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华中一教授
物理电子学研究室 顾昌鑫
2007年4月25日,是一个毕生难忘的日子。
这天,复旦大学前校长华中一教授 (偕师母 )和我,应东南大学邀请,到南京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路上华先生精神饱满,谈笑风生,意趣盎然。可谁知病魔杀人,强势突袭,是夜11时50分左右,华先生心脏病突发,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回天无力,遽然仙逝,使我师生永诀。泪洒金陵城,遗恨何绵绵 !
华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时现眼前 ;种种往事,历历在目。抚今思昔,更加深切怀念华中一教授。
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我与其他少年学子一样,胸怀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抱负,考进复旦大学物理系求学,而后留校任教。从此与复旦大学结下了一世情缘。风雨人生50年,华先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
学海泛舟,书山寻趣,复旦校园留下了我们难忘的回忆。当我还是一个三年级大学本科生的时候,在大搞科研、创办新专业的热浪中,我有幸被选为 “预备教师 ”,进入实验室与老师们一起搞科研,有幸认识了华中一老师,并进入他所领导的科研组,从此在他的领导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达近50个年头。
我们敬仰华先生,因为他是我国真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特别是复旦大学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专业 (现为物理电子学专业 )的创建者和缔造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就参加周同庆教授医用 X光管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初,医用 X光管是美国对我国的禁运物资,而当时我国广大百姓深受 “肺痨 ”疾病的侵害和威胁,医用 X光管是肺部透视预检肺病的重要部件,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他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上,卓有远见地全面开展了真空技术的研究,率先在国内设计和研制出了多种国家急需的真空获得设备、真空测量与分析设备以及真空材料,奠定了复旦大学真空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接着,华先生又以超前的认识,提出并开展真空电子学的研究。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相当严峻,国际军备竞争十分激烈,远程和超远程雷达及微波通信导航设备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军事装备。为了国防的需要,华先生带领我们开展雷达和通讯导航中的重要部件 ———微波电子管的研究,在国内率先试制成了第一只用于微波前置放大的低噪声行波管。这也是我参加科研工作后与大家一起获得的首项成果。
我们钦佩华先生,因为他对新事物十分敏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和不倦追求。他博览国际最新科技文献,关注国际最新科技动态,总是在我国科研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提出具有开创性的科研规划并组织实施。在 “文革 ”后期,华先生就觉得高校应该尽快恢复科研工作。他为改变国防和国计民生急需,但国内仍十分落后的夜视、电视显示和摄像器件技术落后的状况,带领我们开展电子光学 CAD的研究,在当时的719计算机上进行摄像管、显像管的电子枪设计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华先生当年在我校数学系600号楼719机房内亲自上机操作、通宵达旦运算的景象,至今仍然在年长的教师中传为美谈。他亲自将有关成果撰写成科研报告,并将其用于教学中,使我校成为我国高校中率先开展电子光学 CAD研究并开设相关课程的单位。我们电子光学组的科研成果获得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早的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78年科学大会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华中一先生立即部署新的科研规划。他根据我们教研组真空工作基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表面电子谱仪及应用的研究,试制出了 “出现电势谱仪 ”,是当时国内第一个表面分析仪器。包括创制的 “共振光电子出现电势谱 (RPAPS)”,被美国西北大学A。J。 Freman教授誉为 “一项真正的令人震惊的新发展 ”。2000年初,华中一教授以最快速度获悉引起国际轰动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美国的国家纳米技术倡议 (NationalNanotechnologyInitiative, NNI)报告,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纳米技术的研究后,就高瞻远瞩地向有关方面提出我国也应该迅速加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他在复旦率先成立了纳米技术发展中心并任主任,还担任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会员和上海市纳米科技发展与产业化促进中心专家组组长、顾问,在纳米电子学的前沿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其科研生涯的晚年,又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华中一教授不仅在科研上多有建树,硕果累累,而且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学根底,知识广博,才华出众。当他在26岁时,写了一篇“论惠特曼与格律诗———与孙大雨教授商榷”的论文并在。复旦学报 (人文科学版)。1957年第1期上发表,作为理科的一名青年教师,居然能以西方文学中艰深的格律诗与我校外文系英美文学权威孙大雨教授商讨,随即名播校内外。他为普及我国科普事业撰写了许多富有文采的科普论文,特别是。硅谷夜谈。和。头脑风暴。更是享誉海内外。他一生治学严谨,工作十分细致认真,笔者曾经看到华先生当年用英文手写的实验报告,不仅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而且书写极为工整秀美,极见功力,甚至比目前激光打印的文稿更显生动,真是一件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作品。
我们尊敬华先生,还因为他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限忠诚。华先生执教50余年,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的学生,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所开创的复旦电子物理专业的多门课程的教材,都是由他首先撰写的,现在已成为我们专业的经典。他亲自为我们授课讲学,上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早年的著作。高真空技术与设备。是我国第一本有关真空技术的专著,它与另一本。真空技术基础。,是当年我国真空科技研究工作者必读的专著,一位知名人士说,我“国已退休的真空工作者,无人未读过这两本书。他”还十分注重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以拓宽研究领域作出创新性成果。从复旦大学电子物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中,有两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都认为在华先生主持的专业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复旦电子物理专业的教育是他们成为院士的阶梯。
华先生担任系主任与学校副校长、校长10余年,为学校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事业殚精竭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不居功,不自傲,心无旁骛,始终保持教师本色和科学家的风范。在他校长卸任回到教研组后,依然极其专注地、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科研和教学中去。华先生的这种精神深深感动着复旦师生。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的家乡无锡一个颇有名气的大学,曾多次邀请他去出任校长或名誉校长,与他联系相对较多的我们这些学生,也曾劝他办学,但是他都一概婉言谢绝。因为他始终把复旦看成他终身为之服务的岗位,他曾动情地对人们说:我对复旦是充满感情的。因为他始终坚守自己早年的信诺:教育不能办成产业,即使在当年教育是产业的论调甚嚣尘上时,他坚持认为,我们献身教育就应该忠诚教育事业,要对莘莘学子负责,要守住这一方净土。华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他所热爱的科教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时光倏忽,我们所崇敬的复旦大学前校长、华中一教授离开我们已百天了 !华先生,你亲自教过的学生都在怀念你。如今,每当我们像往常一样经过你的办公室时,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听不到你的爽朗的笑声了。你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你钟爱的事业,但你永远地活在学生心里,你音容犹在 !你对科学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新事物的敏感,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倦追求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范犹在 !你为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
2001年元月,在庆祝华中一先生执教五十周年暨七十华诞活动时,我曾拟寿联致贺。抄录如下,以志深深的缅怀:
学富五车,昔作 “硅谷夜谈 ”,文采飞扬,远播宏论卓见于海峡两岸。世纪相交,又掀 “头脑风暴 ”,再领风骚。才高八斗,首创真空基业,华中独步,集融电子表面为科技一家。壮心不已,展拓纳米新域,争攀新峰。
附注:。硅谷夜谈。与。头脑风暴。均为华先生的著作,“电子表面”意为电子物理与表面科学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