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600000090

第90章 接识法——识别偏才与兼才

本章主要讨论了偏材的人难以了解别人的原因,以及在才性鉴定方面偏材兼材之人的不同表现和区别。首先,指出一般人只能识别与自己同类型人的长处,不能了解不同类型人的优点。其次。指出兼材与偏材的区别。再次,论述了辨别偏材与兼材的方法……偏材之人在接人待物上存在着许多缺点,这令今人警醒。作为一名领导。不要因偏材之人的缺点而弃之不用,应综合地看待一个人。不要浪费人才。

以己观人

则以为可知也

观人之察人

则以为不识也

【原文】

夫人初甚难知,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矢。人。故以己观人,则以为可知也。观人之察人,则以为不识也。夫何哉?是故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何以论其然?夫清节之人以正直为度,故其历众才也才识性行之常,而或疑法术之诡。法制之人以分数为度,故能识较方直之量。而不贵变化之术。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而不识遵法之良。器能之人以辩护为度,故能识方略之规,而不矢。制度之原。智意之人以原意为度,故能识韬请之权;而不贵法教之常。伎俩之人以邀功为度,故能识进取之功,而不通道德之化。臧否之人以伺察为度,故能识诃砭之明,而不畅倜傥之异。言语之人以辨析为度。故能识捷给之惠,而不知含章之美。

【译文】

人们在最初相识时,很难做到互相了解,而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却都自以为能够了解别人。因此,他们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别人,以为这样做就可以了解别人。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观察人的方法,就认为不能够真正了解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有的人能认识同类型的人的长处,却不了解不同类型人的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品行清廉的人把正直作为品德的标准,因此他能在众多人才中识别出性格和品质保持恒常不变的人,但却不能识别富有谋略的人才;擅长制定法律的人把循规蹈矩作为行为准则,所以能赏识很有器量、举止方正的人才,但却不注意富有权术、善于变化的人才;讲究权术谋略的人把善于思考谋划作为人才的标准,所以欣赏有奇谋妙计的人才,但却不赏识遵纪守法的良民;在道德、法律、权术方面都有所长的人,把精明强干作为人才的尺度,所以只会去谋划临时的方针政策,却不解国家法律制度的长远性和重要性,有智慧、有见识的人把能揣测别人的心意作为人才的标准,所以能掌握计谋韬略的变化,却不重视常规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化;注重各种手艺技能的人把是否出人头地作为人才的标准,所以能赏识热衷于功名的人,却不明白道德的教化作用;善于评定人物好坏的人把能否进行严格的监督考察当作识别人才的标准,所以能识别经常上书进谏的人才,而不喜欢洒脱不羁的人;能说会道的人把能否流利地论辩当做识别人才的标准,所以能发现伶牙俐齿之人的长处,却不知道探寻事物的内在道理。

【原文】

是以互相非骇,莫肯相是。取同体也,则接洽而相得。取异体也,虽历久而不知。凡此之类,皆谓一流之才也。若二至已上,亦随其所兼,以及异数。故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才。故兼才之人与国体同。

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何谓三日而后足?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才,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一以论道德,二以论法制,三以论策术,然后乃能竭其所长,而举之不疑。

【译文】

所以,不同类型的人往往互相辩驳、否定对方,不愿承认对方的优点。遇到与自己类型相同的人就言语投机、相互吹捧;遇到与自己类型不同的人,即使长久相处,还是互不了解。凡是这种人,都叫做只具备一种素质的人才。如果具备两种素质或者更多,那么这种人也就会兼具更多的才能,并且能识别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兼才的人与“国体”这种人大致上是相同的。

如果想考察某个人某一方面的才能,只要一天的工夫就可以了。而要想探究得更详细一些,就必须花三天时间才行。为什么说必须花三天时间才行呢?因为“国体”这种人才兼有三种才能,所以了解这种人不花三天时间就没法把他了解透彻:第一天用来探讨他的德行方面;第二天用来探讨他制定法律法规的才能;第三天用来讨论他的谋略与权术,然后才能完全了解他的长处,从而毫不怀疑地推荐他当官。

【原文】

然则何以知其兼偏,而与之言乎?其为人也,务以流数杼人之所长,而为之名目,如是兼也。如陈以美欲人称之,不欲知人之所有,如是者偏也。不欲知人,则言无不疑。是故以深说浅。益深益异。异则相返,反则相非一,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逊让不尽,则以为浅陋。言称一善,则以为不博,。历发众奇,则以为多端。先意而言,则以为分美。因失难之,则以为不喻。说以对反,则以为较己。博以并杂,则以为无要。论以同体,然后乃悦。于是乎有亲爱之情,称举之誉,此偏才之常失。

【译文】

但是,如何通过谈话来知道对方是兼才还是偏才呢?如果一个人经常谈论各家各派的长处,并且一一加以品评推荐,这样的人就是兼才;如果一个人只陈述自己的长处,希望得到众人的夸奖,却不想了解别人的优点,这样的人只能是偏才。偏才不能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话也持怀疑的态度。因此,和这种见识短浅的人谈论深奥的道理,谈得越深入,分歧就越大;分歧越大,双方就会更加对立,以至于相互攻击和诘难。所以,偏才的人看见别人多方面述说自己的处世正直,就会认为对方只不过是在自夸罢了;当他看见别人静静倾听他谈话却不发表意见,就认为对方知识贫乏、内心空虚;当他看见别人高谈阔论时,就认为对方不够谦逊;当他看到别人谦恭礼让时,就认为对方学识浅陋、地位卑下;当他看见别人说话只显示某一方面的专长时,就会认为对方知识不够广博;当他看见别人说话旁征博引、语惊四座时,就会认为对方有意要哗众取宠;当他发现自己的想法被别人说出来时,就认为对方抢走了自己的成果;当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提出疑问时。他就认为对方不理解自己;当别人的看法与自己不同时。就认为对方有意在和自己较量:当别人谈话时,内容有条有理、知识广博,他却认为对方的话讲得不得要领。他只有在与相同类型的人谈话时,才会感到高兴。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对方产生亲近、偏爱的感情,去称赞、举荐对方,这就是偏才常犯的错误。

【事典】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本书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实用读物,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地找寻到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与出处,并探究出全句话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阅读此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文学、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语言技巧很有帮助。
热门推荐
  •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我的人生是虚幻的,我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失去信念的少年,因一场灾祸离开了人世......“孤独的微笑。”命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当一切重新开始时。他终于找到了信念,活着的信念......“不愿逃避,不愿失去生存的意义。”“是你告诉了我活着的理由,并让我找到了它。”然而,当他遇到了心中的羁绊时,却失去了她。“生命消失的意义。我的幸福全部被夺走了。”他哭了————“与神对抗的少年。”......命运轮回
  • 背叛的罪

    背叛的罪

    一个是被属下背叛的叛军统领,最后落魄成为他人眼中的“疯子”,靠着一本偷来的“死亡契约”,重新密布着自己的计划。一个是被胡诌理由卷入的无辜国家的年轻国王,最后不仅国破山亡,还沦落成人人喊打的“通缉犯”。一个是背负着家族的命运,命运一波三折,倾城倾国的女子,最后会选择一世安稳,还是选择走上复仇。契约,它不过是获得一种力量的强大途径,但却要付出的是生命和自由的代价。魔法,它不过是整个大陆上必须学的一种自卫手段,竟成为了“为一点破大点事”,互相杀戮的武器。在这个神奇的魔法大路上,比恶魔更可怕的是一个被“千刀万剐”过的心脏。魔幻.奇幻.玄幻类.微恐怖.微悬念.喜欢的话,就收藏吧~后面会越来越有意思,
  • 名利场(下)

    名利场(下)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家庭。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萨克雷写过讽刺幽默故事、特写、诗歌、小说等。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中、长篇讽刺性小说,都像是一幅幅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趣图画,对统治阶层的生活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批评,充分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丑恶面貌,但他很少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萨克雷在文学史上是仅次于查尔斯·狄更斯的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狄更斯、萨克雷等是当时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揭露出政治和社会上的真相;一切职业的政治家、政论家、道德家所揭露的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们揭露得多。”
  • 拾忆年华

    拾忆年华

    她是丞相之女,他是当朝太子,这一对青梅竹马,本应门当户对,却因上一辈人的恩怨而擦肩而过,他们应一次次误会而越行越远……这段爱情有缘却无份。在很久以后,他还会拾起儿时的这段回忆,再为她拾起一枝梅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爱在草原上

    爱在草原上

    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又游离于这个故事。一位35岁、普普通通的蒙古族牧民妇女,在无情的大火面前瞬间做出生死抉择——先救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当她再冲进火海抢救自己儿子时,大火已吞噬了一切。她还是一次次往火海里闯,被烧成重伤并致重度毁容。这位伟大的英雄母亲感动了草原、感动了中国,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荣誉背后,是她的心酸、悲伤和痛苦,当然,还有如期而至的幸福,更有民族团结的大爱之歌……
  • 千年轮回生死恋

    千年轮回生死恋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他,他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他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又盼他不喝,又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受不得等待的寂寞。喝孟婆汤,了前尘旧梦,断前因后果。忘尽一世浮沉得失,一生爱恨情仇,来生都同陌路人相见不识;跳忘川河,污浊的波涛之中,为铜蛇铁狗咬噬,受尽折磨不得解脱。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 虚镜之门

    虚镜之门

    世界与世界相联系,不知不觉中,一扇门奇妙地让你们相遇。
  • 残阳如血之密谋

    残阳如血之密谋

    噬灵和弟弟噬银终成了怪物乃至人界的佼佼者,其知名度无人能敌,而中间经历了多少,只有这对心灵相通姐弟才知道。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