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象传》解说“卦辞”的“大象”部分。因为大地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所以将上下卦一起解释。坤象征着大地的形势,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承载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初六”在坤卦的最下方,开始的第一爻,是老阴,有变成阳爻的可能。《象辞》说: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这一爻,说明见微知著的道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是阴爻,“二”已升到偶数的阴位。阴爻阴位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所以中正,最纯粹。
这一爻,以大地的形势说理。大地一直向前延伸,古代说天圆地方,又极为广大;所以用“直”“方”“大”形容。以大地的德行来说,固执纯正是“直”,有整然的法则性是“方”,顺从天的德行是“大”。只要具备“直”“方”“大”的德行,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行动,顺从大地的法则,一直向前,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这正是大地法则的光明伟大。这一爻,说明直率、方正、宽大,为做人的基本态度。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咸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是阴爻,在奇数的阳位,是从属的地位,但仍然保有积极的能力。但是,“三”在下卦的最高位,已不能永远不变。
“章”是美丽的文采;“含章”意思是说必须含蓄,才能继续保持纯正。不过美丽的文采,难以长久隐藏,随着时间,会被发现,或许不得不跟随君王,从事政务。但不可重视个人的成就,最后才能有结果,这正是智慧的光明远大。这一爻,说明含蓄。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四”是阴爻,在偶数的阴位,却是上卦的最下位,虽然得正,但不得中,过于阴柔,仍然是危险的位置。
这一爻象征处于危险的地位,应当收敛谨言慎行,才不会发生过错。虽然得不到赞誉,却可避免灾祸。这一爻,旨在说明收敛之道。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六五”在上卦的中位;因而以黄色象征。但在奇数的阳位,并不正,所以用“裳”比拟。“裳”是装饰性的下衣,比拟谦逊的态度。“黄裳”象征中庸谦逊的态度,所以说最吉祥。“文”是美丽的文采,具备像黄色下衣般的中庸谦逊的美德,最吉祥,因为内在的文采,自然会流露于外。
黄色的下衣,是下士以上的身份的人,穿黑色礼服时,穿在下面的衣服,“下士穿杂色的下衣。上衣长,罩在下衣的外面,再束带”。“文在中也”是说美丽的下衣,隐藏在上衣的下面,用来比拟内在的美德。这一爻,说明谦逊的美德。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上六”已到达六天的最高位,又是偶数的阴位,而坤卦又全部是阴爻;因而,阴已旺盛到极点,是在阴极反阳的地位,不能不与阳争。阴阳相争,亦即小人与君子,邪恶与正义
相争,结果两败俱伤。所以,用两条龙在野外战斗,流着黑黄色的血来象征。天玄地黄,天地相争,所以流的血是黑黄色。龙所以在野外战斗,是因为穷途末路,迫不得已,当然凶险—说,这是象征暴君纣王的灭亡这一爻,说明极端阴柔,必然凶险—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六”是指占到坤卦,六天都是变爻,行可能全部变为阳爻时的断语。“用六”与乾卦“用九”的用意相同,即善于运用坤卦六爻的变化法则,不要被变化拘束。但是不同的,乾卦“用九”,是指善用阳刚,如大的法则,创始养育万物,而不求报偿,具有主体性。而坤卦“用六”,则是运用阴柔,如顺从承受天的法则,生成负载万物,是属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坤卦“用六”,就必须坚定的永远坚持纯正,日光远大,才能获得有利的结果,这一爻,说明用柔的法则,以执着纯正为先决条件。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而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文言》说:“坤”亦即大地的法则,极柔,但行动时则刚强;极静,但德行方正;随后而有所得,在于遵守主从关系的常规;能包容万物,而且使其成长光大。“坤”的法则,岂不非常柔顺吗?承受天的意志,而依时序运行。
积善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吉庆,遗留给子孙;积恶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灾殃,遗留给后代。臣下杀死君王,儿子杀死父亲,并非出自一朝一夕的偶然,而是逐渐累积的必然,由于能辨别是非,而不及早辨明处理的缘故。所以,《易经》说:“踏到霜时,坚冰就要来了。”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君子应以谨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正义的准则,为外在行为的规范;只要确立谨慎与正义的精神,他的德行,就不会孤立。所以,君子所以说:只要正直,有原则、宽大,用不着学习,也不会有不利,自然对自己的行为,就不有疑惑了。
阴柔虽然是美德,但要含蓄隐藏。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
阴阳势均力敌,势必会发生争斗。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分,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总结】
坤卦象征大地,她孕育万物,承载万物。因此,启示我们要具有大地的广阔胸襟、浑厚的德行。当天创生万物,地则负载完成孕育生命。我们要具有柔顺遵循的原则,追随而不超越,危害而不排斥。懂得含蓄和谦虚,收敛锋芒,具内方外圆的涵养。同时,还应当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常人之所不能包容之事。正所谓,有容乃大,厚德载物!
坤元资生,厚德载物
程颢,北宋时期著名的大儒,理学家合教育家。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程颢不仅是著名的大学者,同时还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济世安民之志的贤良官员。他每到一处,都将“视民如伤”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勤政为民。
他在扶沟县任职时,听说当地的饮用水发咸,他问幕僚:“难道百姓一直都饮这种水吗?”幕僚说:“您有所不知,附近只有僧舍的井水还稍微甜一点,可又不让妇女去汲水。”程颢经过反复思考并与幕僚商议论证,令人在同一地脉的地段上凿了一口井,这样百姓吃水就不成问题了。大家都说:“这么多年的问题程县令一来就给我们解决了。”
巡阅保甲王中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每到地方巡查,地方长官都花很多钱讨好他。当他来扶沟县时,主管的司吏向程颢请示怎样款待王中正,程颢干脆地回答说:“我们县穷,怎么能效法别的县花大把的银子去孝敬王某人?再说,这些钱都是取之于民的,依法不该乱花。”程颢的刚正不阿震慑了王中正,在程颢任职期间,他再也没来过。
程颢给朋友写信说:“对于百姓,我主张用仁德教化。”有一个人因偷窃被捕,程颢说:“你能痛改前非的话,我愿对你从轻处置。”此人后来再次犯事,县吏来逮捕他时,他自愧无颜再见程县令,于是自刎。
当程颢离开扶沟县到别处任职时,百姓们都哭着追到县境去挽留他。程颢曾担任过几任地方官,他为官的原则就是用德行感化百姓。
中国传统文化讲“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在这种思想背景下教育出来的为官之人怀有强烈的济世安民之志。一方面,积极关心百姓的疾苦和利益,仁政爱民;另一方面,努力做到“以德服人”,用自身道德力量去感化百姓,这也是历来儒家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其实,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中,厚德载物,不仅作为勤政爱民的重要表现,即便在为人处事,以及自身修养中,也是一柄不可替代的标尺。
清代时期,当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是安徽桐城人。他向来重视修身养性,待人更是以理服人。有的时候,他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别人失利,所以,他的人缘关系一直很好。
有一次,张英回来家探亲,看到母亲和家人还是住在原来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他觉得很不安全,更何况,他原本就是个孝子,所以,他就让家人把老房子拆了,重新翻盖。他安排妥当之后,便回京了。
巧合的是,正当张家拆房盖屋的时候,他的隔壁邻居也要破土动工,由此,两家便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由于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理不清,算不明的一笔糊涂账。所以,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张家人仗着自己的儿子是当朝一品大员,所以便想“仗势欺人”,就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张英。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几经思量下,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于是张家人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他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以德服人的行为,令隔壁邻居大为感动,所以他们也主动后退三尺。就这样,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这便是所谓的——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仍然在民间流传,而故事背后的精神,则更需要后人不断地学习和继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2.需①卦
——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原文】
需:有孚②,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③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④,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⑤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字词义】
①需:是等待的意思。
②孚:是信用的意思。
③宴:是安与宴会的意思。
④言:是责难的意思。
⑤衍:是水向四处漫延,引申为延长、推演的意思。
【释义】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序卦传》说:“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序卦传》将“需”解释成饮食的道理;“需”亦即需要,生物为维持生命,饮食是必需品。
这一卦,下卦“乾”刚健;上卦“坎”是险、陷,虽然刚健,但前面有险阻,不可冒然前进,应当等待;所以,命名为“需”,是等待、踌躇的意思。
这一卦的主体“九五”,位于“坎”的中央得中。阳爻阳位得正;又在“五”的尊位;在形象上,中心充实,象征信实。
这一卦的卦形,在“乾”的前方有“坎”。“坎”象征水,不容易步行涉过。然而,由于“乾”是纯刚,坚强有力,只要等待,有信心,最后前途仍然光明,可以亨通;只要坚守纯正,就会吉祥,能够涉水渡过大川。“贞”是“吉”的先决条件,必须先等待。由于必须等待,因而等待,所以占断是吉。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彖传》说:需是须,“须”有等待与需要的含义。前方有“坎”的险阻,所以必须等待。下卦“乾”刚健,本来不应当停止前进,但为了等待有利的时机,以免陷入危险,采取等待的正当方式,就不会遭遇穷困了。等待必须信心坚定,最后才会光明亨通;更必须坚持纯正,才会吉祥。这一卦由于主爻“九五”刚健,又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九五”“九二”都中正。所以涉大川有利,是说前进会成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予以饮食宴乐。
《象传》说:上卦“坎”是云,下卦“乾”是天。云上升到天,只要等待阴阳调和,自然就成为雨。象征君子在应当等待的时刻,就应当等待,尽情享受饮食宴会的乐趣,“以等待有利时机的来临,不必有所作为”。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初九”在开始的最下方,离上卦的险最远,所以是在“郊外”等待。又,“初九”是阳爻,刚毅有恒,能够坚持,所以,不会有过失灾难。这一爻,说明在必须等待时,应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而且要有恒心,意志不可动摇。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二”比“初九”接近上卦“坎”的水,所以,用“沙”象征。而,此爻也更为接近险阻,虽然不会有大的灾害,但已经比较困难,会稍为听到一些责难的话。但“九二”阳变得中,因而仍然可以安闲的等待,最后还是吉祥。
《象辞》说:水流在沙中漫延,不可急进,虽然会被责难,但忍耐最后还是会吉祥。这一爻,强调等待必须忍耐,不可急进,不可被闲言碎语动摇。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九三”更接近上卦“坎”的水,以“泥”象征,随时有陷入的危险。下卦接连三个阳爻,刚强过度,又离开中位。以灾害的程度来说,已相当于随时会有外敌来袭的状态了。
《象传》说:上卦“坎”的危险,虽然还没有到来,但妄进就会自己招来灾难,所以,必须谨慎,才不会失败。这一爻,强调愈接近危险,愈应当谨慎,不可妄进,以免自己招祸。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六四”已经进入上卦“坎”的险,可能造成伤亡;所以,用等待在“血”中象征。不过,“六四”阴爻阴位,虽然柔弱但得正,因而,不会轻举妄动。不久就会由陷入的“穴”中走出。《象传》说:陷入穴中时,应当用柔,顺应变化,最后才会脱险。这一爻,强调陷人危险,不可逞强,应顺应变化,才能化险为夷。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九五”阳爻阳位得正,在上卦得中,又是至尊的地位,所以最安全。因而,用可以安闲的饮食等待,作为象征。然而,仍然以坚持纯正为先决条件,才会吉祥。《象传》说:虽在安全中,仍然应当执着于中正的原则。这一爻,强调在可以安全等待的状况时,仍然不可违背中正的原则。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本大失也。