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6400000050

第50章 开创卫生微生物学的未来

公共卫生学院 郁庆福

1976年,在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流行病学教研室内成立了一个卫生微生物学小组。该小组得到基础部医学微生物教研室的支持,选派三位教师参加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后经院系领导讨论,决定成立一个单独的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这在国内是第一家。成立当初人员不过是 “七八条枪 ”,其他一无所有。历经30个春秋的奋斗创业,如今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在教学科研中,逐渐形成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并与有关院校成立了卫生微生物学学会,出版专刊和专著,编写一批教科书,受到国家教委的充分肯定,对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作出了贡献。

现在,每当我回忆起过去参加开创我国卫生微生物学的往事时,心中便激动万分,因为我们走过的是一段多么艰难曲折的创业之路 !人类为了控制疾病对微生物入侵人体后的全过程已做了详细的研究,即医学微生物学 ;但对微生物进入人体前生长规律及其影响的因素却缺少研究。尽管吕文胡克从环境中分离细菌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以后却没有再深入探索。公共卫生所属各学科 “上至天,下至地,中间管空气 ”均已设立,唯独缺少一门研究环境中微生物的学科。人体内正常微生物群只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才起致病作用,而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外界,所谓 “病从口入 ”,人类如果不对外环境微生物作研究,怎么能预防疾病呢 ?

远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老一辈公共卫生专家提出应开设有预防特色的微生物课。60年代,几个医学院校领导达成一个共识,即卫生专业应把卫生微生物学列入四门基础课之一 ;但是,有人主张在预防医学及相关的教研室有1—2人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工作,配合各学科需要就可以了。这根本无法开展环境中微生物研究工作,连国家制定卫生标准的项目也难以完成。类似做法在卫生防疫站曾经试过,将检验科拆散,检验人员分派到各科室,后来发现弊大于利。于是,又重新恢复设立单独的检验中心,一直至今。

虽然当时谁也说不清楚预防医学中微生物学特点究竟是什么,只是在实践中已觉察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上世纪50年代发生的邱财康烧伤事件,引起医生们注意去研究如何治疗大面积的烧伤,却很少去深入研究医院内如何预防获得性感染。70年代美国发现退伍军人中爆发军团杆菌肺炎,后经研究证明是中央空调冷却塔内滋生了此菌,造成了感染,说明人们逐渐意识到研究外环境微生物的重要性。

卫生微生物教研室成立的头几年,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卫生微生物学模式,内容是从外环境中取样、样品处理和微生物检验。由于教师以前学的是医学微生物学,不易摆脱临床微生物的框框。60年代初“自然灾害 ”期间,我被派往青浦县农村教学基地。陈同生院长和周岚副书记到青浦巡视工作,临走时对我说:你“们只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这话对我是个很大的鼓励。后来,我向院长和党委汇报了情况,石美鑫院长和冯光书记经研究后说:卫“生微生物教研室成立利多弊少,应该继续下去。领”导的支持和鼓舞,使我决心挑起这副重担。我想,世界上的事情常是逼出来的,逼并不一定是坏事,当正确方向确定后,意志就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在所有挑战中,最主要也是最难的是建立一个有预防医学特色的微生物学。我查阅日本出版的 “卫生细菌学 ”,发现其内容与前苏联的相仿 ;其他版本专著或教科书中,也都没有关于这门学科的定义,这使我很纳闷。当时,国外的卫生微生物学纯粹是检验方法学,环境检验可对疾病发生起侦察和预警作用,但与预防策略和方法无缘。看来,要研究卫生微生物学的新路子只有靠我们自己。

在青浦县研究冬季消灭钉螺 (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 )时,发现寒冬季节钉螺均躲藏在青菜的菜心内,这是因为那里既温暖又避风,钉螺不是微生物但与生态学道理是相通的。70年代又发现霍乱弧菌在夏秋季小河浜水中呈立体均匀分布,好像搅拌过似的 ;但一到冬季各点均变为阴性,唯独一个点阳性。原来那个阳性点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区位,适合它生存。这就为此菌在自然界越冬特性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这些现场和实验研究,使我意识到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定内在规律。找出其规律性,应作为卫生微生物学主要任务,对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于是,我埋头在图书馆查阅了许多生态学文献,虽然查到资料中大多是研究动物、植物的生态,也有一些述及存在自然界与人类关系不密切的微生物,然而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生态学理论和原理,并利用它们去解读卫生微生物学的问题。教研室有计划地从下列三方面收集资料:

(一)调查走访。为了收集资料也为了增加感性认识,组织教研室老师走访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 (包括氧化塘、曝气池、厌氧罐、生物膜以及医院污水的化学消毒处理等各种类型)、罐头食品厂、酒厂、饮料厂、牛奶公司、奶牛牧场、屠宰场、禽类加工厂、化妆品车间等,从那里详细了解生产工艺、原料和成品的保存、运输等环节。

(二)着手研究。教研室人员有所增加并招收了研究生后,即开展了科研,设立四个实验室:水病毒、肝炎病毒、霍乱弧菌等水中细菌和消毒研究。各组干劲十足,充满朝气,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很快从黄浦江水中分离到肠病毒,成为全国三个能分离水中病毒的单位之一 ;从毛蚶中分离出甲型肝炎病毒,还证实病毒在海水海泥中可以传递,为防治甲肝经毛蚶传播提供了有力证明 ;黄泥螺安全性的实验室和现场研究和鉴定,使市民得以在甲肝大暴发后重新尝到醉泥螺的美味 ;用水中分离病毒的方法在污水处理厂验证了污水处理前后去除病毒的效果,远比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作评价要正确得多 ;另一研究发现用曝气方法处理污水时会散发出大量微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扬到一千多米的居民区,这为制订污水处理厂与居民区距离的卫生标准提供有利依据。对霍乱弧菌在自然水体中越冬和地方性研究也取得突破,分别获得两个重大科技成果奖 ;教研室还着重研究了新的消毒方法 (如洗手方法、空气消毒方法、新消毒剂验证等 ),也在我国消毒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上述许多项目研究或调查,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并逐渐体现出卫生微生物学的特色。

(三)结合教学和科研,环绕创建学科特色,进行了大量的文献、专著阅读。每个教师将学习心得定期在组内作学术报告,使资料共享。趁赴国外考察机会,专注收集有关环境微生物资料,并到现场参观,如美国 CDC各部门、中央以下的州、市、县级 CDC、纽约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农业食品微生物研究所、几所大医院的医院内感染和消毒工作,以获得感性知识。

在国内,除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各医学院外,还到北京图书馆、中国预防医科院图书馆等查阅文献,阅读有关边缘学科的资料,探索本学科的特异性。还专访卫生界微生物学的一些老专家,听取他们的有益建议。与此同时,建立水、污水、空气、化妆品、各种食品、医院和实验室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单独资料档案,为编写教科书、专著做准备,也为卫生微生物学新体系的构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0年代初,华西医大卫生系主任戴志澄教授来沪,共同商定在五个医学院 (另三个是中国医大、湖南医学院和山西医学院 )合编国内第一本卫生微生物教科书。不久,卫生部得知将其提升为全国统编教材,先后两次出版。1989年,该教材荣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1990年被选入 “中国优秀科技图书 ”丛书集。1991年受托编写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的卫生微生物学和卫生检验学部分。其后,又编写了。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内感染,以及大型参考书。现代卫生微生物。等,在上海召开的 “卫生微生物学教学成果 ”鉴定会上,对18年来微生物学科的建设和教学成果,给以充分肯定,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教学评估,卫生微生物学的评估结果,在上海也是名列前茅。大家十分高兴,感到18年间历经坎坷,付出的辛勤劳动,终于获得了认可。

实际上,学科教学获得的成就并非一家之功。在同行中通过历次教材编写会议,卫生微生物学教学研讨会以及全国卫生微生物学学术会议,我校卫生微生物学教师与同行保持良好的密切联系,经常共同讨论有关问题。在学科新体系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兄弟院校、老一辈专家均对这一新生事物给予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经过28年实践,证明这条路子走对了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成倍增长,市场空前繁荣,与此相关的食品、水、化妆品、药品的微生物安全、进出口商品检验、与国际接轨的卫生标准制订以及环境的污染防护,成了卫生微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今后,卫生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仍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微生物 (包括非致病性 )与环境相关系的研究 ;二是检测的方法 (定性和定量的 )研究和卫生标准制定。目前,我国花大力气对最终产品进行监督检验,却很少深入调查研究生产过程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很少手工操作,人员卫生文化素质较高,产品受微生物污染机会较少,故产品卫生质量高而稳定。我国除了先进的大企业外,尚有许多中小企业和作坊,设备差,人员培训也跟不上,产品质量依赖于最终消毒和成品监督检验。按照 WHO要求,我国已制定了 GMP (Good ManufacturingPractices)。GMP是食品制造、加工、包装、保存的良好工艺规范,内容包括厂房设计和设备、人员素质、生产过程卫生、原料半成品成品管理等等。要实现生产过程卫生化,必须研究一个产品从原料、加工、成品保存、运输全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

同理,在自然环境中近年已发现军团杆菌 (是严重肺炎的病原体之一 )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它可在水体中阿米巴原虫中潜伏,也常在中央空调冷却塔壁上附着的生物膜内生存繁殖。这说明治疗病人、一般的消毒空调设备和水并不能彻底消灭此菌,也难以根绝翌年天气转暖时感染人类,而应该根据细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去改变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

新形势下面临众多挑战,既要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这个战略问题,也要探索先进检测方法的战术性问题,但重中之重还是人才培养问题。可喜的是,从去年全国卫生检验学会会议上获知,目前我国已有30所院校开设了卫生微生物学课程,第四版全国教科书也已定稿。过去,卫检人员中多为中专学历,现在已培养出卫生微生物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几万人。卫生微生物学现已成为发展经济、保障人民健康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今后仍是任重道远,还须加大投入、完善体制、加速培养人才以适应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健康保障的需要。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exo之狼来了

    exo之狼来了

    贵圈真乱,这一点怜梦可是真真实实的感觉到!十二只不停的找事,各级女星的刁难,这么多的关卡,她都一一通过!这就是主角光环啊!!!(☆_☆)群号:160200988
  • 弟子的天下行走

    弟子的天下行走

    每个人都有故事,或喜或悲。小和尚放下经书,拿起屠刀,是何缘由。他想强大,却命运多舛。当他站在世界的对立面,那时才懂得,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能毁灭什么,而是在于能保护什么。
  • 在重庆的日子

    在重庆的日子

    一个从外地通过中考被迫离开父母来到重庆的女孩,在新的城市里会遇到怎样的奇遇?亲情,友情,是什么迷惑了女孩的双眼?因为与他们的相遇与认识,导致了她要忍受他人的嘲笑,妒忌,猜疑,在这,她又能否安静平常地过完三年,还是,,,这是一个女孩的经历,可是谁又能料到最后的结果呢?是冷漠如冰,拒人千里的他?还是阳光帅气的他?是可爱吃货的他?还是酷爱舞蹈,十分腼腆的他?还是腹黑如狐的他?还是他……是谁乱了她平静的生活?或者说是谁乱了他们的生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慢热。
  • 纯爱之恋上电台美主播

    纯爱之恋上电台美主播

    ”姑娘,一个人吗?愿意做我女友吗?”“是的,我一个人,靠近点,我告诉你答案。”“啊,不要打了,我不要你做女友了,不要打了,饶命啊”······在一个寒风冷肃的秋晚,失业的吴迪,因为一次酒醉,遇上精灵古怪电台女主播苏语嫣发生一段温馨爱情故事。
  • 高达之我是卡嘉莉

    高达之我是卡嘉莉

    高达seeddestiny同人,带点EVA色彩
  • 困惑年少青春

    困惑年少青春

    青春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打开那扇成长的大门,彷徨或是勇敢。面对那个横亘在青春与梦想之间的高考,我选择勇敢面对,不管环境有多么纵容我,我都保持自律。因为我坚信,曲折过后,别有洞天。
  • 野怪召唤系统

    野怪召唤系统

    前一天,君无殇还是一个坐在电子竞技冠军王座上的王者。可第二天,自己就被人当成小树苗一样残暴的种在了异界的土壤上?当然了,对此君无殇的意见并不大。可你吗给我一个野怪召唤系统是几个意思?人家都是召唤牛气冲天的英雄,我?就我?召唤野怪?算了,反正也算是个系统,将就着用了。等等!有任务?干啥?杀一百五十个人?简单!啥?你TMD有本事再说一遍?一百五十个啥?英雄系统携带者?一百五十个?对此,君无殇只想说。“大兄弟,我有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 一诺千玺

    一诺千玺

    她如愿以偿的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他所在的大学,本只是喜欢犯二的一个丫头,却因为爱他变得不爱说话。情窍初开,使她再也回不去原本的纯真。随着她的出现,他内心最柔弱的地方,也有了归宿。原本尽然有序的生活,随着她的小习惯,变得毫无规律。“一诺,不要走!”“放开我。”“不要这样,我错了。”“啪…”随着一个巴掌声回荡在耳边,她毫不留情的转身离去,泛白的唇微动,“千玺,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瞒……”时间仿佛静止了,看着女孩慢慢倒下,他不禁眉头一皱,推开挡在面前的路人,奔了过去。。。
  • 网游之剑翻天下

    网游之剑翻天下

    一个高中的学生,玩遍单机游戏,是单机游戏论坛中的攻略王者,因为青梅竹马的要求,而进入剑霸天下,第一次接触虚拟网游的他,能创下单机游戏界的辉煌吗
  • 网游之七剑上人

    网游之七剑上人

    这是本人的第一本小说,可能写的有些生疏,望大家多多支持这本小说70%游戏,20%都市,10%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