。”韩信听他话中有话,就把他带人密室,这才问道:“你刚才所言,是何用意?”蒯通直言道:“当初发难,群雄四起,人才云集,主要是为了灭秦。秦灭之后,楚、汉相争,人民遭难。项王起兵彭城,转战南北,直逼荥阳,威震天下,今久困广武,连年难以进展。汉王率众数十万,据有巩洛,凭借山河,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反连遭失败。臣观天下大势,非有贤者,不能息争。将军可乘机崛起,介于楚、汉之间,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楚、汉两主的性命,就操在将军手中。如能听臣计,不如两不相助,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静待时机。像将军之大才,据有强齐,并吞燕赵,拥甲兵数十万,得时西进,为民请命,天下何人不服,何国不从?将来宰割天下,分封诸侯,诸侯皆感德畏威,争相朝齐,岂不是霸王之业吗?臣闻天与不取,是违背了天命,反受其咎;时至不行,是不用其时,反受其祸。愿将军深思熟虑,勿失良机!”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是什么材?无非是将材,最多是帅材,至于政治,韩信似乎是一窍不通。政治是外到天下大势,内到人事之变的“系统科学”。韩信以其“将兵”的才能似乎驾驭不了。因此,一个人要想成事,对自己的才能要有正确的估计,对别人的才能也要有正确的估计。

韩信听后,良久才道:“汉王待我甚厚,怎能见利忘恩呢?”蒯通见韩信被忠、恩所绊,继续说:“越大夫文仲,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尚且被杀,兔死狗烹,是不易之论。试想。将军的忠信,恐比不过越大夫文仲吧?且臣闻将勇震主,往往自危,功盖天下,往往不赏。今将军已蹈此辙,归楚楚不信,归汉汉必惧,那又到何处去安身?”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但又下不了决心。立即打断蒯通的话,说:“先生不要再说,待我深思后,再做决定。”

蒯通见韩信已经动心,便告辞退出。

蒯通走后,韩信想,我以前奉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从。自归汉后,汉王授我将军印,令我统兵数万,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现又封我为齐王,我若负德,必至不祥。且我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战功颇多,汉王又怎能负我!于是,决定谢绝蒯通之言。

蒯通本来意谓韩信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静候数日,却杳无音信,就又找到韩信,说道:“愿将军速做决断,时机难久,失不再来。”此时,韩信已下了决心,不背汉王,当即答道:“先生勿要再言。我功劳甚多,又以忠信待汉王,汉王必不负我!”蒯通听后,知再说无益,转身退出。

蒯通辞别韩信后,恐久居祸来,假作疯癫,离开汉营,不知去向。

汉十年(前197年)九月,代相陈郗反,自立为代王。汉高祖刘邦决定领兵亲征。临行,将都中政事,内委吕后,外委萧何。刘邦走后不久,有人上书吕后,说淮阴侯韩信暗通代相陈郗,欲乘夜间不备,兵围皇宫,破狱释囚,进袭太子。原来,韩信自被刘邦削王为侯后,心怀不满,渐生反意。汉七年(前200年),刘邦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代王,因年幼无法就国,就托付给了国相陈郗,临别时,韩信挽着陈郗的手仰天长叹道:“我与君相好有年,今有一言相告,不知君愿闻否?”陈郗说:“愿将军直言。”韩信道:“君奉命前往代地。代地乃是精兵、强马聚集之处。您又是主上信臣,因地乘势,正是图谋大事之机。若有人报君反,主上未必肯信,如报之再三,主上必领兵亲征。到时,我从都中起事,以应君,取天下也就不难了。”陈郗知韩信乃天下奇才,当即应允道:“谨受尊教。”及陈郗起兵,刘邦亲征。韩信在都中称病不出,一面派人暗中与陈郗联系,一面与家臣密谋,准备夜袭宫室,擒太子、吕后,以应陈郗。

不料一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将其囚起,欲择日斩首。家臣之弟闻后,为救其兄,遂将韩信谋反之事上书报知了吕后。吕后闻听,十分慌恐,忙找来萧何,商量对策。萧何献计道:“可遣一心腹,扮作军吏,令他出城,再回长安,就诈称陛下已消灭陈郗,令他先来报捷。如此,群臣不知有诈,定入朝祝贺。韩信前来则罢,不来,我去将他诓来,然后乘机将他擒住。”吕后连称好计,当即二人分头行事。

果不出所料,消息传出后,众臣先后入贺,只那韩信,仍闭门不出。于是,萧何以探病为由,来到韩信住所,寒暄数语后,萧何才道:“主上报捷使已到,众臣皆贺,惟君不往,恐为不妥,不如随我一齐前往,以释众疑。”萧何为朝中长者,又贵为丞相,韩信不好推辞,只得随着萧何入宫。

韩信刚一迈进宫门,忽听一声大喝:“将韩信拿下!”话音未落,两边甲士已将韩信捆绑起来。韩信大叫道:“我犯何罪,为何擒我?”吕后怒道:“你串通陈郗,阴谋为乱,现有你家臣的书信为证,看你如何狡辩?”韩信心知事已败露,也不再多言。吕后当即下令,将韩信押往宫侧钟室斩首。临刑,韩信仰天长叹:“我不用蒯通之言,反为女子所诈,这岂非天命?”

刘邦平叛回来以后,知道韩信已经被诛杀,也就承认了既成事实。他听说韩信临死以前说到了蒯通,便派专人调查,将其捉拿杀掉了。

千百年来,人们都以为韩信曾经背水一战,这实在是一个千古误解!

在四年的楚、汉相争时期,有过许多著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应该说,这个战役即使在人类战争史上也是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的。

汉三年(前204年)十月,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与张耳率领数万人马往东进攻赵国。赵王歇、赵相陈余,得知汉军来攻,在汉军必经之路井陉口(太行山八隘之一,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的井陉关)调集了二十万大军,想凭借有利地形,与汉军决战。张耳和陈余原是非常好的朋友,曾经结为刎颈之交,但后来各为其主,反目成仇。所以,两人对彼此的性格都十分了解。

赵广武君李左车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他向陈余献计说:“听说韩信渡过黄河,虏魏王,擒夏说,现又引军千里来攻打赵国,其锋难以抵挡。俗话说千里缺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能并行,骑不能成列,汉军前来,粮草必在后面。臣愿请三万精兵,从小路断其辎重;君凭借地势,坚守不出。如此,汉军前不能战,后无退路,军无粮草,不出十日,汉军必败。”陈余听后,以仁义之师不用诈谋为由,拒绝采取用李左车之计。

这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的确是一着非常厉害的杀手锏,如果真的采用了这个策略,韩信的处境将是极其危险的。韩信在打败陈余以后,曾经十分恭敬地向李左车请教有关的战事,并虚心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韩信听说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之计,这才放下心来,率领人马直抵距井陉口三十里处扎下大营。半夜时分,韩信开始调兵遣将,他令一将领率二千轻骑,人手一面旗帜,乘夜色从小路隐于井陉口左右。韩信告诫他们说:“赵军见我军撤走,必然要追赶。那时你们就火速占领赵军的城堡,拔掉赵旗,插上我们的汉旗。”安排妥当以后,韩信拔营而进,直逼井陉口。这时,天已微明,韩信又传下命令,激励士气,他叫将士暂以干粮充饥,待今日打败赵军后,再营灶做早饭(灭此朝食)。他又派出一将,领精兵一万余人,渡过抵水,背水列阵。

韩信既不给士兵饱食,又背靠河流列阵,这是兵法上所从来没有的,也是兵家之大忌,以常理度之,这种自绝退路的做法,也是不能理解的。

赵国的将领见后,不禁暗自发笑,对韩信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到底有多大的本领开始怀疑,就是汉军对如此列阵也疑惑不解,但都知韩信向来用兵如神,虽心中不解,也不敢多问。天色已经大亮,韩信与张耳也渡过抵水,准备出战。

韩信对张耳说:“赵军占据了有利地势,如不见我大将旗鼓,只是看见这一小股军队,是一定不肯应战的。”于是,令人树起大将旗鼓,并与张耳领一支人马,杀向井陉关口。陈余见韩信亲自领兵出战,又见汉军人少,就有恃无恐,下令打开关口,领兵杀出。

两军混战多时,各有死伤,很难分出胜负。显然,如果再打下去,汉军是十分不利的。韩信也正是利用了敌军的这种心理。想引诱敌人出关。他见时机已到,命令汉军丢弃旗鼓、兵器,缓缓后退。赵军见汉军兵败后退,衣甲器杖丢得各处都是,纷纷争抢,以作为凭据,战后请功求赏。这样一来,留守关上的赵军将士,看到别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战功,也不禁心动,便按捺不住,跃出营门,抢夺汉军所抛弃的物品。

正在这时,突然一声炮响,埋伏在关口附近的汉军突然杀出,赵军本来留在关上的军队就不多,再加上他们已经打开了关口,猝不及防,赵军就乱了手脚,汉军很快攻进营寨,杀散赵军。占领了井陉关口,将赵军旗帜拔掉,插上了汉军大旗。

也就在此时,韩信、张耳已引军退人背水阵中。陈余见到这种情形,以为韩信已经没有退路,而自己无后顾之忧,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来打败汉军,于是,他下令破阵。

此时,汉军的形势的确是非常危急的,前有数倍于己之敌,后有抵水,已经陷入了绝境,如果不打败敌人,只有死路一条。正当汉军不知所措的时候,韩信翻身上马,用剑一指蜂拥而至的赵军,大声对众将士道:“我们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只有杀败赵军,才有生路,况且赵军的关隘已经被我们拿下,他们的军心已经乱了。”于是,汉军又随韩信、张耳反身杀回,个个拼死向前,至死不退。

这时,天已近午,陈余见一时难破汉军,便下令收军,军队已经十分饥饿,而自己这方又占有主动权,觉得不必在一时间与汉军硬拼,完全可以消耗汉军的锐气,不必急于取胜,反正汉军背靠河水,也逃不了。于是,就下令退兵关口,午饭后再同汉军厮杀,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合乎常理的。

然而,当赵军退临井陉时,忽见关口上插满了汉军旗帜,知要塞已被汉军占领,一时军心大乱。这时,后面追兵已到,前面汉军也已杀出,赵军顿时大乱,四处逃散。陈余想控制住混乱局面,虽连斩数人,仍难奏效,只得随败兵退到抵水岸边,又被汉兵围住,被杀于乱军之中。

这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的经过。

韩信在破赵军、杀陈余以后,又派出一支人马,追斩赵王歇于襄国。随后,领兵跃过井陉关,很快平定了赵国。

背水一战所用的正是兵法上所讲的“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法,这是一种自绝退路战术,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将士的求生欲望,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战斗潜力。然而,这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非有大智谋而不可用。否则,就会置之死地而后死。

纵观韩信的这次背水一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几个特点:

一、他是十分主动地采取这一战术的,并不是在被迫的情况不得已而为之。这样一来,就可以非常从容地安排与此相关的各种策略,使背水一战由被动在实质上转为主动。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马谡在守街亭的战役中用的也是这一战术,但他是在被动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战术的。于是,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硬拼。韩信的背水一战实际上是谋定而后动,与我们今天习惯使用的“背水一战”的意义是根本不同的,倒是与马谡的做法有点接近。

所以,韩信的背水一战决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背水一战”,而是一种主动进攻的奇妙的大智谋。

二、韩信的背水一战是一个系统的谋略。这不仅表现在夺取敌人的关口上,还表现在他早晨出击,算定敌人必定要在中午退回关口吃午饭,只要自己坚持到中午,敌人见关口被夺,就会不战自乱。另外,韩信是否料到自己以少数兵力对付敌人的优势兵力会失败呢?虽然历史记载的战例没有说,其实我们根据当时的情况就可以分析出来。赵军见韩信背水列阵,已无退路,就不必急于消灭敌人,况且打仗也不是一个上午就能解决的事,自己亲自指挥,以精锐之师、坚定之师与敌人相持到中午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这就做到了知彼知己。

三、韩信这一着其实并非险棋,而是万全之策。为什么呢?他所担忧的并不是与赵军作战,而是赵军据险固守,不出来作战。一旦出了关口,大家就平等了,他还怕你什么陈余。况且,就是韩信埋伏下的军队攻克不了赵军的关口,也足可以从已经出关的陈余的后方攻击,也完全可以把韩信救出来。在自保这一点上,可以说是计出万全的。

四、韩信的军队是得胜之师,锐气正盛,足可以一当十。韩信所担心的只是被敌人切断粮道,在山区小路上无法进军,旷日持久,消磨了军队的锐气,所希望的就是与敌人速战速决。诱陈余出关,是他的根本目的。只是他所用的方法,一般人觉察不出来罢了。

由此看来,韩信的背水一战哪里是什么“背水一战”,实在是一个厉害到家的陷阱。非有大智谋者不可见也!

同类推荐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孔永编著的《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为丛书之一,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解析,挖掘藏在画作中的未解之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自然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弄清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的走势,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动地介绍了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形象地把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和基本轮廓。简明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信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 故影清疏

    故影清疏

    情窦初开时的一场单恋,是刻骨铭心的相思,还是云淡风轻的忘记?谁的心里印着那深邃的眼,谁的眼中镌刻那狂傲的笑?情之一字,不过缘深,缘浅。一生一世一双人。刀光剑影,恣意江湖,阴谋诡谲,仇恨深情皆在于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家有诡夫太嚣张

    家有诡夫太嚣张

    从小骂我命硬的爷爷,莫名基妙在鬼节那天挂掉了;从他挂的那一刻起,我便被一只阿飘缠住了;他坏我姻缘,毁我清白,甚至非说我是他老婆,逼我跟他走!杨半仙给我掐指一算,说此只阿飘乃是阴间贵人,我若跟他到了地府,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我呸!半仙,那你怎么不断了阳寿跟他走呢?
  • 龙渊之战

    龙渊之战

    或战乱、或纷争,无一不是利益驱使,唯有站在制高点才能掌控一切,小人物的尊严是被赐予的,高高在上才有存在的意义……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一笑顾倾城

    一笑顾倾城

    当终极系列的粉丝穿越到大战后四十岁的夏美身上,在回到夏美十六岁那年。当汪东城带着大战中牺牲的夏天一生记忆穿越到夏天十七岁那年。当唐禹哲带着大战中牺牲夏宇的记忆穿越到夏宇二十岁那年。故事可以开始了......
  • 灿白你知道吗

    灿白你知道吗

    学会不再哭泣,学会不再透露自己的感情,他们说你冷血,你却只是在哪里微笑,你知道,没有必要试图让别人了解你,知我者为我分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吵闹,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感动,却不能流泪,因为一旦放任自己的感情,怕会让自己泣不成声。相爱的人不会因为一句分手而结束,更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真的做到一次不忠百次不容。相爱的人会在感情的曲折里一起成长。只要经过一个曲折熬了过去爱就又增长了点,又一个曲折熬了过去大家学会珍惜对方一点。一路下去爱越来越深,只会深深的相爱着,懂得对方的好,不会再分开。
  • 陪你看着星星成长

    陪你看着星星成长

    公主与王子的结合,傻白甜与高酷冷的碰撞,种种的火花奇缘,凝成了这个可爱的故事。
  • 扶笑倾城

    扶笑倾城

    怀孕近十月的皇后逼宫,助新皇梁玉恒登基。登基典礼上,皇后顿觉腹部疼痛,产下元宝长公主,唤为梁扶笑。来自异世的她只觉得从黑暗中走出,努力睁开双眼,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奶娃娃!!!想她现代将军世家的少将军居然变成了奶娃娃,华丽丽的大哭。被哭声惊吓到的神仙路过,默默的扔下一句话:“天降凤女,魂归。一世桃花,一统天下”
  • 鬼炼尸

    鬼炼尸

    22年前,父亲偶遇枯井古墓,同行人被扒皮炼尸,父亲侥幸生还却被换了头颅,22年后,父亲神秘失踪,原来,他当初就早已是死人,背负神烙下的印记,马乙走上了传奇的冒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