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回搏?真正拼搏于急峰浪谷之上,翱翔于山峰之巅,那种拼搏之后的喜悦是无可比拟的,只要你竭心尽力了,只要你在北大的四年是流淌汗水的四年,尽管你的所学可能一时难以致用,但你的实力最终就是无可辩驳的发言权,权势、金钱、人情在实力面前只能选择沉默。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杨乐教授是江苏南通人。1962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考上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他在复分析上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先后获得多项重大奖励。1978年杨乐教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与数学家张广厚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年来,杨乐教授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和2本专著,编辑了5本论文集。其专著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首届国家图书奖(1994年)。1979年以来,杨乐先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普渡大学,瑞典皇家科学院,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哈佛大学、圣母大学做访问教授,应邀到美国、英国、前苏联、德国、日本、瑞典、芬兰等国50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作学术演讲,在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报告或邀请报告。由于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杨乐教授获得第二届华罗庚数学奖。在200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杨乐教授又获得了陈省身数学奖。对于自己取得的卓越成绩,杨乐教授曾说过:“一个人最难以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他自己。许多比我更聪明的人之所以一事无成,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困难面前失去了前进的勇气,放弃了挑战自我的信心,结果与美好的成功失之交臂。要想成功就必须善于挑战自我,在困难面前,我们绝不能退缩,而是要千方百计去克服它;在每一个可能克服困难的思路面前,都不要轻易放弃,而要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意志和体力,坚持到底。事实上确实初看起来似乎无法克服,经过一番研究和尝试之后,仍然到处碰壁,但这往往是关键时刻,如果就此罢休,则基本上是一无所获。要有盯住不放的精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最后就可能绝处逢生。”
北大是卧虎藏龙之地。而北大学者们则是驯化龙虎的大师。他们说,在北大,是龙,你必须老老实实地卧在地上,埋头练就喷云吐雾的技艺;是虎,你必须老老实实地藏身,扎扎实实地增长摸爬滚打的本领。倘若只想吃老本而懒于奋争,那只能污损了北大声名,北大只培养顶天立地的好汉,而不培养不能战胜自我、只图安逸享受的懒蛋。
人生是一泓生机勃勃的清泉,只有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才能品味出它的甘甜;人生又是一首有待演奏的五线谱,只有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写一曲动人的旋律。人生本无特点,正是通过挑战自我,埋头于所从事的事业,孜孜不倦,才能让人生着染五颜六色,或绚烂或清淡,使人生丰富多彩。
曾任印度外交部长的纳特瓦·辛格曾是印度派来北大学习中国文化的留学生。刚来北大时,纳特瓦·辛格先生的汉语水平很低,学习汉语对说惯了英语的他来说是个巨大挑战。曾经几次因为难以入门,让他萌生出放弃的念头。但是北大学者们的进取精神深深感染了他,他决心接受这种语言上的挑战,从头开始学习汉语。许多与他一样来北大留学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却因为难以理解和学不会汉语不得不放弃学习与研究,而一头扎进了游玩中国山水的享乐中。而纳特瓦·辛格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他把这种挑战当作激励自己深入学习汉语的动力,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从汉字的笔画、拼音、组词、造句等最基础的东西学起,每天都学习到后半夜二三点钟,北大图书馆成了他光临最频繁的地方。仅用一年半时间,他就通过了别人用三年也不能通过的汉语考试,并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化,成了“中国文化通”。
当有中国记者问他在北大学到最有用的知识是什么时,他很自信地说:“在北大,我学到了坚持自我挑战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能够在印度政坛中务实地工作,敢于接受一切带有挑战性的工作。”
是啊,北大就是一个挑战自我的圣地。敢于和善于挑战自我的人,在北大都会得到丰厚知识的润泽,为壮丽的人生开启无限上升的序幕。人生最大的挑战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所有的垂头丧气,失意无奈,沉沦堕落……都是源于自身,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所有看似强大的敌人。
北大教授反复告诫学生,考进北大只是人生挑战的开始,而绝不是挑战的结束。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永不衰竭的进取精神,就算混进了北大的大门,也不会成就伟大的人生。
北大表面上风平浪静,而暗中却风起云涌,风是竞争之风,云是翻滚之云。北大学习的四年,就是要练就挑战自我、挑战人生的四年。在北大,你无需挑战别人,只要挑战自己并最终战胜自己,那么你就会是成功者。
保持一颗平常心
北大是所有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北大的牌子亮堂,名声响亮,更在于她是中国人才辈出的摇篮,100多年来,北大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他们卓越的成绩令人鼓舞,他们虽不最富足却也能锦衣玉食的生活也令人羡慕不已。名利双收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而考入北大,成为北大的学子,就是乘上了创造名利双收的人生最为快捷的“直通车”。但北大学者们告诫学生说,创造名利双收的人生,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淡然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不然,总是萦绕于名利得失的旋涡里,放不下成败得失,就会因为害怕失败而难以放开手脚,受到“怕”字的束缚,总是缩手缩脚又怎么能创造出奇迹呢?
所谓平常心,就是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仍能保持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这种心态体现了做人做事的良好心理素质。创造伟大业绩,首先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而这种心理素质正是拥有平常心的直接表现。就像一场重大的体育赛事,在技术要领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好的人总能忘记关注比赛结果,转而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之中,全力发挥好自己的技术要领。而如果总是担心在比赛中出错,结果错误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平常心是良药中的精品。有了平常心,就能很快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鼓起勇气迎接新的挑战,使自己全身心投入新的奋斗中。
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汪曾祺先生是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抗战期间的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他的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1958年,汪曾祺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他索性把家安在张家口的城郊,住进了几间平平常常的砖瓦房里。在农业研究所工作,这对于一个擅长于写作、作画的文人墨客来说,无异于讽刺与折磨。许多人都为他打抱不平,建议有关部门把他下放到文化工作部门。汪曾祺对此非常淡然,他说:“农民可以种地,我怎么不可以研究研究农作物呢?”于是,他就在居住的院子周围种了许多不同品种的蔬菜和花草,边研究它们的生长规律,边细心揣摩它们的生长形态。有一次,家里到了断粮的地步,汪曾祺仍像没事人一样,还拿起笔来到院里的花草旁,细心画起花草来。在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农业研究站画图谱真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汪曾祺笔下的人物无不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犹如脱离了外界的喧哗和干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开风气之先。其散文和书画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皆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对此,汪曾祺自有他的主张与看法,他说:“我写作、画画与我的做人一样,崇尚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人们用于劝人或自我安慰时常说的一句话。可见,人人都想拥有平常心。可是,拥有它并不容易,保持它就更是难上加难。平安没事的时候很容易,一旦遇有不如意之事的时候就难了;劝说人的时候容易,劝说自己的时候难。特别是遇到了恶境,能做到平常心,那就更难了。能够像汪曾祺那样,在受到打击和迫害时仍然能够宠辱不惊的,可谓凤毛麟角。也正因其难,方显得更为可贵。如果不是受到北大这样学府的培养教育,能做到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其实,这并不难以理解。北大哲学家李善兰曾说:“平常心是道。”可是生活似乎总是那么冷酷无情,跟我们作对似的。每个人心里想的与实际中遇到的差距又是那么大,总会让人心里难有平衡。特别是人生中灾难和打击总是接踵而至。当学业难修学分难得的时候,当工作难找而又囊中羞涩的时候,当家庭矛盾冲突不断,缺少家庭温暖的时候,当一个人远离故土、远离亲人、艰难度日的时候,当昔日的恋人成了别人的新郎新娘,当心中的痛苦无法向人倾诉又难以排遣的时候,当太多太多无奈的现实和不堪回首的往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是啊,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和残酷。可是也许当我们有一天无意中看到另外一些人的遭遇和不幸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人跟我们的遭遇一样,甚至比我们还凄惨可怜。
不称心时的叹息、花开花落的烦恼,生命或许是不够完善的,生活或许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拥有的时候,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也许又在重新获得。错过风,你将收获雨,错过春天,你将收获激情的夏天。用一颗平常的心看待世间得失荣辱,淡然地走自己的路,必然会像汪曾祺一样,收获自己的美丽。
真水无香,却是生命之源;好茶无色,却能滋养身心;圣人无常,却能悟透人间万事。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扰,静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虽清苦却终有收获,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知足常乐。北大教授沈丛文老先生把生命比作参加一次旅行,真是个好比喻,那么我们每个人应该在这次旅行中,简简单单,轻装上阵。随时清理自己的背包,该放弃的就放弃,该保留的就保留,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让这次旅途更有意思一些。
强争不如善让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强手与强手相争,最终的结果大都是两败俱伤。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竞争伴随着人的存在而存在,伴随着人的消亡而消亡。北大不是世外桃园,北大的竞争与别处的竞争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更加激烈,因为北大的学生都是强者,强者与强者的竞争更加惨烈,虽然在学业的竞争不是惊心动魄的你死我活的争斗,但其中的气氛却足以令人窒息。
北大学者深知北大是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地方,是时刻都在优胜劣汰的不平静的“角斗场”。因而北大的学者们十分推崇老子“不争”之道,用老子“不争”的思想教导学生要善于寻找制胜之道,学者们不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自甘失败,而是让他们了解、运用和掌握这门处世的艺术,最终得到“不争而善胜”的结果。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这是老子的一贯理念。效法道、效法天道,也就是效法自然规律的法则,从而“不争而善胜”。保卫者教人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它让人用“以退为进、以曲对直、以不争对竞争、以静止对运动、以柔软对刚强”等智慧与方法来处置竞争,让竞争而胜变为不争而胜。
根据老子的不争思想,北大学者向学生们讲述了清朝钱泳在其《履园丛话》中写到的一个故事。
当年北京城里有一个特别出名的裁缝,别人的裁缝店冷冷清清,而他的裁缝店却总是红红火火。原来他替人家做衣服总是问东问西的,几乎所有的细节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先要仔仔细细地看清做衣服人的相貌,再丈量尺寸。当然其他裁缝也都做这样的事情。
接下来还要问年龄。但这还不够,裁缝还要追问做衣人有什么性情。这是很令人奇怪的,为什么要问人的性情、性格?这个裁缝太啰唆了,刚去做衣服的人总是难解其意的。
可是,这也还不够。如果他在询问中得知你是举人,那他就又要缠住不放了,甚至于连什么时候中的举都要询问得清楚。
人们都特别奇怪,而且厌烦这样的询问。因为想不通,就问他:为什么要问那么多与做衣服无关的问题?
裁缝回答说:“胖的人,腰要宽;瘦的人,腰要窄。”
这样的回答跟没说一样,纯粹是所问非所答。这个道理人人明白。
而后裁缝又慢条斯理地说:“性格急的或年龄小的人,衣服要短一点;性子慢的或年龄长的人,衣服就要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