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个厉害的裁缝!性子急的人做事风风火火的,还有那天真活泼的孩子、青少年,喜欢蹦蹦跳跳,他们的衣服做窄了行动不方便,而且还可能会摔跤。至于不好动、年龄大些的人,衣服就可以加长一些,很得体。这样做出来的衣服穿起来才会舒服。
裁缝又接着说:“如果是举人,年轻时中举人的,一般都性情骄傲,走起路来就会挺胸凸肚,所以衣服就要做得前面长、后面短。如果是年老时中举人的,一般都意气消沉,走起路来就会弯腰弓背,所以衣服就要做得前面短,后面长。”
这个裁缝真是太高明了,太有道道了!他不仅是量体裁衣,而且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了各种要素来裁衣,这样的裁缝还用得着去竞争找饭吃吗?
其实,这位裁缝是在竞争中应用了不争的哲理,以不争而取胜于他人。他没有靠耍手腕,拉客户,压低价钱,偷工减料等等。他是“竞争”中“不争”,他是和自己“争”。他练内功,提高服务质量。这样,自然会有好口碑为他做广告,生意也就源源不断地来了。
这个精彩的故事启发和指导了许许多多的北大学生,他们在北大课堂上学会了以不争之道对待竞争的形势,因而在学业上各学各的,各显神通;在工作中,更是表现得非常谦和低调,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北大毕业生,就觉得高人一筹,反倒像个小学生一样,在工作中总是从零开始,从头起步,直到一点一滴地做出出色的业绩,用业绩说话,而不是用北大的牌子压人。
林立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0级本科生,2004年进入宝洁公司消费者与市场研究部工作。北大毕业的他刚开始时对于接电话必须记得微笑这样的小事不屑一顾,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感受到,电话那端传过来的快乐情绪,确实给人一种美好的意象。于是他在工作中充分吮吸难得的处世营养,用自己的低调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很快他就褪去了“象牙塔”中的书斋气,收获了更多的成熟与自信。在宝洁公司他得到最多的评价是“北大出来的学生就是素质高”,然而林立的心中更向往咨询工作,他果断地辞去宝洁公司的职位。集工作经验和基础理论于一身的林立顺利进入了上海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富兰克林说:“如果你辩论、争强、反对,你或许有时获得胜利,但这个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永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林立的经历再次证明了富兰克林的伟大。强争不如善让。明朝思想家陆绍珩说:“人心都是好胜的,我也以好胜之心应对对方,事情非失败不可。人都是喜欢对方的谦和,我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别人,就能把事情处理好。”强争就会激发对手求胜的欲望,从而阻碍你继续顺利前行,使你的前进道路布满坎坷,以至于无功而返。
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受到阻碍。北大学生们深知这一道理,深知北大的招牌更易招致嫉妒,招致反感。这使他们主动谦和起来,甘愿让知识浅薄的人当老师,满足浅薄之人好为人师的欲望,使他们忘记自己的北大招牌,从而成为受欢迎的人。
美国波士顿《临摹杂志》曾刊登了一首打油诗:“这里躺着威廉的尸体,他死还带着他的对——他是对的,永远对的,他匆匆地去了,但他的死正同他是错的一模一样。”
北大教授沈从文说:“你不要在别人面前显示你是北大的学生,更不要显示高人一筹,否则,吃亏的一定是你,而不是被你认为知识贫乏的人。会争是没有意义的,像老子那样以不争而胜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知退知进,进退自如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善于把握进退之道,是北大学者教导学生的重要人生哲学。北大学者告诉学生们,一味只知道猛进的人,未必是真的英雄。真的英雄是知道何时前进,何时后退的。抓住机会,该前进的时候就使出全力,如行云,似流水,大踏步前进,高效率前进,绝不浪费稍纵即逝的机遇。而当前进的条件发生变化,再继续前进就会带来重大损失时,就当止则止,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体能,为再次的快速前进积蓄力量。能做到这样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只有一张一弛,一退一进,才是人生必然的选择。不管不顾地一味往前冲,则是没有头脑的人所采取的莽撞行动,这样莽撞行动的人没有几个是成功的。
前进太猛的人往往一时难以立足,反而可能会摔大跟头,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损失,给别人速写为笑料,这又何苦呢?儒学大师孟子还把进学的次弟比作流水,他说:“不科不行。”意思是流水遇到了坎坷难行的路段时,必须停下来等待后续力量,当更多的水到来时就有了更大的力量,这样就能够“盈科而后进”,直到一鼓作气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老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更是一位知退知进、善于进退的智者,其为人、为学的大智大德几乎无人可比。
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后,他当上了第一任教育部长,亲手奠定了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从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岁卸任,在任10年而实际任职时间却不足5年。何以如此?正是他及时把握了进退之道,在进与退中演绎了精彩的人生。
1917年7月3日,张勋拥宣统帝复辟,蔡元培愤然辞去北大校长一职。1918年5月21日,他劝阻北大学生到北洋政府请愿不成,请求辞职。1919年5月8日,因为五四运动,要请求政府释放北大学生并公开辞职,以示抗议。1919年12月31日,北大教职员不信任教育部,全体停止职务,他率先辞职。1922年10月19日,因为北大学生不满收费,他再次辞职。1923年1月17日,他抗议北洋政府冤枉逮捕财政总长而愤然辞职。1926年7月8日,他从欧洲回国,第七次提出辞职,这次后他没有再回到北大。
蔡元培老先生一次次辞职,除了这些人人皆知的表面原因外,当然有其深层次原因。他曾引用《易经》的话说:“小人知进而不知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君子而不是小人。他的七次进退在北大校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成为北大人知进知退的榜样。
人生总是要经历各种磨难的考验。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也难免被人下绊子、设障碍。在遇到困难和阻碍之时,是一味地向前冲还是迂回前行,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智者总是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利益,只有莽汉才不加思考地猛冲猛打,以至于头破血流。没有知进退的才智,而一味地以硬碰硬,虽然彰显了硬骨头,付出的代价许多时候都是得不偿失。北大学者们以身而行进退之道,北大的学生们同样学会了进退自如的做人做事应对之策。
现任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政府代市长的吴奇修,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当时,北大经济系毕业生十分走俏。中央国家机关需要,湖南省一些委办厅局也要,但吴奇修却毅然回到涟源,进了县计委。在县计委工作的日子是清闲的,这种清闲的日子让吴奇修有些难以忍受,于是他提出申请,要求到最底层的村子里去工作。这位中国第一学府的高才生在许多人眼里,走出一条退步之路。然而,在茅塘镇石门村任支部书记期间,他却干得得心应手,展示了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1989年,吴奇修再次“人往低处走”。经过申请他又来到省级贫困乡漆树乡。一年期满,他要求再延长两年。1995年,市委再次选派干部到后进村、失控村担任为期两年的党支部书记,当时已提拔为涟源市重点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兼市计委基建投资组组长的吴奇修,又一次出乎人们的意料,要求到更为偏僻闭塞和贫穷的石门村去当村支书,这一去便是6年。6年里,他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自己也迎来了“人往高处走”的机遇。2006年年底,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吴奇修调任湖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之后不久,吴奇修又走上了冷水江市人民政府代市长的领导岗位。
一次又一次的退步,甚至作为北大学生,已经退到了无法再退的程度。然而他在一次次的退步中,却增长了无限的工作经验和领导才干,使自己的人生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程。当初不理解他的人也无不佩服他的胆识与魄力。而所有的这些,都是进退自如的人生哲学的作用使然。
漫漫人生路,总会有波折和起伏。就像蔡元培先生那样,不与无法抗拒的波折抗争,而是采取迂回前进的方式,进时大刀阔斧,退时毫不犹豫,能上能下,能穷能富,能官能民,能苦能乐,练就了这样的本事,心态自然也会平和,进退才会随心如意。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光想退而不想进的人,是无所作为的愚笨之人;只知进而不知退的人,是小聪明的鲁莽之人。只有知进知退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成功者谙进退之道,才在进退中获得了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竹爱争风,所以竹便弱不禁风;梅不争俏,所以梅能斗寒傲雪。山高比不过天,海深比不过地。再有本事的人也不会独一无二、举世无双,何况“高处不胜寒”。低调是智慧,谦虚是美德。古来万事无不成于低调和谦虚,败于张扬和骄狂。
第五课处世——人情练达的学问,洞悉世事的真知
天不言自高,海不言自深
天从来不会标榜自己高远,但人们也明了天的高远;地从来没有标榜自己的深厚,但人们也一样明了大地的深厚。北大人也很少标榜自己学识渊博,但人们也无不对他们投以羡慕的眼光。
因为人们知道,北大是中国第一学府,从第一学府里走出来的人,就算是块石头,四年的时间也已被熏染得有了灵气。所以,人们对北大学生总会刮目相看,并报以热烈的期望。
这一方面表明人们信任北大人,另一方面也表明百年北大走出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确实带来了新的鲜活气息,在事业上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惊喜和贡献,使北大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越是被人期望的时候,越要保持低调的处世原则,这是北大人100多年来积累的宝贵人生经验。北大人深知自己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通,北大人更深知自己也只是普通的人而不是无所不能的神。因而北大的学者们总是教导学生,要放低姿态,放低心态,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中的一员,而不要认为自己已绝顶聪明,天下第一。
曾在北大任教的季羡林老先生,其低调的人生理念曾经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
季羡林老先生治学达半个多世纪,是一位学贯中西、闻名世界的学界泰斗。他在古印度学、数学、中印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理论、语言学、历史学、中国翻译史、比较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卓有见树。但他却从不以名家学者自居,而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认为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只是刚刚深入到皮毛。他多次请求人们摘掉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他在书中昭告天下:“三项桂冠一摘,还我轻松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他始终认为,真情待人,才能坦诚相待;真实为事,才能有为当世;真切处世,才能心阔坦荡。“三真”延伸出来的是季老那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做人情怀。做人“真情、真实、真切”最为难得,这种平实低调的作风,更使他成为仰之弥高的做人榜样。
越是少有本事的人,才越是会到处炫耀自己的本事,因为他们心里空虚,唯恐别人小看了他,只好到处炫耀和显摆自己,以抬高身份,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事实却往往事与愿违,越是夸耀自己本事的人,总是无时不想出风头、抢先机。人生失败的人几乎都有这种好高不好低的习性,也许他们的吹嘘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荣耀与光环,但殊不知越是这样做也越早暴露了他们的无知和浅薄,反而总是最先遭到无情的淘汰。而那些深藏不露的人虽然不声不响,不言不语,却是胸有百万兵的奇才,他们的低姿态不足以引人注目,也很少受到干扰,才能使自己充分发挥所有的特长,最终取得成功。
许多成功者在功成名就之前大都保持低姿态做人做事的作风。在成功之后也能保持冷静,用冷静而不忘乎所以的姿势,不应对热闹的世界,很少把宝贵的时间耗费于无谓的吹吹捧捧的活动中,这种做人做事的作风使他们能够很快从成功的喜悦中沉下心来,投入新一轮的奋斗中。成功并不永恒,低调却可以永恒,这就是北大学者们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之一。
1991年刘书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任微软MSN中文网执行出版人兼总编辑。她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先后任职报业的首席记者、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之后转任新浪网的财经中心总监。她认为北大的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与其他院校的学生一样,都要经历茫然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过程。走出北大,自己觉得应该干一番事业,而后又会不知怎样起步,这时如果还是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一定会被人拒之千里之外。低姿态才是唯一可取的正确的选择。于是,她从求职投放简历到面试,再到上岗,以至于得到重用,一路秉承着低调务实的北大作风,才使自己越走越远。她说:“工作时一定要低姿态,特别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你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决定你没有高姿态的理由”。她对自己曾经获得的各种荣誉看得非常之淡,她觉得它们仅仅是人生经历中留下的雪泥鸿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